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言不尽意”及其方法论意义
1
作者 吕有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36-40,共5页
言、意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大焦点,道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是深刻且富于创建性的。道家的“言不尽意”论经历了从老子经庄子到魏晋玄学的逐步展开、深化和明朗化的发展过程。“言不尽意”论在否定性的结论背后揭示了认识过程... 言、意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大焦点,道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是深刻且富于创建性的。道家的“言不尽意”论经历了从老子经庄子到魏晋玄学的逐步展开、深化和明朗化的发展过程。“言不尽意”论在否定性的结论背后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某些辩证特征,值得人们深入思考。“言不尽意”直接为道家的直觉方法和中国哲学的“负的方法”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直觉方法 负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