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tCam Ⅲ眼底照相联合超声检查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凯林 马丽华 韦美荣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Ret 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患儿用Ret 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结果 52例患儿Ret CamⅢ眼底检查及超声检查均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Ret CamⅢ眼底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可以... 目的探讨Ret 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患儿用Ret 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结果 52例患儿Ret CamⅢ眼底检查及超声检查均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Ret CamⅢ眼底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减少误诊,漏诊,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CAM Ⅲ眼底检查 超声检查 婴幼儿 眼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眼底出血转归情况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凯林 韦美荣 +2 位作者 莫海明 张建萍 陈振文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50-551,共2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以及可能对视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1389例眼底出血的患儿,按出血范围进行分类:Ⅰ度出血、Ⅱ度出血、Ⅲ度出血,按出血部位进行分类:浅层出血、深层出血、玻璃体出血... 目的研究新生儿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以及可能对视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1389例眼底出血的患儿,按出血范围进行分类:Ⅰ度出血、Ⅱ度出血、Ⅲ度出血,按出血部位进行分类:浅层出血、深层出血、玻璃体出血。患儿15 d复诊,出血未完全吸收的患儿,每15 d复查1次。结果浅层出血,Ⅰ、Ⅱ度均能在30 d内完全吸收,浅层的Ⅲ度出血在60 d内完全吸收。深层出血90 d内完全吸收。玻璃体出血,90 d内出血吸收,但有玻璃体纤维增生。结论新生儿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玻璃体出血可能影响视力发育,应考虑及时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眼底出血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最佳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建萍 汤艳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5期435-436,共2页
目的评估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最佳手术探通时机。方法随机选择眼科门诊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1057例(1232只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病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1个月),B组(1~3个月),C组(3~6个月),D组(≥6个月)4组进行观察,所有患儿均在局麻... 目的评估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最佳手术探通时机。方法随机选择眼科门诊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1057例(1232只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病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1个月),B组(1~3个月),C组(3~6个月),D组(≥6个月)4组进行观察,所有患儿均在局麻下采用泪道冲洗探通针一次性完成泪道探通手术,手术前后使用生理盐水行泪道冲洗1~2 d,术后予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对于术后泪道不通患儿手术1周复行泪道再次探通,2次探通失败者手术后1个月后再行泪道探通术。治愈标准为无溢泪,无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术后仍然流泪,伴分泌物,泪道冲洗不畅为无效。结果 A组、B组、C组、D组1次治愈率分别为100%、93.3%、82.6%、66.7%,4组比较,患儿年龄越小,手术探通治愈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年龄越小手术治愈率越高,出生后3个月内为最佳探通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泪道探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瞳症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凯林 马丽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眼内疾病所致儿童白瞳症的B型超声表现,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6例(35只眼)白瞳症进行B型超声检查。结果不同的疾病所致的白瞳症患儿B型超声检查结果不同。结论 B型超声检查为儿童白瞳症的临床诊断及鉴... 目的探讨不同眼内疾病所致儿童白瞳症的B型超声表现,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6例(35只眼)白瞳症进行B型超声检查。结果不同的疾病所致的白瞳症患儿B型超声检查结果不同。结论 B型超声检查为儿童白瞳症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瞳症 诊断 B型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