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燥技术对木薯酸淀粉品质特性及颗粒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明娟 韦林艳 +3 位作者 张雅媛 游向荣 周葵 王颖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5,共12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和太阳光晒干5种干燥技术制备木薯酸淀粉,考察不同干燥技术对木薯酸淀粉品质特性及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和太阳光晒干5种干燥技术制备木薯酸淀粉,考察不同干燥技术对木薯酸淀粉品质特性及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粉率较高,色泽保持较好,水分含量、凝胶硬度和胶着性较低,但颗粒表面较粗糙,排列紧密且分布不均,有明显的蜷曲和皱缩;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粉率最高,含水量最低,可较好地保留营养成分,色泽最佳,粉体疏松、颗粒分布均匀,但部分颗粒表面塌陷和褶皱;喷雾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粉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酸度、凝胶弹性和内聚性最低,灰分含量、L*值和pH值最高,但颗粒团聚严重、分布不均、表面有凹陷和褶皱;晒干制备的木薯酸淀粉水分含量、直链淀粉含量、a*值、b*值、白度指数、凝胶质构性能(硬度、胶着性、弹性和内聚性)和综合评分最高,灰分含量、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L*值最低,颗粒分布均匀、部分颗粒保持完好。综合分析,晒干制备的木薯酸淀粉由于干燥条件温和在品质特性和颗粒结构上表现最好,其次是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产品。希望研究结果可为木薯酸淀粉工业化干燥及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酸淀粉 干燥技术 品质特性 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化处理对香蕉果实外观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羿仪 黄梅华 +7 位作者 梁晓君 覃柳燕 马艳碧 淡明 李朝生 韦绍龙 何全光 封碧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08-317,共10页
目的:探讨矮化处理对香蕉果实的外观和后熟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桂蕉9号’为实验材料,将矮化剂(主要成份为烯效唑和磷酸二氢钾)溶于水后灌根,香蕉苗长至第18片叶时使用矮化剂第一次矮化,长至第23片叶时进行第二次矮化,果实达到商品饱... 目的:探讨矮化处理对香蕉果实的外观和后熟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桂蕉9号’为实验材料,将矮化剂(主要成份为烯效唑和磷酸二氢钾)溶于水后灌根,香蕉苗长至第18片叶时使用矮化剂第一次矮化,长至第23片叶时进行第二次矮化,果实达到商品饱满度时采收。以果实外观(果柄长度、蕉指周长)和后熟品质,包括果皮颜色(L*值、a*值、b*值、C*值、h*值)、果实硬度、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果肉可溶性糖(果糖、蔗糖、葡萄糖)含量和有机酸(草酸、奎宁酸、苹果酸、琥珀酸、VC、柠檬酸、延胡索酸)含量作为参考指标,研究矮化处理对香蕉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矮化组和对照组的果柄长度和蕉指周长分别有极显著差异(P<0.01)和显著差异(P<0.05);在22℃贮藏条件下,矮化组和对照组果皮色差和硬度的变化总体上无显著差异;进入跃变期后,矮化组果实的CO_(2)释放量和乙烯释放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矮化组果实的苹果酸含量在整个后熟期间均低于对照组,并在成熟度3级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成熟度至4级和5级时,矮化组的琥珀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分别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和显著差异水平(P<0.05);奎宁酸含量在果实成熟度5级时,矮化组低于对照组,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两组果实果糖、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在成熟度达到7级时,矮化组和对照组的糖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矮化处理缩小了‘桂蕉9号’的蕉柄长度和蕉指周长,改变了部分有机酸的代谢,但没有显著改变贮藏寿命和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蕉9号’ 矮化处理 外观性状 后熟特性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龙滩珍珠李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展文 韦林艳 +4 位作者 李明娟 游向荣 张雅媛 王颖 周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8-888,共11页
【目的】探讨3种包装方式对龙滩珍珠李果实采后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龙滩珍珠李果实低温冷藏的最佳包装方式,以期为龙滩珍珠李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新途径。【方法】以龙滩珍珠李果实为材料,采用保鲜袋、硅窗袋和保鲜盒分别包装... 【目的】探讨3种包装方式对龙滩珍珠李果实采后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龙滩珍珠李果实低温冷藏的最佳包装方式,以期为龙滩珍珠李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新途径。【方法】以龙滩珍珠李果实为材料,采用保鲜袋、硅窗袋和保鲜盒分别包装后置于(4±1)℃低温贮藏49 d,贮藏过程中每隔7 d检测1次果实品质指标。【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种包装的龙滩珍珠李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固酸比(TSS/TA)和果皮红绿色度(a^(*)值)均不断升高,硬度、咀嚼性、可溶性糖(SSC)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糖酸比(SSC/TA)和维生素C(Vc)含量不断下降;果皮亮度(L^(*)值)及果实弹性、内聚性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在贮藏前7 d先略有升高,之后整体不断下降;果实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贮藏28 d时均达呼吸高峰。