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素梅 方建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72-777,共6页
目的: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压力后成长的结构维度,编制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量表,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n=120)和访谈(n=15)编制题项,形成初测问卷。选取456名预测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目的: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压力后成长的结构维度,编制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量表,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n=120)和访谈(n=15)编制题项,形成初测问卷。选取456名预测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570名正式施测样本进行项目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关联效度检验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从正式施测样本中抽取147人间隔2周后重测。以复原力量表(RQ)为效标工具。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维度包括人际关系、生活观念、应对技能、自我认知4个因子,能解释总方差的48.84%;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4个因子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x^2/,if:2.38,CFI=0.97,GFI=0.94,AGFI=0.92,NFI=0.95,RMSEA=0.05);问卷得分与RQ得分呈正相关(r=0.43,P〈0.01)。总问卷的Cronbachd系数是0.87,4个因子的a系数在0.64~0.79之间;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0,4个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68~0.84之间。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作为测量大学生压力后成长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压力后成长问卷 效度 信度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22
2
作者 欧阳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0-71,共2页
在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选取积极教学题材等策略,来实现心... 在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选取积极教学题材等策略,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