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外语教师的素质结构探讨 |
陆云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0 |
10
|
|
|
2
|
走在英语教学研究的最前沿——评《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
周梅芝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3
|
美国黑人小说的嬗变及双重文化 |
刘加媚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4
|
简论电影的文化性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莫海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
5
|
简论英语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 |
邹长虹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9
|
|
|
6
|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会展商标翻译 |
袁式亮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7
|
福克纳作品中的“怪诞” |
刘加媚
|
《学术论坛》
|
2003 |
2
|
|
|
8
|
试论加拿大英语的特点 |
邹长虹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
9
|
基于模因论的双语教师素质研究 |
邓大飞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0
|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 |
赵云丽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1
|
清代中越边境地区义学教育探析 |
张惠鲜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2
|
模因论与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
邓大飞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3
|
电影语言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 |
吴俊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4
|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诗经》译本的形美传递 |
杨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5
|
英汉语“水”的认知语义分析 |
陈淮
廖锦超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
2010 |
2
|
|
|
16
|
中日语言文化对比——以汉字为例 |
梁丽娟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