贮藏至第49 d,保鲜袋、硅窗袋和保鲜盒包装的果实失重率分别为2.39%、5.14%和13.18%;与贮藏0 d相比,a^(*)值分别提高76.15%、91.23%和104.43%,硬度分别下降62.58%、62.79%和69.04%,TSS含量分别下降9.94%、12.18%和13.01%,Vc含量分别下降71.68%、73.81%和77.70%;贮藏至第28 d的呼吸峰值分别为28.18、28.85和30.85 mg CO_(2)/(kg·h)。保鲜袋包装可有效抑制果实低温贮藏期失重率、果皮a^(*)值和TSS/TA的升高,延缓果皮L^(*)值及果实硬度、咀嚼性、TSS含量、SSC含量、TA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强度,降低呼吸峰值。【结论】保鲜袋包装结合低温贮藏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最佳,能更好地保持果实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滩珍珠李 包装方式 低温贮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芒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胡瑶 杨兆杏 +2 位作者 曾玉凤 何新华 孙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57-260,270,共5页
通过对广西芒果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标准果园建设,延链强链补链,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品牌打造等方面对策建议,为推动芒果产业形态由“小芒果”升级为优势特色“大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芒果产业 集群 现状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果山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聪 林波 +2 位作者 梁忠茂 郑凤锦 陈赶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36-241,共6页
通过对广西5个重点地级市大果山楂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侧重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农村局,调查指标包括大果山楂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建设品牌等,综合分析广西大果山楂产业... 通过对广西5个重点地级市大果山楂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侧重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农村局,调查指标包括大果山楂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建设品牌等,综合分析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大果山楂以自产自销、鲜品外运和加工为主,加工业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产品有山楂片、山楂醋、山楂酒、山楂醋酸嘢、山楂糕、山楂粉、山楂蜜饯等。分析了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如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专业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院所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山楂加工业,延长加工产业链;加大品牌打造宣传,发展区域特色品牌,为促进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山楂 加工业 产业发展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贮藏过程中香气合成前体物质变化及其与香气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辛明 冯锦清 +9 位作者 李昌宝 孙宇 李天宇 易萍 唐雅园 李杰民 潘达省 何雪梅 李丽 李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7-195,共9页
为阐明采后百香果香气合成前体物质变化及其与香气成分的关系,该文研究了常温(25℃)、低温(6℃)贮藏期间百香果亚油酸、亚麻酸、油酸、氨基酸、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条件下,亚麻酸、亚油酸、油酸... 为阐明采后百香果香气合成前体物质变化及其与香气成分的关系,该文研究了常温(25℃)、低温(6℃)贮藏期间百香果亚油酸、亚麻酸、油酸、氨基酸、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条件下,亚麻酸、亚油酸、油酸、葡萄糖、果糖含量低于常温组,峰值较常温组分别延迟4、2、6、4 d;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含量的峰值较常温组分别延迟2、6、8、2、6、8、8、2 d,说明低温条件对亚麻酸、亚油酸、油酸、葡萄糖、果糖、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蔗糖含量在常温贮藏期间呈快速下降趋势(0~14 d降幅为73.21%),而低温贮藏较好维持了蔗糖含量(0~20 d降幅为8.70%)。百香果香气物质以酯类为主,低温贮藏可以维持较高的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低温条件第20天出现峰值(69.27%)、整个贮藏期内保持在54.62%~69.27%。另外,经百香果香气合成前体物质与其香气成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亚油酸、油酸、蔗糖、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对香气成分有显著的正相关,且主要与酯类、醇类香气物质关系较强。该研究为百香果采后香气品质保持及代谢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香气 前体物质 相关性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酱的工艺优化及其品种间品质差异
7
