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韦铄星 刘晓蔚 +3 位作者 张烨 黄荣林 刘菲 蒋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89,共6页
为了解桉树复合经营林-药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并筛选出同时具备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良模式,以桉树纯林为对照,连续5年对桉树人工林间种药材(扶芳藤、金银花和鸡骨草)的6种模式进行对比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6种模式中A1和A3... 为了解桉树复合经营林-药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并筛选出同时具备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良模式,以桉树纯林为对照,连续5年对桉树人工林间种药材(扶芳藤、金银花和鸡骨草)的6种模式进行对比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6种模式中A1和A3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对比CK模式,A1和A3的枯落物量分别增加了19.5%和30%;蓄积量分别增加了25.18 m3/hm2和36.39 m3/hm2;林分空气和土壤温度明显下降,湿度有所提升;土壤孔隙度和最大含水量明显提高,有机质和速效N、P、K含量提高3.5%以上;地表径流降低9.2%以上。(2)A3和B3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药材净收益率分别为94.10%和185.16%;总净收益率分别是CK模式的102.2%和86.5%。(3)A3模式同时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益 林-药模式 对比分析 复合经营 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序桉种源遗传变异及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维 李昌荣 +4 位作者 陈健波 陈剑成 伍荣善 郭东强 项东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36-41,共6页
以广西玉林和钦州2个试验点的5.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试验林为研究材料,分析大花序桉不同种源间的生长性状差异,并进行种源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大花序桉不同种源在玉林试验点的生长比在钦州试验点的快,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比... 以广西玉林和钦州2个试验点的5.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试验林为研究材料,分析大花序桉不同种源间的生长性状差异,并进行种源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大花序桉不同种源在玉林试验点的生长比在钦州试验点的快,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比钦州试验点的高11%,18%和45%;玉林和钦州2个试验点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试验点间、种源间、区组间差异极显著,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种源与地点互作效应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的种源与地点互作效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根据丰产性和稳定性参数,把18个种源划分为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序桉 种源 遗传变异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蚬木种实表型性状及其发芽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郝海坤 黄志玲 +3 位作者 彭玉华 曹艳云 申文辉 谭长强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40-46,共7页
为揭示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种实表型性状及其发芽规律,于2020年,对在广西大新县那岭乡的蚬木天然林采集的9个单株的果实进行种实表型性状测定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蚬木果实平均长47.40 mm、宽24.71 mm、柄长42.43 mm、千粒重... 为揭示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种实表型性状及其发芽规律,于2020年,对在广西大新县那岭乡的蚬木天然林采集的9个单株的果实进行种实表型性状测定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蚬木果实平均长47.40 mm、宽24.71 mm、柄长42.43 mm、千粒重2921.93 g;种子平均长15.38 mm、宽5.75 mm、厚4.94 mm、千粒重209.20 g,变异系数12.96%~29.84%;河沙或黄心土均可用作播种基质,带果瓣种子播后4~5 d小苗出土、8~9 d达峰值、12~13 d发芽结束,发芽率90%~94%;果实于4℃低温下贮藏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常温,2种温度的贮藏时间均不宜超过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蚬木 种实 表型性状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