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的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闻 余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45,共5页
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研究了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现状。结果表明,生命科学学院在采用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研究生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诸如合作单位性质比例失调、合作地域狭窄、合作培养规模... 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研究了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现状。结果表明,生命科学学院在采用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研究生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诸如合作单位性质比例失调、合作地域狭窄、合作培养规模小等问题;分析其原因,政府支持力度是首要因素,其次为企业参与积极性、高校的主动意识和中介机构协调力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广西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多样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产学研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政策与企业数字创新质量
2
作者 杨鹏 孙伟增 +1 位作者 张柳钦 周城溪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81,共12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视为一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经济政策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视为一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经济政策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本地企业的数字创新质量,并且对行业竞争程度较高、数字化水平较低和非国有企业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试验区为企业开展数字创新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创新补贴,并通过促进数字企业和人才集聚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创新质量提升。第三,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强,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力度越大,设立大数据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影响越显著。本文研究验证了设立大数据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提升效果,为促进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试验区 数字创新质量 数字创新补贴 数字人才 知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广西桂林为例 被引量:45
3
作者 张燕 徐建华 +1 位作者 曾刚 吴玉鸣 《旅游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31-35,54,共6页
本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桂林市进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桂林市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波动性较大;生态... 本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桂林市进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桂林市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波动性较大;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处于颉颃状态,协调发展的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系统耦合协调类型正在以旅游发展超前型,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耦合协调度 旅游 经济 生态环境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规模差异的演变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莎莎 裴金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6,共6页
运用标准差(VOC)、变差系数(CV)、基尼系数(G)、首位度(S)和赫芬达尔系数(Hn)等5项衡量指标,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发展差异的演变特征及其规律,得出了下述基本结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间旅游发展不均衡,区域旅游规模集聚程... 运用标准差(VOC)、变差系数(CV)、基尼系数(G)、首位度(S)和赫芬达尔系数(Hn)等5项衡量指标,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发展差异的演变特征及其规律,得出了下述基本结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间旅游发展不均衡,区域旅游规模集聚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城市间旅游规模的相对差异明显,入境旅游发展不均衡;城市旅游业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以此为指导,提出了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制度规划体系;完善城市旅游设施体系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区域旅游发展合作,加强城市旅游资源的共享;引导企业加强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加强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等一系列缩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规模差异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旅游规模差异 旅游经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四辉 钟优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811-2812,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显重要。从财政支出的划分入手,以广西1990~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模型数值分析了广西财政支出各个组成部分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 GDP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信贷和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关艺锋 苏明华 高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94,共4页
信贷渠道是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国内外学者就信贷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一定的分歧。文章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技术,对广西从1987~2006年的信贷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 信贷渠道是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国内外学者就信贷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一定的分歧。文章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技术,对广西从1987~2006年的信贷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广西信贷扩张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信贷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单位根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鹏 陈芬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6期40-45,共6页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和掌握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水平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和掌握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水平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运用虚拟值与实际值相对比的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分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总体经济实力、工业化发展程度、区域服务性产业发展状况、区域生产潜力、区域财政运筹实力、区域对外经济实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 中国十大城市群 宏观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发展瓶颈及对策——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秀英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25,共3页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运行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运行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形势新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广西为例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认为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广西 发展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型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综述
9
作者 蒋团标 陆奇岸 詹新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与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于2012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广西桂林市隆重举行。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白晓军教授、《经济理论... 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与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于2012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广西桂林市隆重举行。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白晓军教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方福前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经济学动态》主编杨春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室主任兼《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许建康研究员、《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郑红亮研究员、《中国工业经济》副主编兼社长李海舰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蒋团标教授主持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理论 经济管理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问题 研讨会综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转型时期 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中心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10
作者 曾鹏 蒋团标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95-98,共4页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的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只有中心城市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整个区域经济才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广西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研究广西中心...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的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只有中心城市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整个区域经济才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广西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研究广西中心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达到“富裕广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跨越式发展 SWOT分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评价——基于熵权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娟 蒋团标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9-85,共7页
构建了地区城镇化质量和规模评价指标,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测度了2011—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结果显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地区差异仍然存在;经济区的城镇化质量... 构建了地区城镇化质量和规模评价指标,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测度了2011—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结果显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地区差异仍然存在;经济区的城镇化质量滞后问题已明显改善,但是经济区内各地级市仍存在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对此,应从适当扩大城镇规模、促进城镇品质提升、构筑区域一体格局入手,显著提升经济区在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成镇化质量 成镇化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旅融合、要素流动与县域经济增长 被引量:13
12
作者 魏滨辉 罗明忠 曾春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9,共13页
