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及其主要特点——兼谈加强我国科学教育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丁邦平 罗星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103,共6页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展的新一轮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60年代科学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蕴含着值得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借鉴的丰富经验,如科学教育改革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尤其是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科学课程改革具有...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展的新一轮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60年代科学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蕴含着值得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借鉴的丰富经验,如科学教育改革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尤其是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科学课程改革具有系统性和配套措施;科学教育改革高度重视科学探究和科学教育的普及;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美国科学教育改革有大量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探究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科学假设质量评价量表的制定 被引量:8
2
作者 罗筑华 罗星凯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3-87,共5页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学生科学猜想与假设质量的评价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研究根据PTA量表法,确定预见度、支撑度和独创性为评价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特尔斐法确定了其权重分别为0.4、0.4、0.2并制定出三个基本要素的评价量表,最后...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学生科学猜想与假设质量的评价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研究根据PTA量表法,确定预见度、支撑度和独创性为评价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特尔斐法确定了其权重分别为0.4、0.4、0.2并制定出三个基本要素的评价量表,最后整合形成中学生科学猜想与假设质量的评价量表。评价量表的初步应用表明该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评分者一致性,整体可操作性较强,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用于中学生科学猜想与假设质量评定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科学假设 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建构性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唐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4-58,共5页
探究式学习要用探索未知的方法去建构知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事实,提出猜想或假设。对假设进行检验或推理,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整合迁移和应用。各个环节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具有... 探究式学习要用探索未知的方法去建构知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事实,提出猜想或假设。对假设进行检验或推理,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整合迁移和应用。各个环节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建构性物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探究学习 建构性教学 问题情境 背景材料 假设 中学教育 整合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科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平飞 赵光平 +1 位作者 罗星凯 辛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7,共6页
本研究利用大规模学业水平测试数据,分析8年级学生科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相关因素的特点。研究发现:城乡学生科学学习困难检出率没有差异,但科学学习困难检出率的性别差异因城乡而异。城乡科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相关因素水平与正常学生... 本研究利用大规模学业水平测试数据,分析8年级学生科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相关因素的特点。研究发现:城乡学生科学学习困难检出率没有差异,但科学学习困难检出率的性别差异因城乡而异。城乡科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相关因素水平与正常学生的差异因城乡和性别不同也有不同。师生关系是学生科学学习困难最有效的预测因素,并不随城乡、学生性别而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科学学习困难的预测作用亦不能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学习困难 学业相关因素 城乡差异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大众化”的困境:社会学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冰 罗星凯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7,共4页
科学大众化是当今科学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在教材和教学层面,科学大众化却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为科学素养内容的不均衡性,即过分重视学科内容而忽视相应的个人、社会和文化意义。文章从科学家的学术控制和学校文化两个角度分... 科学大众化是当今科学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在教材和教学层面,科学大众化却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为科学素养内容的不均衡性,即过分重视学科内容而忽视相应的个人、社会和文化意义。文章从科学家的学术控制和学校文化两个角度分析了这种不均衡性的原因。文章最后从两种理科课程取向之间的张力出发,提出科学教育家可能是科学大众化走出困境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众化 困境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学业测评中的地理替代性评价探索——科学写作试题设计和测试结果分析与反思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士季 谭利华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1-55,20,共6页
替代性评价可以弥补传统标准化评价的不足。作为替代性评价的一种方式,科学写作已经逐渐被采用。通过对大规模学业测评中科学写作试题的编制与测试实践案例分析表明,精心编制的科学写作试题能够较好地发挥测量功能和教育功能,不但能够... 替代性评价可以弥补传统标准化评价的不足。作为替代性评价的一种方式,科学写作已经逐渐被采用。通过对大规模学业测评中科学写作试题的编制与测试实践案例分析表明,精心编制的科学写作试题能够较好地发挥测量功能和教育功能,不但能够测查学生基础知识和概念的掌握情况,还能给予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展示社会认知与社会情感的空间。受到大规模测试本身的局限,科学写作试题的功能发挥存在一定的限制。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科学写作试题来诊断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替代性评价 科学写作 大规模学业测评 试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重要模式动物的研究简史 被引量:2
7
作者 付雷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共3页
模式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重要模式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简史。
关键词 模式生物 模式动物 果蝇 秀丽隐杆线虫 小鼠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转变理论及其发展述评 被引量:32
8
作者 吴娴 罗星凯 辛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0-886,共7页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20多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多个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概念转变理论得以继...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20多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多个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概念转变理论得以继承和发展,表现为融入了社会、情感等因素并具整合的趋势。本文对当前国际主流的概念转变理论及其发展加以评述,并从问题、方法和视角等方面对未来的概念转变研究加以展望,提出构建更具普适性的概念转变理论框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变 认识论 本体论 框架理论 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引发的探究活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小兵 罗星凯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2-35,45,共5页
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发人深思的问题 ,是学生的探究活动赖以起步和深入的前提。本文描述了学生由这样一个问题所引发的探究活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学习活动的丰富和深刻程度以及一项真正的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育价值 ,都可以从中读出。
关键词 中学 物理 杠杆 问题情境 探究学习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计分”问答题对学生思维的诊断功能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士季 赵光平 罗星凯 《地理教学》 2013年第24期14-17,共4页
“分级计分”问答题具有情境性、开放性等特点,采用“双位编码赋分”的方式来评分。该类题目对学生的地理思维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提出在学业评价实践中,应拓展诊断性评价的内涵,重视对学生地理认知过程的研究和诊断,并合理使用纸... “分级计分”问答题具有情境性、开放性等特点,采用“双位编码赋分”的方式来评分。该类题目对学生的地理思维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提出在学业评价实践中,应拓展诊断性评价的内涵,重视对学生地理认知过程的研究和诊断,并合理使用纸笔测验,转变评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计分问答题 思维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改革推进中考化学命题新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对各省市中考化学试卷典型性范例分析 。
关键词 中考 课程改革 命题方式 化学试题 中学 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都不对!”——发自一个探究学习的课堂里的声音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娴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8,共3页
文中介绍了一堂物理课。这堂课围绕着“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哪个下落得快”的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 ,师生共同探讨 ,学生思维活跃 ,效果很好。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 教育观 自由表述 物理教学 课堂教学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区域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设计与实践--以桂林市“岩溶地貌的演变”研学旅行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春杰 《地理教学》 2021年第15期57-60,共4页
高中地理作为唯一将实践力列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体现了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引导未来职业规划的研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依... 高中地理作为唯一将实践力列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体现了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引导未来职业规划的研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依托桂林市的岩溶地貌,从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总结等方面,通过区域内典型岩溶地貌地点进行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 研学旅行 岩溶地貌 地理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