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属性整合的知觉模式生成与识别模型 被引量:30
1
作者 冯嘉礼 董占球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81-486,共6页
在[3]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基于属性整合的模式生成与转化机制的数学表达,并对跨感觉模式识别中的特征辨识和模式匹配、补充和修正问题。
关键词 属性抽取与整合 感觉检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模式记忆理论的数学描述(Ⅰ)──记忆模式的属性坐标表示法 被引量:8
2
作者 董占球 冯嘉礼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694-698,共5页
神经生理学的实验事实指出:感觉神经元仅对事物属性作分类检测和只有将各属性的感觉映像重新整合起来,才能形成对象记忆模式.据此,文中对按模式记忆理论给予数学描述,认为:属性抽取与整合是记忆模式的建构操作,并讨论了事物一般... 神经生理学的实验事实指出:感觉神经元仅对事物属性作分类检测和只有将各属性的感觉映像重新整合起来,才能形成对象记忆模式.据此,文中对按模式记忆理论给予数学描述,认为:属性抽取与整合是记忆模式的建构操作,并讨论了事物一般属性模式、结构与关系模式的整合建构,及其诱导的推理与联想模式等不同记忆模式的属性坐标表示法.在该数学描述中,记忆模式的多维多层网络结构、多语义性、模糊性和动态互联性等特性可得到较自然的数学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模式 属性坐标 人工智能 模式记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和判断中的基准变换及其性质坐标分析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嘉礼 詹明 叶中行 《广西科学》 CAS 1994年第4期6-13,22,共9页
感知识别和概念判断分别是直感(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的基础,其基准可随外部条件和思维者认知结构而变的现象,是识别、判断和推理等产生各种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的根源,感知与判断的描述,需要一种既能容纳对象属性和人类基准... 感知识别和概念判断分别是直感(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的基础,其基准可随外部条件和思维者认知结构而变的现象,是识别、判断和推理等产生各种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的根源,感知与判断的描述,需要一种既能容纳对象属性和人类基准的表示系统,又能刻划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根据神经生理实验和心理学理论,将感觉和知觉分别定义为神经元(或集团)对事物简单属性和整合(整体和综合)属性的识别映射;给出了思维科学的两个基本命题:(1)事物性质元间基于整合的生成结构能在感知记忆集中得到保持的充要条件是感知觉是一个同态映射;(2)事物性质无间的推理关系能在感知记忆范畴中得到保持的充要条件是感知觉是一个范畴函子.事物性质元间的生成与推理结构有一个同构的表示模型──性质单纯形K的重心剖分复形K ̄(m)(X),简称性质坐标系,框架和网络可作为子复形嵌入其中,对象属性和心理基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可在性质坐标系K ̄(m)(x)中得到表示,人类感知识别、概念判断以及基干它们的推理和决策等都可在其中得以统一刻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识别 概念判断 基准变换 性质坐标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D中基于感觉数据特性抽取的概念提升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永权 冯嘉礼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5-47,共3页
感觉识别和概念的判断分别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础,对感觉数据特性的抽取可归纳为一定性映射,本文以感觉数据特性抽取的定性映射为模型,提出一种概念提升的新方法和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相比传统的提升方法,该方法更符合人们思维推理... 感觉识别和概念的判断分别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础,对感觉数据特性的抽取可归纳为一定性映射,本文以感觉数据特性抽取的定性映射为模型,提出一种概念提升的新方法和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相比传统的提升方法,该方法更符合人们思维推理的习惯,对确定每一模糊概念隶属度问题似乎变得简洁,实用直观,通过对基准族学习,实现对感觉概念属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D 感觉特征抽取 概念提升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物属性结构与感知记忆集的同态对应 被引量:3
5
作者 董占球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事物属性结构与其记忆模式间两个对应关系:①事物属性元间基于整合的结构关系在感觉记忆集中得到保持,当且仅当,感觉映射是事物属性集与记忆集间的同态映射;②事物(或系统)诸属性元间由整合诱导的推理...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事物属性结构与其记忆模式间两个对应关系:①事物属性元间基于整合的结构关系在感觉记忆集中得到保持,当且仅当,感觉映射是事物属性集与记忆集间的同态映射;②事物(或系统)诸属性元间由整合诱导的推理关系在其记忆模式中得到保持,当且仅当,知觉映射是事物属性推理范畴与记忆推理范畴间的函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事物属性结构 同态对应 感知记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思维建构与模拟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属性论简介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7,共7页
根据神经科学实验的相关结果,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属性的思维建构与智能模拟的数学理论与方法,简称属性论的初略框架.
关键词 思维建构 智能模拟 属性论 人工智能 数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结构和性质集结构(Ⅰ)──记忆、感知与感知同态假设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嘉礼 王维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根据感知神经元具有特征检测与整合功能的神经生理学实验,提出将感觉和知觉分别对应于神经元对事物属性进行的抽取△和合取∧的数学表达方法.在人类感知记忆结构与事物性质集结构关于感知映射同态的假设下,可将人类感知记忆结构的问... 根据感知神经元具有特征检测与整合功能的神经生理学实验,提出将感觉和知觉分别对应于神经元对事物属性进行的抽取△和合取∧的数学表达方法.在人类感知记忆结构与事物性质集结构关于感知映射同态的假设下,可将人类感知记忆结构的问题(同态地)归结为性质集中基于抽取和合取的数学结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结构 感觉 知觉 性质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抽取的定性映射模型 被引量:8
8
作者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6,共6页
将其检测属性的定量属性值转化为定性属性值(或性质)是感觉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根据属性的哲学定义,本文给出了属性、定量属性值、性质、定性映射和定性基准等术语的哲学—数学定义,并指出:感觉抽取可归结为一个定性映射.
