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速生桉锯解预处理技术对锯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媛
武建云
+2 位作者
任世奇
卢翠香
陈健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伐倒后的速生桉原木采用原木封端法、水存法和环割法3种预处理技术,释放原木的残余应力,提高锯材的出材率和质量,原木锯解后,对锯材进行检验和测量,分析3种锯解预处理技术对速生桉规格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桉树原...
伐倒后的速生桉原木采用原木封端法、水存法和环割法3种预处理技术,释放原木的残余应力,提高锯材的出材率和质量,原木锯解后,对锯材进行检验和测量,分析3种锯解预处理技术对速生桉规格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桉树原木锯解成板材,原木出材率大小为环割法(55.51%)>对照(52.66%)>封端法(52.42%)>水存法(51.11%)。在等级规格材出材率方面,封端法优质板材(包括特等材和一等材)(36.97%)>环割法优质板材(36.03%)>CK优质板材(35.8%)>水存法优质板材(17.35%)。综合原木出材率和等级规格材出材率,环割法锯解预处理技术适合速生桉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桉
预处理
封端法
水存法
环割法
出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花序桉木材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刘媛
卢翠香
+3 位作者
苏勇
王建忠
兰俊
陈健波
《桉树科技》
2016年第2期39-43,共5页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大花序桉木材初期开裂严重,缺陷等级达4级;截面变形程度2级;内部开裂程度中等,为2级;干燥速度较慢,为5级。根据木材干燥特性结果,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大花序桉木材初期开裂严重,缺陷等级达4级;截面变形程度2级;内部开裂程度中等,为2级;干燥速度较慢,为5级。根据木材干燥特性结果,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干燥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试验法
大花序桉
干燥特性
干燥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油杉及中国油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识别
被引量:
17
3
作者
林建勇
蒋燚
梁瑞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4期431-434,共4页
油杉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珍贵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大多为中国特有种。油杉属植物许多种类的形态特征差异不明显,通过列表详细比较了每一种油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差异,并编制了油杉属分种检索表,以利于对油杉属各种及其变种的识别。
关键词
油杉属
形态特征
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木材蓝变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媛
罗建举
+2 位作者
任世奇
陈健波
邓紫宇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76-79,共4页
对2种木材蓝变菌松球壳孢(Sphaetopsis sapinea)和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蓝变菌菌株适宜温度均为30℃;适应的酸碱度范围均为5.0~9.0;两者都属于喜光菌;松球壳孢生长最适碳...
对2种木材蓝变菌松球壳孢(Sphaetopsis sapinea)和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蓝变菌菌株适宜温度均为30℃;适应的酸碱度范围均为5.0~9.0;两者都属于喜光菌;松球壳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可可球二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变菌
可可球二孢
松球壳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锥人工林生长规律及6种生长模型拟合效果
被引量:
6
5
作者
刘菲
蒋燚
+3 位作者
戴菱
黄荣林
韦铄星
王勇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3期264-270,共7页
选择5株28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对其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形数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对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进行回归分析,选取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28年...
选择5株28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对其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形数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对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进行回归分析,选取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28年生红锥在第8-15年为速生期。胸径在第8-15年处于生长高峰期,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1-1.11 cm/a;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在第6-15年间处于较高的阶段,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2-1.16 m/a;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增长幅度在第6-17年之间和第24-28年间较大,连年生长量在第14年后均大于0.01 m^3/a。坎派兹(Compertz)方程对去皮胸径的拟合效果最好,韦布尔(Weibull)方程对树高的拟合效果最好,苏玛克(Schumacher)方程对单株材积的拟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生长规律
树干解析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番荔枝苗木生长节律及生物量积累
被引量:
2
6
作者
彭玉华
申文辉
+5 位作者
侯远瑞
黄礼勒
邓斌胜
马文志
郝海坤
曹艳云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6,共5页
通过对番荔枝苗木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研究,建立了苗木的生长模型、连日生长量模型,并据此模型将番荔枝苗木生长进程划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缓增期和停滞期。其中,苗高和地径在速生期间的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7.38...
通过对番荔枝苗木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研究,建立了苗木的生长模型、连日生长量模型,并据此模型将番荔枝苗木生长进程划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缓增期和停滞期。其中,苗高和地径在速生期间的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7.38%和70.33%。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地径的函数模型关系表明:全株干质量、地上干质量、全株含水量和地上部分含水量与苗高和地径显著相关。番荔枝苗木生长210 d全株可积累干质量7.39 g,其中地上部分为4.86 g,地下部分为2.53 g,全株含水量是全株干质量的1.68倍。建议根据苗木不同阶段的生长特性提出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本研究为高效培育番荔枝优质苗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苗
生长节律
Logistic曲线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个红锥种源不同种植点的光响应
被引量:
4
7
作者
蒋燚
朱积余
+1 位作者
黄荣林
姜英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13-217,共5页
以4个地点所种植的10个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种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生产的LCPRO+全自动便携式植物光合测定仪,设置固定的CO2浓度值和叶片温度值,利用仪器配备的红蓝人工光源,设定光辐射梯度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4个地...