作者 周葵 张雅媛 +1 位作者 黄会玲 周主贵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为高值化利用碎澳洲坚果仁制备坚果酱,以烘烤温度、烘烤时间、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坚果酱的制备工艺,并比较8种不同品种原料的坚果酱在外观品质(色泽)、食用涂抹性品质(黏度)和食用营养品质(脂肪... 为高值化利用碎澳洲坚果仁制备坚果酱,以烘烤温度、烘烤时间、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坚果酱的制备工艺,并比较8种不同品种原料的坚果酱在外观品质(色泽)、食用涂抹性品质(黏度)和食用营养品质(脂肪酸)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澳洲坚果酱的最优工艺为烘烤温度130℃、烘烤时间24 min、研磨时间9.5 min,其模糊数学感官评分最高(85.41分)。澳洲坚果酱呈棕黄色,具有高黏度(1813~5753 mPa·s)、高油酸(56.566%~64.178%)、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值(0.105~0.148),是一种适宜涂抹的可食化健康食品。8种坚果酱的色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品种791坚果酱的脂肪酸组成更优,其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最高且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值最低,分别为84.626%、2.941%、0.105。该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酱的制备和品种的选择提供了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坚果酱 模糊数学感官评分 品种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品质及果实细胞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明娟 游向荣 +5 位作者 张雅媛 卫萍 王颖 周葵 范志毅 邓凤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3-1659,共7页
本文以龙滩珍珠李为原料,采用常压、真空、微波和超声波4种渗糖技术加工果脯,研究不同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质构特性以及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渗糖制备的龙滩珍珠李果脯色泽最佳... 本文以龙滩珍珠李为原料,采用常压、真空、微波和超声波4种渗糖技术加工果脯,研究不同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质构特性以及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渗糖制备的龙滩珍珠李果脯色泽最佳、褐变度最低(1.95),Vc含量最高(58.33μg/g),总糖含量较低,但组织状态和口感差;微波渗糖得到的果脯色泽最差,褐变度最高(3.18),Vc含量最低(41.34μg/g),且均与常压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硬度、咀嚼性、弹性和胶着性均最低,分别为508.33 g、10.57 mJ、3.44 mm和256.33 g;超声波渗糖获得的龙滩珍珠李果脯感官总分、总糖含量、硬度、咀嚼性、弹性和胶着性均为最高,分别为82.13分、49.22%、868.33 g、16.00mJ、3.68mm和452.33g,显著高于常压处理的(P<0.05),复水率最低(106.48%~128.66%),且明显降低了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细胞结构的破坏。可见,超声波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品质及果实细胞结构的保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滩珍珠李 果脯 渗糖技术 品质 细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蚕区16个桑树品种的桑枝药用品质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何雪梅 孙健 +7 位作者 梁贵秋 邱长玉 李丽 李昌宝 郑凤锦 盛金凤 李杰民 刘国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3-458,共6页
为建立桑枝药用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广西蚕区16个栽培桑品种的桑枝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包括特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其综合药用品质,筛选适合桑枝药用开发的专用桑品种。分析结果表明,从8项检测性状指... 为建立桑枝药用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广西蚕区16个栽培桑品种的桑枝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包括特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其综合药用品质,筛选适合桑枝药用开发的专用桑品种。分析结果表明,从8项检测性状指标提取的4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57%,较好地反映了桑枝药用品质的综合信息。影响桑枝药用品质的最主要的指标为总黄酮、多酚、多糖、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桑品种是桂诱M200、桂诱M161和桂诱M208,这3个品种可作为桑枝药用开发的专用桑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活性成分 药用品质 因子分析法 专用桑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饮料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明娟 张雅媛 +3 位作者 游向荣 周葵 王颖 卫萍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以广西本地核桃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核桃饮料去皮、打浆、调配及稳定性等加工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去皮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4%,热烫温度90℃,热烫时间3 min;最优打浆方案为:料液比1∶20(g/g),打浆温度80℃,打浆... 以广西本地核桃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核桃饮料去皮、打浆、调配及稳定性等加工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去皮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4%,热烫温度90℃,热烫时间3 min;最优打浆方案为:料液比1∶20(g/g),打浆温度80℃,打浆时间6 min;最佳调配配方为:5%白砂糖+0.2%植脂末;最佳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06%复配增稠剂(果胶∶CMC-Na∶黄原胶=4∶1∶0.8)+0.10%复配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单甘酯=3∶1)+0.15%微晶纤维素。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核桃饮料为乳白色,核桃风味浓郁,口感爽滑,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饮料 去皮 打浆 稳定性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技术对核桃粕蛋白粉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明娟 张雅媛 +4 位作者 游向荣 周葵 王颖 卫萍 韦林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4-170,共7页
