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钦州湾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慧杰 莫莉萍 +2 位作者 刘云东 李其艳 梁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20-123,240,共5页
[目的]为了探究广西钦州湾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方法]采集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类型红树林群落0~ 50 cm湿地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土壤的有机碳密度、pH、容重、粒度组成、总氮、总磷等指... [目的]为了探究广西钦州湾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方法]采集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类型红树林群落0~ 50 cm湿地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土壤的有机碳密度、pH、容重、粒度组成、总氮、总磷等指标,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红树林群落0~50 cm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依次为混交林>桐花>光滩,光滩、桐花、混交林群落样地的有机碳密度平均值分别为9.44、9.45、28.60 t/hm^2;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粒度组成、pH、总磷呈极显著相关,其中与土壤黏粒含量、粉粒含量、pH和总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容重、总氮呈不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钦州湾红树林湿地中,0 ~ 50 cm土壤剖面的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混交林大于桐花树和光滩,差异极显著.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粒度组成、pH、总磷呈极显著相关,与容重、总氮呈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分析 红树林湿地 广西钦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被引量:10
2
作者 莫莉萍 周慧杰 +2 位作者 刘云东 李其艳 梁秀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81-84,共4页
以典型区域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样区,采样估算广西红树林湿地沉积层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混交林〉桐花〉光滩,0~50 cm土层分别为2.797%、1.218%和0.870%;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 以典型区域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样区,采样估算广西红树林湿地沉积层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混交林〉桐花〉光滩,0~50 cm土层分别为2.797%、1.218%和0.870%;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混交林〉桐花〉光滩,混交林、桐花和光滩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42.79、47.25和47.21 t/hm2。与周边红树林地区相比,钦州湾混交林的各层土壤碳储量与深圳湾红树林和海口的白骨壤接近,但远低于深圳福田的秋茄林和海口的桐花,而钦州湾桐花、光滩的各层土壤碳储量与深圳湾光滩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 红树林湿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鱼类G-F多样性指数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8
3
作者 叶凡 张萍 +1 位作者 修立辉 杨剑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3,共6页
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对广西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共有鱼类65种,隶属于5目17科50属,包括鲤形目(Cypriniformes)4科44种、鲇形目(Siluriformes)3科7种、鲈形目(Perciformes)8科12种、合鳃鱼目(Syn... 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对广西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共有鱼类65种,隶属于5目17科50属,包括鲤形目(Cypriniformes)4科44种、鲇形目(Siluriformes)3科7种、鲈形目(Perciformes)8科12种、合鳃鱼目(Synbranchiformes)和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各1科1种.研究区域内鱼类物种的DG指数为1.66,DF指数为3.04,DG-F指数为0.45.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鱼类属于南东亚亚区的华南小区,主要由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和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组成.文章同时对湿地公园的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提出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水 国家湿地公园 鱼类资源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秀山风景区优势种大叶栎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忠华 胡刚 +2 位作者 秦川 何炎 李玉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1,85,共6页
树木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塑造森林结构和动态的关键因素。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定量分析了青秀山次生林优势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 ssa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大叶栎种内竞争强度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这与种内的密度制... 树木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塑造森林结构和动态的关键因素。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定量分析了青秀山次生林优势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 ssa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大叶栎种内竞争强度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这与种内的密度制约性的自疏效应有关。2)大叶栎与乔木上层建群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竞争最为强烈,其次为大叶栎、稠木Lithocarpus glab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等树种。大叶栎种间竞争较种内竞争更为剧烈,竞争的结果可能会导致马尾松种群逐渐退出群落。3)大叶栎种内以及与整个林分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而大叶栎与伴生树种的竞争强度与其胸径间近似服从对数函数关系,竞争强度和对象木胸径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叶栎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随大叶栎树龄的增大而减小,当其胸径超过30 cm后,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栎 优势种 种内和种间竞争 竞争指数 青秀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形特征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忠华 胡刚 倪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221-8230,共10页
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推断格局形成的潜在生态过程和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4种格局强度指数(聚块性指数、格林指数、扩散系数和负二项参数)以及分形维数中的计盒维数(D_b)和信息维数(D_i)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 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推断格局形成的潜在生态过程和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4种格局强度指数(聚块性指数、格林指数、扩散系数和负二项参数)以及分形维数中的计盒维数(D_b)和信息维数(D_i)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30种乔木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幼树、中树和成树)空间分布的分形维数变化,比较了2种分形维数与5种种群结构参数和4种格局强度指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30种树种中,除皱叶海桐(Pittosporum crispulum)和油柿(Diospyros oleifera)外,其余28种乔木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呈现聚集分布,这种普遍的聚集性与喀斯特生境的高度异质性和种子扩散限制密切相关;(2)30种树种空间分布的D_b值介于0.589-1.870,D_i值介于0.498-1.711。分形维数值越大,表征种群对空间环境的占据利用能力越强,个体空间聚集强度越强,在群落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反之则表明其对环境的占据能力弱,个体聚集程度越低,往往处于伴生地位;(3)从幼树、中树到成树阶段,30种树种空间分布的D_b和D_i平均值呈极显著的降低趋势,这可能与种内和种间的密度制约性死亡效应有关,导致种群随年龄的增加其聚集度和空间占据能力逐渐减弱;(4)相关分析表明,30种树种的种群多度和重要值与D_b和D_i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种群多度和重要值的变化与种群空间占据能力和聚集程度存在密切关系。4种格局强度指数中,除聚块性指数外,其余3种指数与D_b和D_i值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表明分形维数D_b和D_i值可以用于表征种群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利用格局强度指数和分形维数准确量化了茂兰喀斯特森林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其结果有助于揭示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共存的潜在维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空间分布格局 分形维数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种植的现状、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黎洁 温亚 +3 位作者 何蓉 姚碧英 刘小梅 吕春燕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期94-97,共4页
