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西BDS观测数据的PPP算法研究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祥雄 廖超明 唐丹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2期33-37,共5页
当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已正式运行,带动了BDS在其他产业上的广泛应用。研究了基于无电离层组合的BDS PPP算法,以广西BDS观测数据为例,利用我国iGMAS的北斗轨道和钟差产品,分三个不同时段长(0.5h、2h和24h)进行PPP数据处理和定... 当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已正式运行,带动了BDS在其他产业上的广泛应用。研究了基于无电离层组合的BDS PPP算法,以广西BDS观测数据为例,利用我国iGMAS的北斗轨道和钟差产品,分三个不同时段长(0.5h、2h和24h)进行PPP数据处理和定位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2h的BDS观测数据进行PPP解算,完全能够满足我国1∶2 000比例尺航摄像控点的测量精度要求。研究成果能够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低纬地区、以及面向东盟各国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广西BDS观测数据 iGMAS 低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线收发距的盾构壁后注浆雷达探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盛斌 徐国元 +3 位作者 马富安 唐甫 容继盘 钟有信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0-367,共8页
为提高地质雷达在盾构管片壁后注浆探测的准确性,建立全尺寸盾构管片环试验平台,采用聚氯乙烯管模拟盾构管片壁后注浆空洞缺陷;通过电磁波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平台雷达探测效果验证,在选择合适的中心频率天线的基础上,采用一种简易可行... 为提高地质雷达在盾构管片壁后注浆探测的准确性,建立全尺寸盾构管片环试验平台,采用聚氯乙烯管模拟盾构管片壁后注浆空洞缺陷;通过电磁波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平台雷达探测效果验证,在选择合适的中心频率天线的基础上,采用一种简易可行的增设天线垫块方式优化天线收发距。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含钢量管片的电性参数差异不大,但不同凝结时间的注浆层浆液与管片、围岩的电性参数(相对介电常数、电磁波波速等)存在一定的差异;管片钢筋网多次反射信号与注浆层反射信号重叠是造成地质雷达信号难以判译的主要原因;天线收发距参数优化方法能有效提高电磁波的一次辐射场强而压制多次反射场强,从而提高注浆层反射波信号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收发距 地质雷达 盾构管片 盾构壁后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WT-FDM的露天矿爆破振动信号分解方法
3
作者 孙冰 宋良灵 +2 位作者 曾晟 尹裕 罗志业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3,共8页
针对高采样率下的爆破振动信号在采用傅里叶分解方法(Fourier Decomposition Method,FDM)处理时出现过度分解的问题,利用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requency Slice Wavelet Transform,FSWT)能提取任意频域信号的特点,提出了FSWT与FDM耦合的爆... 针对高采样率下的爆破振动信号在采用傅里叶分解方法(Fourier Decomposition Method,FDM)处理时出现过度分解的问题,利用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requency Slice Wavelet Transform,FSWT)能提取任意频域信号的特点,提出了FSWT与FDM耦合的爆破振动信号FSWT-FDM分解方法。采用正余弦函数模拟爆破振动信号,验证FSWT-FDM方法对信号的分解效果,并与FDM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直接对信号进行FDM分解相比,采用FSWT-FDM方法的无效信号分量大幅减少,程序运行效率增加;使用FSWT提取的优势频带信号可以进一步进行傅里叶分解,且产生的信号分量与直接进行傅里叶分解的有效信号分量一致;以信号分量的相关系数和能量占比筛选出重构分量,重构信号的总能量、峰值振动速度、最大误差等指标证明FSWT-FDM方法有效保留了原始信号特征信息。通过对实测露天矿爆破振动信号的分析,验证了FSWT-FDM方法在保留原始信号时频特征的同时,减少了信号分解时的无效信号分量,为露天矿爆破振动信号分解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爆破 爆破振动信号 FDM FSWT 优势频带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精化似大地水准面在工程三维GPS控制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祥雄 廖超明 +1 位作者 曾教胜 覃胜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7,51,共4页
结合工程GPS控制网,研究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大跨度带状水利工程三维GPS控制网布设技术方案,并采用区域精化似大地水准面进行GPS高程转换和精度分析。
关键词 CGCS2000 WGS-84 GPS 大地高 正常高 高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性分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丽丽 胡宝清 +1 位作者 刘少坤 黄小雅 《绿色科技》 2022年第6期168-171,共4页
我国土地利用效率长期以来处于低下状态,尤其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占用耕地现象尤为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明显,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凸显出不协调现象问题愈演愈烈。采用熵值法求取研究系统指标权重,以综合指数评价法求取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 我国土地利用效率长期以来处于低下状态,尤其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占用耕地现象尤为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明显,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凸显出不协调现象问题愈演愈烈。采用熵值法求取研究系统指标权重,以综合指数评价法求取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分数,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了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四个时期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北部湾经济区各市在研究期内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均值为0.909。经济发展越好,系统越协调。协调度以南宁市的最好,为优质协调,其值为0.938;崇左市的最差,研究期内均处于严重失调范围,协调值仅为0.120;其余各市普遍在轻度失调范围,协调值为0.323,并且各市的协调度高峰都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201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北部湾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南宁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骆元家 梁庆璇 +2 位作者 刘洪 廖东平 李月连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28-136,共9页
为揭示南宁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利用程度和转移矩阵等方法,深入分析1990—2020年南宁市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南宁市各土地... 为揭示南宁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利用程度和转移矩阵等方法,深入分析1990—2020年南宁市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南宁市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明显、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速度加快,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加且表现为增速,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减少且表现为减速;南宁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中等水平,随着人为活动对土地的不断干扰和影响,土地利用程度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30年间南宁市共有1051.61 km2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转移,其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表现为净转入特征,耕地、林地、草地、水域表现为净转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动态度 利用程度 转移矩阵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地理时空信息预测推理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景文 王珂 +2 位作者 叶良松 刘华尧 王翰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5,共7页
