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黄俞淞 吴望辉 +3 位作者 蒋日红 刘晟源 刘演 李先琨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6-355,345,共11页
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弄岗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包括对异名的订正、新发现类群和新发表类群的添加以及广西新记录种、特有种、国家或区级重点保护物种的统计等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表明:弄岗保护区共计有维管... 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弄岗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包括对异名的订正、新发现类群和新发表类群的添加以及广西新记录种、特有种、国家或区级重点保护物种的统计等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表明:弄岗保护区共计有维管植物1752种,隶属于184科810属。其中蕨类植物中国特有种39种、种子植物广西特有种101种、岩溶特有植物278种、珍稀濒危植物33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3种、广西新记录种9种以及植物新类群1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弄岗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石灰岩植物区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蛤蚧分布与种群数量
2
作者 徐永莉 李力 +3 位作者 张月云 赵成坚 缪剑华 唐华兴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6-759,共4页
2008年5~6月,采用访问调查和样线法,对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蛤蚧Gekkogecko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弄岗片蛤蚧分布较多,陇山片和陇呼片分布较少;用样线法重点对弄岗片蛤蚧数量进行调查,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种群密度为13... 2008年5~6月,采用访问调查和样线法,对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蛤蚧Gekkogecko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弄岗片蛤蚧分布较多,陇山片和陇呼片分布较少;用样线法重点对弄岗片蛤蚧数量进行调查,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种群密度为13.45对/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蚧 弄岗自然保护区 分布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山地的保护
3
作者 农登攀 《热带林业》 2007年第S1期68-70,共3页
简单介绍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并简要介绍了保护区的一些保护管理经验,包括实行功能区划模式管理、实行固定统一线路巡护制度和管护交叉检查制度、开展社区共管、加强宣传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最后,提出一些对弄岗保护... 简单介绍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并简要介绍了保护区的一些保护管理经验,包括实行功能区划模式管理、实行固定统一线路巡护制度和管护交叉检查制度、开展社区共管、加强宣传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最后,提出一些对弄岗保护区保护的思考及仍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7
4
作者 唐华兴 陈天波 +3 位作者 刘晟源 农登攀 蒙渊君 陆茂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40,共5页
2006年5~7月和2008年10~11月,采用访问和小区蹲点绝对数量统计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弄岗黑叶猴分布区约为26km2,2008年有黑叶猴13群76只,平均群大小5.85只/群,群密度0.5群/km2,种群密度为2.92只/km2。... 2006年5~7月和2008年10~11月,采用访问和小区蹲点绝对数量统计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弄岗黑叶猴分布区约为26km2,2008年有黑叶猴13群76只,平均群大小5.85只/群,群密度0.5群/km2,种群密度为2.92只/km2。与2006年相比,2008年猴群增加3个两性群,个体数量增加10只,即增加15.15%,种群密度增加14.96%,平均群大小增加6.36%。弄岗黑叶猴种群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这可能与保护区加强管护和宣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种群动态 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蝗虫初步研究
5
作者 韦滔 农重刚 黄建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3-852,共10页