以4个地点所种植的10个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种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生产的LCPRO+全自动便携式植物光合测定仪,设置固定的CO2浓度值和叶片温度值,利用仪器配备的红蓝人工光源,设定光辐射梯度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4个地点红锥的光响应曲线呈抛物线型,一定范围内净光合速率会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而迅速增加;10个红锥种源在不同试验地点的光响应曲线,绝大多数表现为抛物线型,同一种源在不同地点上的曲线变化有差异,同一地点上的不同种源的曲线变化也存在差异,可为不同红锥种植区域选择光合效益较好的红锥种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种源
净光合速率
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格木光合日变化及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彭玉华
申文辉
+2 位作者
黄志玲
郝海坤
曹艳云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对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1年生营养杯苗的叶片光合作用和环境因子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索格木苗木光合日变化规律,分析光合作用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决策因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
对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1年生营养杯苗的叶片光合作用和环境因子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索格木苗木光合日变化规律,分析光合作用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决策因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温度(Tl)、蒸腾速率(Tr)、水汽饱和压亏缺(Vpdl)的日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一致,峰值在中午;空气相对湿度(RH)的谷值在中午;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全天出现"三峰"值,最高峰值在16:00;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率(LUE)的日变化呈明显"U"型。影响格木苗木Pn的生理生态因子主要有PAR、Ca(大气CO2浓度)、Ta(空气温度)、RH、Gs、Tr、Tl和Vpdl,其中PAR、Ca、Tl和Vpdl为影响Pn日变化程度最高的因子,PAR为主要决策因素,Tl为主要限制性因素。由此可见,格木的光合日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同时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木
光合日变化
生理生态因子
决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光强下红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被引量:
5
9
作者
姜英
何琴飞
唐庆兰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51-354,共4页
测定分布在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荫下光强分别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0%、30%和20%)的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盆栽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过程,以探讨红锥幼苗生长对光强的适应性。结果显示,4种生境光强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测定分布在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荫下光强分别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0%、30%和20%)的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盆栽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过程,以探讨红锥幼苗生长对光强的适应性。结果显示,4种生境光强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低光强下(30%和20%光强)的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高于高光强下(全光照和80%光强)的对应值,且三者均表现为中午较低,傍晚最高的趋势;相对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表现为随生境光强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低光强下显著低于高光强下的对应值,且两者均表现为傍晚最低。研究表明,红锥盆栽幼苗对低光强的适应性很强,适当遮光有利于提高红锥苗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叶绿素荧光参数
日变化
光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
6
10
作者
韦铄星
刘晓蔚
+3 位作者
顾克潇
黄荣林
范建新
蒋邁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24-328,共5页
对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Pennisetum purpureum)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桉树纯林,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容重降低了14.75%~22.12%,土壤总空隙...
对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Pennisetum purpureum)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桉树纯林,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容重降低了14.75%~22.12%,土壤总空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3.57% ~ 16.51%和15.39% ~ 18.67%,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了6.01%~34.14%和16.95% ~43.99%,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桉-草模式下林地土壤pH值降低了9.2%~10.5%,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7.5%~24.2%;土壤全量N、P和速效N、P的含量提高7.06% ~89.99%,提高幅度的大小排列顺序为速效N>全量P>全量N>速效P,全量K和速效K含量减少,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14.14%.A层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幅度大于B层.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复合经营模式,有助于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林地养分含量,促进林木生长,是比较适宜推广发展的桉树复合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草复合经营模式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速生桉锯解预处理技术对锯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媛
武建云
任世奇
卢翠香
陈健波
机构
广西
林业
科学研究院
广西
优良
用材林
资源
培育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7-151,共5页
基金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7204087-6)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600504)资助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3]第1号)资助。
文摘
伐倒后的速生桉原木采用原木封端法、水存法和环割法3种预处理技术,释放原木的残余应力,提高锯材的出材率和质量,原木锯解后,对锯材进行检验和测量,分析3种锯解预处理技术对速生桉规格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桉树原木锯解成板材,原木出材率大小为环割法(55.51%)>对照(52.66%)>封端法(52.42%)>水存法(51.11%)。在等级规格材出材率方面,封端法优质板材(包括特等材和一等材)(36.97%)>环割法优质板材(36.03%)>CK优质板材(35.8%)>水存法优质板材(17.35%)。综合原木出材率和等级规格材出材率,环割法锯解预处理技术适合速生桉木材。
关键词
速生桉
预处理
封端法
水存法
环割法
出材率
Keywords
Eucalyptus robusta
pretreatment
sealing method
water storage method
ring cutting method
output rate
分类号
