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践行“两山”理念 筑牢流域生态屏障——大藤峡水利枢纽水土保持实践
1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9期I0001-I0006,共6页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是《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确定的流域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是《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确定的流域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性工程,被列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国家水网重要结点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经济带 大藤峡水利枢纽 标志性项目 关键性工程 黄金水道 生态屏障 流域防洪规划 控制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左右岸高程联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黎建洲 张金生 +3 位作者 曹浩 刘源 李立平 胡蕾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0-164,共5页
随着测量机器人精度的提高,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河水准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严密计算公式,通过误差传播定律推导了测量结果的误差公式,证明控制仪器的垂直角和测量距离,能够提高测量精度,达到二等水准测量... 随着测量机器人精度的提高,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河水准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严密计算公式,通过误差传播定律推导了测量结果的误差公式,证明控制仪器的垂直角和测量距离,能够提高测量精度,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精度。通过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左右岸高程联测中的应用,证明该方法能够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且可提高工作效率。应用成果对类似跨河水准测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 跨河水准 二等水准 误差传播定律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藤峡水利枢纽泄水闸坝段深层抗滑稳定性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韦贞景 于景宗 张冬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0-174,共5页
大藤峡水利枢纽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根据前期勘察及施工期开挖揭露,泄水闸坝段坝基岩体发育多条层间软弱夹层,性状较差、连续性好,产状缓倾下游偏左岸,可构成坝基深层滑移边界。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分析软弱夹层分布及性状,确定... 大藤峡水利枢纽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根据前期勘察及施工期开挖揭露,泄水闸坝段坝基岩体发育多条层间软弱夹层,性状较差、连续性好,产状缓倾下游偏左岸,可构成坝基深层滑移边界。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分析软弱夹层分布及性状,确定结构面力学参数;进行软弱夹层与断层、节理空间组合,确定滑移模式;以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滑面深度的敏感性分析,并进行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计算,评价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坝段,亦在计算成果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处理措施,取得理想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性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藤峡水利枢纽 软弱夹层 坝基岩体 结构面力学参数 滑移模式 深层抗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航道断航影响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断航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家豪 王寿猛 覃华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154,196,共6页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造成黔江主航道断航约5.5个月。通过全面梳理断航对航运业、企业生产、地方财税、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影响,分析国内建设项目施工期断航补偿处理工作在补偿报告编制、补偿范围确定、补偿对象认定、补偿标准制定、...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造成黔江主航道断航约5.5个月。通过全面梳理断航对航运业、企业生产、地方财税、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影响,分析国内建设项目施工期断航补偿处理工作在补偿报告编制、补偿范围确定、补偿对象认定、补偿标准制定、补偿社会风险评估、补偿工作机制建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编制断航社会经济影响分析报告、广泛征求意见、提高地方政府参与度、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等措施,拓宽了解决内河航道断航货币补偿处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相关经验可供同类项目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道断航 货币补偿 补偿对象 补偿标准 大藤峡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布局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姜海萍 徐林 +1 位作者 闭小棉 周雪欣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6-161,221,共7页
