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主动悬架预瞄自抗扰前馈补偿控制
1
作者 黄俊明 李栋 +1 位作者 杨蓉 黄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8,共10页
考虑到汽车主动悬架系统预瞄控制效果容易受车速、悬架参数不确定性及路面信息感知精度等因素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主动悬架预瞄控制方法。综合考虑悬架系统中簧载质量、刚度和阻尼的不确定性,搭建含有不确定性的车... 考虑到汽车主动悬架系统预瞄控制效果容易受车速、悬架参数不确定性及路面信息感知精度等因素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主动悬架预瞄控制方法。综合考虑悬架系统中簧载质量、刚度和阻尼的不确定性,搭建含有不确定性的车辆悬架模型,对自抗扰控制算法中的增益函数进行改进,设计了带前馈补偿的主动悬架预瞄控制系统,分别在随机路面和脉冲路面激励下从测量噪声和信号处理干扰等外部干扰层面对所提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搭建硬件在环试验系统对控制系统接近实际部署时的性能进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针对系统状态变化和干扰不确定性,所提方法能在较宽泛的车速范围内有效改善车身振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补偿 主动悬架 预瞄控制 自抗扰控制 路面信息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研究
2
作者 邓建新 黄海宾 王令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5,131,共7页
挤压铸造工艺参数设计是挤压铸造的关键,目前主要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来确定,成本高,效率低,不便于观察微观机理。结合分子动力学解释微观机理的独特优势,建立了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挤压铸造成形机理模拟方法,构建了7075铝合金多晶体分... 挤压铸造工艺参数设计是挤压铸造的关键,目前主要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来确定,成本高,效率低,不便于观察微观机理。结合分子动力学解释微观机理的独特优势,建立了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挤压铸造成形机理模拟方法,构建了7075铝合金多晶体分子铸造模型,使用分子动力学软件模拟该铝合金的挤压铸造成形过程,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铸件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可为挤压铸造工艺参数设计及其材料选择提供新方法,节省大量设计时间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 工艺参数 分子动力学 7系铝合金 挤压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
3
作者 范启亮 丁度坤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9,26,共7页
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在室内服务机器人中被广泛应用,但基于点云、平面和语义的视觉SLAM算法存在地图构建单一、定位不准等问题。本文基于经典ORB-SLAM2算法,引入平面和语义信息,提出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视觉SLAM算法(MFIL... 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在室内服务机器人中被广泛应用,但基于点云、平面和语义的视觉SLAM算法存在地图构建单一、定位不准等问题。本文基于经典ORB-SLAM2算法,引入平面和语义信息,提出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视觉SLAM算法(MFIL-SLAM)。该算法通过从视觉和深度图像中提取特征点、平面和语义信息,与地图中的相应路标关联,更新相机位姿,并通过因子图优化多层级地图。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建图效果、定位精度和稳健性方面均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特征信息 视觉SLAM 数据关联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FT-IGWO-MP的大曲率电缆绝缘层超声测厚声时快速估计方法
4
作者 邓建新 唐伟博 +2 位作者 杨炎云 杨超然 罗卿丹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1-801,共11页
为提高大曲率电缆绝缘层超声测厚声时(ToF)估计的精度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结合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改进灰狼算法(IGWO)和匹配追踪算法(MP)的ToF快速估计方法。该算法基于Gabor函数模型,以MP为基础拟合超声回波信号,先利用STFT优化回... 为提高大曲率电缆绝缘层超声测厚声时(ToF)估计的精度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结合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改进灰狼算法(IGWO)和匹配追踪算法(MP)的ToF快速估计方法。该算法基于Gabor函数模型,以MP为基础拟合超声回波信号,先利用STFT优化回波参数搜索范围,再利用IGWO替代匹配追踪中的遍历计算,提高回波参数的搜索效率和估计精度。仿真和物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强干扰下厚度估计平均误差不超过5μm,是传统算法的28.4%、搜索算法的31.2%,单次计算时间仅为31 ms,在频散和相移的声学系统中精度和稳定性更优,满足实时在线测厚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厚 ToF估计 匹配追踪 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状态机实现CNC系统串行D/A接口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海涛 李欣 +1 位作者 黄丽宇 梁京章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基于SPI通信协议,采用有限状态机和功能模块化的方法,实现串行DAC7734接口功能,给出了仿真时序图。仿真及D/A输出精度和稳定性,验证了有限状态机设计的正确性。该方法不仅易于实现SPI协议,其原理还适用于实现I2C、CAN等其他协议,具有很... 基于SPI通信协议,采用有限状态机和功能模块化的方法,实现串行DAC7734接口功能,给出了仿真时序图。仿真及D/A输出精度和稳定性,验证了有限状态机设计的正确性。该方法不仅易于实现SPI协议,其原理还适用于实现I2C、CAN等其他协议,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DAC7734 FPGA 有限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配送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邓建新 卫世丰 +2 位作者 石先莲 陈星雨 韦婉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5-604,共20页
