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菜籽粕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谭昌宏 徐金柱 +6 位作者 沈国富 戴晋军 桂金凯 王学东 龚阿琼 陈玲 胡先勤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204,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菌酶协同固态发酵对菜籽粕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以发酵菜籽粕代替37.5%的豆粕,评估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可提高菜籽粕的营养价值、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发酵菜籽粕的粗蛋白质和小肽含量增... 本试验旨在探讨菌酶协同固态发酵对菜籽粕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以发酵菜籽粕代替37.5%的豆粕,评估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可提高菜籽粕的营养价值、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发酵菜籽粕的粗蛋白质和小肽含量增加,粗纤维、单宁、硫苷和芥酸含量降低。生长试验选取3组育肥猪进行,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猪,其中对照组Ⅰ为普通玉米-豆粕型日粮,对照组Ⅱ为普通菜籽粕替代37.5%豆粕的日粮,试验组为用发酵菜籽粕替代37.5%豆粕的日粮。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试验组采食量和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料肉比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Ⅰ相比肉色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Ⅱ肉色评分较高(4.36),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和试验组(P<0.05);试验组系水力显著高于对照组Ⅱ(P<0.05),与对照组Ⅰ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前胛肉脂肪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P<0.05);后腿肉脂肪显著高于对照组Ⅱ(P<0.05),而与对照组Ⅰ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Ⅱ(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Ⅰ(P<0.05)。综上所述,菜籽粕经菌酶协同固态发酵后,可以降低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在育肥猪饲料中使用发酵菜籽粕替代37.5%的豆粕,相比直接使用普通菜籽粕替代,其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和改善,而与豆粕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菜籽粕 育肥猪 抗营养因子 生长性能 猪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和采精月龄对扬翔华系杜洛克精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琳 赵云翔 +1 位作者 喻维维 熊长根 《养猪》 2019年第5期33-35,共3页
为研究季节和采精月龄对扬翔华系杜洛克精液品质的影响,研究统计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的所有采精数据,结果表明:在季节方面,炎热的夏季扬翔华系杜洛克除原精量[(159.75±59.79)mL]极显著高于春季[(152.29±58.00)mL]外... 为研究季节和采精月龄对扬翔华系杜洛克精液品质的影响,研究统计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的所有采精数据,结果表明:在季节方面,炎热的夏季扬翔华系杜洛克除原精量[(159.75±59.79)mL]极显著高于春季[(152.29±58.00)mL]外,其活率、总精子数、有效精子数都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其他三季,精子密度极显著低于春、冬季,与秋季差异不显著,畸形率极显著高于其他三季。采精月龄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精液质量从性成熟开始呈上升趋势,在30~35月龄时达到最佳,随后逐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翔华系杜洛克 精液品质 季节 采精月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和胎次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私丞 高宁 +4 位作者 彭兴 朱琳 江威 郑伟 赵云翔 《中国猪业》 2019年第7期31-34,共4页
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对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3个种猪场2015—2019年的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分娩季节、不同胎次、不同分娩猪场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对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3个种猪场2015—2019年的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分娩季节、不同胎次、不同分娩猪场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冬季分娩的杜洛克母猪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显著(P<0.05)高于夏季和秋季分娩的母猪。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的窝均产总仔数随胎次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第3、4胎次时达到最优,分别为9.66头/胎和10.02头/胎,其中,母猪第4胎的产仔性能与第1胎、2胎、5胎、6胎、7胎及以上胎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扬翔华系杜洛克猪在不同猪场间的产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产活仔数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翔华系杜洛克 繁殖性能 分娩季节 分娩胎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翔华系杜洛克猪专门化品系生长性状选育