TS612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花序桉木材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刘媛
卢翠香
苏勇
王建忠
兰俊
陈健波
机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广西
国有东门林场
出处
《桉树科技》
2016年第2期39-43,共5页
基金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3]第1号)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5]第44号)
+2 种基金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4]第20号)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4-A-02-03)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林科201414号)
文摘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大花序桉木材初期开裂严重,缺陷等级达4级;截面变形程度2级;内部开裂程度中等,为2级;干燥速度较慢,为5级。根据木材干燥特性结果,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6年生大花序桉木材干燥基准。
关键词
百度试验法
大花序桉
干燥特性
干燥基准
Keywords
100oC test method
Eucalyptuscloeziana
drying characteristics
drying schedule
分类号
S781.71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油杉及中国油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识别
被引量:
17
3
作者
林建勇
蒋燚
梁瑞龙
机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4期431-434,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18)
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林科201417)
文摘
油杉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珍贵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大多为中国特有种。油杉属植物许多种类的形态特征差异不明显,通过列表详细比较了每一种油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差异,并编制了油杉属分种检索表,以利于对油杉属各种及其变种的识别。
关键词
油杉属
形态特征
检索表
Keywords
Keteleeria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key
分类号
S791.1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木材蓝变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媛
罗建举
任世奇
陈健波
邓紫宇
机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广西
大学林学院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76-79,共4页
基金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3]第1号)
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林科201627号)
+2 种基金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4-A-02-03)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4122005-36)
广西重大林业科技招标项目(桂林科字[2009]第7号)
文摘
对2种木材蓝变菌松球壳孢(Sphaetopsis sapinea)和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蓝变菌菌株适宜温度均为30℃;适应的酸碱度范围均为5.0~9.0;两者都属于喜光菌;松球壳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可可球二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
关键词
蓝变菌
可可球二孢
松球壳孢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sapstain fungus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Sphaetopsis sapinea
bio-characteristies
分类号
S781.52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锥人工林生长规律及6种生长模型拟合效果
被引量:
6
5
作者
刘菲
蒋燚
戴菱
黄荣林
韦铄星
王勇
机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3期264-270,共7页
基金
国际合作项目贵南乡土阔叶树种选择试验
文摘
选择5株28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对其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形数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对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进行回归分析,选取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28年生红锥在第8-15年为速生期。胸径在第8-15年处于生长高峰期,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1-1.11 cm/a;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在第6-15年间处于较高的阶段,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2-1.16 m/a;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增长幅度在第6-17年之间和第24-28年间较大,连年生长量在第14年后均大于0.01 m^3/a。坎派兹(Compertz)方程对去皮胸径的拟合效果最好,韦布尔(Weibull)方程对树高的拟合效果最好,苏玛克(Schumacher)方程对单株材积的拟合效果最好。
关键词
红锥
生长规律
树干解析
生长模型
Keywords
Castanopsis hystrix
growth rhythm
stem analysis
growth model
分类号
S792.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番荔枝苗木生长节律及生物量积累
被引量:
2
6
作者
彭玉华
申文辉
侯远瑞
黄礼勒
邓斌胜
马文志
郝海坤
曹艳云
机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崇左市
林业
科学
研究
所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6,共5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生态经济型番荔枝优良新品种及培育技术引进与示范"(编号:桂科能1298018-7)
文摘
通过对番荔枝苗木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研究,建立了苗木的生长模型、连日生长量模型,并据此模型将番荔枝苗木生长进程划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缓增期和停滞期。其中,苗高和地径在速生期间的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7.38%和70.33%。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地径的函数模型关系表明:全株干质量、地上干质量、全株含水量和地上部分含水量与苗高和地径显著相关。番荔枝苗木生长210 d全株可积累干质量7.39 g,其中地上部分为4.86 g,地下部分为2.53 g,全株含水量是全株干质量的1.68倍。建议根据苗木不同阶段的生长特性提出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本研究为高效培育番荔枝优质苗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番荔枝苗
生长节律
Logistic曲线
生物量
Keywords
seedlings of Annona squamosa
growth rhythm
Logistic curve
biomass
分类号
S792.1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个红锥种源不同种植点的光响应
被引量:
4
7
作者
蒋燚
朱积余
黄荣林
姜英
机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13-217,共5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桂科攻10100012-3)
文摘
以4个地点所种植的10个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种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生产的LCPRO+全自动便携式植物光合测定仪,设置固定的CO2浓度值和叶片温度值,利用仪器配备的红蓝人工光源,设定光辐射梯度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4个地点红锥的光响应曲线呈抛物线型,一定范围内净光合速率会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而迅速增加;10个红锥种源在不同试验地点的光响应曲线,绝大多数表现为抛物线型,同一种源在不同地点上的曲线变化有差异,同一地点上的不同种源的曲线变化也存在差异,可为不同红锥种植区域选择光合效益较好的红锥种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锥
