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卡槽连接的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1
作者 张敏 金志超 +2 位作者 陈宜虎 蒋鸿民 卢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6,共11页
为简化节点构造,防止由于节点区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提出一种卡槽连接的梁柱节点。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将一个现浇节点与两个卡槽连接节点进行对比,研究了各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 为简化节点构造,防止由于节点区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提出一种卡槽连接的梁柱节点。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将一个现浇节点与两个卡槽连接节点进行对比,研究了各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在试验基础上,用ABAQUS软件对各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卡槽上部端板厚度进行参数拓展分析。结果表明:使用C30混凝土灌注的卡槽连接节点承载力接近现浇节点,但由于卡槽上部端板出现应力集中而发生起拱,导致卡槽周围混凝土破坏,增加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最终导致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明显,且刚度、耗能等指标也不如现浇节点;使用高强灌浆料的卡槽连接节点时,由于灌浆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且灌浆料在卡槽内处于三向受压状态,随着围压的增加,其极限抗压强度会得到明显的增强,由卡槽上部端板变形产生的对灌浆料的破坏作用有所减小,保证了钢筋和灌浆料之间的协同工作,其滞回曲线相对饱满,刚度及耗能也得到改善,抗震性能与现浇节点相当,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模拟的骨架曲线及试件破坏特征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卡槽上部端板的厚度会影响试件的初始刚度及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槽连接 装配式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morphons方法的全国陆表切割密度空间格局研究
2
作者 孙晓琳 赵银军 +3 位作者 彭培好 程维明 童凯 王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陆表切割密度(Land Dissection Density,LDD)的空间格局与陆地表面土壤侵蚀息息相关,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基于流域或局地尺度分析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的陆表切割情况,全国尺度上陆表切割情况仍未知。该文基于ALOS World 3D-30 m DEM数据和... 陆表切割密度(Land Dissection Density,LDD)的空间格局与陆地表面土壤侵蚀息息相关,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基于流域或局地尺度分析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的陆表切割情况,全国尺度上陆表切割情况仍未知。该文基于ALOS World 3D-30 m DEM数据和全国二级流域数据,利用Geomorphons地形元素分类方法制成全国陆表切割密度分布图,并结合地貌区划分析各地貌区内不同等级切割密度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全国二级流域的陆表切割密度介于0~7 km/km^(2)之间,强烈切割(3~<5 km/km^(2))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0.54%;切割密度与流域地形因素密切相关,缓斜坡(2°<~5°)、高丘陵和小起伏山地(100~400 m)以及低海拔(<1000 m)地区是切割易发区;一级地貌大区间的切割密度空间格局差异显著,中度及以上切割(LDD≥2 km/km^(2))流域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同模式,体现了地貌区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陆表切割易发生在受剥蚀外营力作用影响的二级地貌区,且不同等级切割密度在不同地貌类型上具有一定聚集性。研究结果可拓展现有陆表切割研究的空间尺度,为宏观层面的陆表切割现状和全国各地土壤侵蚀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切割密度 空间格局 Geomorphons方法 地貌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神经网络NARX时间序列的双排桩基坑变形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侯福昌 曾家俊 +2 位作者 江杰 李结全 范懿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
针对目前基于含基本假设或经验公式的传统土力学计算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具有多因素交叉性以及时空性的基坑变形规律,而监测数据时间序列能够真实地表现基坑土体变形的演变,以南宁市亭洪路72号河南水厂住宅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双排桩基... 针对目前基于含基本假设或经验公式的传统土力学计算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具有多因素交叉性以及时空性的基坑变形规律,而监测数据时间序列能够真实地表现基坑土体变形的演变,以南宁市亭洪路72号河南水厂住宅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双排桩基坑工程为依托,考虑开挖深度和土体暴露时间这2个因素对监测时间序列的影响,提出一种带有外部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NARX)动态神经网络时间序列模型,多方位预测关键断面重要测点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际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竖向位移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的预测残差小于1.0 mm,水平位移预测残差小于0.3 mm。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同时验证了此模型应用于双排桩基坑变形动态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 预测模型 双排桩 基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春辉 刘学军 +2 位作者 陶源 苏益声 谢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1-147,共7页
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因其结合了装配式建筑和组合结构的优点,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等结构,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体现。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连接方式分类,重点对装配式部分型钢混凝土框架... 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因其结合了装配式建筑和组合结构的优点,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等结构,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体现。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连接方式分类,重点对装配式部分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构造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的主要进展进行梳理和归纳,研究表明: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不仅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而且具有“强节点弱构件”的理想失效机制和较高的承载力,节点的变形性能和耗能性能较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开展深化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组合结构 节点构造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墙体隔声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7
5
作者 谢东 谢小利 +1 位作者 杨阳 卢凌寰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523,共9页
