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和胱抑素C及免疫球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艳萍 陈大宇 +1 位作者 黄献文 招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3-995,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将80例HSP患儿分为HSP普通型组46例、HSP肾型组34例,另随机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 目的探讨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将80例HSP患儿分为HSP普通型组46例、HSP肾型组34例,另随机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结果 3组患儿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普通型组、HSP肾型组较对照组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肾型组较HSP普通型组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81,P<0.05);D-二聚体与IgA呈正相关(r=0.55,P<0.05);胱抑素C与IgA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 HSP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HS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患儿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早期联合检测三者的水平,适时地给予预防性治疗,对保护HSP患儿的脏器功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于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D-二聚体 胱抑素C 免疫球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脾脏切除术前后铁负荷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金伶 龙兴江 +2 位作者 袁大华 杨彤 黄献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脾脏切除术前后铁负荷状况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8例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行脾切除术前、后的年输血量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脾切除术后第1年和第2年的平... 目的探讨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脾脏切除术前后铁负荷状况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8例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行脾切除术前、后的年输血量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脾切除术后第1年和第2年的平均年输血量为(101.94±30.73)ml/kg和(96.50±34.00)ml/kg,均分别低于脾切除术前2年(241.89±73.66)ml/kg和前1年(289.22±102.30)ml/kg的年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切除术后6、12、18和24个月患儿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分别为(2 410.00±731.77)μg/L、(2 742.78±813.74)μg/L、(2 870.56±740.94)μg/L和(2 886.67±795.34)μg/L,均低于脾切除术前SF水平[(4 975.00±1 245.8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脾切除术后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较前降低,但仍远高于正常值,需持续监测及去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地中海贫血 铁负荷 血清铁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金伶 龙兴江 +1 位作者 杨彤 黄献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判断心力衰竭发展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4例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按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轻、中、重组,按预后分为存活和死亡组;比较各组间ALB、RDW等的差异,分析ALB...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判断心力衰竭发展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4例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按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轻、中、重组,按预后分为存活和死亡组;比较各组间ALB、RDW等的差异,分析ALB、RDW、改良ROSS评分与心力衰竭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144例患儿中男73例、女71例,轻、中、重度组分别为78、39、27例。RDW升高率为54.86%(79/144),血清ALB降低率33.33%(48/144)。所有心力衰竭患儿的ALB平均水平为(36.61±5.71)g/L,RDW为(15.76±2.00)g/L。轻、中、重度三组之间ALB和RDW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轻度与中度组之间R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ALB和RDW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心力衰竭程度与ALB分级之间呈负相关(r=-0.394,P<0.001),与RDW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0.222,P=0.00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改良ROSS评分越高(OR=1.324,95%CI:1.069~1.639),ALB越低(OR=0.839,95%CI:0.753~0.935),心力衰竭患儿死亡风险越大。结论 ALB联合RDW、改良ROSS评分可评估心力衰竭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ALB联合改良ROSS评分对评估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白蛋白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54
4
作者 陈大宇 黄献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6-477,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病变早期的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手足口病患儿入院时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与hs-CRP水平,同时选择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病变早期IgM水平...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病变早期的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手足口病患儿入院时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与hs-CRP水平,同时选择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病变早期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P<0.05),IgG、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9和3.49,P<0.05),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5)。结论 IgM与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G、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类 超敏C反应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D-二聚体及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艳萍 覃绍鹏 +1 位作者 黄献文 金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842-384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T淋巴细胞亚群、D-二聚体及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足月HIE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24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20例,另随机选择同期、健康、足月新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T淋巴细胞亚群、D-二聚体及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足月HIE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24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20例,另随机选择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血浆D-二聚体、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组外周血CD3+、CD4+、CD8+百分率、CD4+/CD8+、D-二聚体、α-HB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外周血CD3+、CD4+、CD8+百分率、CD4+/CD8+、D-二聚体、α-HB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轻度组与重度组CD3+百分率、D-二聚体、α-HB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CD4+、CD8+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HIE患儿外周血CD4+/CD8+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r=-0.46,P<0.05);CD4+/CD8+与CK-MB呈负相关(r=-0.89,P<0.05);D-二聚体与CK-MB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新生儿HIE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免疫、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系统等异常可能是同步发生,并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T淋巴细胞 D-二聚体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预后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金伶 龙兴江 +1 位作者 杨彤 黄献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4例脓毒症患儿的RDW、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305例脓毒症患儿RDW升高,发生率61.74%,其中脓毒症组49.30%,严重脓毒症组60.27%,脓毒性休克组83.4...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4例脓毒症患儿的RDW、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305例脓毒症患儿RDW升高,发生率61.74%,其中脓毒症组49.30%,严重脓毒症组60.27%,脓毒性休克组8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中RDW升高患儿的病死率分别为1.89%、20.45%、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74例存活脓毒症患儿中56.15%RDW升高,120例死亡患儿中79.1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脓毒症患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与RDW升高呈负相关(P<0.001),病死率与RDW升高呈正相关(P<0.001)。结论 RDW升高与脓毒症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IgA肾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沈琪 杨彤 +2 位作者 欧阳小琳 黄献文 黄贤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105-3108,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06-30。