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广西沿海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志宏 白长虹 杨德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作为测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沿海地区,计算2015年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当地居民生态足迹、区域总体生态承载力、生态盈...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作为测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沿海地区,计算2015年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当地居民生态足迹、区域总体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赤字,以及旅游生态足迹指数。结果表明:北海市生态赤字为296 173.14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40.9%,区域旅游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钦州市生态足迹盈余为338 338.57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20.2%;防城港市旅游生态足迹盈余为183 534.04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24.3%,区域旅游发展处于弱可持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旅游生态足迹指数 旅游可持续发展 广西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资源生态足迹预测——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义 邹永福 +1 位作者 李丰生 张合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水资源利用评价与趋势预测是当前水资源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广西1997~2014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盈余,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并预测其2015~2019年的发展趋势。结... 水资源利用评价与趋势预测是当前水资源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广西1997~2014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盈余,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并预测其2015~2019年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 1997~2014年,广西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体均呈下降态势,但前者的降幅明显小于后者;历年水资源均表现为生态盈余但总体呈下降走势,表明该地区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但面临逐渐转向不可持续的威胁。2 2015~2019年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将维持在0.9~1.1 hm^2左右,其走向是先升后降;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将保持在1.8~2.3hm^2左右,波动明显;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介于0.7~1.3 hm^2之间,水资源利用仍将处于可持续状态,但可持续开发利用空间相较之前明显缩小。3与常用的灰色模型相比,灰色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精度具备明显优势并具有很强的内插拟合能力和较好的外推预测能力,可应用于同类问题的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水生态足迹预测 水资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曹世武 《农业展望》 2016年第2期31-34,共4页
从时间、研究内容两个层面梳理出国内外关于旅游扶贫研究的发展脉络,发现国外主要从旅游业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的程度、类型、受益情况以及旅游扶贫的核心理念展开研究。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模式、效应、... 从时间、研究内容两个层面梳理出国内外关于旅游扶贫研究的发展脉络,发现国外主要从旅游业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的程度、类型、受益情况以及旅游扶贫的核心理念展开研究。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模式、效应、政府作用、社区参与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旅游扶贫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需要努力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研究回顾 展望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金融支持对贫困减少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薇 钟学进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329-335,共7页
选取2000—2014年我国26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围绕全国范围以及东部、中部、西部3个层面,针对旅游发展、金融支持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分析,旅游发展、金融支持对贫困减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 选取2000—2014年我国26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围绕全国范围以及东部、中部、西部3个层面,针对旅游发展、金融支持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分析,旅游发展、金融支持对贫困减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分析,旅游发展对贫困减少作用显著,而金融支持对贫困减少的作用存在波动,且二者在不同区域对贫困减少的贡献率存在差异。据此,提出深化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深化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普惠金融以及推进绿色减贫、生态扶贫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金融支持 贫困减少 面板数据 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机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方世巧 马泓宇 徐少癸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7-211,共5页
文章在对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生态补偿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森林旅游而言,其生态补偿主要是由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绩效评价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 文章在对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生态补偿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森林旅游而言,其生态补偿主要是由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绩效评价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政府主导机制、自我补偿机制、区别奖惩机制和循环反哺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筑起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2-107,共6页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与专家问卷法,经过两轮筛选,最终确定了四川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协同发展的21项驱动因素。基于相关理论及各驱动因素之间的作用效应,四川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协同发展是推力、拉力、支持和中介四大子系统...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与专家问卷法,经过两轮筛选,最终确定了四川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协同发展的21项驱动因素。基于相关理论及各驱动因素之间的作用效应,四川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协同发展是推力、拉力、支持和中介四大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两者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盐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保护 协同发展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精准扶贫的理论溯源、发展演变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钟学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91,共5页
旅游精准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对旅游精准扶贫中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进行溯源,探寻我国扶贫方式的发展演变及产业扶贫模式的选择,... 旅游精准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对旅游精准扶贫中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进行溯源,探寻我国扶贫方式的发展演变及产业扶贫模式的选择,分析旅游产业、旅游扶贫与精准扶贫的中国实践路径,深化对贫困和反贫困、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精准扶贫和旅游精准扶贫等问题的认识,总结相关理论演化过程和主要观点,丰富和拓展产业扶贫、旅游精准扶贫的理论,为今后我国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指导、参考以及理论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精准扶贫 理论溯源 发展演变 中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流域竹筏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管机制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5-100,共6页
随着桂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流域每年接待的游客量不断增加,竹筏旅游日渐增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安全监管逐渐增大。旅游安全是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底线,漓江竹筏旅游安全状况,关乎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关乎桂林旅游业发展声誉,竹筏旅游... 随着桂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流域每年接待的游客量不断增加,竹筏旅游日渐增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安全监管逐渐增大。旅游安全是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底线,漓江竹筏旅游安全状况,关乎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关乎桂林旅游业发展声誉,竹筏旅游的安全、有序发展对于桂林旅游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漓江流域旅游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揭示当前旅游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据此构建了漓江流域竹筏旅游安全的监管机制,以期为破解漓江竹筏旅游安全监管难题,实现漓江流域竹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流域 竹筏旅游 旅游安全 监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经验借鉴视角下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志宏 傅东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耕地减少的矛盾,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而美国实施多年土地发展权制度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着很大相似性,其本质都是土...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耕地减少的矛盾,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而美国实施多年土地发展权制度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着很大相似性,其本质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而且在全美范围成功实施多年,因此该制度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经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土地管理 土地发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