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结构优化的进化策略-高斯过程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苏国韶 武振兴 燕柳斌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5,共6页
针对采用仿生全局优化方法进行复杂工程结构优化时数值计算量浩大导致的计算代价过高的公开问题,将自适应协方差矩阵进化策略(CMAES)全局优化算法、高斯过程(GP)机器学习技术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协方差矩阵进化策略-高... 针对采用仿生全局优化方法进行复杂工程结构优化时数值计算量浩大导致的计算代价过高的公开问题,将自适应协方差矩阵进化策略(CMAES)全局优化算法、高斯过程(GP)机器学习技术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协方差矩阵进化策略-高斯过程协同优化算法(CMAES-GP)的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全局寻优性好且寻优效率高的CMAES算法进行全局最优搜索,当搜索进入局部寻优阶段时,采用回归性能优秀的GP模型对适应度函数进行动态拟合,进而利用GP模型替代有限元分析进行个体适应度评价,以减小局部寻优阶段的有限元重分析次数,从而实现有效降低工程结构优化计算代价的目的。算例研究表明,与传统结构优化方法相比较,本文方法具有全局性好、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设计 进化策略 高斯过程 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整体承载力设计与优化的弹性模量缩减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绿峰 李琦 张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70,共10页
为解决当前结构设计和优化方法不能定量设计结构整体承载力的问题,基于弹性模量缩减法建立了工程结构整体承载力设计公式与优化准则。首先利用齐次广义屈服函数定义单元承载比、基准承载比和构件承载比,据此建立高、低承载构件的判别准... 为解决当前结构设计和优化方法不能定量设计结构整体承载力的问题,基于弹性模量缩减法建立了工程结构整体承载力设计公式与优化准则。首先利用齐次广义屈服函数定义单元承载比、基准承载比和构件承载比,据此建立高、低承载构件的判别准则。然后利用弹性模量缩减法首步和末步迭代分析结果求解构件安全系数和结构整体安全系数。根据截面强度和安全系数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按照预定的结构整体安全系数确定高承载构件的截面强度,使结构同时在构件和整体两个层面上满足承载安全性要求。进而以均匀承载为准则,根据截面强度与单元承载比之间的反比例关系缩减低承载构件截面强度,开展结构优化设计,获得承载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均优的结构设计方案。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设计方法的缺陷,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整体承载力 弹性模量缩减法 优化设计 均匀承载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分类与蒙特卡洛模拟的岩土工程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彭立锋 苏国韶 +1 位作者 王志成 肖义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150-6157,共8页
岩土工程结构可靠度分析中,功能函数一般呈隐式且需借助有限元等数值计算来构建,采用传统蒙特卡洛模拟法求解时常遇到计算耗时大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进而导致该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将结构可靠度求解问题转化为二元分类问... 岩土工程结构可靠度分析中,功能函数一般呈隐式且需借助有限元等数值计算来构建,采用传统蒙特卡洛模拟法求解时常遇到计算耗时大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进而导致该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将结构可靠度求解问题转化为二元分类问题,把分类性能优异的高斯过程分类模型与蒙特卡洛法相结合,提出了岩土工程结构可靠度分析的高斯过程分类——蒙特卡洛法。根据所建立的隐式功能函数,采用岩土工程结构分析程序构造少量的学习样本,利用学习后的高斯过程分类模型重构极限状态方程,实现随机样本的安全或失效状态的准确识别,进而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模拟获得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算例研究表明,方法简单易行,与传统蒙特卡洛模拟法相比较,计算效率明显较高,且易于与各种岩土工程结构分析程序或商业计算软件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结构可靠度 蒙特卡洛模拟 高斯过程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235结构钢低周多轴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小元 张克实 +1 位作者 黄世鸿 顾思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2-990,共9页
对建筑用Q235结构钢分别在单轴和多轴载荷下进行低周疲劳试验,并利用测得的试验结果对寿命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Von Mises等效应变幅值下,材料的比例拉扭路径疲劳寿命高于单轴拉压疲劳寿命,而非比例路径疲劳寿命低于... 对建筑用Q235结构钢分别在单轴和多轴载荷下进行低周疲劳试验,并利用测得的试验结果对寿命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Von Mises等效应变幅值下,材料的比例拉扭路径疲劳寿命高于单轴拉压疲劳寿命,而非比例路径疲劳寿命低于单轴拉压疲劳寿命。按等效应变法进行寿命预测,在非比例加载路径下的预测结果远远超出2倍寿命安全范围区;按临界面法的KBM和Socie模型进行寿命预测能够得到较好的结果,但对圆形路径的高应变幅区得到的结果则过高估计了材料的寿命。在考虑循环过程临界面法向应变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考虑临界面拉伸影响的模型,其对比例和非比例路径循环下低周疲劳寿命的评估与实测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钢 多轴疲劳 等效应变法 临界面法 寿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近50年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桂凯 高沫 +3 位作者 黄亚 杨庆 王大洋 佘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共4页
