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宾市兴宾区2007/2008年度气象条件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健君 刘春峰 《广西蔗糖》 2008年第4期28-30,共3页
通过分析2007/2008年来宾市兴宾区气象条件对甘蔗单产、含糖分等影响评估,结合实地观测的甘蔗苗情分析,得出影响2007/2008年来宾市兴宾区蔗糖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夏旱和冬季低温霜冻,为今后蔗糖生产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蔗糖生产 夏旱 低温霜冻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宾市一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丁丁 凌晶 韦江红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6期100-100,104,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5年5月15日在来宾发生的雷雨大风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华北槽、切变线、地面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下,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弓形回波东移影响来宾市,产生了大风天气。
关键词 低槽 切变线 强对流 大风 来宾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源GIS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熊文兵 莫伟华 +2 位作者 丁美花 王君华 莫建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248,共6页
为了满足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技术成果应用的需要,利用开源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MapWinGIS,在C#开发环境下,设计开发了广西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业务系统。该系统从业务流程需要出发,实现了气候数据的分... 为了满足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技术成果应用的需要,利用开源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MapWinGIS,在C#开发环境下,设计开发了广西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业务系统。该系统从业务流程需要出发,实现了气候数据的分析处理,利用MapWinGIS的接口和类库实现了业务平台中GIS功能的设计与开发。通过自主开发编写的类,实现了包括MODIS遥感资料等气象评价数据的处理及指数计算,进而得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最后利用GIS地图生成业务产品。该系统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业务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GIS 遥感 生态质量 气象 评价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宾近56年来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武 覃昌柳 莫家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4226-4228,4230,共4页
[目的]分析1957~2012年来宾气温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来宾地面气象站的近56年气象观测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6年来宾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56年来宾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2000年以后升温显著... [目的]分析1957~2012年来宾气温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来宾地面气象站的近56年气象观测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6年来宾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56年来宾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2000年以后升温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36、0.68、1.07℃;四季气温上升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夏秋季的气温升高趋势相对较明显;气温气候突变的时间发生在2000年左右;年平均最低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明显;气温的振荡周期主要为4、13年2个时间尺度;2012年气温振荡周期处于升高末期至降低初期。春、夏、秋季气温振荡周期分别以4、23、8年为主,冬季无明显振荡周期。2012年春夏秋季气温均处于升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宾 气温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谭丽梅 覃春霞 +1 位作者 韦群英 吴镇疆 《农技服务》 2009年第6期169-169,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气象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满足社会增长的要求,就必须切实提高气象服务能力。而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就目前来宾市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气象 人才队伍 建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气象站防雷设计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荣迪 潘田凤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0期200-200,共1页
文章运用现代防雷领域中的有关理论,全面阐述了新型自动气象站建设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做好新型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指出了建设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防雷工作细节,确保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防雷设计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自动气象站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田凤 黄玲珍 苏庆红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期155-155,共1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气象的观测已有过去的人工观测发展到现在自动观测,观测的数据准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自动气象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动传感器的失灵,观测到的数据有误差,自动观测到的数据与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气象的观测已有过去的人工观测发展到现在自动观测,观测的数据准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自动气象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动传感器的失灵,观测到的数据有误差,自动观测到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相差比较大等等。本文将对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排除故障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出现的问题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气象站仪器撤换方法及数据处理