4
作者 彭兴 赵云翔 +3 位作者 李私丞 江威 朱琳 郑伟 《猪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08-109,共2页
扬翔华系杜洛克是以美系杜洛克和丹系杜洛克为育种素材,通过多个世代持续选育而成的一个瘦肉型猪专门化品系。该研究以扬翔华系杜洛克7个不同世代后备猪为对象,针对其生长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母猪... 扬翔华系杜洛克是以美系杜洛克和丹系杜洛克为育种素材,通过多个世代持续选育而成的一个瘦肉型猪专门化品系。该研究以扬翔华系杜洛克7个不同世代后备猪为对象,针对其生长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母猪从第5世代开始,后面3个世代生长速度均显著优于前面各世代(P<0.05),且第7世代后备公、母猪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分别达到了166.28 d和171.36 d,均显著快于0世代(P<0.05)。后备公、母猪在校正115 kg体重日龄方面的平均世代改良比例分别达到了1.76%和1.72%。在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母猪平均世代改良比例分别达到了1.77%和2.44%。扬翔华系杜洛克在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及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方面取得较大遗传改良。扬翔华系杜洛克公、母猪达115 kg体重日龄平均每个世代减少2.69 d和2.49 d,115 kg体重背膘厚平均每个世代降低0.15 mm和0.20 mm。文章主要总结了扬翔华系杜洛克猪专门化品系生长性状选育的阶段性成果,为后续研究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翔华系杜洛克猪 生长性能 遗传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母猪利用年限与初产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云翔 阳文攀 +4 位作者 高宁 彭兴 张从林 陈瑶生 刘小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12-1818,共7页
为探究大白母猪利用年限相关性状的遗传结构,实现早期选种,本研究采用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华南种猪遗传评估网1998年1月至2014年8月收集的大白猪繁殖性状数据,使用DMU(V6)分析计算母猪第1胎分娩日龄、第1胎总产仔数、第1胎产活仔数、前3胎... 为探究大白母猪利用年限相关性状的遗传结构,实现早期选种,本研究采用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华南种猪遗传评估网1998年1月至2014年8月收集的大白猪繁殖性状数据,使用DMU(V6)分析计算母猪第1胎分娩日龄、第1胎总产仔数、第1胎产活仔数、前3胎产活仔数、前5胎产活仔数、第3胎稳定性、第5胎稳定性、终生总产仔数、终生产活仔数和终生日龄间的遗传力与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大白母猪第1胎总产仔数、第1胎产活仔数、终生总产子数、终生产活仔数、第5胎稳定性遗传力为0.132~0.198,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前3胎产活仔数、前5胎产活仔数、第3胎稳定性遗传力为0.230~0.271,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第1胎分娩日龄、终生日龄遗传力为0.492~0.642,属于高遗传力性状。大白母猪第1胎总产仔数、第1胎产活仔数、前3胎产活仔数、前5胎产活仔数、终生总产仔数和终生产活仔数间有较强的正遗传相关,与终生日龄有较弱的正遗传相关,与第3胎和第5胎稳定性有较弱的正遗传相关。母猪初产日龄与终生总产仔数和终生产活仔数间呈一定的负遗传相关,而初产日龄与终生日龄呈强的正遗传相关。通过对母猪利用年限的遗传参数估计有望通过选育提高利用年限,通过母猪利用年限有关性状与其他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有助于早期选种加快延长母猪利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母猪 利用年限 初产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品质遗传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检华 陈清森 +4 位作者 赵云翔 张丛林 朱丽霞 陈瑶生 刘小红 《养猪》 2015年第3期65-67,共3页
通过分析近几年猪肉质性状方面遗传研究进展,综述了候选基因法、转录组、蛋白组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不同研究方法对影响猪肉品质基因的挖掘,分析了现有遗传研究工具在肉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肉质性状分子遗传研究前景提出展望,为进... 通过分析近几年猪肉质性状方面遗传研究进展,综述了候选基因法、转录组、蛋白组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不同研究方法对影响猪肉品质基因的挖掘,分析了现有遗传研究工具在肉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肉质性状分子遗传研究前景提出展望,为进一步促进分子遗传标记在猪肉质性状中的遗传改良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质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关键点梳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涛 王举才 王俊伟 《猪业科学》 2023年第5期26-28,共3页
