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拟动力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涛 张喜德 +1 位作者 钟海牛 邓志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71-2177,共7页
制作一榀1/2比例的单跨两层的框架模型,框架由钢筋混凝土(RC)梁和T形截面钢骨混凝土(SRC)异形柱组成。采用拟动力试验方法,通过对框架施加不同峰值加速度的El Centro地震波,研究框架模型的地震响应、耗能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制作一榀1/2比例的单跨两层的框架模型,框架由钢筋混凝土(RC)梁和T形截面钢骨混凝土(SRC)异形柱组成。采用拟动力试验方法,通过对框架施加不同峰值加速度的El Centro地震波,研究框架模型的地震响应、耗能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地震引起的结构损伤主要集中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端部;楼盖处的动力系数介于1.08~2.25之间;框架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限值的要求;在经历峰值加速度为1 000 cm/s2的地震波作用后,框架抗侧刚度降低了约6%;SRC异形柱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具备应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异形柱 框架 抗震性能 拟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塞效应对管桩低应变测试视波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浩 吴文兵 +3 位作者 蒋国盛 梅国雄 梁荣柱 官文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3-389,共7页
首先,基于附加质量模型建立了考虑环向波动效应的管桩纵向振动频域解析解,然后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半正弦脉冲激振力作用下时域响应半解析解,最后,基于建立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土塞效应对管桩视波速的影响,为管桩的低应变无损检测提供更... 首先,基于附加质量模型建立了考虑环向波动效应的管桩纵向振动频域解析解,然后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半正弦脉冲激振力作用下时域响应半解析解,最后,基于建立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土塞效应对管桩视波速的影响,为管桩的低应变无损检测提供更加精确的管桩测试波速计算理论。本文解的理论反演曲线分别与现有理论解的反演曲线、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测试曲线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本文解的合理性和计算精度。分析表明:土塞效应对管桩视波速的衰减作用随着管桩壁厚和纵波波速的减小而增强;土塞的存在会导致桩端反射信号幅值到达时间随着桩顶接收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塞效应会增大桩端反射信号的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视波速 土塞效应 附加质量模型 低应变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分析的非线性多场耦合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余波 成荻 杨绿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5,30,共7页
考虑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的影响,结合混凝土中CO2的扩散规律以及可碳化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以CO2扩散系数、碳化反应速率系数和混凝土中可碳化物质的量为控制参数,研究建立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分析的非线性多场耦合模型,并利用试验... 考虑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的影响,结合混凝土中CO2的扩散规律以及可碳化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以CO2扩散系数、碳化反应速率系数和混凝土中可碳化物质的量为控制参数,研究建立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分析的非线性多场耦合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首先基于水泥水化、矿物掺合料二次水化以及混凝土碳化的机理,结合Fick第二定律和化学反应平衡方程,建立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分析的非线性多场耦合模型;然后考虑温度、相对湿度、水胶比以及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模型中CO2扩散系数、碳化反应速率系数、可碳化物质的量等控制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加速碳化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结合混凝土中CO2、可碳化物质和p H值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温度、相对湿度、水胶比、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化深度 矿物掺合料 相对湿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受压强度退化及微观结构性能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冯超 杨海峰 +1 位作者 宁纪源 王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27,共4页
