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靖西M_L2.5级陷落地震灾害的工程处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龙政强 张沛全 +2 位作者 龙安明 杨超英 莫兴林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调查了2010年3月6日广西靖西禄峒ML2.5级陷落地震的现场灾害,收集了灾后的工程处理资料。通过分析后认为,本次事件的灾后工程处理上有3大做法,即"房屋搬迁、明渠开挖-地表引水相结合、地上地下水资源联合利用"。这些做法使得... 调查了2010年3月6日广西靖西禄峒ML2.5级陷落地震的现场灾害,收集了灾后的工程处理资料。通过分析后认为,本次事件的灾后工程处理上有3大做法,即"房屋搬迁、明渠开挖-地表引水相结合、地上地下水资源联合利用"。这些做法使得本次陷落地震造成的灾害往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地震 工程处理 淹没 灾害 联合利用 广西靖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线性化的二维地震反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永幸 杨仕升 高鹏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2-698,共7页
工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核心工作,也是抗震设计和震害估计的重要内容。文中在综合分析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现状及成果的基础上,从工程应用实际出发,采用频域分析方法、等效线性化的土体模型和粘性传递边界条件... 工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核心工作,也是抗震设计和震害估计的重要内容。文中在综合分析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现状及成果的基础上,从工程应用实际出发,采用频域分析方法、等效线性化的土体模型和粘性传递边界条件,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一工程场地进行二维地震反应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和一维等效线性化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反应谱形状和峰值加速度来看,采用二维等效线性化的频域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用于分析横向不均匀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分析 等效线性化 传递边界 有限元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覆盖型岩溶区Ⅱ类场地地震效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忠利 齐文浩 +1 位作者 袁媛 罗云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2-521,共10页
针对广西特殊的覆盖型岩溶区的场地地质条件,通过收集区内的393个地震工程地质钻孔,利用大量的剪切波速及土工测试资料,建立了土层地震动反应分析模型,采用一维波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对Ⅱ1、Ⅱ2和Ⅱ3三个亚类分别计算得到了地表峰值加... 针对广西特殊的覆盖型岩溶区的场地地质条件,通过收集区内的393个地震工程地质钻孔,利用大量的剪切波速及土工测试资料,建立了土层地震动反应分析模型,采用一维波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对Ⅱ1、Ⅱ2和Ⅱ3三个亚类分别计算得到了地表峰值加速度及相关反应谱,并拟合得到了规准化反应谱,定量分析了广西覆盖型岩溶区Ⅱ类场地地震动的效应。结果表明,三个亚类场地动力放大系数均较大,场地对反应谱平台值的放大作用与对峰值的放大作用并不一致;Ⅱ1、Ⅱ2和Ⅱ3峰值加速度放大倍数分别为1.17、1.31、1.26,而平台值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49、1.52、1.38;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别为0.26s、0.33s和0.39s,反应谱下降段受控于输入反应谱下降段;同时给出了场地反应谱平台值、特征周期和衰减系数的推荐值。上述结果可为确定广西覆盖型岩溶区设计地震动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岩溶区 Ⅱ类场地 地震效应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约束下的广西罗阳山地震、地质与地貌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沛全 李冰溯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2年第1期79-90,共12页
使用重新调查后的1936年灵山63/4级地震的烈度资料,结合罗阳山西北麓和南麓的河流地貌与地质构造考察,参考该地区裂变径迹年代学资料,探讨了罗阳山地区的地质力学环境。重新调查后的极震区等烈度区有北北西和北东2个优势方向区域,这2个... 使用重新调查后的1936年灵山63/4级地震的烈度资料,结合罗阳山西北麓和南麓的河流地貌与地质构造考察,参考该地区裂变径迹年代学资料,探讨了罗阳山地区的地质力学环境。重新调查后的极震区等烈度区有北北西和北东2个优势方向区域,这2个区域围绕北北西向的泗州断层和北东向的寨圩断层展布。在构造与地貌调查中发现:罗阳山山体有地貌隆升表现,并得到了裂变径迹证据支持;罗阳山西北麓山前冲沟具右旋活动表现;泗州断层内部破裂面的倾向以南西向为优势方向,并具顺时针旋转和高倾角特征。地震分布显示:寨圩断层和泗州断层交汇部位的东南侧有小地震密集展布现象。经分析后认为,以上构造地貌现象是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约束下的地震、地质和地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罗阳山 活动构造 构造地貌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靖西M_(s)5.2级地震基本情况与灾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蒙陆斌 聂冠军 赵修敏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655-666,共12页
2019年11月25日广西靖西市湖润镇发生M_(s)5.2级地震,该地震震情特征在同级地震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是研究解剖中强地震的典型震例。本文介绍了广西靖西M_(s)5.2级地震的地震序列,分析此次地震的余震特征,总结此次地震震区的地质构造和... 2019年11月25日广西靖西市湖润镇发生M_(s)5.2级地震,该地震震情特征在同级地震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是研究解剖中强地震的典型震例。本文介绍了广西靖西M_(s)5.2级地震的地震序列,分析此次地震的余震特征,总结此次地震震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特点。通过对震区开展房屋结构、房屋震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等调查,评定地震烈度及灾害损失。分析表明,广西靖西M_(s)5.2级地震为主余震型地震,余震强度大,分布集中。此次地震烈度Ⅵ度区虽面积不大,但震害较严重。此外,分析还表明地质地貌条件和抗震设防的差异会造成较大的震害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西地震 灾害调查 震害特征 岩溶地区地震 地震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蒸发过程的气候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曾召田 吕海波 +1 位作者 赵艳林 罗丹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6-243,共8页
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运用土体渗流和蒸发理论,建立了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以现场观测的气候数据作为边界条件,模拟分析了膨胀土柱蒸发过程中6个气象因子对蒸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净辐射和风速对膨胀土蒸发影... 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运用土体渗流和蒸发理论,建立了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以现场观测的气候数据作为边界条件,模拟分析了膨胀土柱蒸发过程中6个气象因子对蒸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净辐射和风速对膨胀土蒸发影响显著,其它气象因子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蒸发过程 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 气候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官塘片区红粘土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华贵 蒋文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0-284,334,共5页
