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筝曲《秦土情》融合共生的陕西音乐风格创作
1
作者 刘雅琴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筝曲《秦土情》是周展先生创作的一首取材于陕西省地方戏曲“碗碗腔”的作品,具有浓郁的陕西音乐色彩。本文从秦筝音乐的独特性出发,通过分析作品的音乐旋律、和声结构及声部组合,探讨《秦土情》的音乐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阐述作品融合... 筝曲《秦土情》是周展先生创作的一首取材于陕西省地方戏曲“碗碗腔”的作品,具有浓郁的陕西音乐色彩。本文从秦筝音乐的独特性出发,通过分析作品的音乐旋律、和声结构及声部组合,探讨《秦土情》的音乐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阐述作品融合共生的陕西音乐风格创作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筝 《秦土情》 陕西音乐风格 创作技法 融合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影音乐对影片的影响及其艺术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春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11-112,共2页
电影和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作用很大。电影音乐的重要性已使很多人开始关注电影音乐。电影音乐对影片可以起到营造艺术氛围、渲染气氛及深化电影主题的作用。同时,电影音乐... 电影和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作用很大。电影音乐的重要性已使很多人开始关注电影音乐。电影音乐对影片可以起到营造艺术氛围、渲染气氛及深化电影主题的作用。同时,电影音乐作为独特的音乐形式也有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如附属性、声画统一的艺术表现形式、间断性等。本文通过对电影音乐的分析解读,让人们深入了解电影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影响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对电影认知的影响
3
作者 杨春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20-121,共2页
研究表明电影音乐对电影信息的解读、情感传递和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刻与否都产生影响。本文通过随机抽取30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并对他们进行分组,不同的小组观看的电影片段中所配的音乐类型不同,受试者需要注意的焦点分别为电影、音... 研究表明电影音乐对电影信息的解读、情感传递和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刻与否都产生影响。本文通过随机抽取30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并对他们进行分组,不同的小组观看的电影片段中所配的音乐类型不同,受试者需要注意的焦点分别为电影、音乐或者两者,随后,对他们分别进行记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音乐效果作用于电影画面,两者作为整体进入观众的思维,对电影的感知和识解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注意焦点 感知 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民歌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蓝静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0-162,共3页
广西享誉"歌海",这里的民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且都是深植在我国传统的美学基础上,因此广西民歌表现出来的关学特征不仅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还有着传统的美学思想,在风格、韵律、唱词等方面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绚丽。
关键词 广西民歌 美学特征 风格 韵律 唱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采茶舞蹈形成研究
5
作者 李海革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期332-333,共2页
赣南采茶舞蹈有着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种舞蹈艺术形式与赣南地区的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等都有紧密的关联,也正是因为如此,赣南采茶舞蹈才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从文化因素、艺术起源、艺术形态三个层面,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形... 赣南采茶舞蹈有着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种舞蹈艺术形式与赣南地区的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等都有紧密的关联,也正是因为如此,赣南采茶舞蹈才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从文化因素、艺术起源、艺术形态三个层面,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研究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采茶舞蹈 文化因素 艺术起源 艺术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民族声乐教学中对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借鉴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春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5期177-180,共4页
在高师民族声乐教学课堂中,一定要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针,使我们的民族声乐能够不断地向着更加科学、更具欣赏性的方向发展,使之能够成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本文通过对美声唱法的先进之处的分析及其在我国高师民族声乐... 在高师民族声乐教学课堂中,一定要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针,使我们的民族声乐能够不断地向着更加科学、更具欣赏性的方向发展,使之能够成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本文通过对美声唱法的先进之处的分析及其在我国高师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引入,从我国高师民族声乐教学中对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借鉴这一问题入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学 民族声乐 美声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西方交响乐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余双慧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文中通过追溯交响乐的起源清楚了交响乐的产生与意大利歌剧序曲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交响乐在18世纪、19世纪以及20世纪的发展作了概略式地梳理,并从交响美、哲理美、形式美和风格美挖掘出交响乐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交响乐 产生 发展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辰溪瑶族茶山号子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雅琴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1-312,共2页