为提升货物配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配送过程的服务优化,将数字孪生理念融入配送管理,提出和研究了基于数字孪生理念的配送管理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应用需求,建立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结构,提出了配送过程数字孪生体的构建内容与方法,并设计... 为提升货物配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配送过程的服务优化,将数字孪生理念融入配送管理,提出和研究了基于数字孪生理念的配送管理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应用需求,建立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结构,提出了配送过程数字孪生体的构建内容与方法,并设计构建了配送过程的基本数字孪生体、装箱规划的数字孪生体模型和配送过程优化的数字孪生体模型,建立了面向数字孪生模型的装箱方案和交互调整方法,形成动态交互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动态装箱布局方法。开发实现了一种原型系统,以配送实例演示了数字孪生配送管理系统的功能,证明该系统能够提升装箱效果并合理地优化配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物流配送 三维装箱 路径规划 配送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集成深度森林模型实现退役电池容量估算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琳 陈德乾 +3 位作者 何熳平 赵铭思 吴淑孝 潘海鸿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3-2262,共10页
针对退役锂离子电池容量估算面临历史数据缺失,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存在过拟合和单个模型估算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深度森林的容量估算模型。首先,从退役电池一次满充数据中提取恒流充电时间和充电电流面积特征;然后,利用提取的... 针对退役锂离子电池容量估算面临历史数据缺失,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存在过拟合和单个模型估算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深度森林的容量估算模型。首先,从退役电池一次满充数据中提取恒流充电时间和充电电流面积特征;然后,利用提取的特征和容量训练多个深度森林建立集成深度森林模型,并设计一种可信状态决策剔除集成模型中波动较大的估算值,取剩余估算值平均值作为最终估算结果。采用自测和公开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退役电池剩余容量的准确稳定估算,最大误差仅为0.08 Ah,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相比,该方法能获得更高的容量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锂离子电池 机器学习 深度森林 容量估算 集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的案例推理设计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建新 叶志兴 +1 位作者 谢彬 曾向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挤压铸造工艺参数是挤压铸造的关键,目前主要通过实验和经验来确定,效率低。结合数据驱动制造的趋势,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挤压铸造工艺参数设计方法。将收集的工艺数据视为案例,然后构建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的马尔可夫毯约简非关键影响因素... 挤压铸造工艺参数是挤压铸造的关键,目前主要通过实验和经验来确定,效率低。结合数据驱动制造的趋势,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挤压铸造工艺参数设计方法。将收集的工艺数据视为案例,然后构建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的马尔可夫毯约简非关键影响因素,去除冗余影响因素并建立案例属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信息熵确定彼此的权重,然后基于案例推理原理得到新材料铸件的工艺参数。通过实验和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挤压铸造工艺参数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可大幅度节省设计时间,也加强了对已有数据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 案例推理 马尔可夫毯 信息熵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的可控装载机构构型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林 蔡敢为 +2 位作者 朱凯君 李俊明 王小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8-493,502,共7页
