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糖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董明英 闫雨洁 +2 位作者 葛艳静 徐勇士 杭方学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6-191,共6页
挥发性香气成分是形成红糖感官品质的重要元素,其中部分香气物质构成了红糖的特征风味。研究表明,红糖中香气由醛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呋喃类、吡嗪类以及含硫化合物等挥发性化合物组成,这些成分的含量及性质显著影响红糖的风味... 挥发性香气成分是形成红糖感官品质的重要元素,其中部分香气物质构成了红糖的特征风味。研究表明,红糖中香气由醛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呋喃类、吡嗪类以及含硫化合物等挥发性化合物组成,这些成分的含量及性质显著影响红糖的风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红糖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香气成分组成以及影响香气形成的因素,包括原料甘蔗的特性以及红糖的加工和储存方法,为进一步优化红糖加工技术、研究风味的释放机制及红糖香气的增香调控途径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糖 挥发性香气成分 形成原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梦颖 王承 +2 位作者 葛艳静 黄苏婷 杭方学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4-159,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比较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红糖分别检出61种和58种挥发性物质,赤砂糖检出42种挥发性物质。红糖挥发性物质含量较赤砂糖高,红糖中吡嗪类、酮类、呋喃类、醇类等物...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比较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红糖分别检出61种和58种挥发性物质,赤砂糖检出42种挥发性物质。红糖挥发性物质含量较赤砂糖高,红糖中吡嗪类、酮类、呋喃类、醇类等物质种数更多,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赤砂糖,赤砂糖中酸类、硫醚类相对含量高于红糖;红糖主要呈现出吡嗪类、醛类、酮类的坚果味、花果香、烘烤香等气味,赤砂糖中具有较高香气强度的成分较少,整体呈现焦甜香味;通过电子鼻-主成分分析,两种红糖的香气组成具有较大相似性,而与赤砂糖挥发性物质有显著区别。通过对挥发性物质的检测分析,文章为红糖和赤砂糖的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红糖 赤砂糖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频复合超声强化酯交换合成蔗糖单月桂酸酯工艺
3
作者 徐勇士 陶加明 +4 位作者 董明英 闫雨洁 周昊 李大成 杭方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42-2045,2050,共5页
以蔗糖、月桂酸甲酯为反应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无水碳酸钾催化,研究三频复合超声场中酯交换反应合成蔗糖单月桂酸酯。结果表明,三频复合超声相比于单频超声和双频超声,明显提高了单酯产率,53+20+40 kHz三频复合超声作用下单酯产率最... 以蔗糖、月桂酸甲酯为反应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无水碳酸钾催化,研究三频复合超声场中酯交换反应合成蔗糖单月桂酸酯。结果表明,三频复合超声相比于单频超声和双频超声,明显提高了单酯产率,53+20+40 kHz三频复合超声作用下单酯产率最高,最佳工艺为糖酯摩尔比6.4∶1,催化剂用量12.4%和反应温度77℃。此条件下,蔗糖单月桂酸酯产率为9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月桂酸酯 三频复合超声 酯交换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汁中絮凝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楚璇 苏德智 +3 位作者 冯秀静 张昆华 陆海勤 李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0-56,共7页
为了解决甘蔗汁絮凝物沉淀引起的饮料浑浊问题,以甘蔗汁为原料,对膜滤后的甘蔗清汁中影响絮凝物生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温度、pH来研究二者对絮凝物产生的影响,并对絮凝物中蛋白质、总糖、灰分等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傅里叶红外光... 为了解决甘蔗汁絮凝物沉淀引起的饮料浑浊问题,以甘蔗汁为原料,对膜滤后的甘蔗清汁中影响絮凝物生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温度、pH来研究二者对絮凝物产生的影响,并对絮凝物中蛋白质、总糖、灰分等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仪观测絮凝物官能团结构和组成元素。研究发现,温度对生成絮凝物的影响较小。絮凝物的产量随pH的升高而增加,推断氢氧根会促进甘蔗汁中絮凝物的产生。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絮凝物主要由多糖、蛋白质以及灰分等物质构成。通过能谱分析电子扫描和红外扫描可以看出,絮凝物中含有铁、钙、磷、硅、锰等无机离子。说明在碱性条件下,糖类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絮凝结构,铁、钙等金属离子生成的氢氧化铁、氢氧化钙与蛋白质和多糖产生的絮凝结构网络在一起,形成饮料中的絮凝沉淀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絮凝物 蛋白质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