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同控制的独立电力系统频率响应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
作者 黎静华 宋诚鑫 兰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3-140,共8页
以传统小火电机组为主的独立电力系统由于系统低惯性和火电机组存在固有延时,导致系统动态频率稳定性差。针对此问题,提出含辅助频率优化控制器的机组协调调频方案。首先借鉴风电机组利用转子动能快速调频的思想,将独立电力系统内的部... 以传统小火电机组为主的独立电力系统由于系统低惯性和火电机组存在固有延时,导致系统动态频率稳定性差。针对此问题,提出含辅助频率优化控制器的机组协调调频方案。首先借鉴风电机组利用转子动能快速调频的思想,将独立电力系统内的部分机组改造为变速恒频机组。然后在分析变速恒频机组惯量控制调频的基础上,以控制流形动态收敛为目标,基于协同控制理论,推导了惯量控制中附加功率的控制律。最后通过配合机组惯量控制利用变速恒频机组转子动能,实现对系统频率变化的快速响应。以某工业园区的独立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所提方法和其他方法下的系统频率指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快速响应系统频率波动,改善了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电力系统 协同控制 频率响应 惯量控制 转子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优化调度研究综述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4
2
作者 黎静华 谢育天 +3 位作者 曾鸿宇 周爽 骆怡辰 宋骏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47-3464,共18页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不确定因素愈加凸显,且相互耦合,给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带来了极大挑战。针对考虑电力系统不确定因素的调度问题,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研究成...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不确定因素愈加凸显,且相互耦合,给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带来了极大挑战。针对考虑电力系统不确定因素的调度问题,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研究成果。为了总结当前电力系统不确定调度的研究现状,理清仍需解决的问题及关键技术,明确未来研究方向和着力点,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综述工作。从文献发表的内容、期刊和年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炼电力系统不确定性调度的研究热点,分析了电源、负荷、市场环境、参数和政策5个方面所涉及到的不确定因素;将电力系统不确定性调度模型分为Wait-and-See和Here-and-Now两种类型,并归纳总结了不同模型对应的求解方法;然后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不确定优化调度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为了解和应用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调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模型和方法,也为深入研究和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调度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因素 不确定调度模型 不确定调度方法 新型电力系统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接入下核电参与电力系统调峰的协调优化模型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弘 韦化 李昭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7,共7页
提出了一种风电接入下核电参与电力系统调峰的风-核-火多源协调优化模型,缓解了风电消纳的难题,提升了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经济性。在保证安全裕度的前提下,该模型将核电线性功率升降速率按3个档位进行离散化,减少了变量数,仅用4个0-1变... 提出了一种风电接入下核电参与电力系统调峰的风-核-火多源协调优化模型,缓解了风电消纳的难题,提升了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经济性。在保证安全裕度的前提下,该模型将核电线性功率升降速率按3个档位进行离散化,减少了变量数,仅用4个0-1变量与1个整数变量实现了调峰时三档速度、两档深度、低功率时段的自由选择,相较于已有的核电调峰模型,其灵活性更高且变量更少。同时,采用改进极限场景法,即利用1个确定的风电预测场景和2个极限场景表示置信区间内风电的不确定性,简化了其复杂度且优化了备用容量。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按实际情况选择最经济的负荷跟踪方案,系统发电总成本相较于核电带基荷运行的情况减少了22%,相较于核电按固定调峰模型运行的情况减少了12%,并全额消纳了采用这2种模型时所不能消纳的风电出力,从而有效削峰填谷,缓解了电网的调峰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机组 风电消纳 调峰 协调优化 运行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最优潮流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阳育德 陶琢 +1 位作者 刘辉 覃智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5,共7页
针对大规模预防性安全约束最优潮流计算耗时长的问题,提出2种基于单机多处理器平台的粗粒度并行计算方法以提高求解效率。依据多预想故障计算过程相互独立的特点合理分解计算任务,平衡各核心负载,降低通信损耗,并利用MATLAB并行工具箱... 针对大规模预防性安全约束最优潮流计算耗时长的问题,提出2种基于单机多处理器平台的粗粒度并行计算方法以提高求解效率。依据多预想故障计算过程相互独立的特点合理分解计算任务,平衡各核心负载,降低通信损耗,并利用MATLAB并行工具箱编写具有高并行度的程序代码,充分利用多核资源。得到的优化调度方案可使电网运行同时满足正常状态和N-1故障状态约束,使电力系统具备承受一定程度故障干扰的能力。3个系统的多预想故障设置方案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精确性和收敛性的基础上,加速效果明显,易扩展至多机集群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约束最优潮流 多核并行 N-1 补偿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模糊集的含源荷不确定性电力系统多时段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
5
作者 王秉鑫 黎静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5年第11期115-122,共8页