通过系统调查,共记录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蝗虫143种(包括锥头蝗总科1科3属5种,蝗总科4科42属69种,蚱总科7科21属68种,蜢总科1科1属1种),其中2种为广西新记录,1属25种为弄岗新记录。提出了2个新名,即新郑蚱Tetrix neozhengi Huang Nom.nov... 通过系统调查,共记录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蝗虫143种(包括锥头蝗总科1科3属5种,蝗总科4科42属69种,蚱总科7科21属68种,蜢总科1科1属1种),其中2种为广西新记录,1属25种为弄岗新记录。提出了2个新名,即新郑蚱Tetrix neozhengi Huang Nom.nov.和郑氏悠背蚱Euparatettix zhengi Huang Nom.nov.分别作为龙州蚱Tetrix longzhouensis Zheng,2004和长翅悠背蚱Euparatettix longipennis(Zheng et Jiang,2000)的替换名。种类组成分析表明,斑腿蝗科、蚱科、刺翼蚱科和短翼蚱科是弄岗蝗虫的优势类群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代表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弄岗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弄岗自然保护区乌叶猴属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友邦 黄乘明 +4 位作者 陈天波 陆茂新 农重刚 刘晟源 唐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88-93,共6页
为了确定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弥补黑叶猴种群数量的空白,掌握此保护区叶猴的生存现状,采用访问法和实地数量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的弄岗、陇瑞和弄呼3个部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陇瑞片范... 为了确定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弥补黑叶猴种群数量的空白,掌握此保护区叶猴的生存现状,采用访问法和实地数量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的弄岗、陇瑞和弄呼3个部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陇瑞片范围内,共有8群白头叶猴,种群大小在68只左右,和20世纪80年代末的244只相比,数量下降相当惊人;在弄岗片内,共记录到黑叶猴群10群,最大的种群为11只个体,最小的种群是4只个体,共计约有75只黑叶猴(绝对数量统计);弄呼的黑叶猴种群已经于上个世纪的晚期消失.造成目前状况的因素主要是过度狩猎和其他形式的过度干扰.弄岗自然保护区的叶猴种群数量已经接近可持续繁殖种群的最低水平,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个种群将很可能在短期内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弄岗自然保护区 白头叶猴 黑叶猴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弄岗五桠果叶木姜子群落结构特征与种群动态 被引量:10
7
作者 吕仕洪 李先琨 +3 位作者 向悟生 苏宗明 欧祖兰 陆茂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30,共6页
 1980年和2001年分别对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桠果叶木姜子(LitseadilleniifoliaP.Y.PaietP.H.Huang)群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五桠果叶木姜子群落层次结构完整,植物种类丰富。2次调查结果显示,在600m2的样方内共...  1980年和2001年分别对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桠果叶木姜子(LitseadilleniifoliaP.Y.PaietP.H.Huang)群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五桠果叶木姜子群落层次结构完整,植物种类丰富。2次调查结果显示,在600m2的样方内共有维管植物50科86属102种,五桠果叶木姜子的重要值分别达到141.6和108.4,在主林层中的优势非常明显。种群大小级结构及其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表明,五桠果叶木姜子种群属介于稳定型和衰退型种群之间的成熟型种群,整个种群呈集群分布。在分析造成五桠果叶木姜子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拯救和扩大其种群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 五桠果叶木姜子 群落结构 种群动态 第伦桃叶木姜子 樟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弄岗喀斯特区域不同群落的稳定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钟军弟 李先琨 +4 位作者 吕仕洪 刘晟源 陆茂新 陈燕 成夏岚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6-22,共7页