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库区水资源保护的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库区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分析了水资源保护面临的水质污染风险和富营养化趋势等水环境水生态方面的挑战,给出了落实库区水生态保护措施、适时开展跟踪监测和后... 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库区水资源保护的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库区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分析了水资源保护面临的水质污染风险和富营养化趋势等水环境水生态方面的挑战,给出了落实库区水生态保护措施、适时开展跟踪监测和后评价以及划定库区水生态空间全面融入国土空间管控体系等对策。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提出了水资源保护规划控制指标体系,根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应基于流域层面,强化流域综合整治,促进生态系统修复的思路,提出了“一带一圈”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布局,并提出了以峡谷水质保护和敏感目标水生态保护为主的“一带”保护策略和以面源控制、生态调度和流域监控管理为主的“一圈”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库区 规划布局 大藤峡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分析的水利网络安全监管平台研究
6
作者 张晓艺 杨柳 +2 位作者 卢广毓 梁锋 刘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3-340,共8页
水利网络安全是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为解决当前水利网络安全监管的痛点难点,提升监管效能,提出并构建了水利网络安全监管平台。从业务场景出发,采用数据采集、基础能力、业务应用三层架构,开展平台安全分析、业务... 水利网络安全是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为解决当前水利网络安全监管的痛点难点,提升监管效能,提出并构建了水利网络安全监管平台。从业务场景出发,采用数据采集、基础能力、业务应用三层架构,开展平台安全分析、业务管理、综合态势分析能力建设。基于大模型强大的安全分析知识,该平台可全面、准确、自动生成研判结论,实现水利网络安全主动监测与全局态势分析,并对告警及事件进行全过程闭环管理。该平台创新技术应用,实现了安全监管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相关成果提升了水利行业网络安全联防联控水平,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为行业级网络安全监管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网络安全 监管平台 大数据建模 大语言模型 全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动态智能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朱长富 甘郝新 何宝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47,62,共8页
依托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结合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管理要求,提出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动态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思路。通过研究水下定位和水陆一体化定位,建立水下机器人与无人机智能巡检的统一定位体系;研究海量影像数据存储管理,研究图... 依托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结合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管理要求,提出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动态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思路。通过研究水下定位和水陆一体化定位,建立水下机器人与无人机智能巡检的统一定位体系;研究海量影像数据存储管理,研究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找出异常点,从而实现施工现场的智慧监控等关键技术。建成集空、天、地、水一体化的监控系统,对各项感知信息进行融合集成和综合利用,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大数据平台,为大型水利工程设计、工程移民、水土保持、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工程形象展示、水下建筑物安全监测等方面的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和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的智能巡检、智能监测和科学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水利工程 动态监测 智能巡检 水下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智慧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瑶 徐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55,共8页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提升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水土保持监管的动态化、实时化、智慧化与系统化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各类大型工程项目,开发一套集数据分析、流程管理、数据可视化为一体的水...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提升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水土保持监管的动态化、实时化、智慧化与系统化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各类大型工程项目,开发一套集数据分析、流程管理、数据可视化为一体的水土保持智慧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立足于水利生产建设项目,融合了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大数据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可视化等技术,针对水土保持作业特点,实现工程中施工、监理、监督、监测、验收等重要流程的全方位一体化管理模式。该系统易于运行维护和应用拓展,能很好地服务于各类用户,且期望为后续应用程序升级和类似软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慧水利 水土保持 流程管理 地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平台研发与应用
9
