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9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地方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以广西大学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琳琳 陈小鹏 +2 位作者 梁杰珍 刘幽燕 韦小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4,共5页
以地方本科院校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化学反应工程为例,针对其工程性与理论性强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与专业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以及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 以地方本科院校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化学反应工程为例,针对其工程性与理论性强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与专业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以及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平台等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工程分析的能力,强化工程设计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开发应用地方资源的热情;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案例教学,结合科研成果进行课堂教学,引入新成果、新信息,将热点与经典内容有机结合,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前瞻性的学术观点,提升学生工程实际能力,启迪学生创新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工程与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西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宏 童张法 +2 位作者 周立亚 沈星灿 潘英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内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间的关系,从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升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竞赛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内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间的关系,从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升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竞赛开展提供有效支撑两方面探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并从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改革、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元化"实践平台、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为推进广西化学化工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高校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与定位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潘树林 卢朝霞 郝媛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B09期376-378,共3页
分析了近年来广西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此为基础,对广西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进行准确定位,以更好地适应广西经济的需求与发展.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就业 专业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学空气中NO_X和TSP来源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海燕 罗妙容 +4 位作者 张晶 梁凌 李英花 李庆仁 唐国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对广西大学大气环境中氮氧化物NOX和总悬浮颗粒TSP等两种污染物进行了监测分析,结合NOX和TSP月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NOX和TSP的产生来源,并提出了改善大气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广西大学 空气污染 来源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学能源学科建设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卢苇 郑小平 潘树林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B06期245-247,共3页
能源学科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广西大学具备建设满足广西发展之需能源学科的条件.基于广西的产业特征及广西大学学科特点,本文探讨了几个有潜力形成自身特色的能源学科研究方向.希望以此为基础,在广西大学建成具有鲜明... 能源学科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广西大学具备建设满足广西发展之需能源学科的条件.基于广西的产业特征及广西大学学科特点,本文探讨了几个有潜力形成自身特色的能源学科研究方向.希望以此为基础,在广西大学建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且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的能源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学科 学科建设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块根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杀虫活性研究
6
作者 农艳婷 邹碧群 +7 位作者 曾思文 王亚凤 阳丙媛 黄永林 郭伦发 杨克迪 何瑞杰 葛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10-3315,共6页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块根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杀虫活性。方法广西地不容块根70%乙醇提取物采用Sephadex LH-20、MCI、ODS、半制备HPLC、HSCC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酪...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块根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杀虫活性。方法广西地不容块根70%乙醇提取物采用Sephadex LH-20、MCI、ODS、半制备HPLC、HSCC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以柑橘木虱防治效果为指标,评价杀虫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延胡索乙素(1)、去氢克班宁(2)、crebanine(3)、stephanine(4)、liriodenine(5)、piperumbellactam A(6)、sinoacutine(7)、(+)-salutaridine N-oxide(8)、bisnorargemonine(9)、(+)-corytuberine(10)、sebiferine(11)、palmatrubine(12)。化合物5~7对酪氨酸酶IC 50值分别为(0.1702±0.0101)、(0.7663±0.0331)、(0.5193±0.0075)mg/mL。化合物2~5、7、8、10~12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在(19.33±0.57)%~(77.15±0.45)%之间。结论化合物2、5、6、8~12为首次从该植物块根中分离得到,6、9为首次从千金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7、8、10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块根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酪氨酸酶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产马尾松与湿地松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1
