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伐卢定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现涛 苏强 李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5-657,共3页
肝素作为抗凝剂已常规应用于导管室PCI中预防血栓及缺血性并发症。肝素适用范围虽广,但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肝素可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 P )Ⅱb/Ⅲa受体结合引起血小板活化。肝素的使用可能导致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这种不良反... 肝素作为抗凝剂已常规应用于导管室PCI中预防血栓及缺血性并发症。肝素适用范围虽广,但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肝素可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 P )Ⅱb/Ⅲa受体结合引起血小板活化。肝素的使用可能导致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这种不良反应可引起静脉和动脉内血栓形成。考虑到肝素的这些局限性,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在PCI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优势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比伐卢定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其可与凝血酶的催化位点及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结合,且不需要辅助因子,抗凝效果可预测性较肝素强,在治疗过程中无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鉴于比伐卢定较肝素潜在的优势,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对比这两种抗凝剂在PCI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综述比较比伐卢定与肝素在不同临床病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活化 比伐卢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1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 李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2-1224,共3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所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调控单链小分子RNA,它是由含有茎环结构的miRNA前体经Dicer剪切而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RNA作为重要的转录后调节基因,通过抑...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所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调控单链小分子RNA,它是由含有茎环结构的miRNA前体经Dicer剪切而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RNA作为重要的转录后调节基因,通过抑制靶信使mRNA的翻译而起到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以及多种生物组织的发育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MIRNA 小分子RNA 调控作用 真核生物 调节基因 mRNA 发育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通过调控细胞焦亡介导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丘少军 吴晓丹 王现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0-672,共3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心肌梗死后的炎性反应和细胞死亡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紧密相关。目前,心肌梗死相关的死亡机制研究仍面临诸...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心肌梗死后的炎性反应和细胞死亡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紧密相关。目前,心肌梗死相关的死亡机制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细胞死亡类型的识别及其调控途径方面尚未完全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蛋白质 心肌梗死 细胞焦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病变早期检测研究进展
4
作者 龙曼云 朱立光 《内科》 2007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着重阐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臂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流量介导的肱动脉扩张四种检测技术在早期诊断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旨在强调血管病变的早期筛查和防治的重要性。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踝臂指数 脉搏波传导速度 肱动脉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程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宁传艺 陈务贤 梁晓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的需行PCI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旨在为不同性别的冠心病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择已成功施行PCI手术的262例冠心病患者,对患者的常见的危险因素严格测量评估,根据患者不同...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的需行PCI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旨在为不同性别的冠心病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择已成功施行PCI手术的262例冠心病患者,对患者的常见的危险因素严格测量评估,根据患者不同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侵犯病变血管男性和女性几乎一致,而在病变严重程度二者更是趋于一致。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LM、LAD、LCX和RCA男性分别为25(11.8%)、176(83.4%)、105(49.8%)和148(70.1%),女性患者为6(11.8%)、43(84.3%)、22(43.1%)、36(70.6%);构成比比较男女患者无差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尽管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需行支架植入大约推迟5年,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二者病变血管和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并无区别,而女性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患高血压的病人比男性患者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能是女性患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性别 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踝血管指数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江南 李浪 +1 位作者 宋梦莹 蒋智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对影响CAVI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拟诊冠心病或确诊冠心病的住院老年患者36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127例)和冠心病组(237例),并对所有患者行CAVI...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对影响CAVI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拟诊冠心病或确诊冠心病的住院老年患者36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127例)和冠心病组(237例),并对所有患者行CAVI检测、病史采集及常规化验检查,分析CAVI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CAVI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年龄、高血压、脉压、糖尿病、吸烟、LDL-C与CAVI呈正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C是CAVI的影响因素(R^2=0.430),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脉压、糖尿病、吸烟、LDL-C和CAVI是老年冠心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VI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C是CAVI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艺 钟国强 《内科》 200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高脂血症被公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之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关于高脂血症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性别差异研究进展