作者 杨志民 袁明明 何宝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6-62,共7页
当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作业、管理方式落后,成果可视化效果较差,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勘察平台集中于桌面端,现有引擎无法满足具有空间属性的大规模地上地下一体化地质构造模型,在Web端高质量显示和分析等应用需求。为解... 当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作业、管理方式落后,成果可视化效果较差,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勘察平台集中于桌面端,现有引擎无法满足具有空间属性的大规模地上地下一体化地质构造模型,在Web端高质量显示和分析等应用需求。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融合Cesium和Thress.js的数字孪生三维模型渲染方法,基于此研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平台、实现地质勘察的全面信息化。在多个项目中的使用,证明此平台可提高勘察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提升Web端高质量加载海量三维地质模型的性能,拓宽成果共享再利用的方式,使勘察数据在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水利工程 地质勘察 三维渲染引擎 地理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T-DETR的小目标检测算法
10
作者 王康 王小林 +1 位作者 刘心智 邓健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0-56,共7页
针对小目标检测任务中目标占图片比例小、语义信息少,因此检测中常出现漏检、误检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RT-DETR的小目标检测模型,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性能。首先,对RT-DETR模型中的主干网络进行改进,设计部分重新参数化卷... 针对小目标检测任务中目标占图片比例小、语义信息少,因此检测中常出现漏检、误检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RT-DETR的小目标检测模型,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性能。首先,对RT-DETR模型中的主干网络进行改进,设计部分重新参数化卷积模块,提高了特征提取效率;然后,引入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结合空间和跨空间信息聚合的方法,在AIFI编码器中使用HiLo注意力机制,减少了计算成本,提高了检测算法的鲁棒性;最后,在FloW-Img水上小目标数据集上开展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RT-DETR模型相较于基线RT-DETR模型在漏检率和误检率方面均有所降低。在测试集上,算法的mAP@0.5指标达到了0.841,mAP@0.5:0.95指标为0.394。相比基线RT-DETR模型,mAP@0.5和mAP@0.5:0.95分别提升了5.5%和3.7%。检测效果优于基线模型与YOLO系列目标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RT-DETR模型 PCov TRANSFORMER EMA HiLo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线盘鮈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规律研究
11
作者 王岳松 杨洋 +7 位作者 徐林 甘星 何大江 程睿 黎国樑 毕建启 陈锋 张志明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多线盘鮈(Discogobio multilineatus)为红水河特有鱼类,分布区域狭窄,野生资源匮乏。为实现多线盘鮈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为其人工增殖放流提供技术支撑,对人工驯养的多线盘鮈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和催产,通过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并观察其胚胎... 多线盘鮈(Discogobio multilineatus)为红水河特有鱼类,分布区域狭窄,野生资源匮乏。为实现多线盘鮈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为其人工增殖放流提供技术支撑,对人工驯养的多线盘鮈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和催产,通过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并观察其胚胎发育过程。研究显示,多线盘鮈绝对繁殖力为(415.53±133.27)粒、相对繁殖力为(24.24±5.64)粒·g^(−1)。共进行3次人工繁殖,平均催产率为(93.12±1.73)%、受精率为(67.03±3.62)%、孵化率为(61.34±2.13)%。多线盘鮈受精卵为沉性卵,无黏性,呈淡青色或浅黄色,成熟卵子直径为(2.11±0.04)mm,吸水膨胀后呈白色,卵膜径达(3.37±0.09)mm。水温22~24℃下,经67~91 h孵化出膜,孵化积温为1728.17 h·℃,历经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共7个发育阶段、26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为(6.25±0.17)mm,肌节26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盘鮈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红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驯养模式对卷口鱼驯养研究
12
作者 朱远生 王丽 +5 位作者 董升辉 莫翠琴 张家俊 黎国樑 闭小棉 彭业韶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69-71,共3页
卷口鱼应激性较强,推广养殖难度较大。设置深水池、传统池塘、网箱、循环水系统养殖4种驯养模式,对红水河流域大藤峡河段的卷口鱼开展人工驯养研究,驯养周期90 d。结果表明,4种驯养模式中深水池驯养存活率最高,为76.19%;循环水系统养殖... 卷口鱼应激性较强,推广养殖难度较大。设置深水池、传统池塘、网箱、循环水系统养殖4种驯养模式,对红水河流域大藤峡河段的卷口鱼开展人工驯养研究,驯养周期90 d。结果表明,4种驯养模式中深水池驯养存活率最高,为76.19%;循环水系统养殖存活率最低,为36.07%。研究结果可为卷口鱼驯养提供理论指导及新的思路,为卷口鱼的物种保护和资源修复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口鱼 养殖模式 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利建设资金的管控
13
作者 陈志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年第7期83-83,85,共2页
文章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理论出发,从工程结算付款及核算的角度,探讨如何管控工程建设资金。