为研究广西地区汛期降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基于1962~2012年广西8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分析法、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广西年降水量及不同历时降水的发生率和贡献率的趋势变化及空间分... 为研究广西地区汛期降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基于1962~2012年广西8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分析法、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广西年降水量及不同历时降水的发生率和贡献率的趋势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除桂北、桂中、桂西北气候区外,其他气候区的年降水量序列均呈上升趋势,降水峰值主要分布在桂南和沿海气候区;降水发生率和降水历时大致呈逆相关,贡献率随降水历时变化趋势则不明显;大部分地区短历时降水发生率、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10h以上降水事件的发生率、贡献率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历时 降水量 贡献率 发生率 广西气候区 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放线菌对膨胀土工程性质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周东 杜静 +2 位作者 赵文文 乐观永 王业田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从膨胀土的胀缩性和改性机理出发,采用摇管分离法和混合平板法从农田土壤和膨胀土中分离出对膨胀土胀缩性改良效果较好的菌株A9,并制成菌剂。利用直接剪切试验和胀缩性试验,对接入菌剂A9并经不同时间培养的膨胀土进行胀缩性指标和强度... 从膨胀土的胀缩性和改性机理出发,采用摇管分离法和混合平板法从农田土壤和膨胀土中分离出对膨胀土胀缩性改良效果较好的菌株A9,并制成菌剂。利用直接剪切试验和胀缩性试验,对接入菌剂A9并经不同时间培养的膨胀土进行胀缩性指标和强度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加入菌剂A9后膨胀土的粘聚力小于原土,内摩擦角则大于原土,但二者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长,30天后粘聚力可恢复至原土的粘聚力值;经标准培养30天后膨胀土的胀缩性较原膨胀土显著降低,胀缩总率由9.45%降低至3.35%,降幅达65%。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在微生物作用下膨胀土的矿物成分并没有大的变化,但从SEM图可以清楚看出,微生物作用引起了膨胀土微细观结构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胀缩性 抗剪强度 放线菌 微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水面线编程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庆玲 陈宗娟 +4 位作者 廖义 莫崇勋 孙桂凯 刘俐 魏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1,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水面线计算方法在较长河道多个流段水面线计算中存在的计算量大且精度不高等问题,从水面线推求的基本原理出发,用CAD和Excel软件分析了水位与水力要素的关系,然后通过C++软件编写程序进行河道水面线推求。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传统水面线计算方法在较长河道多个流段水面线计算中存在的计算量大且精度不高等问题,从水面线推求的基本原理出发,用CAD和Excel软件分析了水位与水力要素的关系,然后通过C++软件编写程序进行河道水面线推求。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快速且结果的精度较高,能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编程 计算方法 河道水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砾地层深基坑坑角效应对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建发 周颖 +2 位作者 田发派 马少坤 黄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在基坑坑角效应影响下,坑角处的围护结构变形差异显著,建筑物沿基坑各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沉降值,坑角效应对圆砾地层的影响尤为显著,极易造成建筑物破坏。因此,需研究圆砾地层深基坑坑角效应对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 [目的]在基坑坑角效应影响下,坑角处的围护结构变形差异显著,建筑物沿基坑各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沉降值,坑角效应对圆砾地层的影响尤为显著,极易造成建筑物破坏。因此,需研究圆砾地层深基坑坑角效应对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广西大学站为例,通过分析实际监测数据获得车站深基坑坑角效应的影响范围;采用Plaxi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坑角影响范围内的地连墙和邻近建筑物的变形规律。[结果及结论]圆砾地层的坑角效应范围为2.8 H(H为基坑开挖深度),坑角效应将导致基坑中部的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较坑角处大,最大增加幅度为82.2%。当建筑物与坑角距离≥1.5 H时,坑角效应对建筑物的变形约束作用有所减弱。随着建筑物与坑角及坑边距离的变化,在垂直于基坑边的方向上,建筑物纵墙的不均匀沉降值、倾斜率变化曲线均呈现出陡降式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在平行于基坑边的方向上,建筑物横墙的不均匀沉降值、倾斜率曲线的变化可划分为陡降式、上凸式、下凹式抛物线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圆砾地层 深基坑 坑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戈壁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丽 张雅欣 +4 位作者 杨德玉 王智强 廖浩宇 梁莹 陈宗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4,39,共7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及其掺量对戈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纤维戈壁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基于试验数据深入... 为研究不同类型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及其掺量对戈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纤维戈壁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基于试验数据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纤维对戈壁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轴压韧性比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普通骨料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SEM电镜扫描分析了纤维戈壁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纤维戈壁混凝土的力学指标计算式,结果吻合较好.试验范围内,体积掺量0.1%的混合纤维戈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混凝土 轴压性能 纤维增强 混杂效应 线性拟合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广源大样本模型
10
作者 杨绿峰 朱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109-115,共7页
