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双重机器学习下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万青 叶秋志 陈永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建链路径。研究发现:①以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为代表的制度松绑能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推动数字政策环境、数字经济环境与数字社会环境优化,从而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发展;②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松绑带来的驱动效应受到异质性因素干扰,其中在高政府效率、高人力资本、高信息化水平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强。研究结论为新质生产力嵌入制度变迁视角提供理论解读,为通过制度路径和治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松绑 数字治理生态 新质生产力 大数据管理机构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改居社区融入城市治理体系的差异化实践及后果
2
作者 梁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8,共13页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村改居社区融入城市治理体系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资源能力、行政能力与社会自主能力主导类型的不同,村改居社区融入城市治理体系至少形成了“福利供给”“任务倒逼”和“自主服务”三类实践路径...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村改居社区融入城市治理体系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资源能力、行政能力与社会自主能力主导类型的不同,村改居社区融入城市治理体系至少形成了“福利供给”“任务倒逼”和“自主服务”三类实践路径,呈现出悬浮式、僵化式与激活式三种融入城市治理体系的模式并形成不同的治理结果,其本质区别根植于“国家-社会”力量对比与互动形态所塑造的差异性政社关系结构。研究得出,地方政府应摒弃福利泛化的供给路径及过度行政任务倒逼的行为,遵循村改居社区自主融入的发展规律,建立政社均衡的城乡适配关系。“自主服务”路径旨在维系原本村社关系的凝聚力,建立新型组织与党建下沉机制,为村改居社区有效融入城市治理体系提供了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居社区 类型比较视角 政社关系 城乡融合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的低成本优势何以可能?--基于后发展地区的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魏万青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8,共11页
实现基层社会的低成本治理,是实现基层治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新内生发展框架与适宜技术理论,基于后发展地区的两个案例讨论基层的低成本治理及机制。研究发现,基层社区在有限资源输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治理负荷分... 实现基层社会的低成本治理,是实现基层治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新内生发展框架与适宜技术理论,基于后发展地区的两个案例讨论基层的低成本治理及机制。研究发现,基层社区在有限资源输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治理负荷分流、现有资源动员与盘活、低成本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沟通和增强供需匹配度等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如何在外部资源输入下激发基层社会内部活力与资源,是实现低成本治理的关键。本研究为降低基层治理负荷,推进治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治理负荷 低成本治理 适宜技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7
4
作者 谯欣怡 许晓睿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4,共9页
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存在应然的耦合逻辑关系,推进二者融合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系统耦合视角,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莫兰指数、灰色关联度法实证分析2011-2020年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耦合协调... 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存在应然的耦合逻辑关系,推进二者融合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系统耦合视角,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莫兰指数、灰色关联度法实证分析2011-2020年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集聚特征与内部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在区域上呈现东-中-西部逐次降低的梯度变化,省域耦合协调等级的“金字塔形”分布特征明显。二者耦合协调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为主要的局部空间集聚类型,低低集聚现象较为突出。职业教育对提升耦合协调度的整体驱动力大于乡村产业振兴,各区域提升耦合协调度的关键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基于此提出建议: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全面促进耦合协调度等级跃升;提升高值区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区域产教协同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产业振兴 耦合协调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层实践类型与治理逻辑——以西部3个脱贫村产业帮扶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覃志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32,共10页
随着中央政策和各部委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已进入加快落实阶段。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实践对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元社会结构理论阐明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层实践的主要动... 随着中央政策和各部委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已进入加快落实阶段。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实践对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元社会结构理论阐明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层实践的主要动力及治理的内在逻辑。以西部3个脱贫村产业帮扶为例,探讨行政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3类基层实践类型的实践过程,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推进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实践特色及形成条件。最后,讨论行政主导基层实践、市场主导基层实践和社会主导基层实践推进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基层实践 治理逻辑 产业帮扶 脱贫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势能到治理效能——基于“指挥部”结构—技术—行为的三维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盛志宏 李雨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9,共8页