关键词 水利建设 建设资金 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鳍光唇鱼(Acrossocheiluslongipinnis)人工繁殖和早期发育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岳松 徐林 +9 位作者 杨洋 程睿 王崇 何大江 黎国樑 马海涛 毕建启 陈锋 万正平 张志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2,共10页
长鳍光唇鱼(Acrossocheilus longipinnis)是红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物种。为实现长鳍光唇鱼苗种规模化生产,并为其增殖放流提供技术指导,对人工驯养的长鳍光唇鱼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和催产,采用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并观察... 长鳍光唇鱼(Acrossocheilus longipinnis)是红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物种。为实现长鳍光唇鱼苗种规模化生产,并为其增殖放流提供技术指导,对人工驯养的长鳍光唇鱼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和催产,采用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并观察其胚胎及仔鱼的发育过程。连续进行了4次人工催产,催产率为(68.95±13.26)%、受精率为(68.50±19.82)%、孵化率为(80.00±10.23)%。长鳍光唇鱼受精卵为沉性卵,具弱黏性,呈金黄色,卵径为(2.42±0.06)mm,吸水膨胀后为(3.03±0.08)mm。胚胎发育过程历经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7个阶段、28个发育时期。水温22~24℃时,经66~74 h孵化出膜,积温为1501.13℃·h。初孵仔鱼平均全长为(8.33±0.23)mm,肌节34对,4日龄仔鱼形成5条横斑雏形。卵黄囊期历时8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4.13%·d^(-1);仔鱼期共历时21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2.70%·d^(-1)。研究结果对保护红水河鱼类资源及其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光唇鱼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仔鱼生长 红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多光谱影像的河道碍洪物遥感AI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祝军 刘斌 +6 位作者 朱骊 丘仕能 任小龙 吴家晟 肖斌 廖广慧 姚露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89,共6页
河道碍洪物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监管需引起高度重视。传统的人工巡查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应用需求,因此结合人工智能(AI)的遥感技术应用是必经之路。然而诸多的AI模型在遥感应用中的表现尚不清晰,亟待深入探讨。... 河道碍洪物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监管需引起高度重视。传统的人工巡查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应用需求,因此结合人工智能(AI)的遥感技术应用是必经之路。然而诸多的AI模型在遥感应用中的表现尚不清晰,亟待深入探讨。本文以广西大藤峡库区为例,研究河道碍洪物遥感AI识别模型构建方法。基于GF-1遥感影像,构建碍洪物训练样本集,以ResNet101为核心网络,采用当前主流的6种语义分割模型,包括PSPNet、PAN、MANet、FPN、DeepLabV3+和UNet++,进行碍洪物识别模型训练,进而评估其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①利用ResNet101作为骨干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河道碍洪物识别中表现优异,所有模型的F1得分均大于0.70,交并比(IoU)均大于0.58。其中,结合洞卷积和全局池化技术的DeepLabV3+模型的F1得分为0.82,IoU为0.72,体现了其在捕捉上下文信息和微观特征方面的显著优势。②PSPNet在参数量较低的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精度,每批次能处理8个样本,帧率高达10.49。综上,DeepLabV3+在精确识别和轮廓描绘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而PSPNet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上显示出巨大潜力。研究结果可为AI遥感模型构建提供参考,并为河道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多光谱 碍洪物 人工智能 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伍氏华吸鳅仔、稚鱼的异速生长研究
16
作者 文浩 徐林 +6 位作者 吴志强 黄亮亮 高明慧 宋琦亮 何佳洋 刘昊 孙扬言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实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伍氏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wui仔、稚鱼从出膜到30日龄各器官的异速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吻长、眼径、头长、头高、体高和体长均存在异速生长的现象(P<0.05),头部器官比身体其他器官优...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实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伍氏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wui仔、稚鱼从出膜到30日龄各器官的异速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吻长、眼径、头长、头高、体高和体长均存在异速生长的现象(P<0.05),头部器官比身体其他器官优先发育。吻长和眼径一直保持正异速生长,头长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2~13日龄,拐点前后均保持正异速生长,头高的生长拐点在7~8日龄,拐点前是负异速生长,拐点后是正异速生长;体高的拐点出现在15~16日龄,拐点前后均保持正异速生长,吻至肛长一直保持等速生长,体长保持等速生长。头部器官在早期发育阶段优先发育,可以增强捕食和躲避天敌的能力,并有助于为仔鱼期发育提供能量,适应外界环境,提高存活率。本研究可丰富伍氏华吸鳅仔、稚鱼发育过程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为育苗生产和野生早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氏华吸鳅 异速生长 仔、稚鱼 生长拐点 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转桨式机组不同工况运行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罗红云 吴义斌 +2 位作者 周学志 周精明 夏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3,共5页
