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夜读偶记》初探——关于形式美、主观心理描写、现代派、现代派与现实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焕平 刘海东 《学术论坛》 1987年第2期38-43,共6页
茅盾先生在现代我国文坛上,素来以主题深刻、场面宏丽的小说,切中肯綮、寻幽探微的文艺评论独树一帜。茅盾先生的文艺评论,至今读来仍让人为之心折。其知识的广博,见地的深邃,说理的透彻,语气的和霭温婉,怕是无人能比的。尤为可贵的是,... 茅盾先生在现代我国文坛上,素来以主题深刻、场面宏丽的小说,切中肯綮、寻幽探微的文艺评论独树一帜。茅盾先生的文艺评论,至今读来仍让人为之心折。其知识的广博,见地的深邃,说理的透彻,语气的和霭温婉,怕是无人能比的。尤为可贵的是,茅盾先生常慧眼独具地率先看到文艺的大动向,并从全局上把握它。《夜读偶记》(以下简称《偶记》),就是当年全国第一篇系统地阐述现实主义与现代派关系的理论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现代派文学 心理描写 文学传统 茅盾 文艺评论 内容与形式 阶级斗争 艺术形式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晋诗人的逆反式抒情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大雷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101-104,共4页
论西晋诗人的逆反式抒情胡大雷一、何谓“逆反式抒情”建安、正始时期的著名诗人,如三曹七子、嵇阮诸人,其诗歌抒发情感的诸层面与其个体生活的诸层面紧密相连,从其诗歌可以看出诗人生活的影子。此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概... 论西晋诗人的逆反式抒情胡大雷一、何谓“逆反式抒情”建安、正始时期的著名诗人,如三曹七子、嵇阮诸人,其诗歌抒发情感的诸层面与其个体生活的诸层面紧密相连,从其诗歌可以看出诗人生活的影子。此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概括建安时期诗人个体生活与社会境况及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诗人 《诗品》 《咏史》诗 诗歌抒情 《文选》李善注 文心雕龙 爱情诗 陆机 晋书 建功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植诗歌的体类及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飞之 《中州学刊》 1986年第3期75-80,共6页
如果把曹植诗歌放在诗歌发展的历史范围内来考察,就会突出地感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即为我国抒情诗歌的发展创造了诸多的体类,以至笼罩着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坛,对后来多种诗派的形成及发展,都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个问... 如果把曹植诗歌放在诗歌发展的历史范围内来考察,就会突出地感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即为我国抒情诗歌的发展创造了诸多的体类,以至笼罩着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坛,对后来多种诗派的形成及发展,都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个问题认识得较早的诗人,首推谢灵运。虽然在他以前,已有跟曹植同时代的杨修,陈琳和吴质,还有西晋初年的鱼豢、陈寿和左思等人,都曾对曹植诗歌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诗歌 史事 杂诗 谢灵运 游仙诗 忧生之嗟 景物诗 咏史诗 农事诗 曹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颗温馨的女性诗魂——评台湾当代诗人席慕蓉的诗歌创作
4
作者 龙超领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4-78,共5页
席慕蓉作为诗人,是一九八一年以后才出名的。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诗集《七里香》出版,在校园里引起了巨大的“骚动与销售热潮”,而其震动力即“迅速超出校园,文学圈外,在社会激起波澜”,诗集于很短的时间里就印刷了六次;这使台湾诗坛上过... 席慕蓉作为诗人,是一九八一年以后才出名的。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诗集《七里香》出版,在校园里引起了巨大的“骚动与销售热潮”,而其震动力即“迅速超出校园,文学圈外,在社会激起波澜”,诗集于很短的时间里就印刷了六次;这使台湾诗坛上过去名不经传的席慕蓉成了著名诗人。而《时光九篇》于1987年元月在台湾出版后,仅至同年九月就已印刷了十六次,其震撼程度更是让人吃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慕蓉 诗魂 诗歌创作 七里香 纪弦 台湾诗坛 现代派 爱情诗 诗集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星让位于群星对一种艺术现象的思考
5
作者 黄伟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9-80,共2页
对艺术明星的崇拜由来已久,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典型、舞台银幕上的演员明星,长期以来赢得读者的青睐、观众的崇拜。这种对典型和明星的崇拜,有时竟会让人们产生某种错觉,仿佛艺术的目的就是提供典型、生产明星。然而近来出现了一系列耐人... 对艺术明星的崇拜由来已久,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典型、舞台银幕上的演员明星,长期以来赢得读者的青睐、观众的崇拜。这种对典型和明星的崇拜,有时竟会让人们产生某种错觉,仿佛艺术的目的就是提供典型、生产明星。然而近来出现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现象。先是台湾“小虎队”的演唱一下风靡了大陆声像市场,这和80年代的邓丽君崇拜、费翔崇拜显然有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星 艺术现象 星对 欣赏主体 群体形象 艺术典型 欣赏者 艺术欣赏 独立意识 银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剧灵魂的自我拯救——论《庄子》的艺术魅力及其历史意义
