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沿海沙质环境中的3种中国新记录硅藻
1
作者 李朗 黄雨洋 +1 位作者 农群专 赖俊翔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本文报道了采自广西沿海沙质环境的3种中国新记录硅藻门植物,分别为沃氏海生双眉藻(Halamphora woelfeliae Stachura-Suchoples,Enke,Schlie,Schaub,Karsten&R.Jahn)、履沙盘藻(Psammodiscus calceatus Tsuy.Watanabe,Nagumo&Ji... 本文报道了采自广西沿海沙质环境的3种中国新记录硅藻门植物,分别为沃氏海生双眉藻(Halamphora woelfeliae Stachura-Suchoples,Enke,Schlie,Schaub,Karsten&R.Jahn)、履沙盘藻(Psammodiscus calceatus Tsuy.Watanabe,Nagumo&Ji.Tanaka)和颗粒爱氏藻(Ehrenbergiulva granulosa(Grunow)A.Witkowski,Lange-Bertalot&Metzeltin)。对3个中国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丰富了我国海洋硅藻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硅藻 新记录 广西 沙质环境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渣-沼渣复合材料对Sb^(3+)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
2
作者 杨泽龙 曹斐姝 +4 位作者 廖长君 王树飞 陈建平 王双飞 朱红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以沼气渣和锰渣为原料,采用混合-共热解法制备了负载锰渣的生物炭复合吸附材料(MBC)。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究了热解温度、锰渣与沼渣的质量比、溶液初始pH和材料投加量对吸附Sb^(3+)效果的影响,结合XRF、XRD、FTIR、SEM-EDS和XPS等表征... 以沼气渣和锰渣为原料,采用混合-共热解法制备了负载锰渣的生物炭复合吸附材料(MBC)。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究了热解温度、锰渣与沼渣的质量比、溶液初始pH和材料投加量对吸附Sb^(3+)效果的影响,结合XRF、XRD、FTIR、SEM-EDS和XPS等表征方法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MBC表面孔隙结构较为丰富,且负载着许多铁、锰、钙化合物,SiO_(2)、CaCO_(3)和CaS是MBC的主要晶相。在热解温度为600℃、质量配比m(锰渣)∶m(沼渣)为6∶4、初始pH为3、投加量为20 mg的条件下,MBC对Sb^(3+)的最大吸附量为28.71 mg/g,比改性前提高了60.82%。MBC对Sb^(3+)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共沉淀、氧化还原反应、络合作用和离子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渣 沼渣 生物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涠洲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
3
作者 林佳 林海英 +6 位作者 骆鑫 郭梅修 黎明民 庞碧剑 黄雄良 王宙 蓝文陆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为了解广西涠洲岛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栖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与布氏鲸季节性迁徙的关系,于2022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广西涠洲岛布... 为了解广西涠洲岛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栖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与布氏鲸季节性迁徙的关系,于2022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广西涠洲岛布氏鲸栖息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54属115种,物种组成以硅藻(93种)和甲藻(19种)为主。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差异不明显,但优势种更替显著,优势类群也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冬、春季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最具优势类群,优势种也均属硅藻门,而夏、秋季优势类群转变为硅藻、蓝藻和甲藻等多门类。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也具有较大差异,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秋季最低。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DA)表明,营养盐、水温(WT)和盐度(S)是影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优势种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布氏鲸冬春季迁徙进入、夏秋季迁徙退出涠洲岛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季节变化吻合,作为初级生产者的浮游植物可能通过食物网的上行控制作用影响着顶级营养级海洋生物布氏鲸的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岛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影响因素 布氏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丹池成矿带五圩矿田拔旺Sn-Zn矿床成因分析及深部找矿意义
4
作者 伍静 李志 +6 位作者 梁韦康 朱敏杰 杨泽豪 赵羽昆 吕堂安 全毅博 梁华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0-561,I0001-I0003,共15页