该文以核桃粕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采用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太阳能热泵干燥(solar power drying,SP)、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和喷雾干燥(spray drying,SD) 4种干燥技术制备核桃粕蛋白粉,对比分析... 该文以核桃粕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采用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太阳能热泵干燥(solar power drying,SP)、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和喷雾干燥(spray drying,SD) 4种干燥技术制备核桃粕蛋白粉,对比分析不同干燥技术对核桃粕蛋白粉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制备的核桃粕蛋白粉体粒径最小、大小分布均匀,其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emulsifying activity,EA)、乳化稳定性(emulsion stability,ES)和起泡性(foaming capacity,FC)最好,但流动性和起泡稳定性(foaming stability,FS)最差;真空冷冻干燥的核桃粕蛋白粉堆积密度最小,其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仅次于喷雾干燥的;热风干燥的核桃粕蛋白粉流动性和起泡稳定性最好,但其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最差;热泵干燥的蛋白粉体特性略优于热风干燥的。综合考虑核桃粕蛋白粉体特性,喷雾干燥是制备核桃粕蛋白粉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粕蛋白粉 干燥技术 粉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大豆粉曲奇饼干配方优化及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段亮亮 郑思晴 +7 位作者 赵柏雅 王宇清 贾弘泽 商晋 徐守竹 叶冬青 李昌宝 饶川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8-206,共9页
本研究旨在优化传统曲奇饼干配方,制作更为健康的脱脂大豆粉曲奇饼干。研究采用低筋面粉为主料,脱脂大豆粉为辅料,葡萄籽油、低聚果糖分别部分替代黄油和蔗糖,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根据感官评分、质构分析,以及评估产品对小鼠脂... 本研究旨在优化传统曲奇饼干配方,制作更为健康的脱脂大豆粉曲奇饼干。研究采用低筋面粉为主料,脱脂大豆粉为辅料,葡萄籽油、低聚果糖分别部分替代黄油和蔗糖,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根据感官评分、质构分析,以及评估产品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来确定最终配方。结果表明产品优化配方为:62.24 g低筋面粉、37.76 g脱脂大豆粉、42.66 g黄油、12.34 g葡萄籽油、19.61 g蔗糖、5.39 g低聚果糖、35.00 g鸡蛋,感官评分为90.40±4.69高于传统饼干83.08±4.85(P<0.05)。尽管优化配方成本是传统配方的1.40~1.50倍,但其产品不易引起BALB/c小鼠脂代谢紊乱,喂养12周后,小鼠体重、肝脏指数、脂肪系数及血清肝损伤指标均显著低于传统饼干组(P<0.05),血脂四项中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s,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著低于传统饼干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高于传统饼干组(P<0.05),小鼠肝脏组织也无明显脂质堆积,与维持饲料组无差异。这表明脱脂大豆粉曲奇饼干更具健康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大豆粉 曲奇饼干 配方优化 小鼠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豆豆浆的高压射流磨制备工艺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军 方锐琳 +4 位作者 梁亚桢 李长虹 李雨婷 戴涛涛 刘成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73-181,共9页
为避免豆浆生产中产生豆渣,本研究采用脱皮大豆为原料,在无过滤工艺前提下,研究高压射流磨系统制备全豆豆浆的工艺及全豆豆浆的贮藏稳定性。以感官评价和稳定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全豆豆浆的最佳工艺参数:料水比为1:... 为避免豆浆生产中产生豆渣,本研究采用脱皮大豆为原料,在无过滤工艺前提下,研究高压射流磨系统制备全豆豆浆的工艺及全豆豆浆的贮藏稳定性。以感官评价和稳定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全豆豆浆的最佳工艺参数:料水比为1:8(w/w),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高压射流磨处理压力为90 MPa,蒸汽95℃加热煮浆5 min,添加白砂糖质量分数为4%,灭菌工艺为145℃处理5 s。结果表明在该工艺下生产得到的全豆豆浆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并且具备优异的稳定性,在不经过滤和不添加稳定剂的情况下,全豆豆浆样品在4℃贮藏90天以内表观显示无沉淀分层,且菌落总数符合调制豆浆产品的国家标准。通过全豆豆浆的保质期计算,预计在冷藏(4℃)贮存下可达8个月,实际常温(25℃)贮存下可达3个月。综上,此优化工艺可制备一款无需过滤、不添加稳定剂即可自稳定且口感风味良好的全豆豆浆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豆豆浆 高压射流磨 加工工艺 贮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木薯饮料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明娟 张雅媛 +4 位作者 游向荣 王颖 周葵 卫萍 黄会玲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以华南9号食用木薯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备食用木薯饮料的酶解条件、调配配方及稳定性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80 U/g,酶解温度85℃,酶解时间120 m... 以华南9号食用木薯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备食用木薯饮料的酶解条件、调配配方及稳定性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80 U/g,酶解温度85℃,酶解时间120 min;最优调配配方组合为:8%白砂糖+0.2%植脂末+0.04%柠檬酸;复合稳定剂最佳添加量为:蔗糖脂肪酸酯0.04%,分子蒸馏单甘酯0.04%,微晶纤维素0.02%和卡拉胶0.04%。经该工艺生产的食用木薯饮料风味独特,口感细腻,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木薯饮料 酶解 配方 稳定性 加工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麻蛋白肽体内降血压功效研究