8
作者 马舒方 吴晓丹 王现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6-887,共2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男性和女性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有症状患者中,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需要依赖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的识别。非阻塞性CAD通常指任何主要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尽管没有心外膜冠...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男性和女性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有症状患者中,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需要依赖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的识别。非阻塞性CAD通常指任何主要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尽管没有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受限,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缺血仍与不良心血管结局有关[2]。女性是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缺血的主要群体,且大部分合并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女性也更有可能出现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女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0.5%存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而男性则为3.4%[3]。现综述CMD在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危险因素方面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微血管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与冠状动脉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邹志鹏 吴晓丹 王现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7-1370,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约为2%,2008年中国六省市的银屑病流行病学报告显示中国的银屑病患病率为0.47%~([1])。尽管表现为皮肤病,但其复杂的发病机制使我们必须将其视为一种全身性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银屑...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约为2%,2008年中国六省市的银屑病流行病学报告显示中国的银屑病患病率为0.47%~([1])。尽管表现为皮肤病,但其复杂的发病机制使我们必须将其视为一种全身性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银屑病共病有银屑病性关节炎、冠状动脉疾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银屑病 共病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献明 李浪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1-223,共3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免疫 炎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照射对抑制兔血管损伤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疗效观察
11
作者 曾知恒 曹莉 +2 位作者 覃伟武 黄凯 刘唐威 《内科》 2007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188Re血管内照射对抑制新西兰白兔血管损伤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疗效。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照射组(n=20)。照射组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后予188Re血管内照射,管腔下0.5mm处累计照射剂量达到15Gy;对照组... 目的观察188Re血管内照射对抑制新西兰白兔血管损伤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疗效。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照射组(n=20)。照射组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后予188Re血管内照射,管腔下0.5mm处累计照射剂量达到15Gy;对照组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后不予血管内照射。分别于术后3、6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细胞(TUNEL)分析,动物照射前、后检测血常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3周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46),平滑肌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高(P=0.018),6周两组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平滑肌细胞凋亡百分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前、后血常规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照射能有效抑制新西兰白兔血管损伤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研究采用的血管内照射剂量未发现有骨髓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 再狭窄 ^188RE 血管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许为炎 钟国强 《内科》 2007年第5期819-821,共3页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 缝隙连接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在肺静脉起源的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景昌 钟国强 《内科》 2008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关键词 迷走神经 肺静脉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挺生 吴晓丹 王现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8-890,共3页
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同样会导致心肌缺血[1]。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不仅存在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而且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缺血患者中同样存在[2]。在人群中... 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同样会导致心肌缺血[1]。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不仅存在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而且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缺血患者中同样存在[2]。在人群中进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相关研究非常困难,因此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将重点介绍作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缺血重要标志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鉴于每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都有其各自优缺点,因此,应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微循环 心肌缺血 四氧嘧啶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游 李浪 +3 位作者 陈绘颖 王江友 刘涛 苏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X线照射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5只,其中X线照射组、阿托伐他汀组予以10Gy/d X线照射,共3d。大鼠照射完毕处死后,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心...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X线照射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5只,其中X线照射组、阿托伐他汀组予以10Gy/d X线照射,共3d。