拔旺矿床位于丹池成矿带五圩矿田的西北部,是近期发现的一个中型Sn-Zn矿床,其脉石矿物以菱铁矿为主,为丹池成矿带及世界都少见报道的菱铁矿脉型Sn-Zn矿床。本研究通过对该矿床锡石U-Pb年龄、微量元素组成及碳酸盐矿物Sr同位素分析,探讨... 拔旺矿床位于丹池成矿带五圩矿田的西北部,是近期发现的一个中型Sn-Zn矿床,其脉石矿物以菱铁矿为主,为丹池成矿带及世界都少见报道的菱铁矿脉型Sn-Zn矿床。本研究通过对该矿床锡石U-Pb年龄、微量元素组成及碳酸盐矿物Sr同位素分析,探讨其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拔旺菱铁矿脉型Sn-Zn矿床可分为以闪锌矿‒锡石‒毒砂‒黄铁矿‒菱铁矿‒方解石(较少)‒石英(微量)±磁黄铁矿±萤石矿物组合的早成矿阶段,以黄铁矿‒方解石±闪锌矿±萤石±菱铁矿±石英为主的晚成矿阶段。锡石LA-ICP-MS U-Pb成矿年龄为90.2±1.1 Ma(MSWD=0.98,n=46),与丹池成矿带内其他矿田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90 Ma)一致。拔旺Sn-Zn矿床锡石Fe-W组成特征与花岗岩有关锡矿床一致,显示其具有花岗岩型锡矿床成因属性,而其Fe与Nb+Ta关系及高的Zr/Hf值(~80),表明其与深部矽卡岩化有关。早阶段矿化菱铁矿(^(87)Sr/^(86)Sr)_(i)值在0.710301~0.712719之间,与丹池成矿带锡矿有关花岗岩的值基本一致,而晚阶段矿化方解石的(^(87)Sr/^(86)Sr)_(i)值为0.708230~0.708681,与全球泥盆系‒二叠系灰岩的值一致,表明早阶段矿化成矿物质及流体主要来自基底部分熔融花岗岩,晚阶段矿化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综合分析认为拔旺Sn-Zn矿床与花岗岩有关,深部可能发育矽卡岩型锡矿床,加上矿田内箭猪坡矿床深部也发现锡锌矿床,推测五圩矿田深部具良好的锡矿床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池成矿带 菱铁矿脉型Sn-Zn矿床 锡石微量元素 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降解双酚A的科研实验全过程设计与实践
5
作者 张寒冰 姚作芳 +5 位作者 潘明章 刘坤 鄢经缘 王俊辉 杨雨馨 黄婷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209,共7页
该实验要求学生制备具有良好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典型铋系材料BiOBr和BiOI,通过材料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比较并揭示BiOBr和BiOI在结构和特性上的差异;同时,选择环境中毒害作用明显的代表性新污染物双酚A(BisphenolABPA)作为降解目标,阐... 该实验要求学生制备具有良好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典型铋系材料BiOBr和BiOI,通过材料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比较并揭示BiOBr和BiOI在结构和特性上的差异;同时,选择环境中毒害作用明显的代表性新污染物双酚A(BisphenolABPA)作为降解目标,阐明两种材料结构特性差异与BPA降解性能的关联。结果表明,BiOI降解BPA的效率在120 min内可达88%,明显优于BiOBr(28%)。BiOBr和BiOI的相应导带电位(ECB)分别为-0.21 eV和-0.39 eV,价带电位(E_(VB))分别为2.45 eV和1.32 eV,说明BiOI的带宽相对于BiOBr较窄。BiOI的降解性能优于BiOBr的主要原因是BiOI的带隙宽度更短,在光催化过程中能产生更多的·O_(2)^(-)、e^(-)和h^(+)等活性氧化物种。该科研实验的全过程,从实验设计到假设验证形成了一个闭环,包括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数据分析以及结果的论证,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全过程设计科研实验的能力,激发科研兴趣,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 全过程设计 实验管理 双酚A 卤氧化铋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大类科研实验室安全规范管理探索
6
作者 姚作芳 何娟霞 +6 位作者 郭妍妍 张寒冰 刘坤 閤明勇 敖怡芳 李晶 吴玉萍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242,共6页
实验室安全是科研人员开展实验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该文以环境大类科研实验室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安全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基于某高校环境大类实验室目前存在的具体安全问题,结合学校近年来的管理经验,从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保... 实验室安全是科研人员开展实验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该文以环境大类科研实验室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安全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基于某高校环境大类实验室目前存在的具体安全问题,结合学校近年来的管理经验,从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保障、实验试剂及设备管理、废弃物监管等多个方面,综合提出以下策略:优化实验室的功能空间设计;构建数字化安全规范管理制度;引入智能管理、虚拟仿真、VR实训等优质资源。该文提出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规范,为完善环境大类科研实验室的安全规范管理体系、提升实验室安全水平以及保障师生财产安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大类 实验室 安全规范管理 教育培训 安全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综述
7