6
作者 王增恂 《学术论坛》 CSSCI 1989年第3期76-79,共4页
读过《庄子》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与其他诸子相比,我们所感受到的庄子,不同于孔子那样孜孜传教,温柔敦厚的说教者,也不同于孟子那样感情激越、善设机巧的宣传家,也不同于老子那样凌空飘逸、洒脱无为的逍遥客;而是一个血肉丰满、可感... 读过《庄子》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与其他诸子相比,我们所感受到的庄子,不同于孔子那样孜孜传教,温柔敦厚的说教者,也不同于孟子那样感情激越、善设机巧的宣传家,也不同于老子那样凌空飘逸、洒脱无为的逍遥客;而是一个血肉丰满、可感可知、可以唤起人们灵魂情感的、亲切平易的长者形象,是一个勤于思考、苦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魅力 自我拯救 历史意义 历史真实 心理真实 社会现实 列维·斯特劳斯 理想与现实 情感语言 社会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对文学革命的创导与影响
7
作者 吴康 《江汉论坛》 1986年第9期56-59,共4页
思想革命的理论纲领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开创人之一.他早期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个性学说,它导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陈独秀将人性分为"黑暗的方面"和"光... 思想革命的理论纲领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开创人之一.他早期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个性学说,它导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陈独秀将人性分为"黑暗的方面"和"光明的方面","贪得、利己、忌妒、争杀、虚伪、欺诈"是人性黑暗的方面;"相爱、互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文学革命 思想革命 个性解放 新文化运动 社会解放 新文学 理论纲领 郭沫若 进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向
8
作者 刘泰隆 《学术论坛》 1985年第12期24-28,共5页
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有哪些新趋向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指导思想和原则方面,由片面强调服从政治转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由“以论带史”转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由“破字当头”转到“立”拿当头。毛泽东同志说... 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有哪些新趋向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指导思想和原则方面,由片面强调服从政治转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由“以论带史”转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由“破字当头”转到“立”拿当头。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所说的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周扬同志也指出:“无产阶级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线,它的主观利益和历史的发展的客观的行程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新趋向 中国现代文学史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文学道路 政治家 发展趋向 政治转向 作家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蕙风词话》的主体精神
9
作者 张利群 《学术论坛》 1988年第1期50-53,共4页
中国古文论发展到清末王国维、况周颐的词论止,已完成它在批评史上的最后一笔。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入手探索中国古文论发展的轨迹,总结两千年来文论发展经验的文章浩如烟海但对与王国维同时的况周颐却冷眼相待,研究论文屈指可数。
关键词 主体精神 蕙风词话 王国维 中国古文 况周颐 发展经验 人间词话 词论 批评史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与对抗——论部分“新生代”小说
10
作者 张琴凤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新生代”小说 私人性生存 对抗性写实 个人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抒情散文片论
11
作者 刘伯贤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8年第S1期103-105,共3页
本文拟从心灵之歌、意境美、象征、对比等角度探析茅盾解放前的抒情散文的艺术魅力。茅盾的抒情散文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关键词 心灵之歌 意境美 象征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选择论——解脱审美反映论的困境
12
作者 李林 《学术论坛》 1988年第5期73-76,共4页
审美反映论垄断中国美学界达数十年之久,然而,随着哲学和美学的发展,它逐渐暴露出自身的逻辑矛盾,陷进不能自拔的理论困境之中。审美择择论就是在解脱这种困境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关键词 审美活动 审美需要 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 审美关系 中国美学 动力来源 心理紧张 审美反映论 审美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