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展图
冯冰
+1 位作者
肖丽梅
谢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以2013年、2017年、2021年3期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提取规定阈值的灯光分布区域表征城市建成区范围,通过城市空间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紧凑度、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特征、扩展格局,...
以2013年、2017年、2021年3期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提取规定阈值的灯光分布区域表征城市建成区范围,通过城市空间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紧凑度、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特征、扩展格局,并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城市群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从空间扩展特征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空间以外延式扩展为主,整体紧凑度偏低,外围轮廓紧凑性较差。(2)从空间扩展格局看,城市群空间逐步形成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镇发展轴,崇左、玉林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同步扩展,初步形成协同发展格局。(3)城市群空间分布格局由“北—南”向“西北—东南”,最后向“东—西”方向逐步演变,标准差椭圆面积缩小,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南宁)移动。(4)从驱动机制看,影响城市群空间扩展的主导因素是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数据
城市群
空间扩展
驱动机制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5-2022年桂林PM_(2.5)外来输送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2
作者
叶子葳
王琛泉
+5 位作者
文建辉
卢德林
林清钰
陈春强
霍强
龙腾发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3,共12页
为揭示桂林PM_(2.5)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在来源,选取桂林2015-2022年PM_(2.5)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利用HYSPLIT模型(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模拟桂林气团后向轨迹,结合聚类轨迹分析法和浓...
为揭示桂林PM_(2.5)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在来源,选取桂林2015-2022年PM_(2.5)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利用HYSPLIT模型(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模拟桂林气团后向轨迹,结合聚类轨迹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解析不同季节PM_(2.5)潜在源区及其贡献强度。结果表明,桂林PM_(2.5)污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M_(2.5)输送途径的季节特征明显,是导致桂林PM_(2.5)月际变化“冬高夏低、春秋居中”的一大因素。华中地区和广东、广西地区的污染输送是桂林城区PM_(2.5)的主要外来贡献源,桂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对该地区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揭示了跨区域污染传输的机制以及局地气象与地形的耦合效应,可为区域联防联控和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时空分布
后向轨迹聚类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展图
冯冰
肖丽梅
谢玲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环境
与资源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生态脆弱区环境过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基金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21FYJ057)
2022年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ZX2022012)
广西师范大学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2024PY020)。
文摘
以2013年、2017年、2021年3期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提取规定阈值的灯光分布区域表征城市建成区范围,通过城市空间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紧凑度、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特征、扩展格局,并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城市群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从空间扩展特征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空间以外延式扩展为主,整体紧凑度偏低,外围轮廓紧凑性较差。(2)从空间扩展格局看,城市群空间逐步形成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镇发展轴,崇左、玉林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同步扩展,初步形成协同发展格局。(3)城市群空间分布格局由“北—南”向“西北—东南”,最后向“东—西”方向逐步演变,标准差椭圆面积缩小,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南宁)移动。(4)从驱动机制看,影响城市群空间扩展的主导因素是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夜间灯光数据
城市群
空间扩展
驱动机制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Keywords
night-time lighting
urban agglomerations
spatial expansion
driving mechanism analysis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5-2022年桂林PM_(2.5)外来输送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2
作者
叶子葳
王琛泉
文建辉
卢德林
林清钰
陈春强
霍强
龙腾发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花山景
区
监测中心
广西
壮族自治
区
桂林
生态
环境
监测中心
广西师范大学
后勤保障处
出处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800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294147)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项目(ERESP2020Z15)资助。
文摘
为揭示桂林PM_(2.5)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在来源,选取桂林2015-2022年PM_(2.5)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利用HYSPLIT模型(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模拟桂林气团后向轨迹,结合聚类轨迹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解析不同季节PM_(2.5)潜在源区及其贡献强度。结果表明,桂林PM_(2.5)污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M_(2.5)输送途径的季节特征明显,是导致桂林PM_(2.5)月际变化“冬高夏低、春秋居中”的一大因素。华中地区和广东、广西地区的污染输送是桂林城区PM_(2.5)的主要外来贡献源,桂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对该地区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揭示了跨区域污染传输的机制以及局地气象与地形的耦合效应,可为区域联防联控和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PM_(2.5)
时空分布
后向轨迹聚类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
Keywords
PM_(2.5)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backward trajectory clustering
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CWT)method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
陈展图
冯冰
肖丽梅
谢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5-2022年桂林PM_(2.5)外来输送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叶子葳
王琛泉
文建辉
卢德林
林清钰
陈春强
霍强
龙腾发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