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67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莹 任占平 张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245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及Ki-67的表达,并比较Ki-67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不同分子分型乳... 目的观察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245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及Ki-67的表达,并比较Ki-67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Ki-67的增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及肿块较大者中Ki-67增殖指数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肿块较小者,ER、PR阳性者中Ki-67增殖指数低于ER、PR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按中位年龄50岁进行分组时,≤50岁组与>50岁组的Ki-67增殖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按≤40岁及≥60岁分为年轻组及老年组时,年轻组Ki-67增殖指数明显高于老年组。结论 Ki-67在三阴型乳腺癌、年轻患者、伴腋窝淋巴结转移、肿块较大及ER、PR阴性组中的增殖指数较高。Ki-67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KI-67 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单极电刀凝切术与低温等离子刀和传统剥离术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磨宾宇 戴文斌 +5 位作者 周永 孙文忠 李纪辉 冯海燕 朱汉平 韦富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416-3418,共3页
目的比较电刀凝切术与等离子刀、传统剥离术在成人扁桃体手术切除中的效果差异。方法观察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成人患者9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低功率单极电刀凝切术组(电刀凝切组30例)、低温等离子刀术组(等离... 目的比较电刀凝切术与等离子刀、传统剥离术在成人扁桃体手术切除中的效果差异。方法观察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成人患者9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低功率单极电刀凝切术组(电刀凝切组30例)、低温等离子刀术组(等离子刀组30例)及行传统剥离术组(传统剥离术组30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白膜脱落时间、疼痛评分及电刀凝切组和等离子刀组的热损伤深度。结果电刀凝切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等离子刀组及传统剥离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刀凝切组与等离子刀组的白膜脱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长于传统剥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刀凝切组对扁桃体组织热损伤深度低于等离子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电刀凝切组疼痛评分高于等离子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刀凝切术切除扁桃体的疗效优于等离子刀和传统剥离术,其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组织热损伤及费用亦低于等离子刀,且未加重术后疼痛,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扁桃体切除术 电凝法 低温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刀对扁桃体组织热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磨宾宇 戴文斌 +4 位作者 孙文忠 冯海燕 李纪辉 韦富贵 朱汉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556-3558,共3页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在不同模式及功率下对扁桃体组织的热损伤差异.为临床使用高频电刀开展扁桃体部分切除手术提供参考。方法:90例行双侧扁桃体全切术的儿童,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全麻下用传统剥离法将双侧扁桃体分离至下极呈蒂...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在不同模式及功率下对扁桃体组织的热损伤差异.为临床使用高频电刀开展扁桃体部分切除手术提供参考。方法:90例行双侧扁桃体全切术的儿童,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全麻下用传统剥离法将双侧扁桃体分离至下极呈蒂状,圈套器套切离体前左侧用电凝模式、右侧改用电切模式在不同功率下切取2等份,A、B、C组的功率分别为15、20w;25、30w;35、40w。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变性、坏死、缺损情况..结果:电凝模式及电切模式均在20~25w的状态下对扁桃体组织的热损伤深度最低.与其他功率下的损伤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刀行扁桃体部分切除手术的最佳功率为20~25w,在缺乏器械的单位及基层医院可考虑选用其电凝模式在该功率范围内开展扁桃体部分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 高频电刀 组织 热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基因蛋白cyclinD1、p21 ras在大肠癌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任占平 黄健辉 +3 位作者 石喆 陈蔚麟 唐德艳 戴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9-50,共2页
为探讨cyclinD1与p21ras癌基因蛋白表达失调在大肠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并尝试以cyclinD1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记,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良、恶性病变中cyclinD1和p21ras蛋白的表达,现... 为探讨cyclinD1与p21ras癌基因蛋白表达失调在大肠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并尝试以cyclinD1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记,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良、恶性病变中cyclinD1和p21ras蛋白的表达,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腺癌 CYCLIND1 P21基因 R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18 E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占平 黄健辉 +4 位作者 石喆 陈蔚麟 阮伶 唐德艳 戴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25-426,I064,共3页
目的:观察HPV16 、18 E6 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HPV16、18 感染与乳腺癌病因学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3 例乳腺癌、20 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PV16、18 E6 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 目的:观察HPV16 、18 E6 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HPV16、18 感染与乳腺癌病因学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3 例乳腺癌、20 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PV16、18 E6 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PV16、18 E6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6% (30/53),多种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有HPV16、18 型感染的存在。结论:HPV16、18 型感染可能与乳腺癌的病因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p53基因与p21 WAF1/CIP1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阮伶 邓卓霖 罗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05-606,共2页
近年来,癌基因、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学者进行了p53基因与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有作者报道,野生型p53基因抑制细胞增殖的功能是通过p21WAF1/CIP1基因介导的... 近年来,癌基因、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学者进行了p53基因与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有作者报道,野生型p53基因抑制细胞增殖的功能是通过p21WAF1/CIP1基因介导的〔1〕。本文检测72例HCC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P53基因 P21WAF1/C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18E_6蛋白与p21ras、p53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任占平 石喆 +1 位作者 陈蔚麟 唐德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3-205,共3页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30例食管粘膜慢性炎(对照组)进行高危HPV16、18E_6和p21ras、p53癌基因产物的检测。结果表示:鳞癌组中E_6的阳性率为67.3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30例食管粘膜慢性炎(对照组)进行高危HPV16、18E_6和p21ras、p53癌基因产物的检测。结果表示:鳞癌组中E_6的阳性率为67.3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其中E_6与p53呈双阳性者为55.77%(29/52)、89.66%(26/29),显示两者阳性着色出现在部分相同区域同一癌细胞核内(似表明E_6可与p53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导致野生型p53的降解)。本组p21ras与p53、p53与E_6的阳性表达均具相关性(P<0.05)。提出HPV16、18感染与本地区食管癌病因学密切相关,E_6抗体是诊断HPV16、18感染的良好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16、HPV 18 E_6单抗SP法染色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84-285,共2页
HPV16、HPV18E6单抗SP法染色体会任占平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545001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已被证实与人宫颈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等恶性肿瘤病因学密切相关〔1,2... HPV16、HPV18E6单抗SP法染色体会任占平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545001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已被证实与人宫颈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等恶性肿瘤病因学密切相关〔1,2〕。但目前国内对HPV16、H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 SP法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