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勤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6,共5页
目前,我国传媒业已进入高强度竞争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大众传媒在多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个性与特征,探究大众传播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作用,对于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 目前,我国传媒业已进入高强度竞争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大众传媒在多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个性与特征,探究大众传播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作用,对于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大众传播 多民族地区 规模化发展 大众传媒 影响作用 传播质量 共同繁荣 传媒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传播与后现代审美 被引量:2
2
作者 江建文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0,共2页
当下我国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应属于大众社会的文化传播。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一传播方式的审美性生成问题,指出:科技的意识形态的辐射功能、仿真的幻像理论以及后现代的消费主义,是生成机制中最重要的3个支撑点,它们共同决定了大众文化传... 当下我国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应属于大众社会的文化传播。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一传播方式的审美性生成问题,指出:科技的意识形态的辐射功能、仿真的幻像理论以及后现代的消费主义,是生成机制中最重要的3个支撑点,它们共同决定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后现代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传播 审美幻像 消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广告的跨文化诉求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勤 杨博智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1,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因面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诉求和传播,使其应该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社会规范和心理需求,以及文化语境差异等诸多方面进行... 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因面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诉求和传播,使其应该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社会规范和心理需求,以及文化语境差异等诸多方面进行广告诉求的跨文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广告诉求 跨文化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张力与艺术形态的变革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庆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7,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艺术形态发展史,力图说明和证明这样一个事实:作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交往的—种手段,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其自身就有一种内在的传播张力,这种张力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由隐到显,始终紧紧影响、制约和推动着艺术形态的发展变... 本文通过分析艺术形态发展史,力图说明和证明这样一个事实:作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交往的—种手段,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其自身就有一种内在的传播张力,这种张力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由隐到显,始终紧紧影响、制约和推动着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推动了艺术形态由“韵味”艺术到机械复制艺术再到数字互动艺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张力 韵味艺术 机械复制艺术 数字互动艺术 艺术形态 传播技术 张力 发展变化 发展过程 机械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柳宗元之于柳州的文化意义——“粤西三载”中明代人咏柳诗文的解读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维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6期175-179,共5页
柳宗元生命中的最后四年在柳州度过,无论他当时怀着怎样的心境,他留给柳州和柳州人民的,不仅仅是“生能泽其民”的一般意义,更重要的是,柳宗元当时矛盾而复杂的心情,成为历代迁客骚人吟咏柳州的两大主题。即一方面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典型... 柳宗元生命中的最后四年在柳州度过,无论他当时怀着怎样的心境,他留给柳州和柳州人民的,不仅仅是“生能泽其民”的一般意义,更重要的是,柳宗元当时矛盾而复杂的心情,成为历代迁客骚人吟咏柳州的两大主题。即一方面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典型的贬谪心态的流露,另一方面以柳宗元“以利安元元为务”的抱负作为人生目标。本论文试图通过对“粤西三载”中,明代文人吟咏柳宗元和柳州的诗文作品的解读,探讨明代迁客骚人对柳宗元和柳州的基本认识,以说明柳宗元与柳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在柳州留下的诗文作品是人们了解柳州最直接的材料,甚至可以说,柳宗元代表的就是柳州的文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柳州 和柳诗 咏柳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永福百寿图考释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南津 刘家毅 邱明波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3-176,共4页
百寿图是现今所见的中国时代最早的集古代单字诸体为一身的摩崖石刻,但至今缺乏对百寿图及其一百个小寿字的全面记载及研究。文章在重新对百寿图摄影及拓印逐个核实小寿字及铭章基础上,对百寿图作研究考证阐释。
关键词 百寿图 摩崖石刻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媒介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江建文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8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文化价值观 大众媒介 人类智慧 科学技术 传统观点 技术性 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环境优化对知情权的保障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勤 《当代传播》 2004年第4期29-32,共4页
当今社会,大众传播媒体已成为社会体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一部分,又是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的一部分.