农旅融合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良好载体和生动实践。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的基础上,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设计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8-2019年中国17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旅融... 农旅融合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良好载体和生动实践。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的基础上,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设计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8-2019年中国17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旅融合发展主要是通过吸引资本流入、加快非农转移和推动技术进步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凸显出要素流动在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此外,从资源禀赋看,农旅融合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不仅依赖于县域内部旅游生态资源,对外部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也有较高要求。同时,东部地区县域的农旅融合发展能发挥出更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可见,基于本地资源优势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并进一步补齐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县域 经济增长 乡村旅游 资本流入 非农转移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与机制研究——基于双创驱动视角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高明 边亚静 +1 位作者 石可敬 冯琛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在选取2011—2021年面板数据,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各省级行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后,从双创视角研究了数字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效应,且双创驱动发挥着重要的机制... 在选取2011—2021年面板数据,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各省级行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后,从双创视角研究了数字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效应,且双创驱动发挥着重要的机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地区与政府干预程度不同,数字金融的作用效果会有所区别;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且双创因素能够动态强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国安 苏诗琴 徐震寰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2,共8页
构建科学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准确衡量的前提。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共同富裕,也是绿色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时富裕,不是一时之富。共同富裕有起点,但... 构建科学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准确衡量的前提。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共同富裕,也是绿色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时富裕,不是一时之富。共同富裕有起点,但没有终点,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是无限的。衡量共同富裕水平的指标要具有全面性、全体性、科学性、准确性、综合性、实质一致性,要回避以下指标:反映居民家庭消费特征、财产结构特征的指标,共同富裕影响因素的指标,分领域的共享或分配特征的指标,被动的消费支出增长、反映平均水平的指标,反映平等程度的指标。整个国家的人均福利水平或人均经济收益水平、人均财富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预期寿命、平均恩格尔系数和末位居民家庭的人均福利水平等指标可作为衡量共同富裕水平的核心指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人均奢侈品支出、人均文化旅游娱乐消费支出、医疗费用平均保障程度和末位居民家庭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人均奢侈品支出、人均文化旅游娱乐消费支出等指标则可作为衡量共同富裕水平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水平 收入分配 指标体系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能力与养殖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行为
15
作者 白雪冰 彭刚望 胡浩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4-524,共11页
基于江苏省生猪规模养殖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能力对养殖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能力对养殖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基于江苏省生猪规模养殖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能力对养殖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能力对养殖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维度来看,数字使用能力和数字创造能力是驱动养殖户采纳智慧农业技术的关键因素。作用机制和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能力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促进养殖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且合作经营模式能够强化数字能力对养殖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养殖户社会资本较强、经营规模较大时,数字能力对其智慧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当生猪市场风险较低时,数字能力对养殖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的积极影响更明显。据此,建议在推广智慧农业技术过程中,加大对养殖户数字使用和数字创造能力的支持力度,搭建养殖户、企业、金融机构多主体数字信息共享平台,制定差异化、多元化的智慧农业技术推广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力 养殖户 智慧农业 技术采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对实体投资影响研究
16
作者 贤成毅 张佳豪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1,共10页
立足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为ESG发展贡献力量。文章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实体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显著提高了实体投资水平。机... 立足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为ESG发展贡献力量。文章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实体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显著提高了实体投资水平。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通过增强公司治理能力、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信息透明度三条机制促进企业实体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抑制了企业金融套利动机,增强了实体投资水平;ESG三个分项中社会和公司治理对实体投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且公司治理维度的作用更强。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实体投资水平在重污染行业和东部地区受到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企业ESG表现引致的实体投资效应提高了企业价值,带来了好的经济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实体投资 公司治理 “挤出”效应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能否驱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17
作者 王玮 王幸 刘镇玮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7,共12页
数据要素是企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核心支撑资源和新型驱动引擎。文章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探析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 数据要素是企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核心支撑资源和新型驱动引擎。文章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探析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数据要素充分释能,驱动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检验表明,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复杂度、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资金支持驱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存在70公里的辐射边界,且在数据保障程度高的地区、科技含量大的行业及技术把握能力强的企业中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该结论揭示了数据要素的深层价值,为数据政策的前瞻性布局与企业摆脱“卡脖子”窘境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数据要素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复杂度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企业文本分析的证据
18
作者 钟学思 魏子捷 刘金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2-71,共10页
以2013-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借助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供应链金融运用情况,实证检验供应链金融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假设,验证发展供应链金融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供应链集中度、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从而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重... 以2013-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借助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供应链金融运用情况,实证检验供应链金融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假设,验证发展供应链金融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供应链集中度、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从而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并且发现企业战略激进度能强化供应链金融的赋能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对资本密集型、高经济增长省份以及自身融资成本较高、规模较小、供应链更透明的企业,供应链金融运用对其数字化转型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能拓宽供应链金融研究视角,补充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转型与长效发展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为企业借助供应链金融促进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对政府因地制宜地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数字化转型 战略激进度 文本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能否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胡焕庸线”?
19
作者 蒋团标 何金盛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42,共13页
基于201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重心演化和双向固定效应的收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胡焕庸线”两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重心演化,并检验数字技术能否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胡焕庸线”。结果表明:“胡... 基于201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重心演化和双向固定效应的收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胡焕庸线”两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重心演化,并检验数字技术能否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胡焕庸线”。结果表明:“胡焕庸线”两侧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差异,东南侧水平高于西北侧,但差距呈现缩小态势;空间分异呈现2014—2020年较稳定状态,但2021年出现急剧上升;全局空间联动性呈现正向、双向的相关性,西北侧主要以L-L为主,东南侧以H-H为主,但农业高质量发展重心出现向西北侧偏移的迹象,原因在于西北侧数字技术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高于东南侧,加快了跨越“胡焕庸线”的可能。据此,建议持续加大“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区农村数字化基建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民数字化培训以及完善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发挥东南侧地区的带动作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胡焕庸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业高质量发展 胡焕庸线 区域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政策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机制与路径——基于碳达峰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凯 陈子芊 宋凌云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需要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与之相关的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积极倡导各领域产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行低碳发展。本文通过揭示产业政策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三种动力机制——创新激励响应机... 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需要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与之相关的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积极倡导各领域产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行低碳发展。本文通过揭示产业政策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三种动力机制——创新激励响应机制、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和创新环境培育机制,将产业政策驱动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研究转入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性综合分析,从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同环节建立健全动力机制,并分析动力机制的形成过程。健全创新激励响应机制需要合理选择产业政策扶持对象,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需要选择合适的产业政策实施阶段,优化创新环境培育机制需要培育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基于三大动力机制优化产业政策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实现路径,以激励响应机制为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为基础、环境培育机制为保障,三种动力机制协同作用,为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供相关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绿色创新 激励响应 资源配置 环境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