基于图论相关理论对一种新型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构型设计与研究。利用胚图插点法对九杆以内只含单铰转动副的平面闭环两自由度机构进行了构型综合,得到了51种拓扑图;根据可控装载机构拓扑结构要求、功能性要求、约束条件... 基于图论相关理论对一种新型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构型设计与研究。利用胚图插点法对九杆以内只含单铰转动副的平面闭环两自由度机构进行了构型综合,得到了51种拓扑图;根据可控装载机构拓扑结构要求、功能性要求、约束条件要求以及拓扑结构最简原则对得到的拓扑图进行了拓扑综合,共筛选出了22种满足构型要求的拓扑图;再根据提出的机架存在条件、铲斗存在条件、动臂存在条件对得到的所有拓扑图进行了特定化;最后提出可控装载机构优选原则,对拓扑图特定化方案进行优选和具体化,获得了11种可控装载机构。通过样机研制验证了构型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工作装置 拓扑胚图 拓扑综合 可控装载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NURBS曲线插补算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海涛 潘海鸿 +1 位作者 黄丽宇 陈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72-2177,共6页
为弥补目前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补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优化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插补算法。算法采用插补前S曲线加减速方法,不仅优化了前瞻过程,而且在回溯过程中考虑了短样条的情况。算法对长样条和短样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能用统一... 为弥补目前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补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优化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插补算法。算法采用插补前S曲线加减速方法,不仅优化了前瞻过程,而且在回溯过程中考虑了短样条的情况。算法对长样条和短样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能用统一的方法进行插补,通过引入环形缓冲区和预插补(非离线),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合理地安排插补任务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非均匀有理B样条 插补算法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00
11
作者 邓建新 单路宝 +1 位作者 贺德强 唐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34,共7页
文章介绍了数据缺失的现象、概念、出现的领域以及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数据缺失机制和数据缺失模式;综述了目前缺失数据常用的处理方法:加权法、删除法、统计学插补法以及机器学习插补法,并综合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最后提... 文章介绍了数据缺失的现象、概念、出现的领域以及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数据缺失机制和数据缺失模式;综述了目前缺失数据常用的处理方法:加权法、删除法、统计学插补法以及机器学习插补法,并综合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最后提出了针对高维数据的缺失处理、复合缺失数据特征的处理、新领域的缺失数据处理将是未来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数据 处理方法 单一插补 多重插补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超声振动辅助微通道铣削成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光超 吴文 +1 位作者 徐林红 孙翔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124,共6页
为了改善不锈钢材料的微通道高速铣削成形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具有双直槽结构的矩形六面体超声变幅器实现工件的水平超声振动,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板载微通道结构进行工件超声振动辅助微铣削成形加工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微通道成形... 为了改善不锈钢材料的微通道高速铣削成形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具有双直槽结构的矩形六面体超声变幅器实现工件的水平超声振动,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板载微通道结构进行工件超声振动辅助微铣削成形加工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微通道成形表面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辅助微铣削加工过程中,当工件的水平超声振幅为4μm时可有效改善切削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偏大或偏小的超声振幅都会导致微通道表面质量变差;当每齿进给量接近刀具最小切削厚度时,微铣刀钝圆半径引起的尺寸效应最为显著,表面切削加工质量较差,而略大于刀具最小切削厚度的微铣削每齿进给量以及较小的轴向切深,都有利于改善不锈钢微通道表面的铣削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变幅器 工件振动 微通道 微铣削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型协同配送的成本效益定量评估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邓建新 闵浩 +1 位作者 范仁军 李承宸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54-1567,共14页
为了定量评估随机型协同配送的效益,构建了随机型协同配送模型及配送微生命周期,确定了配送的作业构成特征。基于协同配送效益来源本质和该微生命周期,考虑协同配送企业运作效率和费用的差异,引入多个变动因子,采用作业成本法思想以自... 为了定量评估随机型协同配送的效益,构建了随机型协同配送模型及配送微生命周期,确定了配送的作业构成特征。基于协同配送效益来源本质和该微生命周期,考虑协同配送企业运作效率和费用的差异,引入多个变动因子,采用作业成本法思想以自顶向下的顺序建立了包含费用、耗时、里程的随机协同配送成本效益的计算模型,实现了以动态联盟方式开展的随机协同配送费用和时间成本效益的一并对比计算。引入算例进行模拟评估,验证了所提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对随机协同配送效益评价的适应性,证实了随机协同配送在多数情况下存在总成本效益,耗时效益具有不确定性,二者不完全背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配送 效益评估模型 配送微生命周期 成本模型 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直齿轮摩擦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欧阳天成 黎朔宇 +2 位作者 周峰 蔡敢为 陈南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5-263,416,共10页