关键词 新闻传播 环境优化 知情权保障 信用建设 政府信息公开 报告制度 新闻法规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环境对知情权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勤 《当代传播》 2003年第6期10-13,共4页
新闻的传播环境是媒体的栖息地.新闻的传播环境因素,对于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质与量,公众对所传信息的认可与接受,尤其是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与满足,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近几年来国内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及其报道,如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 新闻的传播环境是媒体的栖息地.新闻的传播环境因素,对于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质与量,公众对所传信息的认可与接受,尤其是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与满足,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近几年来国内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及其报道,如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发生的特大矿难事故、2003年1至5月爆发于国内的'SARS'疫情等,都明显反映出新闻报道中传播环境因素对公众知情权的制约和影响.重视传播环境因素对公众知情权影响的研究,对于正确理解环境与传播的关系,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体现传媒为民服务的宗旨和担当社会责任的使命,最大限度满足与尊重公众知情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传播环境 公众知情权 新闻自由 言论自由 新闻监管 文化形态 媒体竞争 新闻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的美学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建文 《当代传播》 2002年第6期12-14,共3页
当人们提出要从政治学或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新闻传播时,一般不会引起异议;但是,如果提出要从美学角度来审视新闻传播,情况就不同了.那些持异议者会认为:'新闻的本质特征是真实性,不涉及美与不美的问题.''如果引... 当人们提出要从政治学或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新闻传播时,一般不会引起异议;但是,如果提出要从美学角度来审视新闻传播,情况就不同了.那些持异议者会认为:'新闻的本质特征是真实性,不涉及美与不美的问题.''如果引入‘美'的范畴来为新闻传播导向,岂不变成粉饰现实,美化客体,搞虚假报道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美学 新闻学 新闻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音乐文化,塑造城市形象——追记“音乐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研讨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建平 《音乐创作》 200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2006年3月24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广西文联共同主办、广西音乐家协会承办的“音乐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研讨会”也在南宁同时召开。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副主席赵季平、副秘书长段五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琦,自... 2006年3月24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广西文联共同主办、广西音乐家协会承办的“音乐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研讨会”也在南宁同时召开。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副主席赵季平、副秘书长段五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琦,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华,广西文联主席蓝怀昌,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傅磬以及特邀全国专家章绍同、孟卫东、付林、于庆新、宁静、金兆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化 城市形象 品牌建设 中国音乐家协会 区人大常委会 广西壮族 党委宣传部 副秘书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与广西壮族排歌排偶手法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柱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3-177,共5页
通过对《诗经》与广西壮族排歌的比较,认为它们所运用的排偶手法按结构可分为连珠排、隔句排、嵌句排、递排、复排和顶针排;按艺术手法则可分为比排、兴排和赋排。同时,它们的形成原理与审美实质也有类似之处。
关键词 诗经 壮族 排歌 排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价值在电视广告中的渗透与表现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慧玲 杨年丰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2期168-169,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至今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电视广告中传统文化价值的渗透使企业能站在更高的文化战略的角度来推销自己,这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也是精神文明的生产。
关键词 电视广告 传统文化 价值系统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企业传播
14
作者 巩勇 《当代传播》 2002年第5期78-79,共2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播'不再专属于新闻媒体,大量的经济类信息几乎呈铺天盖地之势,充斥于大众传媒,遍布大街小巷,'甚至整个地球都快成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
关键词 企业传播 对内传播 对外传播 定位 传播形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理念的变迁 被引量:39
15