墙体空气声隔声性能对室内声环境的舒适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对常用墙体构造进行隔声性能优化,是高品质建筑室内声环境设计的重要工作。文中采用现场测试和COMSOL Multiphysics 5.5计算软件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常用墙体在不同频段下... 墙体空气声隔声性能对室内声环境的舒适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对常用墙体构造进行隔声性能优化,是高品质建筑室内声环境设计的重要工作。文中采用现场测试和COMSOL Multiphysics 5.5计算软件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常用墙体在不同频段下的空气声隔声性能。结果表明,墙体隔声性能的变化趋势符合墙体的质量定律分析,隔声量与墙厚度、面密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计权隔声量随厚度、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墙体隔声性能的优化不宜盲目增加墙体厚度,而是要根据墙体构造的特点和所处的噪声频段进行优化,在混凝土墙体中添加0.3%的聚丙烯纤维和0.5%的聚氨酯吸声材料后,墙体计权表观隔声量可提高1~2 dB,在多孔砖或砌块类的孔洞中填充密度为31.5 kg·m^(-3)的岩棉,墙体计权表观隔声量可提高4 dB,将轻钢龙骨的单位长度质量从0.82 kg·m^(-1)增加至1.23 kg·m^(-1),石膏板的厚度从12 mm增至15 mm时,墙体计权表观隔声量可提高2~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体 厚度 面密度 空气声隔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辅助NLS的GNSS-I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式太 姜新伟 +3 位作者 殷敏 王文贯 兰小艳 杨可心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采用具有阻尼因子的函数模型,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辅助非线性最小二乘(nonlinear least squares,NLS)方法对相位参数进行求解。结果表明:1)相较于标准余弦函数模型,该方法的反演相位与土壤湿度的相关系数有较为明显的提... 采用具有阻尼因子的函数模型,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辅助非线性最小二乘(nonlinear least squares,NLS)方法对相位参数进行求解。结果表明:1)相较于标准余弦函数模型,该方法的反演相位与土壤湿度的相关系数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反演结果也更加稳定,在5°~15°、5°~20°、5°~25°三个高度角范围内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8,不同高度角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值小于0.07;2)反演精度有不同程度提高,R 2提高5.72%~76.06%,RMSE减小6.12%~24.24%,MAE减小2.7%~28.3%,将该方案所求相位用于多星线性回归模型后平均RMSE减小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IR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遗传算法 信赖域算法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SF-WOA-LSSVM的匹配点云土石方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广焕 唐诗华 +3 位作者 王文贯 张炎 刘银涛 蒙金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194-13201,共8页
土石方量的获取在各工程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提高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工作效率、成果精度,提出一种基于CSF-WOA-LSSVM的匹配点云土石方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布料模拟滤波(cloth simulation filtering,... 土石方量的获取在各工程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提高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工作效率、成果精度,提出一种基于CSF-WOA-LSSVM的匹配点云土石方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布料模拟滤波(cloth simulation filtering,CSF)对匹配点云进行地面点提取,可有效剔除噪声点和非地面点;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对滤波后的地面点空洞进行插值修复,并引入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对LSSVM插值模型中的正则化参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将插值修复完成的地面点导入南方CASS软件进行土石方量计算。应用该方法与CSF-LSSVM法、CSF-Kriging法以及RTK土石方量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优于其他2种滤波插值方法,相较于RTK土石方量实测结果,差值比为1.38%,完全符合土石方量计算的规范要求,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料模拟滤波 鲸鱼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土石方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GEO卫星钟差频间偏差变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宇平 王文贯 李浩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1-586,共6页
解算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BDS-2)、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BDS-3)GEO卫星钟差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IFCB),对比分析其变化特性。结果表明,BDS-2 GEO卫星对应的相位和伪距IFCB具有明显的时变性与周期性,BDS-3 GEO卫星对... 解算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BDS-2)、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BDS-3)GEO卫星钟差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IFCB),对比分析其变化特性。结果表明,BDS-2 GEO卫星对应的相位和伪距IFCB具有明显的时变性与周期性,BDS-3 GEO卫星对应的相位和伪距IFCB时变性不明显。分析BDS-2单日IFCB的周期变化特性,并采用分析得到的周期构建IFCB模型化函数。应用多项式和基于谐波函数的混合函数分别对IFCB进行模型化处理,模型化结果表明:4阶谐波函数对应的混合函数模型化精度在相位IFCB拟合中的平均RMS优于0.0036 m,伪距IFCB对应的RMS优于0.1313 m;8阶谐波函数对应的混合函数模型化精度在相位IFCB拟合中的平均RMS优于0.0034 m,伪距IFCB对应的RMS优于0.1238 m。当采用多项式进行IFCB模型化时,相应精度随多项式阶次的增加而提高,但仍然劣于基于谐波函数的混合函数。当用常数代替BDS-3相位IFCB结果时,平均拟合RMS优于0.0005 m;当用常数代替伪距IFCB结果时,平均拟合RMS为0.035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钟差 频间卫星钟差偏差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3卫星钟差模型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慧敏 王文贯 李浩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采用2021年(GPS周2138~2190)IGS BDS-3卫星精密钟差产品进行周期性变化分析,并在周期性分析结果基础上建立高精度模型化函数。结果表明,附加8个周期的模型化精度能达到0.049 ns,与二次多项结果相比,精度提高约70%。同时,对BDS-3卫星钟... 采用2021年(GPS周2138~2190)IGS BDS-3卫星精密钟差产品进行周期性变化分析,并在周期性分析结果基础上建立高精度模型化函数。结果表明,附加8个周期的模型化精度能达到0.049 ns,与二次多项结果相比,精度提高约70%。同时,对BDS-3卫星钟差模型化结果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性能分析,虽然其收敛时间稍慢于IGS最终产品,但能实现cm级定位,且模型化产品与目前IGS离散化产品相比可大大节省内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钟差 周期特性 钟差模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