在社会治理领域,“运动战”是中央的政治势能向地方政府治理效能转换的实然路径。以一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为例、基于“结构—技术—行为”的分析框架探讨政治势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党政联合的指挥部通过... 在社会治理领域,“运动战”是中央的政治势能向地方政府治理效能转换的实然路径。以一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为例、基于“结构—技术—行为”的分析框架探讨政治势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党政联合的指挥部通过科层再造捆绑条块部门,构建地方政治利益联合体,明晰责任分工、整合治理资源并缩短控制链;治理技术嵌入指挥部体系,为效能的转换提供工具支撑,使治理的效率和适应性得以提升,缓解信息不对称并实现持续的政治动员;组织与技术互动重塑治理行为,协同化、精确化和差异化的治理行为使治理效能得以实现。政治势能和激励的耦合能够为基层治理提供动能,但要将动能转换为效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组织创新并甄选恰当的治理技术,进而结合地方性因素发挥治理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政策有效变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势能 治理效能 运动战 指挥部 中央环保督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视角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缑文学 韩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3期221-226,共6页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农地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对广西农村空心化程度进行实地考察,结合统计数据从土地流转的视角提出了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策略:加快土地的集约化经...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农地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对广西农村空心化程度进行实地考察,结合统计数据从土地流转的视角提出了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策略:加快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合作化道路,加强农村的空间统筹和规划以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应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宏大战略,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逐步解决城乡差异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化问题 集约化经营 合作化道路 土地制度改革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贯彻“职教20条”比较研究——基于注意力配置理论的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谯欣怡 颜智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47-53,共7页
地方政府是"职教20条"贯彻实施的主体。以24份地方政府贯彻"职教20条"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依据注意力配置理论,运用NVivo12软件,从政策发布时间、政策主题、政策工具三个方面比较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差异。研究发... 地方政府是"职教20条"贯彻实施的主体。以24份地方政府贯彻"职教20条"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依据注意力配置理论,运用NVivo12软件,从政策发布时间、政策主题、政策工具三个方面比较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差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政策发布时间上具有差异性;在政策主题上,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总体上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但在具体政策主题领域上有所侧重;在政策工具上,中央政府使用的政策工具具有非均衡性,表现出对权威工具的偏好,但省际之间部分地方政府与中央趋同,部分地方政府则走向均衡使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形成政策合力,并不断提高政策制定的创新性,形成省际差异,同时积极鼓励部分地方政府强化政策工具的科学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20条 地方政府 注意力配置理论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平台公共政策传播的信息框架效应——基于“双减”政策的视频内容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璟浩 聂卉梓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息采纳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短视频平台中“双减”政策信息框架的组织方式,同时分析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此外,采用在线控制实验法验证了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受众采纳意愿的影响。[结论/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中有近四成的信息使用了目标框架,其中损失框架居多,多数采用集体主义视角和非叙事陈述方式;目标框架、文化框架、叙事框架对受众的评论、转发、点赞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双减政策信息中,损失、收益框架,集体、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叙事和非叙事要素都能增强受众的采纳意愿,并且目标框架与文化框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创新/价值]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宣传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优化政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传播 信息框架 框架效应 “双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产权与美好未来——基于地位期望与流动预期的前瞻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万青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6,共16页