选取群落本地种盖度和多样性等5个方面共9项具有表征群落稳定特性的主要指标构成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了广西弄岗喀斯特区域群落稳定性;并根据稳定性分级公式将群落划分为强、中、差三个等级。结... 选取群落本地种盖度和多样性等5个方面共9项具有表征群落稳定特性的主要指标构成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了广西弄岗喀斯特区域群落稳定性;并根据稳定性分级公式将群落划分为强、中、差三个等级。结果表明:肥牛树(Cephalomappa sinensis)+秋枫(Bischofiapolycarpa)-网脉核实(Drypetes perreticulata)-高脚沿阶草(Ophiopogon dra-caenoides)等群落的稳定度指数较大。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三叶葛藤(Pueraria phaseoloides)等群落的稳定度指数较小。肥牛树+秋枫-网脉核实-高脚沿阶草等8个群落为强稳定性级别群落,苦楝(Melia azedarach)+任豆(Zenia insignis)-野桐(Mallotus japonicus)-蔓生莠竹(Microstegium fasoicu-latum)+飞机草等4个群落为中等稳定性级别群落,飞机草+三叶葛藤群落、红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 lutescens)+潺槁树(Iitsea glutinosa)-飞机草等14个群落为差稳定性级别群落。植被的稳定性大小顺序(原生性天然林>次生天然林>灌丛/人工林>草丛),反映了演替稳定性规律,即群落稳定性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 生态系统 稳定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广西弄岗喀斯特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西虾脊兰属一新种——弄岗虾脊兰(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黄俞淞 曾维波 +2 位作者 郭婧 黄歆怡 刘演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4,共6页
报道了分布于我国广西西南部的兰科(Orchidaceae)虾脊兰属(Calanthe R.Br.)一新种——弄岗虾脊兰(C.longgangensis Y.S.Huang&Yan Liu)。该新种与泽泻虾脊兰(C.alismifolia Lindl.)相似,但根状茎明显,侧面萼片向上反卷,花瓣重叠,唇... 报道了分布于我国广西西南部的兰科(Orchidaceae)虾脊兰属(Calanthe R.Br.)一新种——弄岗虾脊兰(C.longgangensis Y.S.Huang&Yan Liu)。该新种与泽泻虾脊兰(C.alismifolia Lindl.)相似,但根状茎明显,侧面萼片向上反卷,花瓣重叠,唇瓣侧裂片倒披针形、顶端斜截形,中裂片顶端微2裂、基部具数列白色的胼胝体,花粉块棒状而与后者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弄岗虾脊兰 新种 石灰岩植物区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弄岗喀斯特森林9种主要树种水力结构功能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鑫 李忠国 +5 位作者 刘晟源 巢林 王爱华 苏宏新 毛兵 刘艳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0,共9页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树种适应水分亏缺生境的内在机制,选择广西弄岗喀斯特森林9种主要树种,分析树种间水力结构及相关性状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显示:供试9种树种间的最大边材比导率、最大叶片比导率、胡伯尔值、木质部导管直径及木材密度...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树种适应水分亏缺生境的内在机制,选择广西弄岗喀斯特森林9种主要树种,分析树种间水力结构及相关性状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显示:供试9种树种间的最大边材比导率、最大叶片比导率、胡伯尔值、木质部导管直径及木材密度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其中,海南椴〔Diplodiscus trichospermus(Merrill)Y.Tang〕的最大边材比导率、最大叶片比导率以及木质部导管直径均最大,但胡伯尔值和木材密度最小。干季和湿季,供试9种树种间木质部导水率丧失百分比(PLC)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金丝李(Garcinia paucinervis Chun et How)的PLC值均最高,分别为44.39%和38.92%。除闭花木〔Cleistanthus sumatranus(Miq.)Muell.Arg.〕、海南椴和淡黄金花茶(Camellia flavida Chang)外,其他6种树种PLC值在干季和湿季间无显著(P>0.05)差异,表明喀斯特地区树种耐干旱能力普遍较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叶叶面积与最大边材比导率、木质部导管直径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但与木材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喀斯特地区木材密度较大的树种虽然耐旱性较强,但木质部水分运输效率会降低,进而使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反之,木材密度较小的树种虽然有利于木质部水分运输效率提高及碳固定,但是其耐旱性降低;水力结构功能特征间的关系既存在协同也存在一定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最大边材比导率 栓塞 木材密度 木质部导管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弄岗:野生金花茶聚居地
11