1引言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养猪大国,猪肉品消费大国。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约为6.70亿头,同比增加4.27%;全国猪肉产量约为5541万t,同比增加4.63%。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继续提高,规模化养殖(母猪存栏>50头)的比重达到了75.32%。... 1引言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养猪大国,猪肉品消费大国。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约为6.70亿头,同比增加4.27%;全国猪肉产量约为5541万t,同比增加4.63%。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继续提高,规模化养殖(母猪存栏>50头)的比重达到了75.32%。我国虽然是生猪养殖大国,却不是强国,并且与世界先进生猪产业水平有较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产量 母猪存栏 生物安全体系 生猪产业 规模化养殖 生猪养殖 规模化猪场 消费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猪饲料工业合同生产前景分析
8
作者 赵云翔 谢水华 +3 位作者 曾检华 郑石英 陈清森 刘小红 《养猪》 2013年第6期21-24,共4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饲料工业发展历史,结合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趋势和食品安全要素分析,提示中小规模生猪养殖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中坚力量。规模化、食品安全正成为饲料工业营销模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猪饲料的合同生产... 通过分析国内外饲料工业发展历史,结合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趋势和食品安全要素分析,提示中小规模生猪养殖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中坚力量。规模化、食品安全正成为饲料工业营销模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猪饲料的合同生产、供应是保障中小规模养殖场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饲料工业面临重新规划利润分配,饲料工业合同生产正日益受到养殖者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合同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背膘厚对母猪产程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云翔 阳文攀 +4 位作者 陶荣佳 李镇养 张从林 刘小红 陈瑶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97-1404,共8页
为优化母猪繁殖效率,探究妊娠期不同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分娩产程的影响,本研究以广西某公司2 969头大白母猪和1 787头长白母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妊娠期3个阶段(妊娠30、80和107 d)背膘厚与分娩接产记录数据,分... 为优化母猪繁殖效率,探究妊娠期不同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分娩产程的影响,本研究以广西某公司2 969头大白母猪和1 787头长白母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妊娠期3个阶段(妊娠30、80和107 d)背膘厚与分娩接产记录数据,分析背膘厚与分娩产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白母猪分娩产程时间显著短于长白母猪(P<0.05),大白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优于长白母猪(P<0.05)。在妊娠30 d时,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在妊娠80 d时,背膘厚≥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产程最短;背膘厚在16~18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高、母猪产程较短。在妊娠107 d时,背膘厚在14~16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但母猪产程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背膘厚≥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大。妊娠期背膘厚减少1~2 mm的大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小,产程较长。而背膘厚减少>2 mm的长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大,产程较短。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在母猪妊娠期间,合适的背膘厚可有效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母猪分娩期间的福利水平。养殖场可以根据营养配方和猪群品种建立背膘数据库,通过精准饲喂将母猪背膘厚调整至最佳范围,同时合理控制妊娠期背膘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妊娠期 背膘厚 产程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仔猪常见腹泻原因及防控方法
10
作者 喻正军 张从林 李永刚 《养殖与饲料》 2011年第7期14-18,共5页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要经历大量的应激,包括各种微生物、饲养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断奶和日粮的更换等。随着日粮的改变,其肠道微环境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主要是微生物种类、数目和肠道生理结构、功能发生一系列改变,上述各种应激都可能造...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要经历大量的应激,包括各种微生物、饲养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断奶和日粮的更换等。随着日粮的改变,其肠道微环境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主要是微生物种类、数目和肠道生理结构、功能发生一系列改变,上述各种应激都可能造成仔猪在哺乳期间和断奶前后发生腹泻。本文就管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造成的腹泻类型和日龄的关系及仔猪常见腹泻的鉴别诊断等展开讨论,同时,提供笔者在生产中采用的一些减少仔猪腹泻的办法,仅供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仔猪腹泻 微生物种类 防控 饲养环境 生理结构 鉴别诊断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均匀度及相关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与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云翔 刘沁沅 +4 位作者 高宁 郑伟 李私丞 张从林 刘小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20-1624,共5页