由于忽略了已实现的不确定性对未来时段调度结果的显式影响,现有静态模糊集建模方法存在较低的精度和较差的适应性。为此,提出一种动态连通模糊集建模方法,将随机变量的时序特性纳入矩信息模糊集的均值参数。提出一种多周期自适应分布... 由于忽略了已实现的不确定性对未来时段调度结果的显式影响,现有静态模糊集建模方法存在较低的精度和较差的适应性。为此,提出一种动态连通模糊集建模方法,将随机变量的时序特性纳入矩信息模糊集的均值参数。提出一种多周期自适应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的建模框架,对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的集合约束进行重构,基于线性决策规则和强对偶理论给出模型易于处理的保守近似形式,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IEEE 6节点系统和改进的IEEE 118节点系统算例,从正负旋转备用率、弃风率、失负荷率、运行成本等方面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适应性分布鲁棒优化 优化调度 动态模糊集 线性决策规则 强对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实例分割与深度神经网络温度拟合的电力设备热故障诊断研究
6
作者 郑含博 胡钧浩 +2 位作者 李金恒 梁炎燊 黄俊杰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故障设备在故障位置存在温度异常,带来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对电力设备的热状态做出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与温度拟合的电力设备热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变电站现场采集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构建数据集,... 故障设备在故障位置存在温度异常,带来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对电力设备的热状态做出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与温度拟合的电力设备热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变电站现场采集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构建数据集,提出一种改进的实例分割模型。经优化后,模型的掩码和检测框的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3.6%和2.5%,模型仅需12.1 GFLOPs的浮点运算量。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设备温度值拟合方法。该方法拟合精度优于传统方法,R-square达到0.999 7,拟合温度误差约为3%。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设备温度参量提取方法,并依据行业应用规范制定一套热故障自动诊断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准确识别和预警电力设备热状态,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成像 实例分割 深度神经网络 核密度估计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类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的运算成本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舒惠 黎静华 韦善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前基于图像分类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可达到较高的辨识准确率,但存在较严重的参数冗余,引发了不必要的运算成本。对此类算法的运算成本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编码的设备特征组合方法,以减少算法中设备特征的参数冗余;然后... 目前基于图像分类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可达到较高的辨识准确率,但存在较严重的参数冗余,引发了不必要的运算成本。对此类算法的运算成本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编码的设备特征组合方法,以减少算法中设备特征的参数冗余;然后使用轻量级图像分类网络ZFNet构建设备辨识模型,并引入Inception模块来减少模型中卷积层输出的参数冗余,同时基于仿真实验结果对模型中全连接层的结构和参数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减少模型的参数冗余,最后使用PLAID数据集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算法,所提算法在设备特征的参数量上减少了66.7%~67.5%,在模型的参数量上减少了90%~97.1%,在整体运算量上的变动为-91.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图像分类网络 灰度图 特征组合 设备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规模化接入配电网的充电优化 被引量:32
8
作者 杨秀菊 白晓清 +1 位作者 李佩杰 韦化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6,共6页
将配变台区下的电动汽车看成一个小型"集聚体",提出基于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充电优化问题模型,该模型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计及节点电压、线路潮流、配变容量、集中式充电功率的动态爬升约束以及充电能量平衡约束,优化慢充... 将配变台区下的电动汽车看成一个小型"集聚体",提出基于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充电优化问题模型,该模型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计及节点电压、线路潮流、配变容量、集中式充电功率的动态爬升约束以及充电能量平衡约束,优化慢充模式下"集聚体"的充电功率。分区代理商负责监控所管辖台区下每辆汽车的充电行为。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该模型,IEEE 33节点系统、PG&E 69系统以及一个实际的119节点配电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优化效果。通过动态平衡充电负荷,有效降低了系统网损,平抑了负荷波动,改善了末端电压水平,且避免了随机充电在某些时段可能造成的短时电压质量下降、馈线重载及配变过载等问题,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电动汽车 充电负荷 优化 原-对偶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变换+时间压缩的洛伦兹扩频CM EMI抑制策略
9
作者 杨再学 刘斌 +3 位作者 孔繁镍 张尧 梁倩 陈延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4,152,共8页
