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83铝合金热压缩流变应力曲线修正与本构方程 被引量:11
1
作者 付平 刘栩 +2 位作者 戴青松 张佳琪 邓运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82,共7页
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采用等温压缩实验研究5083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523~723K、应变速率为0.01~10s-1、真应变为0~0.7条件下的高温流变应力行为。基于热传导对合金变形热效应的影响,对流变应力曲线进行了变形热修正。结果表明:热传... 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采用等温压缩实验研究5083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523~723K、应变速率为0.01~10s-1、真应变为0~0.7条件下的高温流变应力行为。基于热传导对合金变形热效应的影响,对流变应力曲线进行了变形热修正。结果表明:热传导对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温升影响不可忽略,其影响随着真应变的增加而更加显著;修正后的流变应力对峰值应力影响不大,但稳态流变应力软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弱。建立了Zener-Hollomon参数的本构方程,可对5083铝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进行预测,温升修正后的流变应力值与本构方程的预测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热压缩 流变应力 温升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83铝合金的热变形组织演变及晶粒度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戴青松 欧世声 +2 位作者 邓运来 付平 张佳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43-146,152,共5页
通过等温压缩实验、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变形温度300~450℃、应变速率0.01~1s-1、真应变0.36~1.2范围内变形条件对5083铝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热变形温度或降低应变速率均可促进5083铝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发生,... 通过等温压缩实验、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变形温度300~450℃、应变速率0.01~1s-1、真应变0.36~1.2范围内变形条件对5083铝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热变形温度或降低应变速率均可促进5083铝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发生,使变形后5083铝合金位错密度降低,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变形后合金的位错密度降低,动态再结晶程度增大。根据唯象理论的指数模型,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5083铝合金动态再结晶晶粒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仅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热变形条件 微观组织 动态再结晶 晶粒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83铝合金高温变形行为及加工图 被引量:11
3
作者 戴青松 刘栩 +2 位作者 付平 张佳琪 邓运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88-1994,共7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5083铝合金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l^10.0 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建立合金高温变形的本构方程和加工图,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变形过程中合金的组织特...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5083铝合金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l^10.0 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建立合金高温变形的本构方程和加工图,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变形过程中合金的组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升高;当变形温度为400~500℃时,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5083铝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描述,该合金在真应变为0.6时的加工图中存在2个失稳区域,其优选的加工条件是变形温度为420~500℃,应变速率为0.01~0.10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材料参数的5083铝合金本构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戴青松 邓运来 +1 位作者 欧世声 付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2-1079,共8页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5083铝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温度为300~500℃、变形程度为50%条件下的流变行为,根据热模拟数据建立基于动态材料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本构模型(ZHCM)及幂函数本构模型(ZBCM),并对这2种本构模型的应力...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5083铝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温度为300~500℃、变形程度为50%条件下的流变行为,根据热模拟数据建立基于动态材料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本构模型(ZHCM)及幂函数本构模型(ZBCM),并对这2种本构模型的应力预测精确度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ZHCM与ZBCM均有较高的应力预测精度,应力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26%和3.92%,相比之下,ZHCM在应变速率为10 s^(-1)、变形温度为300℃的条件下应力精度比ZBCM的高,而当应变速率为0.01~1 s^(-1)、变形温度为350~500℃时,ZBCM的应力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热压缩 流变应力 动态材料参数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宽幅铝合金中厚板厚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如民 汤爱涛 +2 位作者 佘加 潘复生 李江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02-6105,6110,共5页
厚度预测模型的精度是影响厚度控制的重要因素。针对本项目国内水平领先、最宽幅的"1+4"热连轧生产线,根据生产现场获取的5083宽幅铝合金中厚板实测数据,在研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铝合金宽... 厚度预测模型的精度是影响厚度控制的重要因素。针对本项目国内水平领先、最宽幅的"1+4"热连轧生产线,根据生产现场获取的5083宽幅铝合金中厚板实测数据,在研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铝合金宽幅中厚板厚度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其相对误差在0.5%之内,高于已有模型预测精度,能实现高精度预报。应用模型预测了5052宽幅铝合金中厚板的出口厚度,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预测轧件厚度的变化,有很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热连轧 中厚板 厚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Mg和Cu元素对Al-Zn-Mg-Cu-Zr-Er铝合金铸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井井 黄元春 +1 位作者 刘宇 许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3,共6页
采用OM、SEM、EDS、XRD、硬度和导电率测试研究了Zn、Mg和Cu元素对Al-Zn-Mg-Cu-Zr-Er铝合金铸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铸态组织均为典型的树枝晶,主要由α-Al基体、粗大的非平衡共晶相(AlZnCuMg四元相)、细小弥散的MgZn2相... 采用OM、SEM、EDS、XRD、硬度和导电率测试研究了Zn、Mg和Cu元素对Al-Zn-Mg-Cu-Zr-Er铝合金铸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铸态组织均为典型的树枝晶,主要由α-Al基体、粗大的非平衡共晶相(AlZnCuMg四元相)、细小弥散的MgZn2相及少量的Al2Cu相组成。随着Zn、Mg和Cu含量的增加,非平衡共晶的数量和体积分数增加,枝晶臂间距变窄,且非平衡共晶相的厚度增加。同时,提高Zn、Mg和Cu元素含量,合金硬度增加,导电率下降,其中Mg含量增加对其影响最大。这些与JmatPro热力学相图计算结果及第二相的理化性能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Er合金 Zn、Mg、Cu元素 铸态组织 硬度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及T6热处理对ZL111铝合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明伟 蒙春标 +2 位作者 梁新华 彭响娥 张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0-142,共3页
研究了变质处理+T6热处理对ZL111铝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Y和Sr复合变质处理使ZL111铝合金中的α-Al分布均匀,α-Al从未变质的80~100μm细化到30~40μm,共晶硅由针块状转变为圆点状;T6热处理后,Y和Sr复合变质的ZL111铝合金α-Al保... 研究了变质处理+T6热处理对ZL111铝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Y和Sr复合变质处理使ZL111铝合金中的α-Al分布均匀,α-Al从未变质的80~100μm细化到30~40μm,共晶硅由针块状转变为圆点状;T6热处理后,Y和Sr复合变质的ZL111铝合金α-Al保持了原先的变质效果,共晶硅呈球状且分布均匀,并在晶界析出弥散分布的第二相Cu Al2及Al9Fe Mg3Si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11铝合金 变质处理 热处理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电流对5052铝合金TIG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刘敏 赵艳君 +3 位作者 刘亚红 戴青松 吕游 梁岸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1-898,共8页
为研究焊接电流对5052铝合金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焊接质量的影响,对100~120A电流下TIG焊接所得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从100A增加到120A时,5052铝合金TIG焊接接头的强度随电流的... 为研究焊接电流对5052铝合金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焊接质量的影响,对100~120A电流下TIG焊接所得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从100A增加到120A时,5052铝合金TIG焊接接头的强度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塑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当电流为115A时所得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此时抗拉强度为212.1MPa,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90.8%,断面收缩率为28.9%,比母材50.3%的断面收缩率降低约一半。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腐蚀的类型从点蚀为主转变到以晶间腐蚀为主,但腐蚀电流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焊 焊接电流 力学性能 盐雾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