为了克服现有的粉煤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模型不能反映水泥和粉煤灰等胶凝材料品质的影响、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基于广源大样本RCM试验数据,利用两相回归法建立了考虑水泥品类和粉煤灰等级影响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高精度计算模型。首先,基... 为了克服现有的粉煤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模型不能反映水泥和粉煤灰等胶凝材料品质的影响、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基于广源大样本RCM试验数据,利用两相回归法建立了考虑水泥品类和粉煤灰等级影响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高精度计算模型。首先,基于粉煤灰混凝土RCM试验的广源大样本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确定水胶比的线性函数和粉煤灰掺量的二次函数适合于建立氯离子扩散系数模型。其次,利用两相回归法确定水泥品类因子和粉煤灰品质因子对应于不同水泥品类、不同粉煤灰等级的取值,据此建立考虑粉煤灰等级、水泥类型及其强度等级影响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预测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源大样本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粉煤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但当不考虑胶凝材料品质影响时,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效果有时不明显。本文模型通过引入水泥品类因子和粉煤灰品质因子考虑胶凝材料品质影响,能够进一步使加权平均误差降低41.7%、使变异系数降低34.3%,从而大幅提升氯离子扩散系数的预测精度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粉煤灰品质因子 水泥品类因子 氯离子扩散系数 快速电子迁移(RCM) 广源大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界面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黄立新 苏广厦 罗伟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9-288,共10页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首先搭建氧化石墨烯沥青复合材料模型,然后通过界面的模拟拉拔实验,计算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参数,探讨了温度、氧化率、石墨烯氧化类型及拉拔速...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首先搭建氧化石墨烯沥青复合材料模型,然后通过界面的模拟拉拔实验,计算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参数,探讨了温度、氧化率、石墨烯氧化类型及拉拔速率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玻璃化转换温度时,界面应力最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超过玻璃化转换温度后,界面应力最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对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界面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当氧化率从0逐步增加到10%时,界面应力最大值不断增大,对界面的黏结性能有促进作用。当氧化率从10%逐步增加到30%时,界面应力最大值不断减小,导致界面黏结性能下降。在氧化率不变的情况下,界面应力最大值随着羧基占比增加而减小,羟基和羧基两种含氧官能团的比例对界面黏结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拉拔速率提高,界面应力最大值增加,拉拔速率对界面黏结性能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氧化石墨烯 沥青 复合材料 界面力学性能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T形梁受弯性能试验及承载力计算
12
作者 陈宗平 黄禹铭 +2 位作者 周济 李柏均 区王生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4-85,共22页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不锈钢海洋混凝土组合梁受弯力学性能,以腹板嵌入式外包U形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组合梁为基础,并以CFRP布粘贴层数与粘贴部位为变化参数,共制作6根组合梁,统称CFRP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T形梁。进行静力...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不锈钢海洋混凝土组合梁受弯力学性能,以腹板嵌入式外包U形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组合梁为基础,并以CFRP布粘贴层数与粘贴部位为变化参数,共制作6根组合梁,统称CFRP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T形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观察受力演变过程,获得各试验参数对试件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表现为典型的弯曲破坏,均展现出较高水平的延展性,其中外贴2层CFRP布可使试件延性系数增长至4.98。不锈钢腹板开孔穿筋实现抗剪连接件-型钢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使得所有试件满足平截面假定与全剪切连接,进而表现出优秀的协调性与整体性。随着内贴层数为1~2层,试件极限承载能力提升12.30%与30.38%,弹性刚度提升27.37%与134.54%,延性系数提升37.33%与46.67%,综上结果建议内贴CFRP布。此外,试验得出的内贴1层与外贴1层CFRP布所带来的试件极限承载能力与弹性刚度增强值,可作为准确预估粘贴多层CFRP布工况下对应力学性能影响参数的基本量。最后,简化连续强度法计算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T形梁极限抗弯承载能力,建立CFRP布不同粘贴工况下试件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CFRP 组合梁 受弯性能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加固震损开洞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
13
