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医院冷链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世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3期27-28,共2页
冷链药品指在贮藏、运输时需要冷藏或冷冻的一类药品。对冷链药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此类药品药性和质量的关键。目前在我国,有很多医院在冷链药品的质量管理中存在不足。为了保证冷链药品的质量,提高患者使用此类药品的安全性... 冷链药品指在贮藏、运输时需要冷藏或冷冻的一类药品。对冷链药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此类药品药性和质量的关键。目前在我国,有很多医院在冷链药品的质量管理中存在不足。为了保证冷链药品的质量,提高患者使用此类药品的安全性,本文就医院冷链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药品 质量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麻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近两年某院收治的2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析三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合并疾病的情况及治疗后...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近两年某院收治的2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析三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合并疾病的情况及治疗后其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结果:这些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患有消化道溃疡。老年组中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中年组或青年组中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所占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及中年组患者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均明显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其患有消化道溃疡。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易合并有其他疾病。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中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容易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原因 再出血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插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难碎性结石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赵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79-79,共1页
目的:研究逆行插管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难碎性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逆行插管加压注入生理盐水、用超声波定位后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手术结束后反向加进石蜡油,等待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目的:研究逆行插管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难碎性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逆行插管加压注入生理盐水、用超声波定位后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手术结束后反向加进石蜡油,等待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病例中,一次治疗成功20例。3例两次碎石成功,2例无效。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逆行加进生理盐水,手术后灌注石蜡油可以帮助结石的粉碎与排泄;这种方法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比较好的办法,操作起来方便、安全、造成伤害轻、并发症状少等优点,病人对效果感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逆行插管 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赵正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3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为甲组患者使用改良的额...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为甲组患者使用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GCS评分。结果: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其治疗后的GCS评分高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能有效地改善其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 中重型颅脑损伤 意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亮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外二科收治的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 目的研究并探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外二科收治的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情况和治疗前后的组织病理学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20/3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织病理学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与同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组织病理学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穿支皮瓣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修复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缓解创面疼痛和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 胸腹带蒂皮瓣 皮瓣修复 手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格 《内科》 2014年第5期558-559,共2页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HBV)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HBV)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非抗病毒疗法,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抗病毒药物α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肝功能、血清HBeAg定量检测。结果对照组存活42例,观察组存活48例,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HBV DNA拷贝量、MELD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HBV)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的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农彩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8期231-232,共2页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作用,提高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水平。方法通过改进和创新护理理念,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人性化护理环境,打造一种主动化的护理模式。结果通过人性化的产科护理,能够更好的满足孕产妇的基本需要,提供...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作用,提高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水平。方法通过改进和创新护理理念,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人性化护理环境,打造一种主动化的护理模式。结果通过人性化的产科护理,能够更好的满足孕产妇的基本需要,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了产科的整体护理水平。结论通过有效的采用人性化产科护理,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孕产妇生命健康的护理中,极大的关注了孕产妇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需要等,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的整体水平,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产科护理 效果评价 研究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室外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恒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敏感指标对医院外来医疗器械进行质量管理,提高灭菌质量,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方法将2017年1—6月的460件外来医疗器械设为实验组,2016年7—12月的460件医院外来医疗器械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敏... 目的研究应用敏感指标对医院外来医疗器械进行质量管理,提高灭菌质量,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方法将2017年1—6月的460件外来医疗器械设为实验组,2016年7—12月的460件医院外来医疗器械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敏感指标进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质量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发放及时率和手术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灭菌质量合格率、发放及时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湿包发生率和手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敏感指标对医院外来医疗器械实施全程标准化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外来器械灭菌质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敏感指标 消毒供应室 外来医疗器械 灭菌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农瑞珍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88-89,共2页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以外阴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病因不明的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1]。
关键词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聚焦超声治疗 疗效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凌寿福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2期95-96,共2页
目的 :分析导致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287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分析导致其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这287例患者中,... 目的 :分析导致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287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分析导致其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这287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发生谵妄(作为谵妄组),其余241例患者未发生谵妄(作为未谵妄组)。在谵妄组中,年龄≥60岁、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48 h、ADL评分≥29分、APACHEII评分≥64分、MMSE评分≤15分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未谵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60岁、ADL评分≥29分、MMSE评分≤15分是导致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68、1.331及1.294。结论 :年龄≥60岁、日常生活能力较差、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是导致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患者入住ICU时,医护人员应先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对存在发生谵妄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重点看护,以降低其谵妄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分析
11
作者 黄信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6期163-163,165,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特点,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冷凝术手术成功率与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阀门植... 目的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特点,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冷凝术手术成功率与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阀门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与冷凝术手术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阀门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与冷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来说,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首选的还是阀门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致病原 改善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常见并发症治疗经验与探讨
12
作者 黄祥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9期128-128,130,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5月该院胃癌根治术病人150例,本组统计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5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并发症34例,发生率为22.67%。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处...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5月该院胃癌根治术病人150例,本组统计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5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并发症34例,发生率为22.67%。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严格而精细的术中操作、重视术后后续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性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阻滞探讨
13
作者 冯景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7期95-96,共2页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病患,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系统对肌间沟的阻滞部位进行定位治疗,而对照组只使用普通神经刺激系统。...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病患,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系统对肌间沟的阻滞部位进行定位治疗,而对照组只使用普通神经刺激系统。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P<0.01)。实验组的神经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起效时间要快(P<0.05)。实验组的麻醉效果优秀率为86%,而对照组仅为68%(P>0.05)。实验组术后无并发症患者,实验组4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使用超声引导治疗肌间沟神经阻滞症状,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起效快、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 超声引导 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