【目的】明确我国南方区域亚热带气候下仔猪均匀度的遗传参数和影响因素,以及与其他繁殖性状的相关性,为有效提高母猪生产力及制定猪场生产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9458头纯种丹系长白母猪的25861窝分娩数据和13317头纯种丹... 【目的】明确我国南方区域亚热带气候下仔猪均匀度的遗传参数和影响因素,以及与其他繁殖性状的相关性,为有效提高母猪生产力及制定猪场生产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9458头纯种丹系长白母猪的25861窝分娩数据和13317头纯种丹系大白母猪的39420窝分娩数据,以窝内初生平均重(AVEBW)的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表示仔猪均匀度,估计仔猪均匀度与其他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并对仔猪均匀度与总产仔数(NBT)、产活仔数(NBA)、初生窝重(LWT)和AVEBW进行遗传力计算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仔猪均匀度方面,长白猪AVEBW的SD为262.6±93.4,高于大白猪的257.6±92.4;长白猪和大白猪的CV相当,分别为(17.9±6.8)%和(18.0±6.9)%。长白猪和大白猪AVEBW的SD遗传力分别为0.082和0.084,CV遗传力分别为0.071和0.078,即仔猪均匀度属于低遗传力性状。长白猪和大白猪AVEBW的SD与CV间具有较高的正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且SD与其他繁殖性状均呈正遗传相关,CV与NBT和NBA呈中等正遗传相关、与LWT和AVEBW则呈负遗传相关。【结论】长白猪和大白猪的仔猪均匀度为低遗传力性状,且与产仔数存在正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进行仔猪均匀度应用选育时需综合考虑其他非遗传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均匀度 遗传参数 繁殖性状 遗传力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丹系基因比例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和屠宰性能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云翔 李私丞 +5 位作者 彭兴 朱琳 江威 刘沁沅 张从林 刘小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6-131,共6页
为比较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与丹系二元杂交母猪配套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性能、抗病性和采食、屠宰、肉质性状之间差异,采用美系杜洛克、50%丹系杜洛克和100%丹系杜洛克公猪分别与丹系二元杂交母猪配套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分别具有... 为比较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与丹系二元杂交母猪配套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性能、抗病性和采食、屠宰、肉质性状之间差异,采用美系杜洛克、50%丹系杜洛克和100%丹系杜洛克公猪分别与丹系二元杂交母猪配套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分别具有50%丹系血统、75%丹系血统和100%丹系血统),在相同批次分娩且在相同饲喂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跟踪测定。结果显示:出生至断奶日增体质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0. 224 kg/d)> 75%丹系血统(0. 212 kg/d)> 100%丹系血统(0. 200 kg/d),且50%丹系血统显著高于100%丹系血统。断奶至体质量30 kg日增体质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0. 384 kg/d)>75%丹系血统(0. 335 kg/d)>100%丹系血统(0. 319 kg/d),且50%丹系血统极显著高于75%和100%丹系血统。校正100 kg体质量日龄依次为50%丹系血统(156. 8 d)> 75%丹系血统(156. 2 d)> 100%丹系血统(153. 0 d),且100%丹系血统显著低于50%和75%丹系血统。100%丹系血统三元杂交商品猪的全程死淘率(6. 94%)高于50%丹系血统(2. 84%)和75%丹系血统(2. 84%)。饲养前期每头商品猪的平均日采食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75%丹系血统> 100%丹系血统,饲养中后期每头商品猪的平均日采食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100%丹系血统> 75%丹系血统。不同品系终端杜洛克父本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的屠宰率、瘦肉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小肠长度依次为100%丹系血统(23. 64 m)> 75%丹系血统(20. 40 m)> 50%丹系血统(19. 99 m),且100%丹系血统与50%和75%丹系血统的差异均显著。不同品系三元杂交商品猪各肉质性状差异不显著。综上,100%丹系商品猪生长速度有明显优势,但在屠宰率方面无显著优势,商品猪生产企业可利用不同比例的丹系基因进行配套生产商品猪以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系二元杂交母猪 三元杂交商品猪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妊娠期背膘厚度对仔猪均匀度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云翔 刘沁沅 +4 位作者 彭兴 朱琳 江威 张从林 刘小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19-123,共5页