作者 姜文平 庞兴志 +2 位作者 何娟霞 杨文超 湛永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2,共14页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料现有制备工艺有高温烧结和搅拌摩擦焊接两大类,其中高温烧结主要包括热压烧结、无压传热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与激光烧结。目前高温烧结存在着烧结温度低时力学性能不足与烧结温度过高时钙磷化合物热分解严重的问题,而搅拌摩擦焊接制备工艺尚不成熟。本文介绍了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的上述制备工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分析和讨论了各制备工艺对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形貌、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影响,阐述了高温烧结机理、烧结过程是否加压等工艺因素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原因的观点,认为对钙磷化合物影响较小的搅拌摩擦焊接和微波烧结这两种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并总结了各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与评价其发展前景,最后提出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三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羟基磷灰石 粉末冶金 搅拌摩擦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养殖公共资源治理困境与制度创新——以中国最大天然蚝苗繁育基地钦州湾为例
8
作者 孙翔 黄秋蓉 董战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2,共8页
海域养殖公共资源治理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中日渐复杂。海域养殖公共空间资源作为公共池塘资源,在政府集权监管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其开放性、公共性、非排他性、高利润性极易导致养殖空间超过海洋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盲目... 海域养殖公共资源治理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中日渐复杂。海域养殖公共空间资源作为公共池塘资源,在政府集权监管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其开放性、公共性、非排他性、高利润性极易导致养殖空间超过海洋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盲目快速扩张,养殖活动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根据奥斯特罗姆多中心治理理论,围绕新制度的供给、可信承诺、相互监督三个核心问题,论文提出破解海域养殖公共资源治理困境的制度创新,借助制度分析与发展—社会生态系统(IAD-SES)组合框架分析广西钦州湾公共养殖海域资源治理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资源治理途径消除公地悲剧带来的影响,为海域公共养殖空间资源的管理、海洋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养殖 公地悲剧 公共池塘资源 多中心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谷胱甘肽体系浸出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
9
作者 丁思懿 黄魁 +4 位作者 翟睿娇 李汝桂 毛珊瑾 李佳忆 董海丽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3,共8页
采用磷酸-谷胱甘肽体系浸出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探究磷酸浓度、谷胱甘肽浓度、浸出温度、固液比和浸出时间对锂、镍、钴和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1 mol/L、谷胱甘肽0.03 mol/L、浸出温度55℃、固液比35 g/... 采用磷酸-谷胱甘肽体系浸出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探究磷酸浓度、谷胱甘肽浓度、浸出温度、固液比和浸出时间对锂、镍、钴和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1 mol/L、谷胱甘肽0.03 mol/L、浸出温度55℃、固液比35 g/L、浸出时间60 min条件下,锂、镍、钴和锰的浸出率均达到98%以上。谷胱甘肽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了降低金属价态和释放H+促进浸出的作用。采用收缩未反应核模型对各金属浸出率做动力学拟合,由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出锂、镍、钴和锰的表观活化能在37~42 kJ/mol,说明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磷酸 谷胱甘肽 浸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复合材料对水中Cd^(2+)的吸附研究
10
作者 唐丽群 梁斌珺 +4 位作者 何春林 樊丽琳 张凤懿 王燕华 李妍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9,共6页