15
作者 卫萍 刘国明 +1 位作者 韦珍 邓中霖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
旨在为火麻蛋白作为降血压功能因子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以火麻仁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火麻蛋白,再通过分步酶解法制备火麻蛋白肽,以火麻蛋白肽为原料进行动物实验探究其体内降血压功效。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Wistar雄性大鼠)、阳性... 旨在为火麻蛋白作为降血压功能因子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以火麻仁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火麻蛋白,再通过分步酶解法制备火麻蛋白肽,以火麻蛋白肽为原料进行动物实验探究其体内降血压功效。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Wistar雄性大鼠)、阳性组[卡托普利20 mg/kg,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火麻蛋白肽中剂量组(750 mg/kg,雄性SHR)和火麻蛋白肽大剂量组(1500 mg/kg,雄性SHR),研究短期给药(单日1次)和长期给药(连续21 d)对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心律和体质量的影响,并对火麻蛋白肽的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和火麻蛋白肽干预后,单日给药后1 h及连续给药7 d后均可显著降低SHR的收缩压,单日短期给药药效可持续5 h,长期给药21 d还有药效,且火麻蛋白肽大、中剂量组与阳性组相比,降压效果未见有显著差异(p>0.05);短期给药和长期给药对SHR心率均有一定影响,而长期给药对SHR体质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火麻蛋白肽中与其发挥降血压功效相关的疏水性氨基酸占比高达31.91%,此外,部分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脂肪族氨基酸(亮氨酸、缬氨酸)以及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也较高。综上,火麻蛋白肽在SHR体内具有一定的降血压功效,具有开发成新型降血压功能食品成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蛋白 火麻蛋白肽 SHR 降血压 心率 体质量 长效 短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发酵对芒果汁中黄酮类物质及有机酸的影响
16
作者 杨莹 杨冬冬 +2 位作者 李丽 何雪梅 叶冬青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4,共10页
【目的】探讨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lantarum)发酵对芒果汁中黄酮类物质和有机酸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6株植物乳植杆菌对‘台农’芒果汁和‘桂七’芒果汁进行发酵,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 【目的】探讨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lantarum)发酵对芒果汁中黄酮类物质和有机酸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6株植物乳植杆菌对‘台农’芒果汁和‘桂七’芒果汁进行发酵,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芒果汁中有机酸、黄酮类物质的质量浓度,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比较不同菌株发酵的芒果汁中的代谢产物差异。【结果】植物乳植杆菌发酵显著提高了芒果汁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且有机酸的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乳酸质量浓度显著增加,苹果酸质量浓度降低了99%以上,柠檬酸质量浓度降低了10%以上。此外,芒果原汁及发酵汁中共检测到142种黄酮类物质,其中发酵前后差异显著的代谢物有42种。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发酵促进了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产物的富集。与芒果原汁相比,芒果发酵汁中的根皮苷、3,4,2’,4’,6’-五羟基查耳酮、芹菜素、山柰酚-3-O-槐三糖苷、矢车菊素-3,5-二-O-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的质量分数均显著升高,而圣草酚、木犀草素、乔松素、短叶松素、根皮素、槲皮素、3,4,2’,4’,6’-五羟基查尔酮-4’-O-葡萄糖苷的质量分数显著下降。【结论】植物乳植杆菌发酵能显著影响芒果汁中有机酸、花青素以及黄酮类物质的水平,能够提高芒果汁中活性成分的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芒果 发酵 有机酸 黄酮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发酵提高杏鲍菇菌糠蛋白研究
17
作者 梁晓君 廖才学 +7 位作者 黄振勇 张娥珍 周主贵 王晓国 何全光 黄梅华 黎鑫 淡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4-110,共7页