鉴于轴流转桨式机组的运行性能直接影响能源转换效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借助相关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对不同运行工况下机组稳定性参数的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影响水轮机稳定运行的具体参数,并进... 鉴于轴流转桨式机组的运行性能直接影响能源转换效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借助相关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对不同运行工况下机组稳定性参数的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影响水轮机稳定运行的具体参数,并进一步分析造成轴流转桨式机组运行失稳的产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机组运行状态和稳定性与流动特性的变化及不均匀激励息息相关。结果可为改善轴流转桨式机组运行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对进一步提升轴流转桨式机组的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转桨式机组 运行测试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和多花木蓝根系抗拉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夏振尧 管世烽 +3 位作者 牛鹏辉 梁永哲 胡文静 许文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6期110-113,共4页
[目的]揭示麦冬和多花木蓝根系根土界面的抗拉拔力特性,为根土界面摩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控制5个梯度的土壤含水率,采用直接施加垂直拉拔荷载的单根拉拔试验方法。[结果]麦冬和多花木蓝单根的最大抗拉拔力随根径的... [目的]揭示麦冬和多花木蓝根系根土界面的抗拉拔力特性,为根土界面摩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控制5个梯度的土壤含水率,采用直接施加垂直拉拔荷载的单根拉拔试验方法。[结果]麦冬和多花木蓝单根的最大抗拉拔力随根径的增加而增大且呈非线性幂函数关系;在相同土壤容重条件下,麦冬和多花木蓝单根的最大抗拉拔力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土壤含水率介于一定范围内时,多花木蓝根的最大抗拉拔力大于麦冬根的最大抗拉拔力,而在其它土壤含水率条件下,麦冬根的最大抗拉拔力大于多花木蓝根的最大抗拉拔力;并发现麦冬根的最大抗拉拔力的最大值在含水率为10.43%附近,而多花木蓝根的最大抗拉拔力的最大值则在含水率为13.00%附近。[结论]根径、土壤含水率和植物种类影响根土界面的抗拉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界面 固土作用 拉拔试验 抗拉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闸混凝土结构关键部位温控防裂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松辉 李玥 孙祥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49,共5页
由于水闸底板结构属于薄板结构,层厚较薄,其混凝土内部温度随年气温呈周期性变化,无稳定温度,给其最高温度控制标准的制定带来了一定困扰。为此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以某水闸为例,就水闸结构的最高温度温控标准、关键部位防裂重点及... 由于水闸底板结构属于薄板结构,层厚较薄,其混凝土内部温度随年气温呈周期性变化,无稳定温度,给其最高温度控制标准的制定带来了一定困扰。为此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以某水闸为例,就水闸结构的最高温度温控标准、关键部位防裂重点及防裂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计算可知,该水闸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控制标准按照32℃控制为宜;低温季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保温可降低拉应力19%,上下层温差按照15℃控制,安全系数1.65。结果表明:水闸结构最高温度控制标准按照基础温差加闸底板结构各浇筑层第二年温度的最低值确定为宜;低温季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保温;闸墩与底板混凝土的上下层温差控制是闸墩结构防裂的重点之一,需从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结构 温控标准 最高温度 基础温差 上下层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开采后成庄矿15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建林 赵帅鹏 崔延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研究煤层气开采后煤层底板突水机制及危险性评价,对于煤炭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从岩石力学和地质力学两方面对煤层气开采后煤层底板突水进行理论分析,并以山西晋煤集团成庄矿15号煤层底板奥陶系含水层为例,建立突水危险... 研究煤层气开采后煤层底板突水机制及危险性评价,对于煤炭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从岩石力学和地质力学两方面对煤层气开采后煤层底板突水进行理论分析,并以山西晋煤集团成庄矿15号煤层底板奥陶系含水层为例,建立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煤层气开采后,若煤层底板与奥陶系含水层导通,煤层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按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底板最小主应力、底板含水层水压、有效隔水层厚度、地质构造;若煤层底板与奥陶系含水层未导通,底板突水控制因素按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底板含水层水压、有效隔水层厚度、含水层富水性、地质构造、岩石破裂压力和底板最小主应力;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控因素权重,利用分形-脆弱性指数法进行突水危险性分区,即研究区西部脆弱性较强,中北部为过渡区,东南大部为安全区。该评价模型可为煤层气开采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危险性评价 分形-脆弱性指数法 成庄矿 煤层气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