考虑齿面接触温升的影响,针对高速渐开线直齿轮动力学特性和润滑性能问题,建立摩擦动力学模型剖析齿轮润滑特性与动力学行为的耦合关系以及揭示油膜润滑机理。首先,建立含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传动误差的多自由度直齿轮弯-扭耦合动... 考虑齿面接触温升的影响,针对高速渐开线直齿轮动力学特性和润滑性能问题,建立摩擦动力学模型剖析齿轮润滑特性与动力学行为的耦合关系以及揭示油膜润滑机理。首先,建立含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传动误差的多自由度直齿轮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其次,建立一维线接触瞬态混合热弹流润滑模型,通过整合得到含热效应的直齿轮摩擦动力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与多重网格法的联合迭代求解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最后,通过静态工况和动态工况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摩擦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以及温升的对比,证明了建立摩擦动力学耦合模型的必要性,为高速齿轮动态特性和润滑性能的改善提供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齿轮 摩擦动力学 热效应 混合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可用容量和内阻实现锂离子电池快速筛选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海燕 王峥峥 +1 位作者 吕治强 陈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00-1303,共4页
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初筛选方法存在耗时久、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取电池最大可用容量和欧姆内阻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获取欧姆内阻:建立电池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对电池进行一次动态工况放电实验;利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 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初筛选方法存在耗时久、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取电池最大可用容量和欧姆内阻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获取欧姆内阻:建立电池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对电池进行一次动态工况放电实验;利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模型欧姆内阻。最大可用容量是利用动态工况放电前后电量阶跃值和电池荷电状态(S OC)差值关系估算获得。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方法 ,最大可用容量估算误差不超过1.3%,欧姆内阻估算误差不超过3%。将该方法用于电池筛选中,实验结果表明筛选时间相比传统筛选方法缩短了三分之一。该研究对锂电池初筛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最大可用容量 欧姆内阻 初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在散热器管中的传热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晓蓉 王毅 黄豪中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85-1992,共8页
为研究纳米流体在汽车散热器中的传热能力,利用Pro/E和Hyper Mesh建立散热器扁平管的三维网格模型,再将其导入Fluent中,建立纳米流体在散热器管中的传热模型,以γ-Al_2O_3-EG纳米冷却液为研究对象,仿真模拟γ-Al_2O_3-EG在散热器管道中... 为研究纳米流体在汽车散热器中的传热能力,利用Pro/E和Hyper Mesh建立散热器扁平管的三维网格模型,再将其导入Fluent中,建立纳米流体在散热器管中的传热模型,以γ-Al_2O_3-EG纳米冷却液为研究对象,仿真模拟γ-Al_2O_3-EG在散热器管道中的传热状况,得到管道的温度分布,并结合数值计算获得纳米流体的性能参数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纳米粒子对基液冷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γ-Al_2O_3-EG纳米流体的最大雷诺数为1 237,在管道中层流流动;随着纳米粒子体积分数φ的增加,热流量Q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639.36 W;初始温度显著影响着纳米流体的传热系数h,当φ=1 vol%时,h40=h60×39.44%;体积流量fv由5 L/min增大至10 L/min时,努塞尔数Nu有最大增幅3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Γ-AL2O3 仿真 传热 努塞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瓶颈工序影响下汽车电子生产车间排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俚 夏晶 +1 位作者 李露 桂黎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共7页