为研究母猪不同阶段的背膘厚度与仔猪均匀度及部分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二次项回归拟合的方法,对9458头纯种长白母猪和13317头纯种大白母猪的分娩、背膘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母猪背膘厚度处于合理的范围有利于提高其产仔性能... 为研究母猪不同阶段的背膘厚度与仔猪均匀度及部分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二次项回归拟合的方法,对9458头纯种长白母猪和13317头纯种大白母猪的分娩、背膘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母猪背膘厚度处于合理的范围有利于提高其产仔性能和窝产仔均匀度,母猪过肥和过瘦均不利母猪繁殖效率的提高。该场的长白母猪配种当天、妊娠30日龄、妊娠80日龄和妊娠105日龄背膘厚度分别为14.0~18.0mm、15.0~20.0mm、16.0~20.0mm、17.0~20.0mm更有利于仔猪均匀度及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该场的大白母猪配种当天、妊娠30日龄、妊娠80日龄和妊娠105日龄背膘厚度分别为13.0~16.0mm、14.0~17.0mm、15.0~18.0mm、15.0~19.0mm更有利于仔猪均匀度及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妊娠期间的背膘厚度对仔猪均匀度及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但母猪产仔性能最好的背膘状态并不是产仔均匀度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膘厚度 仔猪均匀度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效精子数的深部输精技术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琳 赵云翔 +2 位作者 熊长根 陆榜 何兰花 《猪业科学》 2019年第9期46-48,共3页
文章旨在研究低密度猪精液深部输精操作及其应用技术。设计30亿/80 mL、20亿/80 mL、15亿/80 mL、12亿/80 mL 4个密度等级来进行相同的深部输精操作,探讨不同精液密度深部输精对母猪受孕率、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相同剂... 文章旨在研究低密度猪精液深部输精操作及其应用技术。设计30亿/80 mL、20亿/80 mL、15亿/80 mL、12亿/80 mL 4个密度等级来进行相同的深部输精操作,探讨不同精液密度深部输精对母猪受孕率、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相同剂量不同密度的精液进行人工深部输精,对比分析受孕率、分娩率、窝均总仔数、窝均活仔数;受孕率显示密度20亿/80 mL>30亿/80 mL>15亿/80 mL>12亿/80 mL,但每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分娩率显示密度15亿/80 mL>12亿/80 mL>30亿/80 mL>20亿/80 mL,但每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窝均总仔数显示20亿/80 mL>30亿/80 mL>15亿/80 mL>12亿/80 mL,每组间差异也均不显著;窝均活仔数显示20亿/80 mL>30亿/80 mL>15亿/80 mL>12亿/80 mL,每组间差异也均不显著。综上,15亿~20亿/80 mL剂量实施深部人工授精可以扩大优秀公猪的覆盖率,提高优秀基因的在商品群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 深部输精 受孕率 窝均总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与配种季节对丹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兴 赵云翔 +2 位作者 江科 朱琳 江威 《猪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09-111,共3页
通过对广西扬翔某猪场1 314头丹系大白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并从不同配种胎次和不同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增加到一个最大值后减小... 通过对广西扬翔某猪场1 314头丹系大白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并从不同配种胎次和不同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增加到一个最大值后减小。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在第4胎达到高峰,总仔为17.98头,活仔为16.06头,之后随着胎次增加繁殖性能逐步下降。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在第3胎达到高峰,初生窝重为20.95 kg,初生个体重为1.37 kg。冬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多,初生窝重最重;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少,初生窝重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系大白 繁殖性能 胎次 配种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哲玮 贝为成 《猪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78-82,共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发热流产、仔猪高死亡率和各年龄段猪呼...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发热流产、仔猪高死亡率和各年龄段猪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自1996年我国首次分离PRRSV到如今,该病已在我国横行了25年之久,却依旧无法有效防治。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疫苗免疫和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疫苗免疫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洛克公猪背膘厚度、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云翔 邝伟键 +4 位作者 高宁 李私丞 彭兴 郭金彪 朱晓萍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1,共4页