本文在深入分析地理实体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对地理实体进行抽象和标准化处理,提出一种针对特征复杂地理实体的地理信息预测推理方法。该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RBF网络学习方法的地理实体时空信息预测推理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具体过程,通过对... 本文在深入分析地理实体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对地理实体进行抽象和标准化处理,提出一种针对特征复杂地理实体的地理信息预测推理方法。该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RBF网络学习方法的地理实体时空信息预测推理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具体过程,通过对地理实体对象化抽象描述和标准化处理,建立时空信息融合的超曲面,并利用RBF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构建了复杂地理实体的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预测和推理模型,并以桂林漓江阳朔段流域水质中溶解氧(DO)的含量的预测推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时空数据处理过程中智慧决策和推理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 超曲面 径向基函数 推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空间数据集成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景文 谭庆林 +1 位作者 殷敏 王焱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4-517,共4页
在分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面向对象空间数据的表达方法,讨论了面向对象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构成,提出实现分布式空间数据共享的方法,设计了基于Oracle Spatial环境的分布式空间数据集成模式,为城市和国土资源空... 在分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面向对象空间数据的表达方法,讨论了面向对象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构成,提出实现分布式空间数据共享的方法,设计了基于Oracle Spatial环境的分布式空间数据集成模式,为城市和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分布式管理与共享提供了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数据库 面向对象 空间数据 集成方法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接收机检定原理及检定数据自动化处理思路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廖超明 谭庆林 +1 位作者 秦元丽 阙宗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
通过对GPS接收机检定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推导GPS接收机各项检定内容的精度评定公式,对GPS接收机检定数据自动化处理进行探讨,并编写相应的精度分析软件以实现检定数据自动化处理功能。
关键词 GPS RTK 内部噪声 天线相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C-RBF的水质预测方法——以漓江阳朔河段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景文 王珂 +2 位作者 殷敏 刘华尧 王翰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66,共5页
在深入分析RBF网络模型的原理和算法的基础上,对水质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RBF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径向基函数(TSC-RBF)的时空信息推理方法。重点研究了复杂地理实体的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标准化... 在深入分析RBF网络模型的原理和算法的基础上,对水质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RBF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径向基函数(TSC-RBF)的时空信息推理方法。重点研究了复杂地理实体的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及预测推理模型的具体构建过程,并以漓江阳朔段流域水质中COD_(Mn)和NH_3-N含量的预测推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时空数据处理过程中信息推理分析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RBF 推理预测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utoCAD二次开发实现地形图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自动查找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洪 黄军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04,共5页
论述了数字地形图中产生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的可能原因,分析了高程点和等高线在地形图中的空间位置关系及作为判断条件的数学关系,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判断规则,展示了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找出其错误的核心代码,此研究对于减轻质... 论述了数字地形图中产生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的可能原因,分析了高程点和等高线在地形图中的空间位置关系及作为判断条件的数学关系,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判断规则,展示了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找出其错误的核心代码,此研究对于减轻质检人员在检查数字地形图的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时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图 等高线 高程点 点线不符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山县北部岩溶区土壤Cu、 Ni空间分异特征
12
作者 韦小妹 黄芬 +3 位作者 陆来谋 代俊峰 曹建华 张春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2-500,共9页
以广西马山县北部岩溶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内土壤Cu、Ni含量水平以及不同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Cu、Ni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Cu、Ni背景值分别为36.59、38.82 mg/kg,有48.17%和35.96%的样点超过Cu、Ni背景值,Cu... 以广西马山县北部岩溶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内土壤Cu、Ni含量水平以及不同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Cu、Ni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Cu、Ni背景值分别为36.59、38.82 mg/kg,有48.17%和35.96%的样点超过Cu、Ni背景值,Cu、Ni含量的最佳拟合半变异函数均为球状模型,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u含量的大小关系为草地>灌木林地>旱地>有林地>水田>果园,Ni含量:灌木林地>草地>旱地>果园>水田>有林地。成土母质对土壤Cu、Ni含量的影响显著,碳酸盐岩发育的土壤中Cu、Ni的含量显著高于碎屑岩和冲积物。区内存在局部性Cu、Ni高值区,Cu高值区主要位于人类活动单一的西部以及人类活动密集多样的东部和西北部,分布较分散;Ni高值区主要位于西部和东部,分布相对集中。Cu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由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决定,而Ni的空间异质性基本来源于地质因素。部分样品Cu、Ni含量较高,地质因素是主要原因,在制定工农业指导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对重金属元素富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岩溶 空间分布 成土母质 土地利用方式 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层、软岩固结防渗帷幕灌浆试验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初来 苏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4,58,共4页
广西右江建设那吉航运枢纽工程,工程地基上部为砂卵石覆盖层,下部为软弱泥岩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土层的可灌性较差。通过对工程生产性灌浆试验,对试验设计、灌浆方法、灌浆工艺及参数等作了详细阐述。通过合理布置孔距及施工顺序,先... 广西右江建设那吉航运枢纽工程,工程地基上部为砂卵石覆盖层,下部为软弱泥岩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土层的可灌性较差。通过对工程生产性灌浆试验,对试验设计、灌浆方法、灌浆工艺及参数等作了详细阐述。通过合理布置孔距及施工顺序,先对下游排施工,再对上游排施工,可以完成灌浆孔距为2.0、2.5 m及3.0m的单排、双排灌浆试验,减小了工作量,降低了试验成本,达到了优化试验的目的。在复杂地层中,隔离套管的下入位置很重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多次试下隔离套管,找到最佳的下入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幕灌浆 砂卵石 软岩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