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西小说伤痛主题论析
1
作者 邱慧婷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11,共8页
东西擅长通过极端的人物关系与尖锐的伦理困境建构戏剧化的叙事场域,以“伤痛”为核心关切,书写小人物的悲苦无奈,在变形夸张的叙述中质询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探询个体与时代的关联,由此凝练出极具辨识度的荒诞美学范式。其小说中的伤... 东西擅长通过极端的人物关系与尖锐的伦理困境建构戏剧化的叙事场域,以“伤痛”为核心关切,书写小人物的悲苦无奈,在变形夸张的叙述中质询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探询个体与时代的关联,由此凝练出极具辨识度的荒诞美学范式。其小说中的伤痛源自现实的真实,又有历史的回响,蕴含现实生活与历史记忆的冲突。东西以深切的人文关怀解剖社会变化中个体的生存创痛,又以文学之光烛照生命本相,切实担负起理解时代、切入时代、回应时代和展现时代的创作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东西 伤痛 荒诞美学 文学疗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在场: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出版演进及影响
2
作者 刘艳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7,共5页
抗战时期,桂林戏剧出版激增,以戏行纸上的传播构建了戏剧运动的媒介场,与戏剧演出共同服务于抗战宣传,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并为战后抗战文化记忆的塑造与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文章运用文献调查法、史料释读法,溯源桂林戏剧... 抗战时期,桂林戏剧出版激增,以戏行纸上的传播构建了戏剧运动的媒介场,与戏剧演出共同服务于抗战宣传,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并为战后抗战文化记忆的塑造与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文章运用文献调查法、史料释读法,溯源桂林戏剧出版演进脉络,探究桂林版戏剧书刊的战时作用与当代价值,为桂林文化城研究、抗战文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化记忆 桂林文化城 戏剧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直播营销的兴起与走向 被引量:19
3
作者 曾建辉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4,共3页
相较于传统营销方式,图书直播营销具有平等开放的交互性、成本低廉的聚焦效应、精准的社群化传播和仪式感的场景建构等优势,对提升销售数量和打造出版品牌有积极影响。结合现状分析,图书直播营销的未来将呈现出多平台联动、理念与内容... 相较于传统营销方式,图书直播营销具有平等开放的交互性、成本低廉的聚焦效应、精准的社群化传播和仪式感的场景建构等优势,对提升销售数量和打造出版品牌有积极影响。结合现状分析,图书直播营销的未来将呈现出多平台联动、理念与内容创新和跨界联合追求内容变现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图书营销 联动 创新 跨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蔡学俭的出版评论活动及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军 曾建辉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1,共7页
蔡学俭是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人、学者型编辑和地方出版事业优秀管理者的典型代表,出版评论是他出版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学俭利用出版评论系统论述了以质量为根本的图书编辑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工作观和以致用为主旨的出版科... 蔡学俭是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人、学者型编辑和地方出版事业优秀管理者的典型代表,出版评论是他出版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学俭利用出版评论系统论述了以质量为根本的图书编辑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工作观和以致用为主旨的出版科研观。他的出版评论继承中国共产党出版先辈的精神,具有汲取科学理论的自觉意识,并形成了独属自己的文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学俭 编辑出版家 出版评论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以为刻:论民国出版业的纸荒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曾建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6,共5页
民国时期,出版业长期面临着纸荒问题,造成纸价飞涨与市场紧缩。这主要是由于纸张产量不足,加之战争等因素造成纸张进口数量大幅减少而造成的。另外政府对纸张供应的调控失当和分配不公,也加剧了纸荒问题。面对纸荒,各界人士纷纷筹划献计... 民国时期,出版业长期面临着纸荒问题,造成纸价飞涨与市场紧缩。这主要是由于纸张产量不足,加之战争等因素造成纸张进口数量大幅减少而造成的。另外政府对纸张供应的调控失当和分配不公,也加剧了纸荒问题。面对纸荒,各界人士纷纷筹划献计,提出了增量治本与管理治标的应对之策。因政治时局不稳、市场混乱无序,这些缓解和治理纸荒的策略大都没有得到施行,纸荒状况一直持续,这也对民国时期的出版业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出版业 纸荒 筹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化融合发展背景下市县媒体的生存之道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兵 朱剑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6,共6页