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06-30。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前瞻性对照研究,包含834例患者,所有文献的质量均评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激素与单用激素比较,尿蛋白缓解率、尿红细胞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增加(P<0.05);扁桃体切除术联合免疫抑制剂与单用免疫抑制剂比较,尿红细胞缓解率增加(P<0.05);扁桃体切除术与单用激素比较,患者完全缓解率增加(P<0.05)。结论与单用激素比较,单用扁桃体切除术或联合激素均能提高IgA肾病的完全缓解率,且以联合治疗效果最明显;扁桃体切除术联合免疫抑制剂与单用免疫抑制剂的疗效比较尚不能得出明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切除术 肾小球肾炎 IgA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钠血症对心力衰竭患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金伶 杨彤 龙兴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2-755,共4页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心力衰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71例心力衰竭患儿的血清钠水平、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71例患儿中男90例、女81例,平均年龄(3.0±1.1)岁。轻、中、重度心力衰竭患儿分别为72例、54例、45例...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心力衰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71例心力衰竭患儿的血清钠水平、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71例患儿中男90例、女81例,平均年龄(3.0±1.1)岁。轻、中、重度心力衰竭患儿分别为72例、54例、45例。171例患儿中发生低钠血症103例(60.23%)。轻、中、重度心力衰竭患儿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8.61%、55.56%、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间血清钠水平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心力衰竭程度逐步降低。轻、中、重度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儿的病死率分别为2.86%、20.00%、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钠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8,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钠水平越低(OR=0.16,95%CI:0.06~0.44),患儿死亡风险越大。结论低钠血症与心力衰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S100B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献文 曾鸿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2994-299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6例HIE患儿(HIE组)进行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动态监测,分别为出生后24、48、72h及7d采血检测。40例同期住院正常新生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6例HIE患儿(HIE组)进行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动态监测,分别为出生后24、48、72h及7d采血检测。40例同期住院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HIE组患儿S100B蛋白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HIE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出生后24h达高峰,轻度HIE组48h降至正常,中重度7d仍未降至正常。结论: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检测可作为HIE早期诊断的一种敏感及特异的生物学指标,对判断HIE病情严重程度、早期干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S100B蛋白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位点多态性与儿童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敏 罗建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896-3898,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位点多态性与儿童白血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27例白血病患儿和268例健康儿童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维生素D受体基因...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位点多态性与儿童白血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27例白血病患儿和268例健康儿童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酶切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白血病患儿和正常儿童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儿童白血病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纤维胃镜在诊断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附56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秀群 潘时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50-251,共2页
本文通过56例患儿纤维胃镜检查,发现慢性胃炎46例,临床分析指出该检查是诊断小儿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成人细径胃镜可代替儿童胃镜用于儿科临床;据镜检发现推测,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可能与慢性胃炎、尤其是糜烂性胃炎有关。
关键词 儿童 胃炎 胃镜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水平与危重症患儿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金伶 黄贤贵 龙兴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992-2993,共2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危重症患儿预后的关系及其在危重症患儿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86例危重症患儿,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查其RDW、血小板、危重症病例评分(PCIS)。结果:死亡组中RDW较存活...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危重症患儿预后的关系及其在危重症患儿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86例危重症患儿,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查其RDW、血小板、危重症病例评分(PCIS)。结果:死亡组中RDW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02),血小板、PCIS评分较存活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患儿RDW愈高,预后愈差,RDW联合血小板、PCIS评分可评估危重症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对评估该类患儿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13
作者 黄献文 杨彤 马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014-301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6例HIE患儿(HIE组)及40例同期住院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外周血cTnI含量动态监测,分别于出生后24h,3、5及7d采血检测。结果:(1)HIE组患儿cTnI...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6例HIE患儿(HIE组)及40例同期住院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外周血cTnI含量动态监测,分别于出生后24h,3、5及7d采血检测。结果:(1)HIE组患儿cTnI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HIE组患儿血清cTnI在出生后24h达高峰,轻度HIE组3d降至正常,中度HIE组5d降至正常,重度HIE组7d降至正常。结论:窒息缺氧对脑细胞造成损害的同时对心肌亦造成损害,对新生儿HIE进行外周血cTnI含量检测能早期诊断心肌损伤,从而可以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肌钙蛋白I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观察和基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希平 赵应斌 +2 位作者 苏承武 梁荣 梁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对13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其β珠蛋白基因,以中国人最常见的8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探针进行杂交,得到CD41-42(-TTCT)、CD17(A→T)、-28(A→G),IVS-Ⅱ-654(C→T)、IVS-Ⅰ-1(G→T)5种突变,8种组合类型。CD41-42,CD17纯合子... 对13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其β珠蛋白基因,以中国人最常见的8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探针进行杂交,得到CD41-42(-TTCT)、CD17(A→T)、-28(A→G),IVS-Ⅱ-654(C→T)、IVS-Ⅰ-1(G→T)5种突变,8种组合类型。CD41-42,CD17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临床表现明显,贫血程度重。当与-28复合形成双重杂合子时则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地中海贫血 临床表现 基因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测定对小儿慢性腹痛病因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秀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7-258,共2页
小儿慢性腹痛病因复杂,腹痛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我们对50例慢性腹痛患儿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以探讨该法在小儿慢性腹痛病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受检者50例.其中男21例。... 小儿慢性腹痛病因复杂,腹痛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我们对50例慢性腹痛患儿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以探讨该法在小儿慢性腹痛病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受检者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4-13岁,其中<6岁14例,≥6岁36例.均以反复发作上中腹痛或脐周痛为主要表现。病程3个月-4年。 二、方法全部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HPIgG,试剂盒由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提供,本院检验科专人检测。 按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组和阴性组.全部进行纤维胃镜或胃肠钡餐(GI)检查。明确腹痛病因诊断,其中胃镜检查42例,GI 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 腹痛 血清 幽门螺杆菌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