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颠覆客观:建构主义如何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以框架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为例 |
李庆林
蔡宗峪
|
《新闻论坛》
|
2024 |
1
|
|
2
|
东南亚华文媒体中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基于《南洋商报》2022-2023年有关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
王仕勇
沈清远
|
《新闻论坛》
|
2025 |
0 |
|
3
|
崇左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实践与探索 |
黄绍康
蒋凌昊
刘丽
|
《新闻论坛》
|
2025 |
0 |
|
4
|
《武林外传》的传播学解读 |
宁丹丹
何玉巧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广西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研究 |
黄海珠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6
|
孔子学院面向泰国精准传播的实践与反思 |
刘晓慧
|
《北部湾大学学报》
|
2023 |
1
|
|
7
|
电视外交:边疆省区电视媒体周边传播的新路径——以广西电视台为例 |
万忆
庞通
孙锦卉
朱丽莉
|
《新闻论坛》
|
2014 |
0 |
|
8
|
浅析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美术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
唐方文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3 |
2
|
|
9
|
抵近民众:抗战时期广西学生军的报刊活动 |
李时新
张佩琪
|
《传媒论坛》
|
2024 |
0 |
|
10
|
新媒体时代地方媒体品牌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为例 |
吴雨欣
|
《传媒论坛》
|
2019 |
4
|
|
11
|
传播视角下的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龙州黑衣壮天琴文化艺术保护为例 |
黄新宇
梁航彬
|
《歌海》
|
2009 |
14
|
|
12
|
浅析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 |
何芝莹
陈相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0 |
4
|
|
13
|
县级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以广西边境八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为例 |
江宇
卢晶玲
|
《新闻论坛》
|
2020 |
5
|
|
14
|
《大学衍义》成书时间及版本考述 |
孙先英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5
|
消解与重构:媒介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以仫佬族走坡节为例 |
吴海荣
银舒豫
|
《新闻论坛》
|
2022 |
2
|
|
16
|
广西与东盟电视传媒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杨先情
王晓璇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7
|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客户端编辑应具备的三种思维 |
卢颖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18
|
《联合早报》“一带一路”专网的新闻框架分析 |
张剑
韦俞妃
|
《新闻论坛》
|
2019 |
0 |
|
19
|
略论“新闻关怀”主体应具有的意识 |
靖鸣
曹爱民
|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0 |
|
20
|
试论问题新闻的特性 |
靖鸣
|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