市县媒体,面对的是最基层的人民群众与最求实效的入网用户,掌握的是舆论工作的民意基础与内容产品的生态环境。与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相比,市县媒体虽有最接地气、最多用户、最求实效的三大整体优势,但也存在先天的内容资源稀薄、人才资源... 市县媒体,面对的是最基层的人民群众与最求实效的入网用户,掌握的是舆论工作的民意基础与内容产品的生态环境。与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相比,市县媒体虽有最接地气、最多用户、最求实效的三大整体优势,但也存在先天的内容资源稀薄、人才资源短缺、行政资源匮乏、市场空间狭隘等缺陷,很容易陷入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的危险境地。市县媒体唯有不失时机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筑实体型结构左右逢源,且主动汇入区域化融合发展大潮之中甘当配角,在垂直领域深耕并有所作为,于此中实现和谐"网台"关系重构,这是市县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区域化发展 供给侧改革 市县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贺圣遂出版评论的实践及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建辉 范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48,共7页
贺圣遂是当代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出版评论是他对中国出版事业持续观察、思考的结晶。在出版评论文本中,贺圣遂系统论述了出版事业的本质、科学出版观的内涵、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等观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引发外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同... 贺圣遂是当代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出版评论是他对中国出版事业持续观察、思考的结晶。在出版评论文本中,贺圣遂系统论述了出版事业的本质、科学出版观的内涵、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等观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引发外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同时在长期的出版评论写作中,贺圣遂坚持选题有角度、思考有深度、行文有温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评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圣遂 出版家 出版评论 评论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出版业练习生制度述论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建辉 秦雅婕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7-83,共7页
民国时期,出版业普遍施行练习生制度。练习生制度根植于中国传统学徒制的历史土壤,留存着鲜明的本土特色,并随着西方职业教育学和科学管理法的引进,吸收其中的先进理念和要素后不断得以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练... 民国时期,出版业普遍施行练习生制度。练习生制度根植于中国传统学徒制的历史土壤,留存着鲜明的本土特色,并随着西方职业教育学和科学管理法的引进,吸收其中的先进理念和要素后不断得以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练习生通过招考被录用后,出版企业为其组织了正规的、系列化的文化补习和业务训练,旨在提高其职业能力,增进其文化素养。同时,出版企业还会定期考核练习生的习业成果,依此安排职务晋升及薪资福利。在多项规章的合力之下,民国时期的出版业练习生制度在个人及企业发展上获得了效益双赢。但该制度由于时局环境及管理者的价值观差异产生了期望落差。练习生制度是民国出版业职业教育进步的佐证,并能为当下出版企业的人才培养及出版学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练习生 民国出版企业 制度设计 制度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眼观潮:对当下成人涂色书出版热的冷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建辉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0,共3页
我国图书界出现了以《秘密花园》为代表的成人涂色书出版热潮,这主要是迎合都市人群精神压力的舒缓需求,加之出版社成功的营销策略和社交媒体推波助澜而引发,存在跟风出版、精品匮乏、质量不高等弊端。为确保这股出版热潮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图书界出现了以《秘密花园》为代表的成人涂色书出版热潮,这主要是迎合都市人群精神压力的舒缓需求,加之出版社成功的营销策略和社交媒体推波助澜而引发,存在跟风出版、精品匮乏、质量不高等弊端。为确保这股出版热潮持续健康发展,出版社需要不断提高出版水平,保证出版质量;开发作者资源,培养原创精品,并努力创设图书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涂色书 出版热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出版评论实践的百年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军 曾建辉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6,共12页
出版评论是评论主体按照个人的体验和理解,根据一定标准,对出版现象进行说明、解释、判断的一种传播行为和研究活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的百年间,既高度重视出版事业的发展,又充分注意利用包括出版评论在内的各种手段和工具引领出版... 出版评论是评论主体按照个人的体验和理解,根据一定标准,对出版现象进行说明、解释、判断的一种传播行为和研究活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的百年间,既高度重视出版事业的发展,又充分注意利用包括出版评论在内的各种手段和工具引领出版活动。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出版评论在曲折中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历史的经验教训无论对于当下出版评论的开展,还是出版事业的建设,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出版评论 历程 红色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