辰溪瑶族茶山号子歌是辰溪民歌的最主要歌种之一,"哇哇"腔是极富特色的一种高腔唱法,广泛使用在茶山号子的演唱之中。茶山号子歌,其气势之恢宏,其曲调之高亢,其旋律之奇绝,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山号子是人... 辰溪瑶族茶山号子歌是辰溪民歌的最主要歌种之一,"哇哇"腔是极富特色的一种高腔唱法,广泛使用在茶山号子的演唱之中。茶山号子歌,其气势之恢宏,其曲调之高亢,其旋律之奇绝,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山号子是人们在劳动中形成的,表达了采茶的劳动人民在劳动收获时高兴、愉快的心情。本文针对辰溪茶山号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探讨辰溪茶山号子的演唱特点及音乐艺术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溪 茶山号子 瑶族 特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教学中的“字”“声”思辨 被引量:1
9
作者 蓝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5期169-172,共4页
本文着重论述声乐艺术中的"字"与"声"的关系,强调二者之间协调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在声乐教学中就"字""声"关系而言,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强调以字行腔、以情带声的方法。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采茶舞特征探讨与劳动生活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海革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6-347,共2页
赣南采茶舞是中国采茶舞的代表之一,体现着中国茶文化的水平和高度。赣南的采茶舞有"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三大特色,体现出与劳动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矮子步"是模仿茶农日常采茶的动... 赣南采茶舞是中国采茶舞的代表之一,体现着中国茶文化的水平和高度。赣南的采茶舞有"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三大特色,体现出与劳动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矮子步"是模仿茶农日常采茶的动作,"单袖筒"则是仿效采茶日常的装扮,"扇子花"则是体现扇子在采茶的劳动生活的重要性。采茶舞的三大特征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聪明智慧的劳动人民加工成了具有审美效果的舞蹈艺术。采茶舞,不论是从形成的渊源还是舞蹈的内容都彰显出劳动人民的智慧。面对地理环境的恶劣,赣南地区的人民积极进取、乐观开朗,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同时由于采茶舞动作的独特,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深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活 采茶舞 矮子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手联弹在高师基础钢琴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
作者 钱智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5期181-184,共4页
四手联弹是钢琴演奏形式中的一种,它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四手联弹能激发学生学琴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辩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学生对伴奏织体的感受力,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在高... 四手联弹是钢琴演奏形式中的一种,它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四手联弹能激发学生学琴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辩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学生对伴奏织体的感受力,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在高师基础钢琴课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手联弹 高师基础钢琴课 教学 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广白话疍歌叠唱结构特征分析
12
作者 黄妙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55,共3页
蛋民是我国一个独特的、濒临消失的族群,现有称“水上居民”、“水上人”、“船民”等。在历史上,他们是一种以船为家、以江海为生的水上居民。民歌是白话蛋民最普遍、最基础的艺术品种,在两广,几乎在白话蛋民的聚居之地,均有此群... 蛋民是我国一个独特的、濒临消失的族群,现有称“水上居民”、“水上人”、“船民”等。在历史上,他们是一种以船为家、以江海为生的水上居民。民歌是白话蛋民最普遍、最基础的艺术品种,在两广,几乎在白话蛋民的聚居之地,均有此群体所唱的水上蛋歌流传。两广白话蛋歌的歌种丰富,旋律形态异彩纷呈,在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带有水上音乐文化的一般风格共性,也拥有自己别树一帜的“蛋家”独特个性和音乐特质。两广白话蛋歌的曲体结构较为多样,笔者通过所收集和记录的209首两广白话蛋歌进行统计,两广白话蛋歌的曲体结构主要有单一部、单二部、单三部、叠唱曲和多段并列联合曲式五种类型。其中,有部分歌曲将一个基本结构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重复,用以歌唱多段歌词,重复时旋律因依字行腔,问字要音,带有局部性的,少量的变化和调整,但变化程度较低,一般无速度、情绪、曲风的变化和对比,在总体上并不形成新的主题或音乐层次,笔者将此类蛋歌的曲体形式归为“叠唱”曲式。此类结构是继单一部曲式结构外,两广白话蛋歌第二大类常见的曲体形式,在收集到的209首蛋歌中,便有71首属于此类结构,约占曲目总数的33.97%。对其进行形态分析和归纳,有助于整体性认识该音乐事象、深入透视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蛋歌叠唱曲的叠唱结构相对于基本结构而言,常见的有原式叠唱、扩展式叠唱、减缩式叠唱和自由式叠唱四种结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特征 蛋歌 白话 民间音乐 曲式结构 水上居民 曲体结构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克里亚宾晚期钢琴奏鸣曲和声技法探析
13
作者 刘雅琴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7-179,共3页
本文以斯科里亚宾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为研究文本,从其和声技法,调性转换等技法的运用上探究作曲家的个性化音乐语言特点,总结出其个人创作在二十世纪音乐当中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和声 斯科里亚宾 神秘主义 奏鸣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