体面居住与期望一直是社会政策干预的焦点,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住房产权对未来期望的形成至关重要。然而,既有研究对期望的形成机制关注相对较少,关于住房产权与未来期望之间关系的讨论比较不充分。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CGSS2... 体面居住与期望一直是社会政策干预的焦点,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住房产权对未来期望的形成至关重要。然而,既有研究对期望的形成机制关注相对较少,关于住房产权与未来期望之间关系的讨论比较不充分。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CGSS2010—2018微观数据分析住房获得对期望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住房数量不仅影响个体的地位认同、流动感知,同时也影响其对未来的憧憬,即个体地位期望和流动预期。基于住房产权在家庭内部的归属分析发现,即便家庭财富没有发生变化,单是房产署名的变化,也会影响其对未来的态度,自有型住房产权显著增强了个体对维持中产地位的乐观态度,降低了对地位下降的焦虑。研究为完善住房政策,防止“低欲望社会陷阱”提供了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产权 期望 低欲望社会 社会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性发展理论视域下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进路——基于两镇果苗产业发展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缑文学 陈海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35-240,共6页
十九大以来,尤其是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以来,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在发展中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内生主体发展能力有限、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等现实挑战... 十九大以来,尤其是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以来,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在发展中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内生主体发展能力有限、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等现实挑战。因此,基于内生性发展的理论视角,以农村精英为动力中心点,辐射带动普通农民,并适当借助政府等外生力量,在数量上形成“乡村产业内生主体的水花效应”;在质量上,以乡村精英带动内生主体的参与能力;然后再凝聚农村共同体意识以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最后,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由此,不断激发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乡村产业由“供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发展转变,以期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内生性发展 内生主体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安全规范到抚养体验:住房对青年生育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万青 马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3,共10页
既有关于住房与生育意愿的讨论较少关注住房产权社会规范与安全意义。本文使用七期合并的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聚焦住房产权的安全规范机制,讨论住房对已婚青年群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家庭住房数和住房产权正向影响已婚青... 既有关于住房与生育意愿的讨论较少关注住房产权社会规范与安全意义。本文使用七期合并的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聚焦住房产权的安全规范机制,讨论住房对已婚青年群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家庭住房数和住房产权正向影响已婚青年生育意愿;二是消除住房财富效应后,“有房住无房产”青年相对于社会租房群体生育意愿更强;三是住房产权通过抚养体验影响已婚已育青年的再生育意愿。本文为住房与已婚青年生育意愿的讨论补充了安全规范与抚养体验机制,为住房保障政策完善提供了知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 生育意愿 幸福感 抚养体验机制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涉华突发事件国内外网络舆情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璟浩 谢献坤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120,172,共8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新浪微博和Twitter中的舆情数据,可有效挖掘国际涉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为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基于新疆棉花事件,使用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爬虫程序分别采集微博和Twitter的...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新浪微博和Twitter中的舆情数据,可有效挖掘国际涉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为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基于新疆棉花事件,使用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爬虫程序分别采集微博和Twitter的用户评论数据,运用时间趋势分析、情感分析、LDA主题模型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探究国内外舆情传播趋势、信息来源、主要讨论话题及传播网络结构和差异。[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在传播趋势上,舆情在Twitter中传播时间更早更长,影响也更为广泛。而在国内,爆发较晚,舆论反应强烈,短时间内即达传播峰值。在信源类型上,Twitter的主要信息发布者身份类型较为单一,发布信息策略性强,而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则身份类型较为多样,但发布信息较为被动,且许多账号定位多元。在舆情话题上,Twitter话题以欧美语系为主,新浪微博话题激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外两个舆论场鲜有共通的语义空间。在舆情传播网络上,相较于新浪微博,Twitter传播网络“小世界”特性更为明显,网民交流更为活跃,但信息集聚程度不如国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网络舆情 涉华突发事件 新疆棉花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供给模式探析——基于交易费用和学生需求的测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谯欣怡 韦妙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7,共6页
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有三种供给模式:政府供给、私人供给和多主体供给。以交易费用高低和学生需求满足程度的两维度来比较三种供给模式,得出结论:政府供给是事前交易费用低,而事后交易费用高,主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私人供给是事前交易费... 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有三种供给模式:政府供给、私人供给和多主体供给。以交易费用高低和学生需求满足程度的两维度来比较三种供给模式,得出结论:政府供给是事前交易费用低,而事后交易费用高,主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私人供给是事前交易费用高,而事后交易费用低,主要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多主体供给是事前和事后交易费用都不高,又能兼顾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和差异需求。根据各种供给模式的特点,建议政府应是承担职业教育供给的主体,私人主要供给具有显著办学特色的职校,并应大力倡导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供给模式 交易费用 学生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