以膨润土为原料,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采用气流膨化技术制备膨润土复合材料,并通过XRD和S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考察膨化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Cd^(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研究... 以膨润土为原料,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采用气流膨化技术制备膨润土复合材料,并通过XRD和S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考察膨化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Cd^(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研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气流膨化显著提高了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当膨化度为2.197时吸附效果最佳。在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时间6 h,pH值7,Cd^(2+)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下,对Cd^(2+)的去除率达98.43%,吸附量为9.77 mg/g。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该材料对Cd^(2+)的吸附过程主要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多分子层吸附,材料表面存在不均匀的吸附位点。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材料对Cd^(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主要取决于吸附剂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气流膨化膨润土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吸附性能优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 膨润土复合材料 Cd^(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簇-晶核共组装亚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叶庆华 赵亚丽 +4 位作者 蔡铭心 翟锦秀 曹行健 刘熙俊 何佩雷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23,共10页
亚纳米材料是指特征尺寸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小于1 nm的材料。与传统纳米材料相比,亚纳米材料往往有特殊的性能,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清华大学的王训教授课题组实现了在良/不良溶剂体系中制备亚纳米材料,并提出了团簇-晶核共组装策略... 亚纳米材料是指特征尺寸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小于1 nm的材料。与传统纳米材料相比,亚纳米材料往往有特殊的性能,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清华大学的王训教授课题组实现了在良/不良溶剂体系中制备亚纳米材料,并提出了团簇-晶核共组装策略来实现亚纳米尺度上材料组分的调控。目前,该策略已发展成为制备各种组分亚纳米材料的普适方法。亚纳米材料因超高的比表面积和接近100%的表面原子暴露率而具有快速的电子/离子传输特性,在储能、催化和光热转化等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团簇-晶核共组装策略的概念和亚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同时,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团簇-晶核共组装策略制备的亚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就其合成方法、结构等进行系统的介绍,讨论了这些亚纳米材料在储能、催化、光热转化、有机凝胶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亚纳米材料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亚纳米材料的设计和精确合成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纳米 团簇-晶核共组装策略 储能 类高分子性质 光热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渣基多孔陶瓷材料制备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桂芳 邹志斌 +1 位作者 梁光传 胡青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7-273,共7页
针对电解锰渣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堆存带来的污染问题,本研究以未脱硫电解锰渣、废玻璃和高岭土为基材,结合造孔剂添加—压制成型—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多孔陶瓷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原料配比与工艺参数,确定当粉煤灰添加量为15%、原料(锰... 针对电解锰渣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堆存带来的污染问题,本研究以未脱硫电解锰渣、废玻璃和高岭土为基材,结合造孔剂添加—压制成型—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多孔陶瓷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原料配比与工艺参数,确定当粉煤灰添加量为15%、原料(锰渣、废玻璃与高岭土)质量比为3∶6∶1、成型压力10 MPa、烧结温度975℃时,所得到的材料综合性能最优,其抗压强度达214 MPa,体积密度为1.83 g/cm^(3),Pb^(2+)吸附量7.79 mg/g。进一步的吸附试验表明,在pH=1.5、Pb^(2+)初始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25℃、振荡速率为170 r/min条件下反应540 min,多孔陶瓷材料对Pb^(2+)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7.86 mg/g和87.70%。该研究为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有效实现了固废协同处置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粉煤灰 多孔陶瓷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在新型齿科医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鑫瑶 韦永韬 +3 位作者 吴静 王显彬 杨文超 湛永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0,共11页