大鼠照射完毕处死后,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X线照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TnI[(2.14±0.14)ng/ml,(1.85±0.12)ng/ml vs(0.59±0.06)ng/ml]、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X线照射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TnI、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使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从而有效减轻大鼠放射后心脏炎性反应,减轻心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损伤 辐射损伤 肌钙蛋白I 肿瘤坏死因子Α RNA 信使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Sprouty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江友 李浪 +3 位作者 苏强 周游 刘洋 杨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 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CD4 T淋巴细胞Sprouty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住我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35例(术前80 mg/d,术后40 mg/d)和常规他汀组35例(手术前后均20 mg/d).... 目的 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CD4 T淋巴细胞Sprouty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住我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35例(术前80 mg/d,术后40 mg/d)和常规他汀组35例(手术前后均20 mg/d).分别于PCI术前(入院时未服用他汀)、术后16~24 h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出CD4 T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Sprouty2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Sprouty2蛋白表达;ELISA检测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 10的表达.结果 与术前比较,强化他汀组术后Sprouty2 mRNA、Sprouty2蛋白表达、IL-10明显升高,TNF-α明显下降(P<0.05);常规他汀组术后Sprouty2 mRNA、IL-10虽有升高趋势,TNF-α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NF-α与Sprouty2表达量呈负相关(r=-0.836,P<0.01);IL-10与Sprouty2表达量呈正相关(r=0.754,P<0.05).结论 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CD4 T淋巴细胞Sprouty2的表达,升高IL-10,降低TNF-α,从而减少PCI术后心肌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T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强 李浪 +3 位作者 黄伟强 周游 王江友 文伟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CD4T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负荷剂量组,术前2d给予20mg/d,术后10mg/d)46例...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CD4T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负荷剂量组,术前2d给予20mg/d,术后10mg/d)46例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常规剂量组,术前2d、术后均10mg/d)46例。采用免疫磁珠法筛选出CD4T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DCD4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DCD4蛋白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与PCI前比较,负荷剂量组PCI后PDCD4mRNA和PDCD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CI后常规剂量组较负荷剂量组TNF-α水平明显升高[(14.62±2.45)ng/L vs(9.51±1.93)ng/L,P<0.05]。结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CD4T淋巴细胞PDCD4的表达,从而减少PCI术后心肌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CD4阳性T淋巴细胞 细胞死亡 降血脂药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12活化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强 李浪 +3 位作者 陆永光 文伟明 周游 王江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12活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存活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ME组、灌胃对照组、他汀组,每组15只;后3组经左心室注入微栓塞球构建CME模型;他汀组术前7d给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12活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存活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ME组、灌胃对照组、他汀组,每组15只;后3组经左心室注入微栓塞球构建CME模型;他汀组术前7d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kg灌胃,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7d。各组术后6h分别应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活化caspase-3及caspase-1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LVEF显著下降,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心排血量下降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加(P<0.05);与CME组比较,他汀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活化caspase-3、caspase-12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CME组比较,他汀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活化caspase-3、caspase-12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治疗,可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阻断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12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现涛 李浪 +2 位作者 苏强 孙羽涵 杨华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离与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建立简单、可靠的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方法新生SD乳鼠10只,开胸取心剪碎后,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心肌组织,差速贴壁法纯化心肌细胞。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15 d心肌...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离与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建立简单、可靠的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方法新生SD乳鼠10只,开胸取心剪碎后,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心肌组织,差速贴壁法纯化心肌细胞。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15 d心肌细胞形态特征及变化。用0.4%锥虫蓝染色测心肌细胞存活率,记录心肌细胞搏动次数。结果心肌细胞24 h基本贴壁并伸出伪足,出现自发性搏动,72 h后心肌细胞逐渐形成细胞簇,并呈现部分同步搏动,之后心肌细胞连接成片生长。心肌细胞存活率为96.5%,培养72 h至第15天内心肌细胞搏动次数无差异(P>0.05)。结论用该法分离与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操作简单且稳定可靠,心肌细胞存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胰蛋白酶 胶原酶类 存活率 细胞 培养的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术治疗未成年及青年女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金轶 钟国强 +2 位作者 何燕 文伟明 蒋智渊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4期336-338,343,共4页
回顾性分析采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的未成年及青年女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216例,以二维X射线指导下射频消融患者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研究显示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术... 回顾性分析采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的未成年及青年女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216例,以二维X射线指导下射频消融患者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研究显示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未成年及青年女性PSVT患者手术成功率高,X射线伤害少,对于该特殊群体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导管消融术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