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融水特色红心杉木优树材质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魁鹏 韦正成 +5 位作者 黄开勇 董利军 黄鸿飞 陈琴 戴俊 谭文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29,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和分析广西融水种源红心杉木优树材质性状指标,以了解该地区红心杉木材性状变异规律。[方法]以广西融水种源60株20年生的红心杉木优树为研究材料,测定单株材积、红心率、基本密度、组织比量、管胞性状、微纤丝角等10个材... [目的]通过测定和分析广西融水种源红心杉木优树材质性状指标,以了解该地区红心杉木材性状变异规律。[方法]以广西融水种源60株20年生的红心杉木优树为研究材料,测定单株材积、红心率、基本密度、组织比量、管胞性状、微纤丝角等10个材质性状指标,分析各材性性状指标分布和变异规律及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红心率、基本密度、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管胞长、管胞宽、管胞长宽比等性状数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融水两个地区红心杉优树轴向薄壁细胞比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5.08%和44.97%,变异较大。管胞比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28%和3.56%,变异较小。红心率、木射线比量、管胞长、管胞宽、微纤丝角等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轴向薄壁细胞比量差异显著(P<0.05)。10个材质性状间存在12对表型显著相关。[结论]测定的10个性状均是连续性数量性状。早、晚材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等性状数据呈从心材至边材逐渐增加的规律。作为重要经济性状的红心率与木射线比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材积与轴向薄壁细胞比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单株材积与基本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使红心杉木生长量与材性相结合的遗传改良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红心 材性 变异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油杉种质资源与苗木繁殖研究动态与展望 被引量:22
2
作者 蒋燚 王勇 +2 位作者 刘菲 刘雄盛 何应会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与收集,对江南油杉在我国天然种群资源的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江南油杉自然繁衍对生境的需求、过度砍伐利用是导致其濒危的原因,分析自然种群生境、染色体核型研究、育苗技术和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实现江...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与收集,对江南油杉在我国天然种群资源的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江南油杉自然繁衍对生境的需求、过度砍伐利用是导致其濒危的原因,分析自然种群生境、染色体核型研究、育苗技术和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实现江南油杉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并进一步研究江南油杉的人工林栽培技术和高效繁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生境分析 染色体核型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山育林对广西南亚热带喀斯特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娟 梁瑞龙 +1 位作者 黄大勇 林建勇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封山育林是促进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通过设置4个固定样方,对广西南亚热带喀斯特地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连续监测,对植被结构随治理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的物种多样性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而得到改善和提... 封山育林是促进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通过设置4个固定样方,对广西南亚热带喀斯特地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连续监测,对植被结构随治理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的物种多样性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而得到改善和提高。受人为干扰的影响,4个样方不同植被层次的各项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不一致,人为干扰程度强,物种多样性就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喀斯特地区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申文辉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总结近30年来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情况,重点阐述广西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土壤特性及水土流失、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树种选择与治理模式、综合效应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绩,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今后研究... 总结近30年来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情况,重点阐述广西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土壤特性及水土流失、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树种选择与治理模式、综合效应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绩,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今后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序桉种源幼林木材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维 卢翠香 +4 位作者 杨中宁 李昌荣 陈健波 刘媛 项东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75-80,共6页