8
作者 韦菊 吴悦 黎锦雷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9期88-88,90,共2页
为做好仪器撤换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撤换仪器对气象数据的影响,以DZZ5型自动站为例,对各传感器更换时的技巧经验进行总结,阐述仪器撤换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数据处理。
关键词 新型站 仪器撤换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气象因子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9
作者 吴悦 韦菊 +1 位作者 郭瑞 李骄杨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9期91-91,93,共2页
分析了光照、温度、降水等气象因子的变化对果树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列举了高温、霜冻、冰冻、低温阴雨等异常天气对果树生产带来的危害,为果树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果树生长 气象因子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初南方冻雨云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黎惠金 李江南 +3 位作者 林文实 蒙伟光 肖辉 王安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2-950,共9页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7,模拟了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最强的一次冻雨云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冻雨过程期间有两条明显的水汽通道,上升运动明显。冻雨区上空主要以低空云水和雨水,特别是云水的积聚为主,中高空有少量雪花和微量的...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7,模拟了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最强的一次冻雨云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冻雨过程期间有两条明显的水汽通道,上升运动明显。冻雨区上空主要以低空云水和雨水,特别是云水的积聚为主,中高空有少量雪花和微量的冰晶。与冻雨区相比,非冻雨区过冷却水含量大,主要位于低空,高空没有霰,雪花也明显偏少。这主要是因为冻雨区的上升气流弱,高空水汽不饱和。在降雨区,靠近0℃线以上为冰相降水,以下为雨水。在冻雨区,冰相粒子没有落在0℃线附近,雨水顶也不在0℃线附近,这次冻雨的云物理过程属于液相暖雨机制。造成此次巨大灾害的原因除了冻雨外,还有雾凇和水汽的凝华附凇作用,正是由于雨凇和雾凇复合积冰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这次冻雨过程的冻雨量不大,但灾情却异常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冻雨 云物理过程 数值模拟 雾淞 雨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初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等熵位涡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黎惠金 李江南 +2 位作者 肖辉 蒙伟光 王安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96-1207,共12页
利用等熵位涡理论对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事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事件第一阶段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新地岛以东洋面的平流层下部和对流层上部,从第二到第四阶段除了新地岛以东洋面外,还有来自... 利用等熵位涡理论对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事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事件第一阶段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新地岛以东洋面的平流层下部和对流层上部,从第二到第四阶段除了新地岛以东洋面外,还有来自北欧和拉普帖夫海、地中海的高位涡强冷空气补充。伴随着高层高位涡向南传播,高位涡气块在垂直方向强烈向下伸展、对流层顶动力异常,引起高位涡区气块旋转加强、正涡度增加及其前方低层正涡度的产生,而其后方,因绕高位涡中心气流沿等熵面下沉,地面高压迅速发展,低位涡气块则相反。过程期间,由于巴尔喀什湖高位涡中心和地中海高位涡主体(低涡)的存在和维持,孟加拉湾上空正相对涡度输送频繁,使得南支槽不断生消;而乌拉尔山低位涡带(高脊)和贝加尔湖高位涡中心(低涡)由于低、高位涡空气的不断注入,发生一次次的替换和发展,在引导冷空气持续南下与孟加拉湾北上的暖湿气流长时间在我国华南上空汇合的同时,还导致地面西伯利亚高压反复增强并分裂小高压数次南下,地面强冷空气不断补充,最终造成华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长时间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雨雪冰冻事件 等熵位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尤特”的等熵位涡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黎惠金 黄明策 覃昌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7-787,共11页
利用等熵位涡理论对2013年严重影响华南的"尤特"台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尤特"活动期间,其环流中心上空高层有随台风移动的高位涡大值中心下传,且高层位涡下传的强弱与下传区相对台风的位置与台风强度和... 利用等熵位涡理论对2013年严重影响华南的"尤特"台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尤特"活动期间,其环流中心上空高层有随台风移动的高位涡大值中心下传,且高层位涡下传的强弱与下传区相对台风的位置与台风强度和移向变化关系密切,表现为台风一般沿着台风上空等熵位涡分布的长轴方向移动,高层位涡增加后,台风中心气压下降,强度加强。高层高位涡的下传,导致动力对流层顶下降,在高位涡异常区前方低层激发气旋性环流,形成低涡或气旋,从而影响台风移动,而低涡或气旋生成后对对流层高层位涡扰动又有正反馈作用,促使台风加强。由于高层高位涡下传对台风强度产生的正影响,及周边高位涡空气的输送、后期冷空气的南移和孟加拉湾、台湾以东洋面热带气旋的发展带来的东、西、北三支高位涡空气的注入,台风"尤特"生成后强度快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等熵位涡 高位涡下传 机制 强度 移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越冬期间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蒙文交 谭宗琨 刘春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077-14080,共4页
[目的]为开展龙眼寒害冻害监测及灾损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实测数据,按晴天、多云到晴、阴天、雨天及辐射寒害、平流寒害(湿冷)等天气类型,分析2007~2008年度冬季龙眼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晴天和辐射寒害... [目的]为开展龙眼寒害冻害监测及灾损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实测数据,按晴天、多云到晴、阴天、雨天及辐射寒害、平流寒害(湿冷)等天气类型,分析2007~2008年度冬季龙眼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晴天和辐射寒害天气下龙眼冠层温度昼夜变化最为剧烈,多云到晴天气次之,阴天、雨天和平流寒害天气下变化相对平缓;果园大气温度昼夜变化同样与天气类型有关。按天气类型建立的观测站大气温度与冠层温度之间的线性、曲线回归关系模型表明,阴天、雨天和平流寒害天气模型效果好于多云到晴、晴天及辐射寒害天气,夜间模型效果好于全天和白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关系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观测站温度偏高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冠层温度 大气温度 冻害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1号台风“尤特”后期曲折路径成因简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黎惠金 黄明策 覃昌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7,共9页
