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_(0.8)Y_(0.2)PO_4:Bi^(3+),Sm^(3+),Eu^(3+)荧光粉的合成,性能及其前驱体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银龙 何军 +4 位作者 韦菲 李燕 何灿 廖森 黄映恒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3,共7页
相对于绿色和蓝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因不能有效吸收近紫外光,致使发射的红光强度不能与蓝、绿两种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同步,影响了其显色性,降低了发光效率.为获得能够被近紫外光高效激发的红色荧光粉,本文以硝酸铕、硝酸钐、氯化铋、氧化... 相对于绿色和蓝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因不能有效吸收近紫外光,致使发射的红光强度不能与蓝、绿两种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同步,影响了其显色性,降低了发光效率.为获得能够被近紫外光高效激发的红色荧光粉,本文以硝酸铕、硝酸钐、氯化铋、氧化镧、氧化钇、磷酸三铵为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得到Bi,Sm,Eu掺杂磷酸镧钇荧光粉,利用XRD,SEM,荧光光谱及TG/DTG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非等温法研究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进而探究前驱体热分解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及焙烧过程中荧光粉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Bi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03,所得产物为以磁偶极(5D0→7F1)跃迁为主导发射的红色荧光粉;最佳产物与未掺杂产物相比,前者的荧光强度是后者的2.66倍;最佳产物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只有一步失重,经计算获得了该过程对应的活化能、机理函数及指前因子.Bi,Sm,Eu掺杂磷酸镧钇荧光粉是一种发光效率高、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磷酸盐 荧光粉 热分解动力学 稀土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