关键词 定量属性值 定性属性值 感觉抽取 定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智能与属性论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对解决人脑思维机制问题所必须弄清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的综述.首先,提出各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计算,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的一个假设,其核心是将智能归结为6种符号操作或计算,随之提出了符号计算这个观点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 对解决人脑思维机制问题所必须弄清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的综述.首先,提出各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计算,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的一个假设,其核心是将智能归结为6种符号操作或计算,随之提出了符号计算这个观点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通过对计算智能与控制智能这两种基础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指出要从两个方面衡量智能程度:自适应控制功能、逻辑推理或知识库系统;最后,指出基于抽取和整合的感觉属性检测模型是一个能将网络、符号和反馈机制统一起来的数学模型。将感觉属性检测归结并且为感觉定性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人工智能 属性论 神经网络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断基准的可变性与面向判断的性质逻辑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1期28-35,共8页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基于某种有意识记忆模式的识别或判断,可认为是人脑有意识思维的事实上的基础.判断基准可随外部条件和思维者认知结构而变的现象,是人脑感知与判断产生一系列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的最基本原因之一.传统数...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基于某种有意识记忆模式的识别或判断,可认为是人脑有意识思维的事实上的基础.判断基准可随外部条件和思维者认知结构而变的现象,是人脑感知与判断产生一系列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的最基本原因之一.传统数理逻辑以推理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的倾向,忽略了判断不确定性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从而提出从基准变换入手,去研究各种判断不确定性的逻辑方法,给出了判断和基准的一致性、相容性和矛盾性的逻辑定义,并利用基准变换的数学表示方法,为人类思维的某些智能化特征,如可理解性、模糊性、非单调性和灵活性等效应,提供了一条新的逻辑解释和刻划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 推理 不确定性 性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抽取诸映射间的关系结构 被引量:12
11
作者 冯嘉礼 詹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9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给出了思维的一个可操作定义,提出了基于属于计算的感知与认知模拟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属性论,分析了感觉抽取中的属性数值检测、属性数值-特性转化、感觉特性抽取和感觉属性自身数值与特性值间的对应等映射间的关系结构,为深入研... 本文给出了思维的一个可操作定义,提出了基于属于计算的感知与认知模拟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属性论,分析了感觉抽取中的属性数值检测、属性数值-特性转化、感觉特性抽取和感觉属性自身数值与特性值间的对应等映射间的关系结构,为深入研究属性论提供了一个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感觉抽取 属性论 属性特性抽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智能与属性论方法(续)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介绍了感觉同态、关系生成机制、定性基准变换和属性坐标分析法等基本概念,并讨论了它们在思维与智能研究中的作用.指出,感觉同态可将人类感觉记忆结构问题转化为事物属性集结构问题;基于属性整合的关系生成机制及其属性坐标表示法... 介绍了感觉同态、关系生成机制、定性基准变换和属性坐标分析法等基本概念,并讨论了它们在思维与智能研究中的作用.指出,感觉同态可将人类感觉记忆结构问题转化为事物属性集结构问题;基于属性整合的关系生成机制及其属性坐标表示法,能为多元事物或系统的生成提供数学描述手段;定性基准变换是感知识别产生某些不确定性效应的基本根源;因知觉模式的生成等价于其识别基准的建立,固定性基准的建立及其变化过程,以及由此诱导的某些思维智能效应,如感觉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识别与判断的特征激活、经验定势和模糊、推理的非单调、联想的跃迁性等等都可在属性坐标系中得到规范的数学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同态 思维 智能 属性论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属性检测与整合的数学表达
13
作者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1-7,共7页
将感觉检测看作是感觉神经元对其检测属性所进行的抽取与整合,可提出一种基于属性检测与整合的感觉信息处理模型.利用该模型、传统的特征提取理论和空间频率分析器理论有可能得到统一的解释,它是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一个属性语义推广... 将感觉检测看作是感觉神经元对其检测属性所进行的抽取与整合,可提出一种基于属性检测与整合的感觉信息处理模型.利用该模型、传统的特征提取理论和空间频率分析器理论有可能得到统一的解释,它是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一个属性语义推广并能对某些复杂的神经操作,如跨感觉属性的神经网络检测与整合、知觉意识中的表象匹配、属性补充与修正机制给出一种较自然的数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检测 整合 数学表达 神经网络 感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结构和性质集结构(Ⅱ)──概念抽象的性质范畴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维智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1-5,共5页
在概念抽象与规则提取过程中,人们将性质和关系作相互转换的思维操作,会在样本性质与其概念(或系统)性质之间形成某些层次结构,利用代数范畴工具对它们作了数学表达.
关键词 概念抽象 记忆结构 性质集结构 性质集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想记忆激发机制的性质坐标表达
15
作者 陈苒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2期1-6,共6页
提出了以下联想激发机制的一个性质坐标模型:给出了事物本身属性激发事物整体表象的数学表达;进行了从事物的整体概念到本身若干属性的联想机制的定性分析;讨论了两个事物通过其相似属性而达成联想沟通的数学表达.其中,前两种属于... 提出了以下联想激发机制的一个性质坐标模型:给出了事物本身属性激发事物整体表象的数学表达;进行了从事物的整体概念到本身若干属性的联想机制的定性分析;讨论了两个事物通过其相似属性而达成联想沟通的数学表达.其中,前两种属于自联想记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质论 联想 自联想记忆 异联想记忆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结构和性质集结构(Ⅲ)──概念抽象与规则提取范畴
16
作者 冯嘉礼,王维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1-6,共6页
相同性质与关系的抽取是性质范畴Cr(x)及其态射范畴D(x)中的态射,由它们诱导的同余关系所生成的商范畴就是概念抽象与规则提取范畴.
关键词 概念抽象 规则提取 性质集范畴 记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