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时代亲子冲突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谭燕瑜 戚杰强 《西北人口》 2007年第5期125-128,共4页
亲子冲突是现代家庭亲子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亲子关系的疏离、紧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当今虚拟的网络社会背景下,亲子冲突有别于传统社会中亲子两代的冲突而呈现出多元性、交叉性、过激性等特点。本文将以这些特点... 亲子冲突是现代家庭亲子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亲子关系的疏离、紧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当今虚拟的网络社会背景下,亲子冲突有别于传统社会中亲子两代的冲突而呈现出多元性、交叉性、过激性等特点。本文将以这些特点为依托从社会学的视角探求网络时代亲子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及其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 亲子冲突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尔干的人性观、社会观、科学观和方法观
2
作者 李文华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114,共4页
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了涂尔干的人性观、社会观、科学观和方法观,并认为其中的社会观,特别是“自然社会同构论”在这“四观”中处于核心地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涂尔干为什么被誉为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个问题,而且为理解实体主... 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了涂尔干的人性观、社会观、科学观和方法观,并认为其中的社会观,特别是“自然社会同构论”在这“四观”中处于核心地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涂尔干为什么被誉为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个问题,而且为理解实体主义社会学的主要思想提供了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人性观 社会观 科学观 方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其婚姻状况的影响——以广西的抽样调查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戚杰强 谭燕瑜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1期35-37,41,共4页
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月平均收入"和"婚姻状况"两个变量进行列联分析,验证了三个研究假设:第一,城市居民的不同收入水平与其婚姻状况是显著相关的,但两者的相关度不高(λ=0.147)。第二,高收... 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月平均收入"和"婚姻状况"两个变量进行列联分析,验证了三个研究假设:第一,城市居民的不同收入水平与其婚姻状况是显著相关的,但两者的相关度不高(λ=0.147)。第二,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更倾向于未婚,但是高收入者的离婚率比低收入者的离婚率更低。第三,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其婚姻状况的影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男性而言,收入水平对其婚姻状况的影响更大;而对于女性而言,收入水平对其婚姻状况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水平 婚姻状况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村贫富差距问题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谭燕瑜 戚杰强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2期63-66,共4页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农户作为分析单位,设计了广西农户经济状况的调查问卷。根据8个地市、202个农户的实证资料,运用SPSS软件:(1)描述了广西农户经济收入的状况及其构成;(2)计算了恩格尔系数和绝对贫困发生率;(3)揭示了广西农村贫富...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农户作为分析单位,设计了广西农户经济状况的调查问卷。根据8个地市、202个农户的实证资料,运用SPSS软件:(1)描述了广西农户经济收入的状况及其构成;(2)计算了恩格尔系数和绝对贫困发生率;(3)揭示了广西农村贫富差距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农村 贫富差距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针健全民族地区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体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严丹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176,共6页
当前,中国政府已经在民族地区农村形成以新农保、新农合、敬老院等为基本要素的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体系。然而,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民族地区农村老人的养老矛盾格外突出。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必须要在五大发展... 当前,中国政府已经在民族地区农村形成以新农保、新农合、敬老院等为基本要素的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体系。然而,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民族地区农村老人的养老矛盾格外突出。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必须要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前提,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区重建为关键,以家庭功能的恢复为现实选择,最终形成多元供给的民族地区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民族地区 农村 养老公共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维权活动的理法抗争及其理论解释 两起征地案例的启示 被引量:23
6
作者 覃琮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121,共29页
基于对广西两个征地案例的研究,本文发现,农民维权抗争的实践逻辑,不能用现有的"日常反抗"、"法权抗争"和"规则模式"框架来解释。当地农民维权活动的一般性特征可称之为"理法抗争",其行为理据... 基于对广西两个征地案例的研究,本文发现,农民维权抗争的实践逻辑,不能用现有的"日常反抗"、"法权抗争"和"规则模式"框架来解释。当地农民维权活动的一般性特征可称之为"理法抗争",其行为理据、策略选择和目标制定都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具体表现为:对被征土地的"待价而沽"、积极运用"拖"的抗争策略、在集体行动中并用"理"与"法"的行动策略,不使事态失控,不与地方政府交恶。农民的"理法"抗争,既根植于乡土社会,也因中国政府政治合法性的转变而导致的国家对稳定的刚性需求、地方追求经济绩效和维稳工作实践之间始终存在某种张力,正是这种张力促使农民在与地方政府争取拥有平等对话主体资质的抗争过程中形成某种"默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维权行动 解释框架 理法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青年爱情观的变迁——对建国以来流行爱情歌曲的抽样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戚杰强 谭燕瑜 《西北人口》 2007年第4期68-71,共4页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爱情歌曲进行抽样分析,总结出我国当代青年爱情观在两个不同阶段的特点。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的青年爱情观是集体主义爱情观,呈现单一性的特点;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的青年爱情观是个人主义爱情观,呈现多...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爱情歌曲进行抽样分析,总结出我国当代青年爱情观在两个不同阶段的特点。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的青年爱情观是集体主义爱情观,呈现单一性的特点;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的青年爱情观是个人主义爱情观,呈现多元性的特点。总体变迁特点是单一的集体主义爱情观向多元的个人主义爱情观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是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变迁和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歌曲 青年爱情观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