1311号台风"尤特"在广东登陆后,由前期较稳定的西北方向移动转向偏北方向移动,而后又掉头转向西南方向移动.采用NCEP和Micaps提供的常规资料对台风"尤特"登陆后曲折路径特征、环境流场变化、引导气流方向和大小的... 1311号台风"尤特"在广东登陆后,由前期较稳定的西北方向移动转向偏北方向移动,而后又掉头转向西南方向移动.采用NCEP和Micaps提供的常规资料对台风"尤特"登陆后曲折路径特征、环境流场变化、引导气流方向和大小的改变及台风"尤特"不对称结构的演变特征等进行分析,寻找台风"尤特"登陆后路径突变和预报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欧亚中高纬多波动的环境流场导致引导气流多变是台风"尤特"后期移动路径复杂的主要原因;赤道高压北抬及北方冷空气南下也起到重要作用,台风"尤特"先后受东南、偏南及东北气流引导,路径发生突变.台风"尤特"移向、移速与500 h Pa地转引导气流方向及大小密切相关,且引导气流改变早于台风路径的改变.与其移动路径的3个不同阶段对应,台风"尤特"结构经历了从NE—SW到SE—NW,再到NW—SE与NE—SW共存,但NW—SE更明显的不对称结构变化过程,并对其移向产生了影响.在应用数值预报产品做台风路径预报时,要结合引导气流和台风不对称结构的变化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台风“尤特” 曲折路径 环境场 地转引导气流 不对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草面温度预报霜的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艳玲 李静锋 刘泳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48-1250,共3页
通过对来宾市城区的国家气象观测站2006年10月~2008年2月草面温度和露地表面温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面温度在夜间比地面温度低,在秋冬季更容易达到0℃以下,草面温度能更好地反映出形成霜的温度变化过程。利用最低草面温度和17... 通过对来宾市城区的国家气象观测站2006年10月~2008年2月草面温度和露地表面温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面温度在夜间比地面温度低,在秋冬季更容易达到0℃以下,草面温度能更好地反映出形成霜的温度变化过程。利用最低草面温度和17;00~20.00草面温度的降温幅度建立2级判别方程Y=-0.0845xl—0.01302x2。结果显示:该判别方程显著,对霜的预报较为准确,同时利用露点温度和判别图弥补了判别方程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利用草面温度预报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面温度 预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1号台风“尤特”水汽和螺旋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覃昌柳 黎惠金 张丁丁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9-468,共10页
通过NCEP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实况资料对"尤特"发生发展以及登陆过程的水汽条件、螺旋度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尤特"在发生发展前期,西南急流和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对"尤特"水汽输送作用相当,中后期"尤特"则主要以西南急流形成的南... 通过NCEP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实况资料对"尤特"发生发展以及登陆过程的水汽条件、螺旋度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尤特"在发生发展前期,西南急流和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对"尤特"水汽输送作用相当,中后期"尤特"则主要以西南急流形成的南支水汽通道输送为主,水汽的源地主要来自南海.对于广西强降雨区,在"尤特"进入广西前,该区为一个水汽源,南边界水汽输出显著,而到了15-19日主要降雨发生时段,受南支水汽输送带的影响,广西强降雨区转为水汽汇,水汽输入以南边界为主.环境场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的变化对"尤特"强度的变化和移向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尤特"在加强或减弱前,其中心水汽通量往往先加强或减弱,且在台风维持一定的强度时,"尤特"有趋向周边水汽大值中心移动的趋势."尤特"水汽辐合主要位于低层,其强降雨区与850-950hPa水汽通量散度场、850hPa螺旋度相对大值区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未来6h强降雨区多出现在低层强度强、垂直伸展高度高的水汽辐合区和螺旋度相对大值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热带气旋 “尤特” 水汽 螺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阴雨与春玉米产量关系分析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静锋 赵艳玲 廖家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645-12646,共2页
通过分析来宾市兴宾区14年春玉米的产量与低温阴雨关系,结合春玉米生长所需的气象条件,得出春玉米产量与低温阴雨强度的关系,并提出了防御措施。
关键词 低温阴雨 春玉米产量 反相关关系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站正点数据异常处理要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田凤 陆霞 李荣迪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8期205-205,共1页
本文根据现行地面工作任务概括总结台站处理自动站正点数据异常的工作任务要点,以供台站提高总体质量,完成台站每年的目标考核任务。
关键词 自动站 正点数据异常 处理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中心精细化数值模式预报产品性能诊断分析
19
作者 凌晶 张丁丁 刘礼珍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6期97-97,99,共2页
利用欧洲中心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产品资料,对2015年来宾市降水和气温预报按月份、量级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模式对中雨及以下量级的降水预报准确率较高,暴雨及以上量级预报则不太理想。模式对气温预报性能较好,误差基本在2℃以内,... 利用欧洲中心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产品资料,对2015年来宾市降水和气温预报按月份、量级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模式对中雨及以下量级的降水预报准确率较高,暴雨及以上量级预报则不太理想。模式对气温预报性能较好,误差基本在2℃以内,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降水 地面气温 对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如何提高航危报数据文件传输质量
20
作者 潘田凤 黄玲珍 李世芬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11期260-260,共1页
本文作者根据工作经验探讨分析业务宽带网线路不通时如何在规定时限内及时上传航危报数据文件的方法,以供台站提高观测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台站航危报数据文件传输质量,减少业务事故障的发生。
关键词 探讨 提高 航危报数据文件 传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