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昌亮 凌艺春 杨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12-113,共2页
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大批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发挥着自身的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 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大批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发挥着自身的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推行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建专业教学团队、完善专业建设资金的支持系统、普及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第三方评价等途径来提高专业质量,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技术 区域经济 专业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milton理论的多机系统励磁与UPFC的非线性鲁棒协调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登义 孔繁镍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15-121,126,共8页
针对多机电力系统中参数的不确定扰动对系统稳定控制器影响的问题,利用广义耗散Hamilton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多机励磁和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首先,建立了包含UPFC动态调节作用的多机电力系统动态方程,构造了系统的Ha... 针对多机电力系统中参数的不确定扰动对系统稳定控制器影响的问题,利用广义耗散Hamilton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多机励磁和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首先,建立了包含UPFC动态调节作用的多机电力系统动态方程,构造了系统的Hamilton能量函数,从而将系统表示成广义耗散Hamilton系统形式。其次,利用含参数摄动的L_2干扰抑制控制理论设计了多机励磁和UPFC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此控制器设计过程同样适用于含有参数摄动的其他FACTS装置与多机励磁的协调控制器设计。最后,以四机两区域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系统中存在多种参数摄动时,所设计协调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的功角稳定、实现UPFC接入点电压的无差调节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 统一潮流控制器 广义HAMILTON系统 L_2干扰抑制控制理论 参数摄动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D-H模型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莫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4-68,共5页
针对目前实验室已经开发完成的六自由度机器人,基于D-H模型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自行编制了对应的计算机数值计算程序,并进行了仿真模型分析,最后结合具体的机器人实例,对六自由度机器人标准姿态进行本体标定试验,并... 针对目前实验室已经开发完成的六自由度机器人,基于D-H模型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自行编制了对应的计算机数值计算程序,并进行了仿真模型分析,最后结合具体的机器人实例,对六自由度机器人标准姿态进行本体标定试验,并通过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实验室机器人标定后的定位精度与实际精度非常接近,机器人的标准姿态的定位精度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 工业机器人 D-H模型 本体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故障树分析的船舶纵向补给装置液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翟红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89-191,共3页
舰船在执行远距离作战任务时,为了延长舰船的工作时间,保障工作质量,必须要对舰船进行油料、淡水、弹药等方面的补给。由于船舶在海上补给过程中会受到海风、海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补给船与被补给船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具有... 舰船在执行远距离作战任务时,为了延长舰船的工作时间,保障工作质量,必须要对舰船进行油料、淡水、弹药等方面的补给。由于船舶在海上补给过程中会受到海风、海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补给船与被补给船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补给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对船舶纵向补给装置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纵向补给装置的液压补偿系统,并设计了基于模糊故障树分析的纵向补给装置液压系统。该系统利用波浪补偿原理缓冲波浪产生的冲击力,对提高船舶海上纵向补给装置的稳定性和补给效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给装置 模糊故障树 补偿原理 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Backstepping的SVC鲁棒L_2性能控制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娇英 李啸骢 +1 位作者 李文涛 黄梦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0-44,69,共6页
针对含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单机系统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讨论了SVC的自适应鲁棒控制问题。将L2增益设计方法与Backstepping方法相结合,同时引入参数估计思想,通过递归地构造整个系统的能量存储函数获得闭环反馈控制律,保证系统对... 针对含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单机系统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讨论了SVC的自适应鲁棒控制问题。将L2增益设计方法与Backstepping方法相结合,同时引入参数估计思想,通过递归地构造整个系统的能量存储函数获得闭环反馈控制律,保证系统对干扰输入具有L2性能,对未知参数具有自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器在系统受扰时可以使系统较快稳定,暂态过程中有效维持SVC接入点电压,系统对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 自适应控制 BACKSTEPPING方法 鲁棒控制 L2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为引导授课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8
6
作者 凌艺春 黄飞 翟红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8-99,共2页
文章就公开发表的上一篇文章"‘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为引导授课模式的研究"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行为予以引导的授课模式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做出了阶段性的结论,提出了整改方案,并将在下一轮的教... 文章就公开发表的上一篇文章"‘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为引导授课模式的研究"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行为予以引导的授课模式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做出了阶段性的结论,提出了整改方案,并将在下一轮的教学实践中试行调整后的授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演示讨论式教学 “谈话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为授课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凌艺春 翟红云 黄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05-107,共3页
文章通过论述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研究状况,结合英德两国及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行为施于引导的授课模式,并对授课模式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推出了一套可实施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行为导向 素描解说法 双线并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阵列倾角及方位角的最优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谢彤 李可成 +2 位作者 马昭键 黄可煜 刘山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根据光伏阵列的特点建立了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分析光伏倾角和方位角对容量和能量价值最大化的影响,并结合2017年的发电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出容量和能量价值最大化的倾角和方位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最佳的光伏安装角度... 根据光伏阵列的特点建立了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分析光伏倾角和方位角对容量和能量价值最大化的影响,并结合2017年的发电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出容量和能量价值最大化的倾角和方位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最佳的光伏安装角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光伏阵列 倾角 方位角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3
9
作者 莫毅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5期232-235,274,共5页
针对鲁棒控制在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性能较差以及自适应控制收敛有限,容易造成机器人出现无法控制和往复震荡等现象。为此,综合考虑机器人动力传输与摩擦学特性,为降低测量误差对系统参数估计的影响,利用极大似然参数估计方... 针对鲁棒控制在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性能较差以及自适应控制收敛有限,容易造成机器人出现无法控制和往复震荡等现象。为此,综合考虑机器人动力传输与摩擦学特性,为降低测量误差对系统参数估计的影响,利用极大似然参数估计方法得到参数辨识的精确结果,同时将自适应鲁棒控制的积分参数估计调整为比例积分参数估计,在期望补偿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仿真验证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显著提高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和可控性,轨迹的跟踪精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控制 极大似然参数估计 轨迹跟踪 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舰载无人直升机着舰控制研究
10
作者 翟红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89-191,共3页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逐渐应用于侦查、通信中继、货物运输等领域。然而,当前无人机着舰系统仍存在鲁棒性不足、处理随机性情况能力弱等缺点。为保证无人直升机高效准确的着舰,本文对逆系统和单隐层神经网络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逐渐应用于侦查、通信中继、货物运输等领域。然而,当前无人机着舰系统仍存在鲁棒性不足、处理随机性情况能力弱等缺点。为保证无人直升机高效准确的着舰,本文对逆系统和单隐层神经网络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姿态控制器和速度控制器的研究,构建了一款适用于舰载无人直升机着舰的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无人直升机控制高效率和强鲁棒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逆系统 单隐层神经网络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