通过对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的9个大花序桉种源木材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源间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差异极显著;4个力学指标群体均值分别为60.272 MPa、127.920 MPa、10.667 GPa、736.987 k N,均达... 通过对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的9个大花序桉种源木材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源间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差异极显著;4个力学指标群体均值分别为60.272 MPa、127.920 MPa、10.667 GPa、736.987 k N,均达到中等至高级水平;树高、胸径与4个力学指标间存在中等强度以下的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4个力学指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2、0.79、0.72、0.47;木材综合品质系数为11 084.51×105Pa,属高等级材。大花序桉木材可作为承重结构和高中档家具用材,开发利用该木材作为结构用材,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序桉 种源 力学性质 遗传变异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恩桉生材含水率、年轮宽度及木材密度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卢翠香 陈健波 +3 位作者 刘媛 周维 毛纯 项东云 《桉树科技》 2014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了解邓恩桉的木材性质,本研究采用排水法和《GB/T 1930—2009》方法测定邓恩桉的生材含水率、年轮宽度以及木材密度。结果表明:全树生材含水率、年轮宽度、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均值分别为114.61%、4.73 mm、1.164 g·cm-3、0.522 g... 为了解邓恩桉的木材性质,本研究采用排水法和《GB/T 1930—2009》方法测定邓恩桉的生材含水率、年轮宽度以及木材密度。结果表明:全树生材含水率、年轮宽度、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均值分别为114.61%、4.73 mm、1.164 g·cm-3、0.522 g·cm-3。随着树高的增加,年轮宽度、木材密度呈―大―小―大‖趋势,生材含水率呈―小―大―小‖趋势;由髓心向外,木材密度逐渐减小,生材含水率逐渐增大,年轮宽度先增加后减小。4个材性指标在树干径向不同位置间差异极显著,在不同树高间差异不显著(除年轮宽度外)。基本密度与3个材性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生材含水率 年轮宽度 木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种子园6个家系生长和木材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谭健晖 冯源恒 吴东山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以6个22年生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比较优良家系、最差家系和对照的生长、单位面积材干物质产量及材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单株材积、木材密度和木材干物质产量间差异显著;纤维素、综纤维、酸不溶木素、戊聚糖、... 以6个22年生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比较优良家系、最差家系和对照的生长、单位面积材干物质产量及材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单株材积、木材密度和木材干物质产量间差异显著;纤维素、综纤维、酸不溶木素、戊聚糖、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灰分和水分等10个化学组分的含量间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木材干物质产量是马尾松材性改良的首选指标,木材化学组分可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 材积 密度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马尾松晚材率、年轮宽度和组织比量变异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翠香 徐峰 +2 位作者 覃引鸾 邓紫宇 马新年 《广西林业科学》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对22年生人工林马尾松木材年轮宽度、晚材率和组织比量进行系统的测量、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年轮宽度随树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晚材率随着树龄增加呈波动增大,而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木射... 对22年生人工林马尾松木材年轮宽度、晚材率和组织比量进行系统的测量、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年轮宽度随树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晚材率随着树龄增加呈波动增大,而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木射线比量和树脂道比量随树龄增加呈波动增大,但总体变幅不大,而前者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呈波动减小,后者先减小再增大。管胞比量随树龄增加呈波动减小,而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先增加,达到一定值后减小,然后再增加。方差分析表明,年轮宽度、晚材率、组织比量在各年轮间、各高度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晚材率 年轮宽度 组织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桉树造林区水体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宋贤冲 唐健 +2 位作者 覃其云 潘波 何应会 《广西林业科学》 2011年第4期274-276,291,共4页
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已成为森林与环境、林业持续发展中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在广西主要桉树人工林造林区设置3个监测点,进行pH值、高锰酸钾指数(CODMn)、5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的多年定位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桉... 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已成为森林与环境、林业持续发展中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在广西主要桉树人工林造林区设置3个监测点,进行pH值、高锰酸钾指数(CODMn)、5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的多年定位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桉树造林后林区水样CODMn、BOD5、SS、pH值的参数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宁明、环江、梧州3个监测点林区水样CODMn值分别下降33.33%、36.59%、81.61%,BOD5值分别上升5.67%、下降0.37%、上升0.29%,SS值分别上升17.29%、0.95%、6.47%,pH值趋于7。桉树造林1年后林区水体还原性污染物浓度增加,随着造林时间的增加,林区水体还原性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可生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升高,林区水体酸碱度趋于中性。桉树种植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要保持林区水质,需要对有机污染物浓度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水质 监测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马尾松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理化性质的季节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贤冲 覃其云 +2 位作者 王会利 邓小军 唐健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分析测定不同季节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并分析其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居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细菌数量和总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冬季最大,夏... 分析测定不同季节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并分析其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居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细菌数量和总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冬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和秋季最小。