试验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材料,采用产朊假丝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进行分步发酵处理。以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对使用的糖蜜锤度、酵母接种量、酵母发酵时间、乳酸菌接种量和乳酸菌发酵时间进行条... 试验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材料,采用产朊假丝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进行分步发酵处理。以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对使用的糖蜜锤度、酵母接种量、酵母发酵时间、乳酸菌接种量和乳酸菌发酵时间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在使用的糖蜜锤度为16°Bx时,接种6%产朊假丝酵母发酵60 h,再接种4%植物乳杆菌继续发酵8 d,菌糠分步发酵后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均有显著提高,与发酵前相比,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达18.80%和15.32%。试验初步建立了以提高杏鲍菇菌糠蛋白质为目的的微生物分步发酵技术,以期为改善菌糠饲料营养水平提供参考,助力菌糠饲料高值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菌糠 分步发酵 粗蛋白 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全粉对木薯-小麦混合粉加工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卫萍 王颖 +7 位作者 张雅媛 游向荣 秦芳芳 黄会玲 邓静友 孙健 李明娟 周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4,共7页
以添加量为0、30、40、50、60和70 g的木薯全粉替代高筋小麦粉制作馒头,研究木薯全粉对小麦粉糊化特性、发酵特性以及对馒头高径比、比容、质构及综合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小麦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 以添加量为0、30、40、50、60和70 g的木薯全粉替代高筋小麦粉制作馒头,研究木薯全粉对小麦粉糊化特性、发酵特性以及对馒头高径比、比容、质构及综合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小麦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崩解值不断增加,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呈减小趋势;面团最大发酵高度、终点发酵高度呈减小趋势,发酵时间延长;馒头高径比和比容减小、硬度和咀嚼性增大;感官评分结果显示木薯全粉添加量在40 g以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故确定木薯全粉最佳添加量为40 g。进一步研究了谷朊粉对木薯全粉添加量为60和70 g馒头品质的改良效果,得到添加6%谷朊粉可显著提高馒头的高径比和比容值(P<0.05),同时显著降低其硬度和咀嚼性(P<0.05),此时60和70 g高占比木薯馒头感官评分分别为70.86和70.18分,与木薯全粉添加量40~50 g的馒头品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全粉 加工特性 馒头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木薯的加工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2
19
作者 唐杰 李明娟 +6 位作者 张雅媛 洪雁 张彦军 王颖 游向荣 周葵 卫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9-476,共8页
木薯是一种极耐贫瘠、抗逆性强、富含淀粉的作物。在我国,木薯长期以来主要作为一种非粮能源作物,用于生产淀粉、酒精以及饲料等。近几年,食用木薯品种的选育、推广以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极大地拓展了木薯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空间。... 木薯是一种极耐贫瘠、抗逆性强、富含淀粉的作物。在我国,木薯长期以来主要作为一种非粮能源作物,用于生产淀粉、酒精以及饲料等。近几年,食用木薯品种的选育、推广以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极大地拓展了木薯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空间。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主要食用木薯品种及其营养价值,然后从鲜薯、食用木薯全粉、淀粉和变性淀粉3个方面综述了食用木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食用木薯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品种选育、贮藏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对推动食用木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食用木薯未来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木薯 加工利用 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学与分子模拟技术表征甜菜苷与乳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婷 耿勤 +4 位作者 付敏 陈军 何雪梅 孙健 戴涛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86-94,共9页
为研究甜菜苷(Betanin)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的相互作用及乳清分离蛋白对甜菜苷热稳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自组装法构建了WPI-Betanin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验证了复合物的形成,并通过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探究了复合... 为研究甜菜苷(Betanin)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的相互作用及乳清分离蛋白对甜菜苷热稳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自组装法构建了WPI-Betanin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验证了复合物的形成,并通过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探究了复合物形成的作用机制及蛋白质结构的变化,最后采用分子模拟技术将复合物相互作用可视化。结果表明,甜菜苷与乳清分离蛋白主要通过氢键与范德华力形成复合物,结合位点数约为1。复合物的形成导致蛋白的浊度增加,表面疏水性降低,内源荧光猝灭,且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常温下的猝灭常数为1.78×10^(3)L/mol。相互作用改变了乳清分离蛋白中色氨酸、酪氨酸的微环境和二级结构含量,使甜菜苷在80℃下加热1 h的保留率从6.17%提高到27.26%。本研究为功能性蛋白色素复合物的应用开发和甜菜苷的护色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苷 乳清蛋白 相互作用 光谱学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