作者 张永兵 王宁 卢丹豪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8,共9页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震损开洞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抗震性能,开展了CFRP加固2榀震损开洞填充墙RC框架和1榀震损RC空框架试件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经CFRP加固后框架的破坏情况与加固前相比,破坏程度明显减小、承载...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震损开洞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抗震性能,开展了CFRP加固2榀震损开洞填充墙RC框架和1榀震损RC空框架试件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经CFRP加固后框架的破坏情况与加固前相比,破坏程度明显减小、承载力和延性明显提高。根据试验数据获得了CFRP加固震损试件试验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参数,结果表明:CFRP加固震损开洞填充墙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加固试件的刚度退化速率比未加固缓慢,试件的初始刚度相比未加固略有下降,但也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其破坏前的抗震性能水平,加固后震损试件均表现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洞砌体填充墙 震损RC框架 CFRP 加固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的碳化环境作用量化与耐久性分析 被引量:40
14
作者 余波 成荻 杨绿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1-59,共9页
合理量化碳化环境作用并准确分析混凝土碳化深度,对于碳化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定量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混凝土碳化分析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定量分析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并建立... 合理量化碳化环境作用并准确分析混凝土碳化深度,对于碳化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定量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混凝土碳化分析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定量分析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并建立混凝土结构的碳化环境作用量化指标;然后通过引入环境修正系数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建立混凝土碳化深度分析的实用预测模型,进而对碳化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和耐久性设计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以碳化速率系数作为耐久性设计参数,可以实现碳化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定量分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化 环境作用量化 耐久性定量设计 温度 相对湿度 CO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的随机缺陷模态迭加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慧娟 罗永峰 +1 位作者 杨绿峰 张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4-1299,共6页
根据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结合单层网壳结构的随机缺陷概率模型,提出了基于Timeshenko梁理论的网壳结构稳定性随机缺陷模态迭加法.推导建立空间Timeshenko梁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切线刚度矩阵方程,在特征值屈曲分析基础上,建立结构缺陷模... 根据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结合单层网壳结构的随机缺陷概率模型,提出了基于Timeshenko梁理论的网壳结构稳定性随机缺陷模态迭加法.推导建立空间Timeshenko梁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切线刚度矩阵方程,在特征值屈曲分析基础上,建立结构缺陷模态参与系数的概率模型,采用Monte Carlo法对具有随机缺陷的结构进行稳定承载力分析,进而提出了单层网壳结构稳定性随机缺陷模态迭加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法克服了已有传统方法随机变量过多的局限,可精确识别出结构失稳的最不利缺陷模式,获得最不利缺陷分布下的稳定承载力,并可对结构屈曲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网壳结构 随机缺陷模态迭加法 最不利缺陷模式 稳定承载力 Timeshenko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定量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杨绿峰 周明 陈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79,共10页
针对当前结构耐久性设计缺少定量计算模型,难以保证设计的混凝土结构在海洋环境腐蚀作用下达到预定服役寿命等问题,提出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计算模型和定量设计方法。首先,利用试验数据和回归分析理论建立混凝土电通量与氯离子... 针对当前结构耐久性设计缺少定量计算模型,难以保证设计的混凝土结构在海洋环境腐蚀作用下达到预定服役寿命等问题,提出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计算模型和定量设计方法。首先,利用试验数据和回归分析理论建立混凝土电通量与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关系模型,分析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而选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龄期衰减系数和氯离子渗透能力系数(混凝土电通量或氯离子扩散系数)等参数作为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参数,利用Fick第二定律建立耐久性设计参数的计算模型,提出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参数限值的确定方法和步骤,结合算例结果分析现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局限性。研究表明,由于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所选取的设计参数中没有选取龄期衰减系数,且缺少定量计算模型,导致在部分情况下不能满足混凝土结构预定的服役寿命要求或混凝土制备要求。该文方法通过合理选取耐久性设计参数并依据定量计算模型确定设计参数限值,克服了现行设计规范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耐久性 定量设计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管截面齐次广义屈服函数与结构极限承载力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绿峰 李琦 +1 位作者 张伟 林银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3-698,共6页