种源
净光合速率
光响应
Keywords
Castanopsis hystrix
provenanc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light response
分类号
S792.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格木光合日变化及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彭玉华
申文辉
黄志玲
郝海坤
曹艳云
机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基金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3]第2号)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3]TG08号)
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桂发改农经[2010]599号)
文摘
对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1年生营养杯苗的叶片光合作用和环境因子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索格木苗木光合日变化规律,分析光合作用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决策因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温度(Tl)、蒸腾速率(Tr)、水汽饱和压亏缺(Vpdl)的日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一致,峰值在中午;空气相对湿度(RH)的谷值在中午;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全天出现"三峰"值,最高峰值在16:00;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率(LUE)的日变化呈明显"U"型。影响格木苗木Pn的生理生态因子主要有PAR、Ca(大气CO2浓度)、Ta(空气温度)、RH、Gs、Tr、Tl和Vpdl,其中PAR、Ca、Tl和Vpdl为影响Pn日变化程度最高的因子,PAR为主要决策因素,Tl为主要限制性因素。由此可见,格木的光合日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同时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
格木
光合日变化
生理生态因子
决策系数
Keywords
Erythrophleum fordii
diurnal photosynthetic change
physio-ecological factors
decis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光强下红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被引量:
5
9
作者
姜英
何琴飞
唐庆兰
机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51-354,共4页
基金
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林科201204号)
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桂发改农经〔2010〕599号)
文摘
测定分布在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荫下光强分别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0%、30%和20%)的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盆栽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过程,以探讨红锥幼苗生长对光强的适应性。结果显示,4种生境光强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低光强下(30%和20%光强)的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高于高光强下(全光照和80%光强)的对应值,且三者均表现为中午较低,傍晚最高的趋势;相对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表现为随生境光强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低光强下显著低于高光强下的对应值,且两者均表现为傍晚最低。研究表明,红锥盆栽幼苗对低光强的适应性很强,适当遮光有利于提高红锥苗的光合能力。
关键词
红锥
叶绿素荧光参数
日变化
光适应
Keywords
Castanopsis hystrix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
diurnal changes
photosyntheticcapacity
分类号
S723.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
6
10
作者
韦铄星
刘晓蔚
顾克潇
黄荣林
范建新
蒋邁
机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广西
国有钦廉林场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24-328,共5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299001-1)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主席科技资金2012217-1)
文摘
对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Pennisetum purpureum)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桉树纯林,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容重降低了14.75%~22.12%,土壤总空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3.57% ~ 16.51%和15.39% ~ 18.67%,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了6.01%~34.14%和16.95% ~43.99%,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桉-草模式下林地土壤pH值降低了9.2%~10.5%,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7.5%~24.2%;土壤全量N、P和速效N、P的含量提高7.06% ~89.99%,提高幅度的大小排列顺序为速效N>全量P>全量N>速效P,全量K和速效K含量减少,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14.14%.A层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幅度大于B层.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复合经营模式,有助于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林地养分含量,促进林木生长,是比较适宜推广发展的桉树复合经营模式.
关键词
桉-草复合经营模式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养分
Keywords
Eucalypt-grass management model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soil nutrient
分类号
S792.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速生桉锯解预处理技术对锯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
刘媛
武建云
任世奇
卢翠香
陈健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花序桉木材干燥特性研究
刘媛
卢翠香
苏勇
王建忠
兰俊
陈健波
《桉树科技》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江南油杉及中国油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识别
林建勇
蒋燚
梁瑞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1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种木材蓝变菌的生物学特性
刘媛
罗建举
任世奇
陈健波
邓紫宇
《福建林业科技》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红锥人工林生长规律及6种生长模型拟合效果
刘菲
蒋燚
戴菱
黄荣林
韦铄星
王勇
《广西林业科学》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番荔枝苗木生长节律及生物量积累
彭玉华
申文辉
侯远瑞
黄礼勒
邓斌胜
马文志
郝海坤
曹艳云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10个红锥种源不同种植点的光响应
蒋燚
朱积余
黄荣林
姜英
《广西林业科学》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格木光合日变化及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彭玉华
申文辉
黄志玲
郝海坤
曹艳云
《广西林业科学》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光强下红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姜英
何琴飞
唐庆兰
《广西林业科学》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分析
韦铄星
刘晓蔚
顾克潇
黄荣林
范建新
蒋邁
《广西林业科学》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