7
作者 申长茂 段文贵 +1 位作者 岑波 谭健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9-624,共6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产马尾松和湿地松的针叶中提取精油,探索了松针投料量和提取时间对产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松针投料量700 g,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佳条件下马尾松和湿地松针叶的产油率分别为0.45%和0.19%。用气相色谱(GC...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产马尾松和湿地松的针叶中提取精油,探索了松针投料量和提取时间对产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松针投料量700 g,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佳条件下马尾松和湿地松针叶的产油率分别为0.45%和0.19%。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方法分别对两树种的针叶精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马尾松针叶精油中分离出64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59%;从湿地松针叶精油中分离出73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23%。两树种针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大致相同,但在含量上有较大差别。马尾松针叶精油中α-蒎烯的含量约为湿地松的2.6倍,但其β-蒎烯含量低于后者。单萜和倍半萜是构成马尾松和湿地松针叶精油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质谱 松针 精油 化学成分 马尾松 湿地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迷迭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樊红日 张立颖 +4 位作者 陈宝 沈芳 刘雄民 李健 周立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82-2585,共4页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比研究广西巴马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鲜叶和干叶中精油成分的差异。从鲜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8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3种,占总含量的97.83%;从干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4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4种,...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比研究广西巴马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鲜叶和干叶中精油成分的差异。从鲜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8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3种,占总含量的97.83%;从干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4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4种,占总含量的99.56%。鲜叶与干叶提取精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包括α-蒎烯、1,8-桉叶素、樟脑、α-松油醇、莰烯、龙脑、异龙脑、乙酸龙脑酯和马鞭草烯酮等9种成分,分别占精油总含量的80.99%和87.98%,其中含量较高的α-蒎烯各占21.34%、33.23%,1,8-桉叶素各占25.69%、24.59%。结果表明,广西巴马迷迭香的化学成分接近于西班牙型的迷迭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精油 GC-MS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化工实验废水排放的监测分析与治理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冼萍 邓清华 +2 位作者 练毅 李浓 罗丽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177-180,共4页
以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实验大楼排放的实验废水为例,对其水质进行为期半年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水的有机物含量不高但排水量大;有代表性的重金属污染中,Hg的平均含量约为0.015 m g/L、C r平均含量低于0.1 m g/L,两者均低于《城市污水综... 以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实验大楼排放的实验废水为例,对其水质进行为期半年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水的有机物含量不高但排水量大;有代表性的重金属污染中,Hg的平均含量约为0.015 m g/L、C r平均含量低于0.1 m g/L,两者均低于《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根据监测结果,提出采用厌氧生物滤池对实验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排入市政管道,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化工实验废水 化学需氧量 浮标法 厌氧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罗汉果化学物质基础及大健康产品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董菲 卢凤来 +1 位作者 颜小捷 李典鹏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3,共11页
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功能性天然甜味剂。本文对罗汉果皂苷的结构特点、形成规律、结构与甜度的关系、功效、体内代谢和产物分布特征以及大健康产品开发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希... 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功能性天然甜味剂。本文对罗汉果皂苷的结构特点、形成规律、结构与甜度的关系、功效、体内代谢和产物分布特征以及大健康产品开发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希望为罗汉果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代谢产物 大健康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几种林化产品化学成分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阮付贤 周龙昌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B06期96-100,共5页
采用1102型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和BP×5玻璃毛细管柱对松香、松节油、桂油和茴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脂松香含有7种主要树脂酸,其中枞酸的含量最高,质量含量为45.85%;马尾松节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32种,... 采用1102型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和BP×5玻璃毛细管柱对松香、松节油、桂油和茴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脂松香含有7种主要树脂酸,其中枞酸的含量最高,质量含量为45.85%;马尾松节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32种,其中α-蒎烯含量最高,质量含量为83.23%;桂叶与桂枝提取的桂油主要化学成分都是22种,含量最高的成分是反式肉桂醛,其中桂叶提取油质量含量是78.51%,而桂枝提取油质量是87.54%;八角枝叶提取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18种,其中含量最高是反式茴香醚,质量含量为8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松节油 桂油 茴油 气相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超级电容器材料CuCo_(2)S_(4)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铭松 龚福忠 尹作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7,共7页