为研究高温作用后再生混凝土受压强度退化机理及高温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配制C30全天然骨料混凝土和全再生骨料混凝土,观测了受0、300、400、500℃高温后两种混凝土的表观物理现象并测试其抗压强度,选取典型样本,利用超景... 为研究高温作用后再生混凝土受压强度退化机理及高温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配制C30全天然骨料混凝土和全再生骨料混凝土,观测了受0、300、400、500℃高温后两种混凝土的表观物理现象并测试其抗压强度,选取典型样本,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观察四种温度作用后两种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形貌,对比分析其骨料和砂浆的界面特征,从微观角度解释界面特征对其宏观受压破坏现象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受热温度小于400℃时,再生混凝土强度损失率大于天然混凝土,天然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温度稳定性较好;但当受热温度大于400℃时,再生混凝土强度损失率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好;高温前后再生混凝土薄弱面破坏先后顺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再生混凝土 受压强度退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附加质量模型的管桩扭转振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浩 蒋国盛 +2 位作者 梅国雄 梁荣柱 吴文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6-725,共10页
基于附加质量模型研究了管桩的扭转振动特性,为管桩的无损检测、动力基础设计和抗震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首先,推导出管桩桩顶复刚度和速度频域响应解析解及半正弦脉冲激振力作用下桩顶速度时域响应半解析解;然后将该文解与经典的... 基于附加质量模型研究了管桩的扭转振动特性,为管桩的无损检测、动力基础设计和抗震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首先,推导出管桩桩顶复刚度和速度频域响应解析解及半正弦脉冲激振力作用下桩顶速度时域响应半解析解;然后将该文解与经典的平面应变解进行对比,验证本文解的合理性;最后分析土塞高度和土塞与管桩之间的阻尼作用对管桩扭转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土塞高度和土塞与管桩之间的阻尼作用是影响管桩扭转复刚度的重要因素;随着土塞高度的增加和土塞与管桩之间阻尼作用的增强,填充土塞段管桩的扭转综合波速会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扭转振动 土塞效应 附加质量模型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承台管桩纵向自由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官文杰 吴文兵 +2 位作者 蒋国盛 梁荣柱 徐宝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2-44,共13页
基于广义Voigt模型和附加质量模型,研究了低承台管桩的纵向自由振动特性。首先,根据承台和管桩周围土体的性质,建立了承台、管桩、桩侧土以及土塞纵向自由振动的控制方程;然后,结合承台-管桩-土系统的耦合条件,采用Laplace变换技术及阻... 基于广义Voigt模型和附加质量模型,研究了低承台管桩的纵向自由振动特性。首先,根据承台和管桩周围土体的性质,建立了承台、管桩、桩侧土以及土塞纵向自由振动的控制方程;然后,结合承台-管桩-土系统的耦合条件,采用Laplace变换技术及阻抗函数传递法,求解得到了承台纵向自由振动位移的频域解析解及时域半解析解。最后,分析了附加质量模型中Voigt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区间,并将该解退化与已有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解的合理性;讨论了桩身参数、土塞、桩侧土及承台周围土体对低承台管桩纵向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桩身参数、土塞、桩侧土及承台周围土体对低承台管桩纵向自由振动特性有明显影响,为低承台管桩基础的防震减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低承台 纵向自由振动 桩侧土 土塞 承台底土 承台侧土 附加质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面分布加载裂尖SIFs分析的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华 曹政 +1 位作者 邹云鹏 杨绿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2-760,共9页
带裂缝服役是工程结构的常态,由于流体侵入到裂缝内部,裂纹面直接受荷,使得裂缝进一步扩展,甚者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简记W单元)在分析断裂问题中,利用Williams级数建立裂尖奇异区的位移场,通过求解广义刚度方程可直... 带裂缝服役是工程结构的常态,由于流体侵入到裂缝内部,裂纹面直接受荷,使得裂缝进一步扩展,甚者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简记W单元)在分析断裂问题中,利用Williams级数建立裂尖奇异区的位移场,通过求解广义刚度方程可直接获得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s,SIFs),具有高精高效性;但W单元需满足奇异区内裂纹面自由的边界条件,故在分析裂纹面加载的问题中受限.该文基于SIFs互等,在等效奇异区范围中,将裂纹面的荷载等效为奇异区外围边界裂纹面上的集中力,避免奇异区内裂纹面受荷,故采用W单元即可简便计算.算例分析表明:等效奇异区尺寸取裂纹长度的1/20,等效荷载系数P建议取2.0,W单元计算精度均满足1%的误差限,证明该文在奇异区裂纹面受荷等效处理方法上具有合理性、通用性,克服了W单元在分析裂纹面加载问题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面加载 荷载等效 应力强度因子 Williams单元 广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排水边界下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体一维固结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乙 吴文兵 +2 位作者 蒋国盛 梅国雄 徐宝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54-3061,3070,共9页