为了解决洛伦兹混沌扩频调制性能不佳的问题,结合了分布变换和时间压缩技术提出一种创新策略。利用时间压缩来优化局部频谱特性,通过扩展谱线宽度,实现了连续频谱的生成,有效降低了谱峰值。通过分布变换对功率谱进行均匀化整形,进一步... 为了解决洛伦兹混沌扩频调制性能不佳的问题,结合了分布变换和时间压缩技术提出一种创新策略。利用时间压缩来优化局部频谱特性,通过扩展谱线宽度,实现了连续频谱的生成,有效降低了谱峰值。通过分布变换对功率谱进行均匀化整形,进一步降低了谱峰值。为了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搭建一台反激变换器实验样机并进行实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策略的实测功率谱分布均匀;与蔡氏混沌扩频相比,所提策略在抑制共模(CM)传导电磁干扰(EMI)方面表现更佳,性能提升超过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抑制 混沌扩频调制 洛伦兹系统 时-频分析 时间压缩 分布变换 频谱整形 均匀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迹变换含分布式电源系统的随机潮流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代景龙 韦化 +1 位作者 鲍海波 白晓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3,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变换的随机潮流计算方法,比较对称采样、最小偏度单形采样和超球体单形采样3种无迹变换策略的实现思路和计算效果,讨论随机变量不同的相关程度对随机潮流分布的影响。利用无迹变换方法将潮流的随机性分析问题转换为少... 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变换的随机潮流计算方法,比较对称采样、最小偏度单形采样和超球体单形采样3种无迹变换策略的实现思路和计算效果,讨论随机变量不同的相关程度对随机潮流分布的影响。利用无迹变换方法将潮流的随机性分析问题转换为少量样本点的确定性潮流计算,可较全面捕获非线性系统的统计信息,而直接方便地处理具有相关关系的随机变量。IEEE30、IEEE118和IEEE300节点标准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对称采样策略的无迹变换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值稳定性,更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随机潮流的求解,与蒙特卡洛模拟相比,其计算速度可提高数十倍,且相对误差可低至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迹变换 随机潮流 分布式电源 相关性 采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CAPSO-SNN的电力作业风险态势感知 被引量:32
11
作者 陈碧云 李弘斌 李滨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5,共8页
随着电力作业安全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作业全过程在线信息采集成为可能。以电力作业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云自适应粒子群优化脉冲神经网络(CAPSO-SNN)的电力作业风险态势感知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电力作业事故事件数据... 随着电力作业安全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作业全过程在线信息采集成为可能。以电力作业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云自适应粒子群优化脉冲神经网络(CAPSO-SNN)的电力作业风险态势感知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电力作业事故事件数据库中提炼出所有作业风险影响因素以构建风险影响因素体系,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中挖掘出作业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风险关键要素,再以风险关键要素作为输入参数,通过云自适应粒子群优化脉冲神经网络进行作业风险态势感知的训练和预测。最后,以某电网公司的实际历史作业事故事件为样本,展示了所提方法的应用过程。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分析电力作业的风险组成,还可以在作业过程中有效地感知风险状态信息,跟踪风险发展趋势,有助于实施电力作业风险的全过程精细化态势利导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态势感知 云自适应粒子群优化 脉冲神经网络 态势利导 电力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能发电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佳 兰飞 +1 位作者 郭昊霖 黎静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36,共13页
开展波浪能发电技术控制方面的研究可有效平抑电力输出的波动性,显著提升电能质量,对充分利用波浪能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让研究人员全面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和未来研究方向,对近年来国内外波浪能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 开展波浪能发电技术控制方面的研究可有效平抑电力输出的波动性,显著提升电能质量,对充分利用波浪能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让研究人员全面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和未来研究方向,对近年来国内外波浪能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基于国内外波浪能发电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对波浪能发电控制技术的分布情况及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以波浪能发电装置安装位置、波浪能能量转换方式、功率输出方式为分类依据,对波浪能发电系统进行介绍;以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和电能质量控制为线索对波浪能发电控制技术进行分类,对控制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该领域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和展望。该研究成果能为波浪能发电的高效转换和稳定输出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 控制技术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电能质量控制 海洋能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极端灾害的韧性配电网自动开关优化配置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碧云 陈灏颖 李滨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1-77,共7页