为了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材料,以一水合乙酸铜、四水合乙酸钴、硫代乙酰胺为原料,柠檬酸为调控剂,通过微波法合成了CuCo_(2)S_(4)纳米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形貌和晶相结构的表征,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结... 为了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材料,以一水合乙酸铜、四水合乙酸钴、硫代乙酰胺为原料,柠檬酸为调控剂,通过微波法合成了CuCo_(2)S_(4)纳米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形貌和晶相结构的表征,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uCo_(2)S_(4)纳米材料由直径为10~20 nm的纳米团簇和直径为400~600 nm、厚度约为20 nm的纳米片组成。在电流密度为1、10 A/g时,该纳米材料的比电容达到1710、826 F/g,经恒电流充放电循环2500次之后,其容量保持率为96.6%,显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铜硫化物 微波合成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根霉全细胞脂肪酶在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
13
作者 许丽莉 赵晴晴 +2 位作者 李青云 唐爱星 刘幽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8,共10页
为了提高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CGMCC 3.5040)全细胞脂肪酶在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以α-蒎烯为模式底物,考察柠檬酸三钠用量、戊二醛交联细胞、过氧化氢(H_(2)O_(2))用量和回用方式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 为了提高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CGMCC 3.5040)全细胞脂肪酶在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以α-蒎烯为模式底物,考察柠檬酸三钠用量、戊二醛交联细胞、过氧化氢(H_(2)O_(2))用量和回用方式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有机酸会影响酶稳定性,添加3.5 mmol柠檬酸三钠会与质量分数为30%H_(2)O_(2)水溶液形成高渗液,防止细胞涨破,同时能中和过量过氧酸,提高反应选择性与细胞的回用稳定性;经过戊二醛交联后,全细胞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和回用稳定性都显著提高;蒎烯环氧化的最适H_(2)O_(2)用量为5 mmol;可采用直接分离有机相,再加入新鲜有机相的方式进行回用。优化回用方式后,该全细胞催化剂第7次使用时,催化反应仍然有77.3%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全细胞脂肪酶 化学-酶法环氧化 过氧有机酸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石化化工与碳安全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晨光 张燕 +1 位作者 杨彦 纪红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39-5352,F0004,共15页
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要求本十年结束前加大气候行动力度,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1.5℃以内的总体目标。石化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碳排放来源,数字化转型被认为提供了降低碳排放、提升碳效率的新途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 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要求本十年结束前加大气候行动力度,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1.5℃以内的总体目标。石化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碳排放来源,数字化转型被认为提供了降低碳排放、提升碳效率的新途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在石化化工行业中逐步展开,数字化与双碳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石化化工的绿色高效发展。本文从数字化与碳安全两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数字化技术在石化化工的应用实例分析了数字化技术结合低碳发展的优势与问题,率先提出石化化工碳链理论,即数字化与双碳目标的有机结合,认为工业碳链中碳工程给出了石化化工低碳发展的路径,是践行新质生产力重要举措。从政策要求、能源挑战和产品出口等3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石化化工的碳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化工 数字化转型 化工产业链碳核算 碳负荷 工业碳链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检测尿液和血液中51种吲唑类合成大麻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轩 张珺 +4 位作者 朱定姬 黄克建 杨宁 刘晓锋 罗秋莲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法为真实案件样品的准确筛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吲唑类SCs因药效更强,自2013年后数量急剧增加,是SCs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亚类,也是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SCs的主要类别。本文开发了在线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online SPE/LC-LIT-MS)从人体尿液和血液中检测51种吲唑类SCs的分析方法。将加入了51种吲唑类SCs混合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人血液或尿液试样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用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pH=4.8)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以含0.1%甲酸(v/v)的乙腈-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析。在全扫描模式下,选择目标分析物的分子离子([M+H]^(+))和保留时间监测其二级离子,共实现了51种吲唑类SCs的定量分析;结合色谱和多级质谱数据也实现了的定性筛查(包括5组同分异构体)。各分析物检出限为0.02~1 ng/mL,定量限为0.04~4 ng/mL(尿液)和0.1~4 ng/mL(血液)。采用线性拟合时(权重因子1/x),各分析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时在定量限、低、中、高4个水平下考察了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回收率为83.47%~116.95%,精密度为0.58%~13.79%。本文方法通过阀切换在动态模式下实现样品的提取、富集和分析,不仅操作简单,还实现了样品的自动化和高通量分析;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更宽的适用范围,为实际案件中SCs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大麻素 吲唑类 尿液 血液 在线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尺寸均一的木质素纳米粒子及其形成机理
16
作者 殷亚庆 吴晶枝 +3 位作者 覃善嘉 谢冰 唐爱星 刘幽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5,共9页