不同季节放线菌数量的排序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真菌数量在不同季节间差异不大。自冬季开始至第二年秋季,土壤含水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土壤pH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不同季节间差异不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春季最高,夏季和冬季次之,秋季最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以春季最高,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夏季最高,全钾含量以秋季最高。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土壤磷和钾元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可在春季施肥时适当补充磷肥和钾肥来促进林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良种杉木茎段组培继代芽增殖培养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玲 吴幼媚 +5 位作者 俸元娇 黄金使 黄宏喜 苏煊 李红旗 曾红松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aolata)优株主干基部萌芽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外植体消毒、芽增殖培养基及环境因子对组培技术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HgCl2添加VC 30 mg/L灭菌8 min消毒外植体效果较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改良ER...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aolata)优株主干基部萌芽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外植体消毒、芽增殖培养基及环境因子对组培技术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HgCl2添加VC 30 mg/L灭菌8 min消毒外植体效果较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改良ER+6-BA 0.5 mg/L+IBA 0.3 mg/L;培养条件为1 600~3 500/lx的自然散射光,温度26~30℃,继代周期3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茎段 芽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恩桉木材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东强 卢翠香 +1 位作者 项东云 陈健波 《广西林业科学》 201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具有耐寒、生长速度快、材性好的特点,已引起越来越高的重视。从邓恩桉木材纤维、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认为木材力学性质和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有待全面深入,应与良种选育结合,采... 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具有耐寒、生长速度快、材性好的特点,已引起越来越高的重视。从邓恩桉木材纤维、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认为木材力学性质和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有待全面深入,应与良种选育结合,采用先进仪器设备和分子辅助标记技术提高研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人工林 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南岩溶区封山育林综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远瑞 黄宝珍 +3 位作者 黄宏珊 庞世龙 陈金艳 李文付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1期25-30,共6页
封山育林是恢复植被的重要技术措施。进行6年封山育林试验研究,分析封山育林期间植被覆盖率、郁闭度、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等数量特征变化,土壤肥力和水土保持作用的动态变化状况,以及不同树种补植效果。封山育... 封山育林是恢复植被的重要技术措施。进行6年封山育林试验研究,分析封山育林期间植被覆盖率、郁闭度、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等数量特征变化,土壤肥力和水土保持作用的动态变化状况,以及不同树种补植效果。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度达20%,郁闭时间缩短30%以上,增加了植物丰富度,提高了土壤肥力,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任豆(Zenia insignis)、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吊丝竹(Dendrocalamus minor)等树种补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植物多样性 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钦州松墨天牛生活史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程稢 常明山 +2 位作者 黄华艳 蒋学建 吴耀军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47-350,共4页
2009~2011年在钦州设立试验点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饲养及观察.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钦州以2年发生3代为主,少数1年发生2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几乎全年可见幼虫;树皮硬度也是影响成虫产卵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生活史 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群落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策 王鸿彬 +2 位作者 张合平 王勇 文丽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1期41-45,共5页
对广西大新县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样方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丰富度指数Margalef(R)、ShannonWeiner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结合SPSS18.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物种数均为西北坡>东北坡缓坡>南坡陡坡,... 对广西大新县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样方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丰富度指数Margalef(R)、ShannonWeiner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结合SPSS18.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物种数均为西北坡>东北坡缓坡>南坡陡坡,乔木层和灌木层的Heip指数趋势为西北坡>东北坡缓坡>南坡陡坡,而草本层的Heip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不同坡位坡度的草本层的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乔木层南坡陡坡带的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而南坡坡陡坡的乔木层Heip指数差异极显著(P<0.001),东北坡缓坡带的灌木层Heip指数差异极显著(P<0.001)。这说明坡位坡度对于物种多样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 坡度 坡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年生大花序桉不同种源木材纤维特性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周维 卢翠香 +3 位作者 杨中宁 李昌荣 陈健波 项东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29-34,共6页