根据广西柳州市官塘片区地震小区划45个钻孔的红粘土土层剪切波速实测数据,对其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红粘土的剪切波速随埋深增加的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规律,经验公式为VS=200.4H0.143(R2=0.756);(2)与其它地... 根据广西柳州市官塘片区地震小区划45个钻孔的红粘土土层剪切波速实测数据,对其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红粘土的剪切波速随埋深增加的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规律,经验公式为VS=200.4H0.143(R2=0.756);(2)与其它地区粘性土的剪切波速分布规律相比,官塘片区红粘土在埋深较浅时具有较高的剪切波速,随埋深增加其剪切波速递增率减小;(3)所建立的经验公式用于该地区实际工程预测红粘土的剪切波速效果好于《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可供当地实际工程估算研究红粘土的剪切波速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官塘 红粘土 剪切波速 土层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的形态对土体收缩性及贯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稳 曾召田 +2 位作者 刘华贵 莫红艳 肖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土中水是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土颗粒的结合形态也是影响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通过不同含水率下土体的收缩试验和袖珍贯入试验,研究了土中水的形态对土体收缩性及贯入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中水的结合形态对土体收缩... 土中水是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土颗粒的结合形态也是影响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通过不同含水率下土体的收缩试验和袖珍贯入试验,研究了土中水的形态对土体收缩性及贯入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中水的结合形态对土体收缩性及贯入强度有显著影响,最大吸着水含量是一个临界点。土体初始含水量高于临界值时,随含水量的增加,土体收缩变形急剧递增,贯入强度递减;土体初始含水量低于临界值时,随含水量的减少,土体收缩变形变化微小,贯入强度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中水形态 力学性质 收缩试验 袖珍贯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江地区新生代断裂活动及构造变形机制的物理模拟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聂冠军 于红梅 +2 位作者 何声 李冰溯 潘黎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16-328,共13页
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起源于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内发育的同沉积断裂,这些断裂近等间距平行分布,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多期次左旋走滑活动,进而导致了右江地区整体发生简单剪切变形。利用三维沙箱模型展开了物理模拟实验,对新生代右江地区的变形... 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起源于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内发育的同沉积断裂,这些断裂近等间距平行分布,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多期次左旋走滑活动,进而导致了右江地区整体发生简单剪切变形。利用三维沙箱模型展开了物理模拟实验,对新生代右江地区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早期在红河断裂的左旋剪切错动和印支地块的顺时针旋转联合作用下,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复活,并发生明显的左旋走滑活动;随后川滇地块发生东南向的挤出运动,对右江地区产生侧向挤压,导致了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新一轮的快速左旋走滑活动,同时还导致了右江地区西部的地壳压缩增厚。实验证实新生代右江地区的简单剪切变形以及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活动是印支地块和川滇地块挤出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连锁反应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地区 走滑断裂 变形机制 地块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江地区新生代走滑断裂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聂冠军 杨仕升 +1 位作者 张沛全 李冰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4-1105,共12页
右江地区位于华南、川滇和印支三个活动块体的结合部位,新生代该区发育一系列北西向左旋走滑断裂及伴生盆地。这些断裂近等间距分布,将右江地区分割成多个长条形区间,断裂活动又导致各区间相互发生左行运动。根据这些断裂的走滑错移量... 右江地区位于华南、川滇和印支三个活动块体的结合部位,新生代该区发育一系列北西向左旋走滑断裂及伴生盆地。这些断裂近等间距分布,将右江地区分割成多个长条形区间,断裂活动又导致各区间相互发生左行运动。根据这些断裂的走滑错移量以及伴生盆地的拉分量,计算获得区域应变和动力学涡度。研究结果表明右江地区在新生代整体发生无旋转的简单剪切变形,其最大主张应变为近南北向。新生代以来,右江地区先后受到印支块体和川滇块体侧向挤出的影响,右江地区的单剪变形和区内的北西向断裂活动正是这两个块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连锁反应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地区 走滑断裂 运动学涡度 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脉动测试及其在场地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胡仲有 杨仕升 李航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8,共8页
介绍了地脉动的原理、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场地卓越周期的测定及其在场地及场地土判定与评价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对地脉动频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地脉动测试确定场地卓越周期的效果较为理想,其在场... 介绍了地脉动的原理、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场地卓越周期的测定及其在场地及场地土判定与评价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对地脉动频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地脉动测试确定场地卓越周期的效果较为理想,其在场地及场地土判定与评价中的结果与利用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结果基本一致;场地岩土层结构直接影响地脉动的频谱特性,二者的变化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 卓越周期 场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