作者 黄旦 郭丽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23,138,共5页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已历时四分之三世纪,由于各地状况不一,关于媒介教育的理解及实践却不尽相同。媒介教育教什么?本文以此为线索,对西方媒介教育及其研究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其重点和理念的变迁,认为西方媒介教育观念始终是以"公民&...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已历时四分之三世纪,由于各地状况不一,关于媒介教育的理解及实践却不尽相同。媒介教育教什么?本文以此为线索,对西方媒介教育及其研究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其重点和理念的变迁,认为西方媒介教育观念始终是以"公民"为起点,延续的是西方启蒙运动以来那种理性、自主的传统。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观念与实践,与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媒介、教育的传统密切相关,这是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向西方的学习与借鉴中不应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与新闻伦理学的冲突和反思——兼论“记者抓拍雨中人摔跤事件” 被引量:4
16
作者 靖鸣 侯晓辉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2005年5月10日,一组记者抓拍骑车人雨中摔跤的照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的议论。本文从新闻伦理学的角度运用著名的波特图式探析拍摄这组照片的记者的行为与新闻伦理道德间的冲突,阐述新闻伦理原则是体现现代人... 2005年5月10日,一组记者抓拍骑车人雨中摔跤的照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的议论。本文从新闻伦理学的角度运用著名的波特图式探析拍摄这组照片的记者的行为与新闻伦理道德间的冲突,阐述新闻伦理原则是体现现代人的人道进步和人文关怀的重要尺度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伦理 职业价值观 社会公德 波特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民间群体古壮字使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南津 唐未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古壮字是记录壮族语言的民间文字,目前仍在民间流传。壮族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在古壮字使用和认识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古壮字使用的性别差异体现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年龄差异体现了古壮字正在衰落的趋势,文化层次的差异与... 古壮字是记录壮族语言的民间文字,目前仍在民间流传。壮族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在古壮字使用和认识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古壮字使用的性别差异体现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年龄差异体现了古壮字正在衰落的趋势,文化层次的差异与古壮字了解、认识途径有关,也体现了古壮字使用的"土俗性"。总体而言,古壮字逐步在走向消亡。因此,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救这一传统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壮字 性别 年龄 文化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背景与新闻结构——也谈对现代新闻背景材料理论的澄清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勤 周灿华 《当代传播》 2002年第6期32-34,共3页
长期以来,无论在新闻学教材还是新闻实践的理念中,大多将新闻背景视为消息这一文体的内部构造成分或消息结构的必备要素.然而在解释新闻背景及其作用时,又认为背景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材料,是事实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在归属和运... 长期以来,无论在新闻学教材还是新闻实践的理念中,大多将新闻背景视为消息这一文体的内部构造成分或消息结构的必备要素.然而在解释新闻背景及其作用时,又认为背景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材料,是事实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在归属和运用范畴方面发生了矛盾,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新闻背景归属的争议.其实,新闻背景是事实内容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事实,并非消息的结构要素.之所以形成这种理论与观念的误区,关键是混淆了新闻背景与新闻结构的性质与范畴.本文拟从两者的概念、性质、地位、功能、形态及运用范畴等方面加以分析对比,在理论上作一个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背景 新闻结构 新闻学 新闻报道 形态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名看壮族空间方位认知与表达的特点 被引量:5
19
作者 覃凤余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8-163,共6页
壮族空间方位认知与表达与汉族相比有相通、相异和相对应之处。相通点:都借用表身体/物体的名词。相异点:(1)壮族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和表达较汉族更具原生性;(2)壮语为内隐型空间,而汉语为外显型空间。相对应点:“左”、“右”指称地域汉... 壮族空间方位认知与表达与汉族相比有相通、相异和相对应之处。相通点:都借用表身体/物体的名词。相异点:(1)壮族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和表达较汉族更具原生性;(2)壮语为内隐型空间,而汉语为外显型空间。相对应点:“左”、“右”指称地域汉语从古发展到今逐渐萎缩,而壮语一直都不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壮族 空间方位 认知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者角色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黎明洁 《当代传播》 2004年第2期35-36,共2页
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位置和被规定的相应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变化引起社会关系改变,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与之相应的义务和权利也随之变更,这时个体就要主动转换角色行为模式,形成特定位置中应具有的角色... 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位置和被规定的相应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变化引起社会关系改变,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与之相应的义务和权利也随之变更,这时个体就要主动转换角色行为模式,形成特定位置中应具有的角色行为.这一过程,社会学称之为角色转换.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媒体功能及媒体的运作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记者的社会角色相应地也要转变.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一些记者出现了角色失调的现象,应当及时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分析 宣传工具 媒体功能 舆论监督 媒介体制 相应行为 节目形式 行为规范 新旧体制交替 谈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