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环境下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盛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9-203,207,共6页
为了提高智汽车的驾驶安全性,研究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包括路径规划和跟踪两个方面。对于路径规划,在传统RRT算法基础上,将路径转角引入度量函数中,实现了对距离和平滑性的综合度量;将目标偏向策略和相向扩展策略引入到扩展方法中,... 为了提高智汽车的驾驶安全性,研究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包括路径规划和跟踪两个方面。对于路径规划,在传统RRT算法基础上,将路径转角引入度量函数中,实现了对距离和平滑性的综合度量;将目标偏向策略和相向扩展策略引入到扩展方法中,将随机扩展改进为启发扩展,从而提出了CE-RRT算法,经仿真验证,CE-RRT算法不仅提高了路径规划成功率,而且缩短了规划时间。对于路径跟踪,建立了车辆路径跟踪的线性时变误差模型,设计了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直线路径的完全跟踪,对圆形路径也有很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自动驾驶系统 CE-RRT算法 目标偏向策略 相向扩展策略 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在汽车车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秋琴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2,78,共5页
目前,聚碳酸酯以其安全性和轻量化的优势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玻璃车窗,在汽车车窗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由于聚碳酸酯具有更加环保和可塑性的特点,在美国和欧盟地区已经开始全面普及聚碳酸酯车窗。主要对聚碳酸酯在汽车车窗领域的应... 目前,聚碳酸酯以其安全性和轻量化的优势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玻璃车窗,在汽车车窗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由于聚碳酸酯具有更加环保和可塑性的特点,在美国和欧盟地区已经开始全面普及聚碳酸酯车窗。主要对聚碳酸酯在汽车车窗领域的应用范围,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汽车车窗 轻量化 应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冷却风扇叶片参数优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盛福 王欣欣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52,共5页
车辆冷却风扇是重要的发动机冷却散热装置,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的正常工作。基于叶片参数对风扇性能影响,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分析。经过对参数分析,选取三因子,建立L9(34)正交试验表,采用CFD对各试验组进行建模分析。采用SPSS对结果进行分... 车辆冷却风扇是重要的发动机冷却散热装置,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的正常工作。基于叶片参数对风扇性能影响,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分析。经过对参数分析,选取三因子,建立L9(34)正交试验表,采用CFD对各试验组进行建模分析。采用SPSS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到参数优化组合,得到优化模型。采用风洞试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可知:优化模型2比原始设计流量增加20.2%,而功率只增加了6.0%,而优化模型1流量增加为17.8%,而功率增加为8.15%;模型2结果更优,整体性能得到改善,风量提升而消耗功率降低;风洞试验表明优化设计结果的可靠性,也说明风扇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以作为实际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冷却风扇 正交试验 模型 风洞试验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汽车传动离合器接合过程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盛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9-183,共5页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接合过程直接影响到车辆起步性能和动力传递,并影响系统各单元的使用寿命。针对离合器接合过程的特点,对滑摩状态和接合状态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从滑摩功和冲击度两个方面对离...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接合过程直接影响到车辆起步性能和动力传递,并影响系统各单元的使用寿命。针对离合器接合过程的特点,对滑摩状态和接合状态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从滑摩功和冲击度两个方面对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评价,获取影响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因素;根据动力模型和数学模型,基于Simulink建立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坡度及载重等因素对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片的角速度、滑摩功及冲击度的影响,获取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可知:随着油门开度和油门变化率的逐渐增大,离合器接合角速度和接合时间都有所增大,接合过程产生的滑摩功也不断增多;随着起步坡度、载重的增大,离合器接合角速度逐渐减小,接合时间逐渐增大,接合过程产生的滑摩功也不断增多;分析过程和结果为此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离合器 接合过程 滑摩状态 动力模型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电子油门踏板故障诊断 被引量:13
5
作者 蒋玉秀 赵晓欢 邓元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0-1377,共8页
针对电子油门踏板的工作状况,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原理,建立故障诊断模型。根据实际采集的试验数据,通过电子油门踏板故障分类器设计并定义6种故障判断模式,测试4组不同故障顺序的试验样本。在MATLAB中检查定义变量对应的维度后,开展故障诊... 针对电子油门踏板的工作状况,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原理,建立故障诊断模型。根据实际采集的试验数据,通过电子油门踏板故障分类器设计并定义6种故障判断模式,测试4组不同故障顺序的试验样本。在MATLAB中检查定义变量对应的维度后,开展故障诊断,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概率神经网络故障模型可以省时、高效地预测故障类型,且测试试验数据显示顺序结构诊断用时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油门踏板 概率神经网络 故障模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Si铝合金氩弧焊气孔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业东 金长义 +2 位作者 农琪 邓开豪 石秋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3-195,共3页
在氩弧焊工艺试验基础上,分析了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和焊接工艺方法对铝合金焊缝中气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铝合金母材和焊丝表面状况、惰性气体的纯度、焊接工艺参数等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减少铝合金焊缝中的气孔。
关键词 铝合金 TIG焊 液态金属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后热处理对6061铝合金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业东 农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通过金相技术、力学性能试验和SEM技术,研究了固溶+时效热处理对6061铝合金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焊接接头两侧热影响区内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软化区,其原因是由于焊接热输入的影响使该部位发生了过时效。... 通过金相技术、力学性能试验和SEM技术,研究了固溶+时效热处理对6061铝合金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焊接接头两侧热影响区内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软化区,其原因是由于焊接热输入的影响使该部位发生了过时效。固溶处理+人工时效热处理后,焊缝和热影响软化区析出较多的强化相(Mg2Si),焊接接头硬度和拉伸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软化 焊后热处理 强化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Si铝合金6061焊接接头组织软化与强化机理 被引量:11
8
作者 农琪 谢业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150,共3页
通过拉伸、硬度试验以及金相分析,对铝合金6061焊接接头的软化和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焊接接头强度为175 MPa,经(525±5)℃×2 h固溶+(165~175)℃×8 h时效热处理后,焊接接头强度提高至236MPa,HAZ... 通过拉伸、硬度试验以及金相分析,对铝合金6061焊接接头的软化和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焊接接头强度为175 MPa,经(525±5)℃×2 h固溶+(165~175)℃×8 h时效热处理后,焊接接头强度提高至236MPa,HAZ的硬度得到明显改善,拉伸试验断裂位置由HAZ转至焊缝,固溶+时效热处理使得焊缝区和HAZ析出大量弥散与基体共格的强化相,使焊接接头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6061 时效 软化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Cr18Ni12Mo2Ti不锈钢板对接接头焊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业东 农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2-203,共2页
通过对0Cr18Ni12Mo2Ti不锈钢的焊接性能分析,选择适宜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并将此工艺应用于0Cr18Ni12Mo2Ti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0Cr18Ni12Mo2Ti 不锈钢 焊接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6与6061铝合金焊接工艺实验与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业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13-114,共2页
采用ER5356焊丝,对5A06和6061铝合金板材分别进行TIG焊和MIG焊,在所选取的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下,均获得了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
关键词 铝合金 焊接工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