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的诗性:科技逻辑约束下的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闫若婻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8,共9页
诗性是对人类理想智慧样态的精神追求与生命表达。蕴含诗性的教学彰显了生命与艺术的交融,具体涵盖生命与艺术的深度交感、生命与艺术的心物合融、生命与艺术的审美达成。然而,科技逻辑对教学张力与价值的弱化,导致教学主体的单一约束... 诗性是对人类理想智慧样态的精神追求与生命表达。蕴含诗性的教学彰显了生命与艺术的交融,具体涵盖生命与艺术的深度交感、生命与艺术的心物合融、生命与艺术的审美达成。然而,科技逻辑对教学张力与价值的弱化,导致教学主体的单一约束、教学程式的线性固定、教学评价的静态固化。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教学的诗性回归,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学主体的审美内省,注重教学主旨的诗意表达,指向教学内容的审美统整,呈现教学过程的开放创生,达成教学评价的审美境界,以实现教学认识论层面理性与感性的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 生命意义 教学审美 教学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闫若婻 姚文伟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22,共14页
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有其独特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坚守,探明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倾向,需观照乡村文化的基本属性与价值立场。新时代学校美育文化诉求在主体、社会与族群的层级结构上指向人的审美品质、社会的精神图腾... 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有其独特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坚守,探明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倾向,需观照乡村文化的基本属性与价值立场。新时代学校美育文化诉求在主体、社会与族群的层级结构上指向人的审美品质、社会的精神图腾、族群的文化赓续。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根植于乡村文化传统,不仅内蕴乡村文化的道德与价值观取向、知识与融合度生成,也反映乡村主体的文化行为与表现。然而,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导致乡村学校美育陷入文化困境,核心表现为传统美育文化失语、乡土美育根脉断裂、主体美育体验破碎三个方面。为此,需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再造之道,从乡村学校美育文化理念重塑、乡村学校美育文化基因统整、乡村学校美育主体评价调适等方面入手,实现乡村学校美育文化生态系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美育 文化诉求 文化根脉 审美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经》到壮族民歌——通向生活世界的审美与情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丽萍 覃月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4-172,共9页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壮族民歌可以看作是《诗经》在时间与空间线上的传续。民歌的深刻文化源头,即是生活世界中的民众将日常生活付诸诗性思维的审美意境和情感自由表达的真实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壮族民歌 生活世界 诗性思维 情感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