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国外政治参与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唐清云
唐秀玲
余国瑞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政经系
-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9期106-108,共3页
-
文摘
政治参与历来是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关心的问题,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国外学者对此研究得较多,文章从政治参与定义、理论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能对我国的政治参与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
关键词
国外
政治参与
述评
-
分类号
D034.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关于“苏联模式”的再思考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窦凌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政经系
-
出处
《理论月刊》
2002年第8期85-86,共2页
-
文摘
有人认为,原苏联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僵化的“苏联模式”所致。这种说法缺乏根据。本文认为僵化的不是“苏联模式”,而是不顾历史条件变化继续推行这种模式的思想观念。苏东演变启示人们: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时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
-
关键词
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建设
创新
-
分类号
D503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因明与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分析比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黄志强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政经系
-
出处
《学术论坛》
2004年第3期24-28,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2BZX048)的研究成果之二。
-
文摘
在逻辑史上因明与亚里士多德各自建立了一套语言逻辑系统,从范畴分类和区分谬误两方面来看,因明的论述比亚氏更为详尽、深入,在表述上也更为清楚明确,说明了因明具有更强的论辩性和应用性,应得到我们的充分重视。
-
关键词
因明
亚里士多德
语言分析
比较研究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精髓观的历史考察
- 4
-
-
作者
李志峰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政经系
-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60-62,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作出过一系列的界定 ,这些界定之间前后相继 ,一脉相承 ,并体现着不断发展的关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对于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一脉相承
对待
界定
历史考察
体现
意义
准确
-
Keywords
Marxism
the outlook of quintessence
philosophy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宝应至大历:唐代经济史上的重要时期
- 5
-
-
作者
吴小凤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政经系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5-99,共5页
-
文摘
唐代宗受命于危难之际,但他能驾驭复杂的局面,稳定了政局,同时对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币制,稳定货币;改赋税,探索赋税新路。其在位期间,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增长,解决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唐代宗统治的18年,是唐代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
关键词
唐代宗
币制改革
赋税改革
理财
-
Keywords
Emperor Dai 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reform of monetary system
reform of tax
management of money matters
-
分类号
F129.4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 6
-
-
作者
窦凌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政经系
-
出处
《学术论坛》
2003年第3期16-19,共4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灵魂的发展着的科学。“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之一。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 ,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阐发。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继承
创新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信息化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
- 7
-
-
作者
黄志强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政经系
-
出处
《学术论坛》
2001年第z1期3-5,共3页
-
文摘
一、信息化农业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世界,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展示其综合国力的基本标志.农业信息的生产、处理、传递与交换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日益重大,农业各方面的信息进入电脑网络,气候、土壤、水和物种等环境资源信息,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农产品生产、流通、价格信息,科技、教育、政策法规等信息,通过计算机联网成为共享资源,增加了生产预期,克服了盲目性,使农业生产经营突破地域界限,日益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可以说,通过网络获取生产经营信息、购买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是信息化农业形成的重要标志.因此,信息化农业就是在农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前提下,人们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从生产决策、田间作业、精选入库、贮运加工到农产品销售全过程的信息网络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的产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