牙缺失是口腔临床中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种植修复已成为当前修复缺失牙的常规治疗方案,常用种植材料是钛及钛合金材料,其具有无毒、弹性模量与人体硬组织相匹配和种植修复成功率高等优点,但钛基种植体生物活性差,甚至会出现失效的情... 牙缺失是口腔临床中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种植修复已成为当前修复缺失牙的常规治疗方案,常用种植材料是钛及钛合金材料,其具有无毒、弹性模量与人体硬组织相匹配和种植修复成功率高等优点,但钛基种植体生物活性差,甚至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因此,通过对齿科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提高植入物表面的抗菌性、耐腐蚀性并加快骨结合的过程,从而提高其成功率,有利于其长期存活。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在对改性材料表面机理进行分析方面具有“高灵敏”和“超微量”等独特优势,在新型齿科医用材料的研究中,XPS技术可用于分析材料的表面成分和化学状态,这对研究材料的抗菌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关键性能至关重要。通过XPS技术,可以准确地了解材料表面的元素组成、化学价态以及表面化学状态等信息,从而评估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抗菌 抗腐蚀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健苗 庄佳桥 +3 位作者 赵翠华 李万金 邹明璇 何其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4,共9页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SEM)、 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试样,掺量为0.02%的GO能够明显提高水泥净浆试块早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同时,GO的掺入改变...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SEM)、 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试样,掺量为0.02%的GO能够明显提高水泥净浆试块早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同时,GO的掺入改变了氢氧化钙(CH)晶体的聚集状态,细化了CH晶体尺寸,使水泥石结构更加致密。为了从原子/分子层面探究GO对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MS)模拟水泥水化产物CH在GO表面的移动和聚集状态,以及掺入GO前后CH力学性能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向着亲水含氧基团位点处移动,逐渐聚集在GO分子周围,加速CH晶体的形成;掺入GO后,CH微观结构模型的杨氏模量相比未掺入GO的模型提高了26.9%,说明GO能够有效提升CH水化产物的力学性能。模拟结果与力学和微观性能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泥基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矿田100号锡多金属矿体石英阴极发光与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健 廖娟 +3 位作者 黄文婷 伍静 陈喜连 梁华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1-636,共16页
广西大厂矿田100号锡多金属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生物礁灰岩中,其品位高(Sn 1.9%、Sb 5.78%、Zn 12.4%、Pb 6.55%、Ag 235 g/t)、规模大(矿石量超过1300万吨),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非常重要的矿床。本文分析了该矿体中石英的阴极发光(... 广西大厂矿田100号锡多金属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生物礁灰岩中,其品位高(Sn 1.9%、Sb 5.78%、Zn 12.4%、Pb 6.55%、Ag 235 g/t)、规模大(矿石量超过1300万吨),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非常重要的矿床。本文分析了该矿体中石英的阴极发光(CL)特征、流体包裹体组合及微量元素含量,探讨该巨型特富矿体的成矿过程。矿体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成矿前(Q1a石英及稍晚的Q1b石英+细粒方解石)、锡成矿(Q2石英+锡石+毒砂+黄铁矿)、锌铅锑成矿(Q3石英+闪锌矿+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成矿后(Q4石英+方解石+白铁矿细脉)四个阶段。Q1a石英CL发浅蓝绿‒蓝紫色光,发育生长环带,含临界均一的流体包裹体,其Al含量为48~265μg/g;Q1b石英CL发淡紫色光,CL结构复杂,显示破裂‒溶解‒再沉淀特征,含有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其Al含量为942~4357μg/g;Q2石英CL发淡蓝紫色光,发育生长环带,与其共生的锡石含有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其Al含量为159~1768μg/g;Q3石英CL发棕褐色光,CL结构均一,含有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其Al含量为53~122μg/g;Q4石英CL不发光,含有低气液比(~15%)水溶液流体包裹体,其Al含量低于检测限(<50μg/g)。Q1a石英发育的临界均一的流体包裹体可能代表深部超临界岩浆流体的出溶。矿体深部最近发现的砂岩角砾及Q1b石英破碎的CL结构和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表明成矿前超临界岩浆流体在深部发生了隐爆。Al含量从Q1a石英到Q1b石英急剧上升可能与隐爆引起的晶体生长速率加快有关。而Al含量从Q1b石英到Q2石英到Q3石英逐渐降低暗示了持续的流体不混溶过程中酸性气体(CO_(2)、HCl)的逸失及礁灰岩消耗了流体的H+,导致流体pH值逐渐升高,该过程对锡石及硫化物的沉淀起到了促进作用。Q4石英中发育的低气液比水溶液流体包裹体可能代表成矿后大气降水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发光 石英微量元素 成矿过程 100号锡多金属矿体 广西大厂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奔 李安敏 +2 位作者 杨树靖 袁子豪 惠佳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180,共15页
