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运动能力的热依赖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武正军
王振兴
+3 位作者
刘海洋
何南
于海
黄乘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爬行动物的行为表现对体温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对较高且稳定的体温有利于爬行动物的运动表现。为了解温度对鳄蜥运动表现的影响,2009年7—8月在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我们对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进行运动...
爬行动物的行为表现对体温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对较高且稳定的体温有利于爬行动物的运动表现。为了解温度对鳄蜥运动表现的影响,2009年7—8月在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我们对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进行运动能力的测定。实验动物分为成年雄性组、成年雌性组、亚成体组和幼体鳄蜥组,并设置20、22、24、26、28、30、32、34°C共8个温度组。结果显示:温度对鳄蜥的运动能力影响显著(allP<0.001),年龄对鳄蜥的平均跑速和跑道停顿次数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①22°C时,鳄蜥的平均跑速显著最慢,持续运动距离最小,在跑道停顿的次数最多(allP<0.05);②成体鳄蜥与亚成体鳄蜥间的平均跑速、持续运动距离和跑道停顿次数差异均不显著(allP>0.05),但与成体鳄蜥相比,幼蜥的平均跑速较慢,持续运动距离较小,在跑道的停顿次数较多(allP<0.05);③成体鳄蜥在20~28°C的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28°C后,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减慢;亚成体在20~30°C的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30°C后,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幼蜥20~34°C的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34°C时达到峰值。鳄蜥的运动能力存在温度组和年龄组的差异,可能与其体温调节和选择体温的年龄漂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鳄蜥
运动表现
热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头叶猴全雄群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岐海
黄恒连
+1 位作者
唐小平
黄乘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7,共6页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白头叶猴全雄群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从中探讨群大小和组成对白头叶猴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的日活动节...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白头叶猴全雄群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从中探讨群大小和组成对白头叶猴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中午进入长时间的休息期。全雄群一天中活动时间有48.7%用于休息,23.3%用于移动,18.5%用于觅食,用于玩耍、理毛和其他行为的时间较少,分别占日活动时间的7.2%、1.9%和0.4%。除用于玩耍时间外,它们用于其他活动的时间分配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与雨季相比,旱季里全雄群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玩耍。分析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和两性群群大小和组成的差异明显影响着它们的活动时间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全雄群
活动节律
活动时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鳄蜥人工饲养技术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振兴
武正军
+4 位作者
蔡凤金
何南
蒋洁
于海
黄乘明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5期51-55,共5页
鳄蜥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研究鳄蜥的饲养技术,对其保育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人工饲养鳄蜥要求水源充足、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饵料丰富,并应按生长阶段和不同的饲养目的,掌握合理密度分池饲养,做好鳄蜥个体成长档案,科学投...
鳄蜥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研究鳄蜥的饲养技术,对其保育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人工饲养鳄蜥要求水源充足、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饵料丰富,并应按生长阶段和不同的饲养目的,掌握合理密度分池饲养,做好鳄蜥个体成长档案,科学投食,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蜥
人工饲养技术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运动能力的热依赖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武正军
王振兴
刘海洋
何南
于海
黄乘明
机构
广西
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
保护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
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东罗坑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6-28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60039
31060288)
+4 种基金
国家林业局基金资助项目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8KJCX013)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能1001Z013)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9106020710M55)
文摘
爬行动物的行为表现对体温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对较高且稳定的体温有利于爬行动物的运动表现。为了解温度对鳄蜥运动表现的影响,2009年7—8月在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我们对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进行运动能力的测定。实验动物分为成年雄性组、成年雌性组、亚成体组和幼体鳄蜥组,并设置20、22、24、26、28、30、32、34°C共8个温度组。结果显示:温度对鳄蜥的运动能力影响显著(allP<0.001),年龄对鳄蜥的平均跑速和跑道停顿次数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①22°C时,鳄蜥的平均跑速显著最慢,持续运动距离最小,在跑道停顿的次数最多(allP<0.05);②成体鳄蜥与亚成体鳄蜥间的平均跑速、持续运动距离和跑道停顿次数差异均不显著(allP>0.05),但与成体鳄蜥相比,幼蜥的平均跑速较慢,持续运动距离较小,在跑道的停顿次数较多(allP<0.05);③成体鳄蜥在20~28°C的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28°C后,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减慢;亚成体在20~30°C的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30°C后,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幼蜥20~34°C的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34°C时达到峰值。鳄蜥的运动能力存在温度组和年龄组的差异,可能与其体温调节和选择体温的年龄漂移密切相关。
关键词
温度
鳄蜥
运动表现
热依赖性
Keywords
temperature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locomotor performance
thermal dependence
分类号
Q958.11 [生物学—动物学]
Q959.6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头叶猴全雄群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岐海
黄恒连
唐小平
黄乘明
机构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
保护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西
林业厅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212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GXNSFAA053039)
+1 种基金
国家林业局叶猴监测与保护基金资助项目
广西林业全球环境基金资助项目(2011GXGEF003)
文摘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白头叶猴全雄群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从中探讨群大小和组成对白头叶猴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中午进入长时间的休息期。全雄群一天中活动时间有48.7%用于休息,23.3%用于移动,18.5%用于觅食,用于玩耍、理毛和其他行为的时间较少,分别占日活动时间的7.2%、1.9%和0.4%。除用于玩耍时间外,它们用于其他活动的时间分配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与雨季相比,旱季里全雄群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玩耍。分析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和两性群群大小和组成的差异明显影响着它们的活动时间分配。
关键词
白头叶猴
全雄群
活动节律
活动时间分配
Keywords
Trachypitheucs leucocephalus
all-male group
activity pattern
time budget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Q959.84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鳄蜥人工饲养技术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振兴
武正军
蔡凤金
何南
蒋洁
于海
黄乘明
机构
广西
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
保护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东罗坑省级
自然保护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5期51-5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60039)
教育部重点项目(209093)
+5 种基金
国家林业局瑶山鳄蜥调查研究项目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
德国动物物种和种群保护协会(ZGAP)项目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08106020710M253
2009106020710M55)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2008KJCX013)
文摘
鳄蜥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研究鳄蜥的饲养技术,对其保育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人工饲养鳄蜥要求水源充足、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饵料丰富,并应按生长阶段和不同的饲养目的,掌握合理密度分池饲养,做好鳄蜥个体成长档案,科学投食,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关键词
鳄蜥
人工饲养技术
保护
Keywords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breeding technique
protection
分类号
Q959.6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运动能力的热依赖性
武正军
王振兴
刘海洋
何南
于海
黄乘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头叶猴全雄群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
周岐海
黄恒连
唐小平
黄乘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鳄蜥人工饲养技术
王振兴
武正军
蔡凤金
何南
蒋洁
于海
黄乘明
《广东林业科技》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