作者 刘晟源(文/图) 《广西林业》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金花茶一经发现就被誉为“茶族皇后”“植物大熊猫”,缘于山茶科植物此前一般以红、白、复色等花色为主,一直缺少黄色之花。花色金黄的山茶科植物1960年在广西防城港被发现,命名“金花茶”,旋即轰动国内外植物学界和园艺学界。根据最新... 金花茶一经发现就被誉为“茶族皇后”“植物大熊猫”,缘于山茶科植物此前一般以红、白、复色等花色为主,一直缺少黄色之花。花色金黄的山茶科植物1960年在广西防城港被发现,命名“金花茶”,旋即轰动国内外植物学界和园艺学界。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目前全国共记录金花茶植物20种,绝大多数分布在广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广西防城港 山茶科植物 茶族皇后 园艺学 花色 大熊猫 聚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动态监测样地树木死亡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雨菲 李先琨 +8 位作者 郭屹立 李冬兴 王斌 向悟生 黄甫昭 文淑均 李健星 陆树华 刘晟源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以广西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对象,结合2011年和2016年两次调查数据,分析5年间样地树木死亡个体的数量、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等。结果显示:2011年至2016年,样地有86.5%的树种出现了个体死亡的现象,... 以广西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对象,结合2011年和2016年两次调查数据,分析5年间样地树木死亡个体的数量、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等。结果显示:2011年至2016年,样地有86.5%的树种出现了个体死亡的现象,死亡个体占个体总数的14.4%;死亡个体的聚集程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小径级个体死亡与周边邻体和环境的关联性较大;竞争是影响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云林树木死亡的主要因素。综合来看,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内树木死亡并非是一个完全随机的过程,而是树木本身特征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季节性雨林 树木死亡 径级 空间格局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药蜘蛛抱蛋 全球首现弄岗
13
作者 农正权 黄俞淞(图) 《广西林业》 2023年第6期43-43,共1页
近日,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新植物被确定为尚未被描述的新物种,命名为卵药蜘蛛抱蛋,并于近期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植物学期刊《新西兰植物分类学报》。据介绍,2009年,广西植物研究所刘演科研团队在弄岗保护区进行野外植... 近日,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新植物被确定为尚未被描述的新物种,命名为卵药蜘蛛抱蛋,并于近期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植物学期刊《新西兰植物分类学报》。据介绍,2009年,广西植物研究所刘演科研团队在弄岗保护区进行野外植物调查时采集到一种蜘蛛抱蛋属植物,但因花被形态相似于越南的卵叶蜘蛛抱蛋而长期被搁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分类学报 蜘蛛抱蛋 广西植物 科研团队 植物调查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形态相似 新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弄岗:人类近亲荟萃地
14
作者 刘晟源 袁琳 《广西林业》 2023年第7期12-17,共6页
根据2021年最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共分布有29种灵长类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23种,国家二级保护6种。广西分布有9种灵长类动物,分别是白头叶猴、东部黑冠长臂猿、黑叶猴、蜂猴、倭蜂猴5种国家一级保护的灵长类和... 根据2021年最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共分布有29种灵长类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23种,国家二级保护6种。广西分布有9种灵长类动物,分别是白头叶猴、东部黑冠长臂猿、黑叶猴、蜂猴、倭蜂猴5种国家一级保护的灵长类和熊猴、短尾猴、猕猴、藏首猴4种国家二级保护的灵长类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动物 黑冠长臂猿 白头叶猴 倭蜂猴 黑叶猴 短尾猴 熊猴 国家二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弄岗:观鸟摄鸟话奇鸟
15
作者 刘晟源(文/图) 《广西林业》 2023年第5期6-9,共4页
说起观鸟,带我人门的是北京朱雀会的钟嘉老师。记得那是在“弄岗穗鹛”发布前夕的2008年元宵节期间,当时她知道广西发现了鸟类新种弄岗穗鹏,想都没想直接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专程从北京千里迢迢横跨大半个中国,只为看--眼弄岗穗鹛,... 说起观鸟,带我人门的是北京朱雀会的钟嘉老师。记得那是在“弄岗穗鹛”发布前夕的2008年元宵节期间,当时她知道广西发现了鸟类新种弄岗穗鹏,想都没想直接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专程从北京千里迢迢横跨大半个中国,只为看--眼弄岗穗鹛,这是我第--次领略到了观鸟人对观鸟的执着与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鸟 元宵节 弄岗 老师 热爱 执着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境探奇:弄岗巨树冠八桂
16
作者 刘晟源(文/图) 袁琳 《广西林业》 2023年第9期22-25,共4页