镓基液态金属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流动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镓基液态金属与其他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解... 镓基液态金属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流动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镓基液态金属与其他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解决柔性电子、热调控和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的挑战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表现出重大潜力。磁性粒子的引入可以使镓基液态金属具有良好的磁性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磁性功能材料或磁性智能材料,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在柔性电子、微电机、靶向给药、热调控、屏蔽与吸波等领域已展现出初步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从基础研究、磁力控制、磁热控温、屏蔽与吸波四个方面综述了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说明了这种复合策略的有效性。这可为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 镓基合金 磁性材料 复合材料 软材料 柔性电子 智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芒场矿田岩浆作用与锡成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娟 伍静 +4 位作者 黄文婷 欧阳柳芸 陈喜连 解世雄 梁华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0-1039,共10页
广西丹池成矿带发育麻阳、芒场、大厂、北香和五圩等多个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过去对丹池成矿带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厂矿田,而对矿带北段岩浆作用了解不多。芒场矿田位于丹池成矿带北端,出露多条岩脉。芒场矿田热变质及矿化... 广西丹池成矿带发育麻阳、芒场、大厂、北香和五圩等多个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过去对丹池成矿带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厂矿田,而对矿带北段岩浆作用了解不多。芒场矿田位于丹池成矿带北端,出露多条岩脉。芒场矿田热变质及矿化蚀变分带特征表明,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及下部隐伏细粒花岗岩与锡矿化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与锡矿化关系密切的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锆石U-Pb年龄以及锡多金属矿床中锡石U-Pb年龄,以探讨其成岩成矿时代及成锡花岗岩特征。芒场矿田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锆石U-Pb年龄为89.9±1.4 Ma,与锡多金属矿床锡石U-Pb年龄(88.4±1.3 Ma)基本一致,表明芒场矿田锡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主要发生在~89 Ma。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含S型花岗岩特征矿物白云母,具高的A/CNK值(远大于1.1),表明其为S型花岗岩。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中含年龄为1350~799 Ma的继承/捕获锆石,结合其Rb、Sr、Ba等元素特征,表明其主要由元古宙富黏土质基底部分熔融形成。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的稀土元素具强烈的Eu负异常、呈现四分组效应,样品具有低的Nb/Ta和Zr/Hf值,表明岩浆发生高分异,有利于锡在岩浆中富集。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与深部细粒花岗岩相关,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利于锡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富集及形成锡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锡石U-Pb年龄 岩浆源区 锡多金属矿床 芒场矿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早期收缩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旭 蒋伟勤 +5 位作者 冯庆革 罗祺 田月晖 程晓蝶 武丽云 冯靖航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研究了水胶比和聚乙烯(PE)纤维掺量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抗压和抗折强度、弯曲韧性以及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UHTCC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UHTCC抗压和抗折强度均降低,而其弯... 