以台风灾害为例研究了考虑配电网抗灾韧性的自动开关优化配置模型。首先考虑台风风场、配电系统故障状态、系统负荷的不确定性,生成随机场景。其次分析台风灾害期间的配电网故障处理及供电恢复过程中的负荷区域供电状态,将自动开关优化... 以台风灾害为例研究了考虑配电网抗灾韧性的自动开关优化配置模型。首先考虑台风风场、配电系统故障状态、系统负荷的不确定性,生成随机场景。其次分析台风灾害期间的配电网故障处理及供电恢复过程中的负荷区域供电状态,将自动开关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建模,转换为两阶段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框架,第一阶段获取以投资运维费用和韧性成本的总费用最小为目标的自动开关配置方案,第二阶段求解以台风期间系统韧性指标最小为目标的负荷区域供电状态。最后,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应用自动开关配置方案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韧性提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韧性 自动开关 优化规划 台风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氟化环氧树脂在氮气中的耐电晕性能研究
14
作者 董曼玲 詹振宇 +4 位作者 夏玉婷 李毅 秦恩鹏 王琪林 杨知非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8,共9页
为了研究直接氟化对环氧绝缘材料在氮气中耐电晕性能的提升作用,本文采用多针-平板电极系统,在氮气气氛下对表层氟化和未氟化的环氧树脂试样进行电晕处理,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分析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电晕处理没有改变氟化环氧试样的... 为了研究直接氟化对环氧绝缘材料在氮气中耐电晕性能的提升作用,本文采用多针-平板电极系统,在氮气气氛下对表层氟化和未氟化的环氧树脂试样进行电晕处理,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分析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电晕处理没有改变氟化环氧试样的化学组成与氟化层厚度。电晕处理使氟化试样的表面电位衰减速率降低,但是并未改变试样的润湿性。相反,未氟化试样的表面电位衰减速率在电晕处理后增大,且试样表面生成了可溶性的降解产物。这些结果证明直接氟化改善了环氧绝缘在氮气环境中的耐电晕性能,为气体绝缘设备内环氧绝缘子电气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直接氟化 氟化层 耐电晕性能 氮气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供能可靠性的电-气互联传输网络优化规划 被引量:9
15
作者 黎静华 王治邦 姜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4-172,247,共10页
现有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IEGES)的传输网络规划仍侧重于考虑输电系统可靠性,对“电-气”双向联供的可靠性考虑不足;并且传统电、气子系统网络独立规划的模式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综合负荷需求。针对上述问题,重点研究衡量IEGES供能... 现有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IEGES)的传输网络规划仍侧重于考虑输电系统可靠性,对“电-气”双向联供的可靠性考虑不足;并且传统电、气子系统网络独立规划的模式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综合负荷需求。针对上述问题,重点研究衡量IEGES供能可靠性,完善了“以电为主”的IEGES传输网络规划模型;将可靠性引入传输网络优化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直接获得满足可靠性要求的规划方案,避免方案的反复校核与调整。建立了考虑可靠性的弃风成本、能量短缺成本、电-气耦合转换、供电供气平衡等因素的传输网络优化规划数学模型。为提高模型求解效率,采用增量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对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处理,将原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基于IEEE 39节点与比利时NGS 20节点联合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考虑供能可靠性的传输网络规划方案在提升系统经济性、可靠性和风电消纳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可为IEGES优化规划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 耦合元件规划 传输网络优化规划 可靠性 增量分段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的外电场对硅橡胶绝缘微观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董曼玲 詹振宇 +5 位作者 李毅 张朝峰 夏玉婷 杨知非 王琪林 郑含博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4,共9页
为了从微观层面上揭示外电场对硅橡胶绝缘材料内部分子结构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分子模拟和量子化学方法探究了外加电场作用下硅橡胶的微观结构和空间电荷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硅橡胶分子的体系总能量减少、偶极矩... 为了从微观层面上揭示外电场对硅橡胶绝缘材料内部分子结构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分子模拟和量子化学方法探究了外加电场作用下硅橡胶的微观结构和空间电荷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硅橡胶分子的体系总能量减少、偶极矩和极化率增大,加之分子内的C-Si键在受到外电场的拉伸作用时变长,导致硅橡胶结构稳定性下降,从而影响硅橡胶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在电场强度较大时,前线轨道的能隙变小,硅橡胶分子链的反应活性位点发生变化,引起分子链前线轨道的电子陷阱和空穴陷阱形成不同程度的陷阱能级分布,增强了硅橡胶对绝缘材料自由电子或注入电荷的俘获能力。当电场达到12.75×103kV/mm的临界值时,硅橡胶分子结构被破坏,并引起红外光谱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外部电场 红外光谱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81
17
作者 黎静华 骆怡辰 +2 位作者 杨舒惠 韦善阳 黄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4-1155,共12页