为克服圆管截面广义屈服准则不满足比例加载条件,导致采用弹性模量调整法求解该类结构极限承载力时存在计算结果受荷载初值影响、计算精度受损等问题,利用回归分析和最小二乘法研究建立了圆管截面广义屈服函数的齐次多项式,通过误差分... 为克服圆管截面广义屈服准则不满足比例加载条件,导致采用弹性模量调整法求解该类结构极限承载力时存在计算结果受荷载初值影响、计算精度受损等问题,利用回归分析和最小二乘法研究建立了圆管截面广义屈服函数的齐次多项式,通过误差分析确定了齐次化多项式的阶次;据此定义了圆管截面薄壁构件的单元承载比、承载比均匀度和基准承载比,为高承载比薄壁单元的判别及其弹性模量调整提供了动态判据,进而依据能量守恒准则建立了以单元承载比为基本参数的模量调整公式,结合下限原理提出了圆管截面薄壁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的弹性模量缩减法。研究表明,选取齐次化多项式的广义屈服函数能更加准确地考虑各项内力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综合影响,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可应用于复杂圆管截面薄壁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管截面 齐次广义屈服函数 极限承载力 弹性模量缩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湿度对粘土干缩裂缝结构形态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东 王利明 +1 位作者 欧孝夺 王业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4-209,共6页
为研究环境温度、湿度作用下粘土干缩裂缝的结构形态与变化规律,以南宁市河流冲积相粘土为研究对象,将制成饱和泥浆的土样分别放置在40、50、60、70℃四种温度和相对湿度为50%、70%、90%三种湿度环境下,使其失水、干缩开裂至稳定,观察... 为研究环境温度、湿度作用下粘土干缩裂缝的结构形态与变化规律,以南宁市河流冲积相粘土为研究对象,将制成饱和泥浆的土样分别放置在40、50、60、70℃四种温度和相对湿度为50%、70%、90%三种湿度环境下,使其失水、干缩开裂至稳定,观察分析土样干缩裂缝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土样失水稳定时裂缝率、分维数、块区个数呈增大趋势,平均块区面积、最大块区面积则呈减小趋势;随着湿度增加,裂缝率、分维数、平均块区面积减小,块区个数和最大块区面积增加;裂缝率和分维数与含水量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者随含水量的变化速率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块区面积分布函数的峰值随温湿度升高而增大,块区最可几面积则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干缩裂缝 几何特征 非饱和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效应的桥梁结构震后概率残余位移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余波 刘迪 杨绿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61,共8页
残余位移是评价桥梁结构震后可修复性和可用性的重要指标,而P-△效应对桥梁结构的残余位移影响显著。综合考虑P-△效应和地震动随机特性的影响,通过大量的非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定量地分析桥梁结构震后残余位移的概率统计特征和经验预测... 残余位移是评价桥梁结构震后可修复性和可用性的重要指标,而P-△效应对桥梁结构的残余位移影响显著。综合考虑P-△效应和地震动随机特性的影响,通过大量的非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定量地分析桥梁结构震后残余位移的概率统计特征和经验预测方程。首先根据动力平衡原理,建立考虑P-△效应的桥梁结构非弹性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的运动控制微分方程,然后结合所筛选的69条强震记录,利用概率统计方法定量地分析P-△效应、屈服后刚度比、规一化屈服强度和自振周期等因素对震后残余位移的概率统计特征的影响,进而对残余位移与峰值位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讨论,并建立残余位移与峰值位移之间的经验预测方程。分析结果表明:P-△效应、屈服后刚度比和规一化屈服强度对残余位移的均值影响较大,而对残余位移的变异性影响相对较小;桥梁结构的震后残余位移可以描述为对数正态分布或威布尔分布随机变量;残余位移与峰值位移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二者比值的均值(变异系数)随着自振周期和稳定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位移 峰值位移 P-Δ效应 屈服后刚度比 规一化屈服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生态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莫崇勋 赵梳坍 +3 位作者 阮俞理 莫细喜 孙桂凯 黄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7-302,311,共7页
[目的]分析近10 a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生态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为该区或同类区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中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及水资源... [目的]分析近10 a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生态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为该区或同类区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中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及水资源生态容量指标分析2008-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生态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采用LMDI模型分析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各地级市在关键驱动因素上的贡献比例。[结果]①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0.0174 hm^(2)/(人·a),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容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分别为0.3246 hm^(2)/(人·a),0.3421 hm^(2)/(人·a),三者在空间上均呈一定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②经济效应、人口效应是拉动该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第一、第二因素,贡献效率分别为191.8%,25.38%,技术效应、结构效应是抑制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第一、第二因素,贡献效率分别为-238.0%,-79.18%;③南宁市、桂林市在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上对减少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空间贡献比例最大。[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生态容量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该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水资源开发局势整体向好。但城市发展与规划存在较大差异,需因地制宜地采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LMDI模型 水资源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