采用分数阶Kelvin模型来描述饱和土体的流变特性,在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利用Laplace变换推导出变换域内的饱和土体一维固结解析解,再通过Crump法对有效应力和固结沉降进行数值反演,得到了分数阶导数黏弹性饱和土体的一维固结半解析解。... 采用分数阶Kelvin模型来描述饱和土体的流变特性,在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利用Laplace变换推导出变换域内的饱和土体一维固结解析解,再通过Crump法对有效应力和固结沉降进行数值反演,得到了分数阶导数黏弹性饱和土体的一维固结半解析解。将连续排水边界退化到Terzaghi排水边界,退化后的结果与已有文献一致,验证了所得半解析解的可靠性。最后,基于所得解,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土体固结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参数反映排水边界的透水性,从而影响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黏滞系数在固结后期对沉降发展影响较大,其值越大,沉降发展越慢;当阶次a不为零时,分数阶次越小,土体表现出的黏滞性越强,整体固结沉降发展越缓慢,次固结沉降发展也越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排水边界 分数阶导数 黏弹性 黏滞系数 分数阶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处理填埋污泥的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6
9
作者 田乙 吴文兵 +2 位作者 梅国雄 蒋国盛 梁荣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81-1488,共8页
真空预压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填埋污泥原位加固方法。在考虑真空预压的时间效应条件下,基于椭圆柱等效模型推导了真空预压联合塑料排水板的固结解析解。利用实际监测数据,拟合得出了预压时间效应参数。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传统的圆柱形... 真空预压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填埋污泥原位加固方法。在考虑真空预压的时间效应条件下,基于椭圆柱等效模型推导了真空预压联合塑料排水板的固结解析解。利用实际监测数据,拟合得出了预压时间效应参数。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传统的圆柱形等效模型与椭圆柱等效模型的差异及预压时间效应参数对固结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将根据解析解计算出的沉降曲线与实测沉降值比较,验证了解答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表明,在考虑塑料排水板的"形状效应"时,椭圆柱体等效模型的效果最佳,且基于各周长等效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椭圆柱等效模型结果较为接近;预压时间效应参数的值越大代表真空预压施加得越快,对应的土体固结发展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土体固结 填埋污泥 椭圆柱等效模型 塑料排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水条件下城市固废一维降解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称 吴文兵 +2 位作者 梅国雄 宗梦繁 梁荣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71-3080,3089,共11页
目前关于城市固废的降解固结理论研究均沿用太沙基传统排水边界,但是这样不能完全描述垃圾填埋场中复杂的排水边界条件。因此,在已有的简化降解固结模型基础上引入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建立了新鲜面为连续排水边界的饱和城市固废一维降解... 目前关于城市固废的降解固结理论研究均沿用太沙基传统排水边界,但是这样不能完全描述垃圾填埋场中复杂的排水边界条件。因此,在已有的简化降解固结模型基础上引入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建立了新鲜面为连续排水边界的饱和城市固废一维降解固结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特征函数解偏微分方程得到了级数形式的解析解答,解的退化检验和收敛性判断初步验证了其合理性。解析解与已有解答的对比分析显示,引入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后,超静孔压分布有显著的变化;且解析解可解决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矛盾,能反映边界上孔压消散的时间效应。进一步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显示,通过调整界面参数可以模拟各种排水条件,获得从完全不排水到完全排水的连续解答。此外,从排水能力差异会改变降解固结发展速度出发,提出了一种保证填埋场稳定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废 固结 降解 连续排水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