对384头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生长育肥阶段背膘厚度(BF)、日增重(ADG)、日采食量(ADFI)、饲料转化率(FCR)和剩余采食量(RFI)5个性状用DMU程序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探究杜洛克公猪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ADFI和RFI的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 对384头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生长育肥阶段背膘厚度(BF)、日增重(ADG)、日采食量(ADFI)、饲料转化率(FCR)和剩余采食量(RFI)5个性状用DMU程序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探究杜洛克公猪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ADFI和RFI的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87.73%和84.91%;BF和ADG的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58.77%和58.91%;RFI与BF、ADG的表型相关系数均为零,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22和0.15;RFI与ADFI的表型、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9,RFI与FCR的表型、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81。多性状模型与单性状模型的估计遗传力基本趋于一致,ADG和FCR遗传力分别是0.27和0.19,属于低遗传力性状;而BF、ADFI和RFI的估计遗传力在0.31~0.46范围,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翔华系杜洛克 公猪 遗传参数 剩余采食量 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母猪肢蹄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韦磊 马伟强 +2 位作者 樊斌 江科 张从林 《猪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38-40,共3页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四蹄因某些因素导致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临床疾病的总称,通常表现为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或变脆出现破裂,造成母猪姿势、步态、站立不正常和支持身体困难等。母猪肢蹄病类型包括变形蹄、变形肢、...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四蹄因某些因素导致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临床疾病的总称,通常表现为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或变脆出现破裂,造成母猪姿势、步态、站立不正常和支持身体困难等。母猪肢蹄病类型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该病已成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中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的主要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肢蹄病 规模化养猪场 非正常淘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哺乳母猪的精细化管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少剑 韦磊 +2 位作者 樊斌 江科 张从林 《猪业科学》 2013年第4期50-53,共4页
母猪分娩和哺乳是整个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哺乳母猪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母猪泌乳性能和体况恢复,间接影响到仔猪哺乳期的成活率、生长速度、断奶重,以及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排卵和受胎情况。根据哺乳母猪生理特点和各方面需求,... 母猪分娩和哺乳是整个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哺乳母猪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母猪泌乳性能和体况恢复,间接影响到仔猪哺乳期的成活率、生长速度、断奶重,以及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排卵和受胎情况。根据哺乳母猪生理特点和各方面需求,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流程操作规范,对于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年生产力(PSY)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母猪 精细化管理 母猪年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猪精液中原生质滴高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琳 赵云翔 +2 位作者 熊长根 叶礼 周金龙 《猪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02-103,共2页
猪精液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顶级公猪的使用率和覆盖面,分析某存栏2000头公猪站数据显示,导致猪精液利用率低的因素主要有原生质滴高、活力低、密度低、粘连等,而原生质滴高占最主要的因素。文章旨在探讨导致猪精液原生质滴高的原因,... 猪精液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顶级公猪的使用率和覆盖面,分析某存栏2000头公猪站数据显示,导致猪精液利用率低的因素主要有原生质滴高、活力低、密度低、粘连等,而原生质滴高占最主要的因素。文章旨在探讨导致猪精液原生质滴高的原因,从而能针对性采取措施来降低原生质滴,提高精液利用率,提高顶级公猪的利用率,扩大顶级公猪精液的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精液 利用率 原生质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