广西最高树——树高72.4米的望天树,同时也是华南最高树、中国岩溶地区最高树,位于弄岗保护区陇山片区;广西唯一一株入选“中国85株最美古树”的蚬木王,树龄超过2300年,名列广西409株特级古树树龄之最,位于弄岗保护区陇呼片区;广西最古... 广西最高树——树高72.4米的望天树,同时也是华南最高树、中国岩溶地区最高树,位于弄岗保护区陇山片区;广西唯一一株入选“中国85株最美古树”的蚬木王,树龄超过2300年,名列广西409株特级古树树龄之最,位于弄岗保护区陇呼片区;广西最古老的石山苏铁,地径将近40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望天树 保护区 弄岗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弄岗野性美
17
作者 刘晟源 《广西林业》 2019年第5期37-38,共2页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的是全封闭管理,就像久居深闺的淑女,蒙着层层神秘,勾起多多遐想,感觉无比遥远。弄岗保护区究竟是怎么样的?里面有些什么宝物?普通人能进去吗?莫急,且听我一一道来,带你领略弄岗保护区的野性之美。
关键词 喀斯特 季雨林 弄岗穗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弄岗林间多奇菇
18
作者 刘志尚(文/图) 《广西林业》 2021年第9期32-37,共6页
一年四季,季节性雨林的弄岗,放眼望去满是郁郁葱葱的生机。进入林下,原始森林光影摇曳,阳光泻过乔木的缝隙,滋养着每一片树叶。
关键词 季节性雨林 原始森林 光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境隔离作用对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群落树种空间格局的影响
19
作者 李冬兴 向悟生 +6 位作者 丁涛 王登惠 农正权 龙继凤 郭屹立 李先琨 王斌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1005,共15页
森林群落内强烈生境异质性可能会驱动不同树种间形成空间隔离,从而塑造出与局域复杂生境相适应的群落树种空间结构。该文以广西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具有不同生境异质性强烈程度的3个典型森林群落1 hm^(2)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主要树... 森林群落内强烈生境异质性可能会驱动不同树种间形成空间隔离,从而塑造出与局域复杂生境相适应的群落树种空间结构。该文以广西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具有不同生境异质性强烈程度的3个典型森林群落1 hm^(2)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主要树种的种内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格局来量化群落树种空间结构,检测其对喀斯特局域生境隔离作用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3个森林群落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以中小尺度聚集分布为主,在较小尺度(0~13 m)上聚集分布比例为85%,在中尺度(13~30 m)上逐步降低至60%,在较大尺度(>30 m)上降低至20%以下;随着生境异质性强烈程度的增加,群落内中小尺度种内聚集分布的比例逐步增加,平均值分别为63.1%、89.5%、94.4%。(2)3个森林群落树种的种间关联格局整体上以空间隔离和部分重叠为主;在小尺度(0~3 m)上二者共占50%,在中小尺度(3~20 m)上占70%,在较大尺度(>20 m)上逐步降低至40%;随着生境异质性强烈程度增加,群落中小尺度种间空间隔离和部分重叠的比例逐步增加,平均值分别为60.4%、70.2%、83.7%。综上结果表明,强烈的局域喀斯特生境异质性会增加群落树种的种内聚集分布强度,提高群落不同树种之间产生空间隔离的概率,说明局域复杂生境的隔离作用是塑造喀斯特森林群落树种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强调,在喀斯特石漠化区域进行植被生态恢复时,需充分评估不同地段生境条件,并参考相应原生境森林群落来配置树种及其空间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关联 空间隔离 生境异质性 扩散限制 双关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鸟类5个新记录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爱伍 周放 +1 位作者 黄成亮 蒙渊君 《广西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303-304,共2页
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分别在广西靖西县底定自然保护区、广西南宁市郊区、广西隆林县金钟山鸟类自然保护区、广西龙州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3种和2亚种疑难鸟类标本,经鉴定分别为斑姬啄木鸟云南亚种(P icum nus innom inatus ... 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分别在广西靖西县底定自然保护区、广西南宁市郊区、广西隆林县金钟山鸟类自然保护区、广西龙州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3种和2亚种疑难鸟类标本,经鉴定分别为斑姬啄木鸟云南亚种(P icum nus innom inatus m a layorum)、鹊鸲云南亚种(Cop sychus sau lar is er im elas)、宝兴歌鸫(T urdusm up inensis)、棕胸雅鹛(P ellorneum ticklelli)和黄喉穗鹛(S tachy r is am bigua)。其均为广西鸟类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新记录 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