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申文辉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总结近30年来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情况,重点阐述广西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土壤特性及水土流失、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树种选择与治理模式、综合效应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绩,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今后研究... 总结近30年来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情况,重点阐述广西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土壤特性及水土流失、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树种选择与治理模式、综合效应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绩,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今后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宇林 唐庆兰 +1 位作者 张照远 谭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2-577,共6页
为揭示土壤种子库在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与物种多样性恢复中的潜在作用,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桉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新造桉林和桉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 为揭示土壤种子库在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与物种多样性恢复中的潜在作用,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桉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新造桉林和桉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分别为9 804、7 356粒/m2,显著高于对照大叶栎杂木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3 614粒/m2)。(2)新造桉林土壤种子库出现物种共15种,分属于9科;桉萌芽林为8种,分属于7科;大叶栎杂木林为16种,分属于11科。不同林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均以草本为主,灌木次之。(3)种子库垂直分布格局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种子主要储存在枯枝落叶层和浅层土壤中。新造桉林和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具有较高的生态优势度指数,但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的相似性系数均低于对照。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提高需要适度的人为干预和科学的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桉树人工林 特征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锥遗传改良进展及其发展策略 被引量:13
3
作者 申文辉 朱积余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53-258,共6页
总结近30年来我国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遗传改良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改良过程中红锥良种选育、苗木培育、栽培技术、遗传资源收集、加工利用、群体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绩,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改良策略。
关键词 红锥 遗传改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木霉菌株对马尾松松针的分解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贤冲 邓小军 +3 位作者 唐健 王会利 覃其云 覃祚玉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1期66-68,74,共4页
应用固体发酵方法,研究3个木霉菌株(F01,PM-5,PZ-2)降解马尾松松针过程中产生的滤纸条纤维素酶的动力学变化,以及发酵过程中马尾松松针底物的总有机物质失重情况。结果表明:木霉菌株PM-5能够产生最高的滤纸条纤维素酶活性,达到0.23 U/mL... 应用固体发酵方法,研究3个木霉菌株(F01,PM-5,PZ-2)降解马尾松松针过程中产生的滤纸条纤维素酶的动力学变化,以及发酵过程中马尾松松针底物的总有机物质失重情况。结果表明:木霉菌株PM-5能够产生最高的滤纸条纤维素酶活性,达到0.23 U/mL;菌株F01引起底物的总有机物质失重最大,达到8.58%。菌株F01的总有机物质失重和平均降解速率均最大,但在固体发酵后期,其平均降解速率与另2个菌株的差异不大。木霉菌株F01是最有效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松针 纤维素 固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