【目的】利用牛皮纸木质素的不可逆热响应特性在水中制备尺寸均一的木质素纳米粒子。并探讨木质素不可逆热响应行为的机理,为木质素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新思路。【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木质素纳米粒子形态。采用全反... 【目的】利用牛皮纸木质素的不可逆热响应特性在水中制备尺寸均一的木质素纳米粒子。并探讨木质素不可逆热响应行为的机理,为木质素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新思路。【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木质素纳米粒子形态。采用全反射衰减红外光谱、紫外-光扫描光谱以及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加热过程中木质素与水以及木质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结果】在125℃条件下加热30 min,可以得到平均水合粒径为94 nm、多分散性指数为0.12的木质素纳米粒子。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这些纳米粒子呈规则的球形。ATR-FTIR结果显示,在加热过程中,木质素中-CH_(3)和-CH_(2)-的吸收峰发生红移。FTIR结果显示,加热后木质素中C=O吸收峰蓝移。紫外-可见光扫描光谱结果显示,未观察到木质素的紫外吸收峰的位移变化。DSC结果显示,木质素的热响应过程需要吸收热量。酸-碱滴定结果显示,热处理后木质素中的羧基去质子化出现滞后现象,并且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以及加热时间的延长这种滞后现象逐渐增强。【结论】温度升高后,木质素与水的相互作用减弱,这是其产生热响应行为的主要原因。此外,木质素聚集后主要形成疏水相互作用。木质素的不可逆热响应现象可归因于木质素疏水聚集导致溶解自由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木质素纳米粒子 环保制备方法 木质素热响应机制 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冷榨大豆饼粕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应用现状分析
17
作者 蒋林斌 黄广君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随着消费者对植物蛋白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植物蛋白市场中,大豆蛋白由于其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工业生产的大豆饼粕中含有机溶剂,严重制约着大豆蛋白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大豆的压榨方式主要为螺旋压榨法... 随着消费者对植物蛋白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植物蛋白市场中,大豆蛋白由于其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工业生产的大豆饼粕中含有机溶剂,严重制约着大豆蛋白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大豆的压榨方式主要为螺旋压榨法和液压冷榨压榨法,两种压榨方法对大豆饼粕中蛋白的品质均会产生影响。该研究基于此,对比螺旋压榨法和液压冷榨压榨法对大豆饼粕蛋白提取率和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采用液压冷榨压榨法压榨大豆,获得的大豆饼粕中蛋白提取率和品质均更高。以液压冷榨压榨法压榨的大豆饼粕为原材料,对其蛋白和脂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大豆饼粕蛋白和脂质提取工艺为pH值10、提取时间45 min和料液比例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冷榨法 大豆蛋白 副产物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改性SAPO-5分子筛催化α-蒎烯异构化制备柠檬烯
18
作者 赖芳 黄金玲 +2 位作者 黄军林 王睿 秦雪琳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2-1716,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SAPO-5分子筛,引入不同金属Me(Me为Mn、Ni、Co、Pr和Cu)对SAPO-5分子筛进行改性,利用XRD、FTIR、SEM、BET、NH_(3)-TPD对金属改性SAPO-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不同金属对分子筛形貌、结构和酸性酸量的影响,并用改性分子... 采用水热法制备SAPO-5分子筛,引入不同金属Me(Me为Mn、Ni、Co、Pr和Cu)对SAPO-5分子筛进行改性,利用XRD、FTIR、SEM、BET、NH_(3)-TPD对金属改性SAPO-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不同金属对分子筛形貌、结构和酸性酸量的影响,并用改性分子筛催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探究改性分子筛与合成柠檬烯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金属改性的SAPO-5分子筛均有AFI拓扑结构,但其形貌、结构和酸性酸量会发生变化,催化性能随之变化。其中Pr改性的SAPO-5呈短六棱柱状,比表面积是364 m^(2)/g,孔体积是0.268 cm^(3)/g,酸量784μmol/g。在80℃和PrSAPO-5用量为10%的反应条件下反应8 h,α-蒎烯的转化率可达82.57%,柠檬烯的选择性为5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5 Α-蒎烯 异构化 柠檬烯 金属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离子交换法制备ZnNiCoS纳米片及其超电容性能
19
作者 许雪棠 王爱兰 +2 位作者 商木兰 梁秋芸 吴晴晴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5-653,共9页
针对过渡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能量密度较低、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中采用水热-离子交换法制备了ZnNiCoS电极材料。以泡沫镍网为基底,考察了硫脲的用量、浸泡时间等对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脲的... 针对过渡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能量密度较低、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中采用水热-离子交换法制备了ZnNiCoS电极材料。以泡沫镍网为基底,考察了硫脲的用量、浸泡时间等对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脲的加入量为1.2 mmol、乙酸钴溶液浸泡3 h时,所得电极材料为纳米片结构,样品具有最大的面积比电容为2310 mF/cm^(2)(质量比电容为1128.2 mF/g)和库伦效率为97.9%,这是由于离子交换诱导相转化,从而提升了电极材料的电荷存储性能。将所得电极与活性炭组装成全固态不对称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可达0.63 mWh/cm^(2)(功率密度为9 mW/cm^(2)),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镍网 硫化 离子交换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结晶结构与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3
20
作者 黄祖强 陈渊 +3 位作者 钱维金 童张法 覃学江 黎铉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07-1313,共7页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粒度分析仪等考察了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结晶结构、热特性、颗粒形貌及粒度变化的影响。并将不同活化时间的玉米淀粉在相同条件下与乙酸酐进行酯...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粒度分析仪等考察了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结晶结构、热特性、颗粒形貌及粒度变化的影响。并将不同活化时间的玉米淀粉在相同条件下与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及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通过研究机械活化对酯化反应取代度、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率与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来探讨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淀粉酯化反应的取代度及接枝共聚反应的接枝率与接枝效率,说明机械活化能有效地提高玉米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其原因是玉米淀粉在机械活化过程中其结晶结构与颗粒形貌均受到破坏,结晶度降低,最终由多晶态转变成非晶态。并随活化时间的延长,糊化温度及糊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强,从而使反应试剂的扩散阻力下降,易于扩散到淀粉分子中参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机械活化 结晶结构 化学反应活性 乙酸酯化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