针对汽车电子生产车间作业排产面临的在制品(Work In Process,WIP)堆积、生产周期长和订单准时交付率低等问题,梳理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车间排程逻辑,依托于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TOC)和“鼓-缓冲-绳子”(Drum-Buffer-Rope,DBR... 针对汽车电子生产车间作业排产面临的在制品(Work In Process,WIP)堆积、生产周期长和订单准时交付率低等问题,梳理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车间排程逻辑,依托于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TOC)和“鼓-缓冲-绳子”(Drum-Buffer-Rope,DBR)方法,识别瓶颈工序,以完工期限最早优先(Earliest Due Date,EDD)和提高产出率为原则,引入交付紧迫系数,建立了瓶颈工序影响下的订单优先排产计划模型。以某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的印刷线路板(PCBA)生产车间实际生产数据为例,结合订单优先排产计划模型对PCBA订单进行作业时间排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汽车电子生产车间排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产计划 约束理论 瓶颈工序 紧迫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终端滑模的机器人柔顺磨抛阻抗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建新 袁邦颐 +1 位作者 黄秋林 丁度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3,共5页
为提高磨抛机器人在未知干扰和建模不确定性下的动态柔顺性能,实现高精度的自动磨抛,提出了一种主动柔顺模糊自适应变阻抗控制方法。以阻抗控制为基础,引入快速终端滑模进行运动控制,以提升控制系统鲁棒性与响应速度,基于指数趋近率,采... 为提高磨抛机器人在未知干扰和建模不确定性下的动态柔顺性能,实现高精度的自动磨抛,提出了一种主动柔顺模糊自适应变阻抗控制方法。以阻抗控制为基础,引入快速终端滑模进行运动控制,以提升控制系统鲁棒性与响应速度,基于指数趋近率,采用连续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建立带有抑制抖振功能的控制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控制调节阻抗参数来提高系统响应时间和减少超调量,设计了模糊自适应变阻抗模块,定义了模糊规则。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验证了控制器稳定性。进行了Simulink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PID,所提方法在响应速度方面提高了37.2%,超调量降低了20.5%,累计误差方面也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磨抛表面的一致性和磨抛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抛机器人 阻抗控制 主动柔顺 快速终端滑模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变载荷下Galfenol力传感器结构与能量效率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舒亮 吴桂初 陈定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188-3194,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交变载荷的力传感器测量结构,以Galfenol合金为敏感元件,将合金的两端加工成与锁紧结构配合的接口,可以对Galfenol棒进行挤压或者拉伸,通过检测材料磁化率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可以确定外加交变负载的大小与方向。在... 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交变载荷的力传感器测量结构,以Galfenol合金为敏感元件,将合金的两端加工成与锁紧结构配合的接口,可以对Galfenol棒进行挤压或者拉伸,通过检测材料磁化率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可以确定外加交变负载的大小与方向。在传感器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传感器能量利用效率优化策略,采用封闭结构对Galfenol合金力传感器磁路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分别采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开放式磁路结构和提出的新型结构在磁路分布以及能量利用效率上的特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传感器结构,不仅在结构上可以增强Galfenol合金中磁通密度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可以大幅提升传感器的能量利用效率,其提升率超过50%,同时对所设计的传感器结构进行加载交变载荷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传感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fenol合金 交变载荷 力传感 磁通分布 能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十字型双直梁电容式扭矩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蒲明辉 骆照阳 +1 位作者 蔡宝成 苏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4,共6页
文中设计一种基于十字型双直梁结构的电容式扭矩传感器。首先对十字型单直梁结构进行力学建模,通过分析影响灵敏度和串扰误差的主要参数,设计出一种能够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的同时不降低抗串扰能力、不增加传感器厚度的十字型双直梁结构;... 文中设计一种基于十字型双直梁结构的电容式扭矩传感器。首先对十字型单直梁结构进行力学建模,通过分析影响灵敏度和串扰误差的主要参数,设计出一种能够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的同时不降低抗串扰能力、不增加传感器厚度的十字型双直梁结构;然后对传感器结构参数进行设计,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方案可行性;通过在多电容冗余差动的布置方式输出前对所检测电容值添加比例因子,提高了传感器抗串扰性能;最后,对扭矩传感器进行加工与标定,得到传感器的灵敏度为63.38(CDC/(N·m)),线性度为2.15%FS,迟滞为1.4%FS,串扰误差为1.52%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传感器灵敏度 传感器弹性梁设计 垂直极板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