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森林不同菌根类型乔木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及根系水力性状差异
1
作者 王炳超 许黎明 +2 位作者 罗龙德 李旗霞 蒋国凤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6-1059,共14页
为解释喀斯特森林乔木根际土壤共生菌根真菌及其关联类群,探究不同菌根类型乔木根系的抗旱性,该文主要通过PacBio三代测序和测定压力-容积曲线的方法,对广西河池市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个树种的根系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 为解释喀斯特森林乔木根际土壤共生菌根真菌及其关联类群,探究不同菌根类型乔木根系的抗旱性,该文主要通过PacBio三代测序和测定压力-容积曲线的方法,对广西河池市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个树种的根系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85个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并聚类得到8 028个真菌OTUs,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70.76%)、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13.17%)和未分类真菌为主(unclassified fungi,相对丰度10.41%)。(2)喀斯特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主要受到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 EMF)和病原菌(pathogen)相对丰度的影响,其中AMF相对丰度显著高于EMF(1.691%>0.698%,P<0.01),并且共生菌根真菌与其他真菌类群相对丰度均无显著相关性。(3)选取AMF、EMF占比较高的典型树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AM植物类群根系的饱和渗透势(Ψ_(sft))、膨压丧失点水势(Ψ_(tlp))和膨压丧失点相对含水量(RWC_(tlp))均显著低于EM植物类群(P<0.05)。综上,喀斯特森林乔木根际土壤中的AMF优势程度高于EMF;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其他重要的组成菌群对共生菌根真菌没有造成直接影响;表明喀斯特森林中AM植物根系的抗旱性比EM植物根系更强。该研究有助于后续菌根真菌的分离和鉴定,为石漠化治理的树种选择和菌根生物技术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根际土壤真菌 多样性 共生菌根 PacBio三代测序 水力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