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对于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不确定性预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区间预测、概率预测和场景预测。相比于确定性预测,不确定性预测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可... 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对于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不确定性预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区间预测、概率预测和场景预测。相比于确定性预测,不确定性预测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可以从变化区间、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出现的场景等更多维度去反映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不确定性。论文以区间预测、概率预测和场景预测为线索,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梳理。从相关文献发表的数量、年份、期刊的分布等多个方面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从预测结果的形式对不确定性预测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介绍;阐述了区间预测、概率预测与场景预测的理论与模型,并对不确定性预测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结合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电力 不确定性预测 区间预测 概率预测 场景预测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关键诱因筛选 被引量:40
18
作者 陈碧云 丁晋 陈绍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4,共7页
随着智能电网、通信网络及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分析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数据量快速增长、复杂性不断增大,逐步构成了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大数据。为在先验事故事件大数据的基础上高效、可靠地对事故诱因进行分类和... 随着智能电网、通信网络及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分析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数据量快速增长、复杂性不断增大,逐步构成了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大数据。为在先验事故事件大数据的基础上高效、可靠地对事故诱因进行分类和识别,基于关联规则挖掘进行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关键诱因筛选。根据事故事件的特点,建立电力生产安全事故诱因分析体系,对不同类型的事故进行布尔离散化,并基于关联规则挖掘提出事故诱因的诱发度计算方法,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深度关联规则挖掘,并根据强关联规则对关键诱因进行筛选和分析。以某区域近5年的事故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 诱发度 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光伏电站储能容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滨 高崇杰 吴思缘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41,49,共8页
光伏固有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光伏电站储能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光伏出力波动对系统的冲击不同,利用小波变换对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偏差进行多尺... 光伏固有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光伏电站储能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光伏出力波动对系统的冲击不同,利用小波变换对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偏差进行多尺度分解并重构,得到多层变化平缓的低频信号和波动剧烈的高频信号,由此精确细分信号频段;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重构后的信号进行时频转换,得到光伏电站对不同时间响应的控制需求量;通过频谱分析,确定平滑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波动的储能配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以较小的储能容量、平滑光伏电站功率波动并使实际输出功率与计划相契合,极大提高光伏的可控性,为将来大规模光伏并网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小波分析 功率平滑 储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在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爱华 李彦 +1 位作者 梁妮晓 李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0-666,共7页
分布式电源接入点位置和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文中建立了1个使配电网有功损耗最小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优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电源接入容量和接入点对系统潮流、节点电压、线路负载及网络损耗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 分布式电源接入点位置和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文中建立了1个使配电网有功损耗最小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优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电源接入容量和接入点对系统潮流、节点电压、线路负载及网络损耗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约束,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拟态物理学优化(APO)方法对其求解,将接入容量、接入点、节点电压等拟态为物理学中的个体质量,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质量、速度及其他个体的引/(斥)力作用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和位置,通过全局最好、最差和自身适应值不断更新其质量,最终整个群体所经历的最好位置即为全局最优解,从而得到分布式电源的最佳接入位置和容量。最后采用标准IEEE-33辐射配电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并与粒子群(PSO)算法进行比较。APO算法的有功损耗减少更为显著,其平均电压和最低电压均好于粒子群算法的,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选址 定容 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