指出了近年来桉树人工林产业的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产生的生态问题同样受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论述了我国桉树种植的现状,分析了桉树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通过保护和恢复林下... 指出了近年来桉树人工林产业的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产生的生态问题同样受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论述了我国桉树种植的现状,分析了桉树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通过保护和恢复林下植被来提高林内土著植物的多样性,通过调整和优化桉树种植模式保持和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并且减少林地水土和养分流失以及强化桉树种植管理法规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对策并对我国发展桉树种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能为桉树种植者及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生态问题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7
作者 韦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8,共3页
学校教育创新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化、理念、内容和方法保障。目前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新不足,理念创新缺失,内容创新贫乏和教法创新欠缺。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需要创建多元文... 学校教育创新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化、理念、内容和方法保障。目前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新不足,理念创新缺失,内容创新贫乏和教法创新欠缺。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需要创建多元文化,打造学习共同体,激发创新意识,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丰富数学知识,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以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创新 专业发展 数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猪粪对稻草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鑫宇 庞少静 +4 位作者 朱琦 宋海农 夏兴良 罗春凤 朱红祥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2,共3页
文章以稻草为发酵主原料,考察添加不同猪粪量对稻草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猪粪能改善稻草厌氧消化的产气性能,均衡日产气量,避免单一稻草厌氧消化日产气量的大幅度波动;添加大量猪粪不利于混合物料被充分利用产气... 文章以稻草为发酵主原料,考察添加不同猪粪量对稻草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猪粪能改善稻草厌氧消化的产气性能,均衡日产气量,避免单一稻草厌氧消化日产气量的大幅度波动;添加大量猪粪不利于混合物料被充分利用产气,而且会造成消化液中氨氮的积累和SCOD值的增加;当添加的猪粪量达到稻草与猪粪的VS比为3∶1时,物料厌氧消化的单位TS总产气量最大,产气量值为310 m L·g-1TS,比单独稻草厌氧消化的单位TS总产气量高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稻草 猪粪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物实验中隐性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谭群霜 何英姿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5,共3页
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从分析实验原理出发引发学生探究,变固定实验为开放式实验;从生活实践出发,实现实验选题的多元化;善用实验中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说明如何在生物实验中... 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从分析实验原理出发引发学生探究,变固定实验为开放式实验;从生活实践出发,实现实验选题的多元化;善用实验中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说明如何在生物实验中挖掘和利用隐性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学到更丰富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实验 隐性 探究 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毛丽春 修立辉 胡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87,共5页
该实验分离鉴定了高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并探究其产酶条件。采用3种培养基进行分离筛选。经菌落形态观察、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在系统分类地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产酶条件。结果表明,从西岭山原始森林保护区土壤中筛选到1株高... 该实验分离鉴定了高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并探究其产酶条件。采用3种培养基进行分离筛选。经菌落形态观察、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在系统分类地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产酶条件。结果表明,从西岭山原始森林保护区土壤中筛选到1株高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其最适产酶条件:碳源为麦麸,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接种量为2%(V/V),初始pH值为7,产酶时间为48h。在此条件下,酶活最高可达2.76U/mL。酶学特性研究显示,在pH5.0、温度60℃条件下CMCase酶活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酶 分离 菌株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倾向及复习策略研究——以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理综生物学试题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春燕 张忠华 +3 位作者 胡刚 刘小梅 陶旺兰 吕春媚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54,共2页
本文分析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理综生物学试题,比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要求,研究未来高考命题倾向,并提出高考复习策略,期望能对高三生物学复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生物学 核心素养 高考命题倾向 复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实施方案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玲 何英姿 刘彬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9-71,共3页
本文以"免疫调节"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探讨了如何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展示探究过程、唤醒生命感知、培养科学思维和责任意识等环节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以期实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学学科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水稻田不同粒径颗粒Cd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勇进 张新英 +1 位作者 韦业川 熊丹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80-285,共6页
由于土壤各粒径组分在理化性质上存在不同差异,所以不同组分吸附镉的含量也有所不同。按照国际划分把土壤分为沙粒、粉粒、黏粒3种粒径,对不同粒径中镉不同形态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采用1979年Tessier提出的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镉的赋... 由于土壤各粒径组分在理化性质上存在不同差异,所以不同组分吸附镉的含量也有所不同。按照国际划分把土壤分为沙粒、粉粒、黏粒3种粒径,对不同粒径中镉不同形态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采用1979年Tessier提出的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镉的赋存形态分类,将土壤中的镉分为5种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结果表明,旱地中含量最高的为铁锰氧化态,其次是残渣态,再次是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较低,除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外其他3种形态含量趋势为沙粒>粉粒>黏粒;而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趋势为黏粒>粉粒>沙粒。在试样中镉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研究分析表明,旱地中镉形态含量与有机质含量、镉全量显著相关,与pH值无显著相关。水稻田中土壤各形态镉分布有所差异,但是其所占比重总体分布趋势大体与旱地中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粒径 镉形态 分布特征 成土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