以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9个种源的大花序桉为材料,通过解析木法,测量其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腔径,比较9个种源6年生大花序桉的木材纤维特性。结果表明,种源间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存在显著差异;种源的纤维形态(宽度除外)与树... 以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9个种源的大花序桉为材料,通过解析木法,测量其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腔径,比较9个种源6年生大花序桉的木材纤维特性。结果表明,种源间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存在显著差异;种源的纤维形态(宽度除外)与树高、胸径生长性状相关关系不显著,据此可对各性状进行独立选择,可望培育出木材性状好又速生的种源;树高、纤维宽度与种源地的经纬度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9个大花序桉种源作为中大径材培育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序桉 种源 纤维特性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基质复配功能菌对江南油杉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应会 蒋燚 +4 位作者 李娟 戴菱 黄荣林 刘菲 邓小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9,共5页
针对江南油杉造林后蹲苗期长的问题,以提高出圃苗木总生物量和质量为目的,采用2×2×2析因实验设计,研究轻基质复配微生物功能菌对江南油杉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轻基质配方是影响江南油杉苗木生长的决定性因素,功能菌作为... 针对江南油杉造林后蹲苗期长的问题,以提高出圃苗木总生物量和质量为目的,采用2×2×2析因实验设计,研究轻基质复配微生物功能菌对江南油杉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轻基质配方是影响江南油杉苗木生长的决定性因素,功能菌作为增效剂添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并促进生长。主效应结果显示,功能菌对苗高和壮苗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对地径和总生物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功能菌与基质配方、容器规格均存在交互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轻基质配方体积比为腐殖质土40%+椰糠45%+菇渣5%+珍珠岩10%并复配功能菌,同时容器规格选择7.5 cm×13 cm时育苗效果最佳。在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中,将复合功能菌作为增效剂应用是一项培育江南油杉优质容器苗的有效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育苗 江南油杉 功能菌 基质配方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恩桉木材干燥特性初探 被引量:9
18
作者 卢翠香 刁海林 +5 位作者 项东云 陈健波 郭耆 刘媛 郭东强 周维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邓恩桉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邓恩桉属难干木材,截面变形较严重,为5级;初期开裂和内裂严重,均为4级;干燥速度慢,为4级;弦向干缩率和体积干缩率大,差异干缩小。邓恩桉的干燥初期温度为40℃,干燥初期...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邓恩桉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邓恩桉属难干木材,截面变形较严重,为5级;初期开裂和内裂严重,均为4级;干燥速度慢,为4级;弦向干缩率和体积干缩率大,差异干缩小。邓恩桉的干燥初期温度为40℃,干燥初期干湿球温度差为2℃,干燥终期温度为70℃。25 mm厚的邓恩桉板材在窑干至10%所需时间约为20.5天。邓恩桉主要干燥缺陷为截面变形,初期开裂发生较早,在实际干燥过程中要尽量使用软基准,干燥中、后期适时进行调湿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百度试验法 干燥特性 干燥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油杉容器育苗基质筛选 被引量:23
19
作者 彭玉华 郝海坤 +1 位作者 曹艳云 黄志玲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1,共4页
用椰糠、泥炭土、塘泥、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与南方普遍用作育苗基质的黄心土进行不同体积比或质量比混合作为育苗基质,开展江南油杉容器苗育苗基质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南方培育江南油杉的理想育苗基质。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对江南油杉容... 用椰糠、泥炭土、塘泥、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与南方普遍用作育苗基质的黄心土进行不同体积比或质量比混合作为育苗基质,开展江南油杉容器苗育苗基质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南方培育江南油杉的理想育苗基质。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对江南油杉容器苗有较显著的影响,对苗木苗期的主要生长指标苗高、地径、根粗、保存率和生物量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较适合南方培育江南油杉容器苗的基质配方体积比为黄心土66.7%+椰糠33.3%,其次是黄心土50%+椰糠50%和黄心土80%+塘泥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容器育苗 基质配比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宇林 唐庆兰 +1 位作者 张照远 谭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2-577,共6页
为揭示土壤种子库在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与物种多样性恢复中的潜在作用,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桉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新造桉林和桉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 为揭示土壤种子库在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与物种多样性恢复中的潜在作用,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桉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新造桉林和桉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分别为9 804、7 356粒/m2,显著高于对照大叶栎杂木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3 614粒/m2)。(2)新造桉林土壤种子库出现物种共15种,分属于9科;桉萌芽林为8种,分属于7科;大叶栎杂木林为16种,分属于11科。不同林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均以草本为主,灌木次之。(3)种子库垂直分布格局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种子主要储存在枯枝落叶层和浅层土壤中。新造桉林和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具有较高的生态优势度指数,但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的相似性系数均低于对照。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提高需要适度的人为干预和科学的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桉树人工林 特征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