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构建“人文实验室”回应AI时代挑战
- 1
-
-
作者
贺祖斌
杨凯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4,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普及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研究”(课题编号BIA220064)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更显得急迫。本文提出“人文实验室”的价值主体在于人文教育、主要内容在于人文要素、依托场域在于校园环境、理念在于共享场景、核心在于跨学科性的价值内涵。AI时代构建“人文实验室”有利于解决学生心智培养不足的问题和人文关怀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结合高校案例,积极构建“人文实验室”探索人文教育的实践路径,切实回应AI时代挑战,为推动大学人文教育提供实践方案。
-
关键词
人文实验室”
AI时代
价值内涵
实践探索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党建信息化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陈松青
伍锦昌
-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27,共2页
-
文摘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时代的要求。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而实行信息化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策略选择。本文就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施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
-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党建
途径
-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探索师生支部共建模式 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林娜
伍锦昌
-
机构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22,共2页
-
基金
广西高校2007年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重点课题"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07DJ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本文在对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开展师生党支部挂联共建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开展好支部挂联共建活动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要明确开展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加强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结对共建要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提高长效性。
-
关键词
研究生党支部
挂联共建
组织建设
-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途径探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陈湘如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0,共2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理解"中国梦"的现状,并根据加强和丰富高校"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结合多样化、多角度、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方式来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也让大学生在责任和使命中用实际行动引领青春梦。
-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梦
宣传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制度创新——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
- 5
-
-
作者
褚添有
阳永煊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
文摘
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的根源在于廉政制度建设存在着民主、法制、监督、科学、规范等一系列要素的欠缺。因此 ,廉政建设的关键是弥补要素欠缺 ,进行制度创新 ,实现廉政建设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 ,使公职人员“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
-
关键词
腐败
制度要素欠缺
制度创新
权力制约
法制
公职人员
-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民族地方政府治理体系法治化建设的法理阐释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陈国华
黄竹胜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71,共4页
-
文摘
从本质上看,民族地区的政府治理就是国家解决民族地方问题的过程和行动,是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运用现代治理工具和治理机制合作推进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过程。国家治理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和民族法治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则是这个过程的核心。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实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体制、机制以及政府治理能力的法治化则构成国家治理民族地方的三个维度,也是民族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法治的方式来实现政府治理民族地方的制度体系的改造、治理机制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则成为国家治理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的基本路径选择。
-
关键词
民族地方政府
政府治理体系
法治化
-
分类号
D927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探析
被引量:24
- 7
-
-
作者
蒋丽琳
旷永青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4-139,共6页
-
基金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BKS147)的阶段性成果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学生资助专项重点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1ZJY136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自2018年5月教育部开展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高校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外部驱动力不强、内生行动力不足、协同推动力不够等突出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三全育人”动力机制的构建,有效促进“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高效顺畅运转。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科学把握“三全育人”的教育规律以及高校“三全育人”动力机制自身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建构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健全政策引导机制、优化条件保障机制、改进督导落实机制,着力增强高校“三全育人”的外驱牵引力;二是通过深化主体认同机制、完善主体自育机制,充分激活高校“三全育人”的内生行动力;三是通过构建主体协同机制、盘活课程协同机制、理顺多元协同机制、创新平台协同机制,全面提升高校“三全育人”的协同推动力,从而共同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生根。
-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三全育人
动力机制
建构路径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民主党派旗帜性人物培养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林国庆
于雷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82-83,86,共3页
-
文摘
高校作为党外知识分子聚集地,是民主党派人士的"蓄水池"。要发挥好高校的"蓄水池"作用,做好民主党派人士队伍建设,培养好民主党派旗帜性人物尤为关键。文章阐述了加强民主党派旗帜性人物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发现培养对象、发挥蓄水池作用、拓宽培养方式、搭建政治台阶的民主党派旗帜性人物培养策略。
-
关键词
高校
民主党派
旗帜性人物
培养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