研究了水胶比和聚乙烯(PE)纤维掺量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抗压和抗折强度、弯曲韧性以及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UHTCC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UHTCC抗压和抗折强度均降低,而其弯曲韧性呈先降低后增长的变化趋势;增大PE纤维掺量可以显著提升UHTCC抗折强度和弯曲韧性,但会降低其3 d抗压强度,增大其7 d和28 d抗压强度。在早期收缩性能方面,水胶比增大会降低UHTCC早期自收缩,但其早期干燥收缩有所增大。而UHTCC早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均随PE纤维掺量的增大而降低。微观结构分析发现PE纤维掺量增大容易导致纤维团聚;水胶比的增大会降低UHTCC基体的密实度和纤维-基体界面黏结力,不利于UHTCC力学性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胶比 聚乙烯纤维掺量 力学性能 早期收缩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基正极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挑战及性能提升策略
19
作者 秦豆豆 丁俊阳 +6 位作者 梁初 刘倩 冯立纲 罗扬 胡广志 罗俊 刘熙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8,共9页
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安全性、可持续性、成本效益和高能量密度而越来越受欢迎,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替代品。目前对锌离子电池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锰基正极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带来了挑战,特别是金属溶解和材料... 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安全性、可持续性、成本效益和高能量密度而越来越受欢迎,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替代品。目前对锌离子电池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锰基正极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带来了挑战,特别是金属溶解和材料不稳定性等问题。这些挑战导致电池循环稳定性较差,阻碍了锌离子电池发展的进程。本文概述了锌离子存储机制,阐明了锰基正极材料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善其性能的优化策略。最后,讨论了锰基正极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锰基化合物 阴极材料 存储机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矿田笼箱盖花岗岩与锌铜矿床和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关系分析
20
作者 廖娟 黄文婷 +3 位作者 伍静 张健 欧阳柳芸 梁华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6-900,共15页
广西大厂矿田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发育矽卡岩型Zn-Cu矿床,远离岩体发育大型–超大型Sn多金属矿床。目前多数观点认为Sn多金属矿床和Zn-Cu矿床都和笼箱盖岩体岩浆作用有关。本研究通过大厂矿田成岩成矿年龄,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 广西大厂矿田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发育矽卡岩型Zn-Cu矿床,远离岩体发育大型–超大型Sn多金属矿床。目前多数观点认为Sn多金属矿床和Zn-Cu矿床都和笼箱盖岩体岩浆作用有关。本研究通过大厂矿田成岩成矿年龄,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的主量、微量元素组成以及黑云母的矿物化学成分,探讨岩浆氧逸度、Sn和Cu成矿潜力及Sn多金属矿床与Zn-Cu矿床成矿关系。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主量、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矿物组成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岩体黑云母在Fe^(3+)-Fe^(2+)-Mg^(2+)三角图上,位于FMQ与NNO之间,略高于Sn成矿岩浆,接近Cu成矿岩浆;岩体黑云母中Sn含量高,平均为185×10^(-6),而岩体Sn含量较低,平均为18.2×10^(-6),据体积及比重计算,岩体中90%以上Sn主要以Sn4+形式赋存于黑云母中,表明笼箱盖岩体岩浆氧逸度较高,岩浆作用有利于Cu成矿,而不利于Sn成矿。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呈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弱Eu负异常特征,其Zr/Hf和Nb/Ta值分别为17.4~38.9和3.37~10.1,表明岩浆结晶分异程度低于典型成Sn花岗岩,也不利于Sn成矿。此外,笼箱盖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大于Sn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而与拉么Zn-Cu矿床的成矿年龄接近,表明笼箱盖花岗岩可能与Sn成矿无关。以上地球化学特征和笼箱盖岩体Cu内Sn外反向分带等特征,表明Sn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型Zn-Cu矿床不属于同一岩浆–热液成矿体系,矽卡岩型Zn-Cu矿床与笼箱盖岩体岩浆作用有关,而Sn多金属矿床和笼箱盖岩体岩浆作用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厂矿田 Sn多金属矿床 矽卡岩型Zn-Cu矿床 黑云母 氧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