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教学的诗性:科技逻辑约束下的反思
被引量:
2
1
作者
闫若婻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8,共9页
诗性是对人类理想智慧样态的精神追求与生命表达。蕴含诗性的教学彰显了生命与艺术的交融,具体涵盖生命与艺术的深度交感、生命与艺术的心物合融、生命与艺术的审美达成。然而,科技逻辑对教学张力与价值的弱化,导致教学主体的单一约束...
诗性是对人类理想智慧样态的精神追求与生命表达。蕴含诗性的教学彰显了生命与艺术的交融,具体涵盖生命与艺术的深度交感、生命与艺术的心物合融、生命与艺术的审美达成。然而,科技逻辑对教学张力与价值的弱化,导致教学主体的单一约束、教学程式的线性固定、教学评价的静态固化。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教学的诗性回归,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学主体的审美内省,注重教学主旨的诗意表达,指向教学内容的审美统整,呈现教学过程的开放创生,达成教学评价的审美境界,以实现教学认识论层面理性与感性的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
生命意义
教学审美
教学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
3
2
作者
闫若婻
姚文伟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22,共14页
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有其独特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坚守,探明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倾向,需观照乡村文化的基本属性与价值立场。新时代学校美育文化诉求在主体、社会与族群的层级结构上指向人的审美品质、社会的精神图腾...
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有其独特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坚守,探明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倾向,需观照乡村文化的基本属性与价值立场。新时代学校美育文化诉求在主体、社会与族群的层级结构上指向人的审美品质、社会的精神图腾、族群的文化赓续。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根植于乡村文化传统,不仅内蕴乡村文化的道德与价值观取向、知识与融合度生成,也反映乡村主体的文化行为与表现。然而,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导致乡村学校美育陷入文化困境,核心表现为传统美育文化失语、乡土美育根脉断裂、主体美育体验破碎三个方面。为此,需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再造之道,从乡村学校美育文化理念重塑、乡村学校美育文化基因统整、乡村学校美育主体评价调适等方面入手,实现乡村学校美育文化生态系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美育
文化诉求
文化根脉
审美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诗经》到壮族民歌——通向生活世界的审美与情感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丽萍
覃月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4-172,共9页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壮族民歌可以看作是《诗经》在时间与空间线上的传续。民歌的深刻文化源头,即是生活世界中的民众将日常生活付诸诗性思维的审美意境和情感自由表达的真实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壮族民歌
生活世界
诗性思维
情感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的诗性:科技逻辑约束下的反思
被引量:
2
1
作者
闫若婻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
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8,共9页
基金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面向乡村振兴的学校美育变革实践研究”(BAA240035)。
文摘
诗性是对人类理想智慧样态的精神追求与生命表达。蕴含诗性的教学彰显了生命与艺术的交融,具体涵盖生命与艺术的深度交感、生命与艺术的心物合融、生命与艺术的审美达成。然而,科技逻辑对教学张力与价值的弱化,导致教学主体的单一约束、教学程式的线性固定、教学评价的静态固化。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教学的诗性回归,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学主体的审美内省,注重教学主旨的诗意表达,指向教学内容的审美统整,呈现教学过程的开放创生,达成教学评价的审美境界,以实现教学认识论层面理性与感性的统合。
关键词
诗性
生命意义
教学审美
教学艺术
Keywords
poetic nature
meaning of life
teaching aesthetics
art of teaching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
3
2
作者
闫若婻
姚文伟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
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学院
盐城
师范
学院
教育
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22,共14页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VAA230006)。
文摘
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有其独特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坚守,探明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倾向,需观照乡村文化的基本属性与价值立场。新时代学校美育文化诉求在主体、社会与族群的层级结构上指向人的审美品质、社会的精神图腾、族群的文化赓续。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根植于乡村文化传统,不仅内蕴乡村文化的道德与价值观取向、知识与融合度生成,也反映乡村主体的文化行为与表现。然而,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导致乡村学校美育陷入文化困境,核心表现为传统美育文化失语、乡土美育根脉断裂、主体美育体验破碎三个方面。为此,需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再造之道,从乡村学校美育文化理念重塑、乡村学校美育文化基因统整、乡村学校美育主体评价调适等方面入手,实现乡村学校美育文化生态系统构建。
关键词
乡村学校美育
文化诉求
文化根脉
审美素养
Keywords
rural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cultural demand
cultural root
aest hetic com-petency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诗经》到壮族民歌——通向生活世界的审美与情感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丽萍
覃月弯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4-17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诗性传统与文化建设的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4BZW170)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西中小学中华文化认同的机制与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FMZ022)
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情感德育视域下岭南优秀民俗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18GWTSCX016)。
文摘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壮族民歌可以看作是《诗经》在时间与空间线上的传续。民歌的深刻文化源头,即是生活世界中的民众将日常生活付诸诗性思维的审美意境和情感自由表达的真实实践。
关键词
《诗经》
壮族民歌
生活世界
诗性思维
情感人类学
Keywords
the Book of Songs
the folk songs of Zhuang ethnic group
living world
poetic thinking
anthropology of emotio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教学的诗性:科技逻辑约束下的反思
闫若婻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
闫若婻
姚文伟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诗经》到壮族民歌——通向生活世界的审美与情感
杨丽萍
覃月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