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9年间广西部分地区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演化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馨 唐盈 +9 位作者 戚永乐 周华波 龙剑明 劳月琪 魏知非 石瀚瑜 韦祖樟 欧阳康 黄伟坚 陈樱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163,共9页
研究通过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广西部分地区917例犬瘟热(CD)阳性的病例,从地区、季节、年龄、免疫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CD在广西冬季(12~2月)发病率最高,为33.48%;2到12个月龄幼犬发病率最高,为81.89%,不同年龄、... 研究通过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广西部分地区917例犬瘟热(CD)阳性的病例,从地区、季节、年龄、免疫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CD在广西冬季(12~2月)发病率最高,为33.48%;2到12个月龄幼犬发病率最高,为81.89%,不同年龄、性别、品种和体型的犬均可发病。采用RT-PCR方法对5份阳性样品的N和H基因进行扩增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发现:GXLZ20190729和GXNN20160207两株野毒株与东北株的亲缘关系密切,N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8.8%、99.3%;而GXNN20170528和GXNN20160513与辽宁毒株、北京毒株和黑龙江省毒株在一个小分支,GXNN20160508与长春毒株同在另一个小分支,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8.9%~100.0%;其中GXNN20160528毒株的N基因和H基因与中国辽宁省狐狸源的毒株(LN(10)1)核苷酸同源性均高达100%,H基因氨基酸突变位点一致,并在309位增加了1个糖基化位点。研究表明,本次研究的毒株均为亚洲1型(Asia-1)的强毒谱系,不同毒株间存在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回顾性研究 N基因 H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冠状病毒对猫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心琴 黄崇强 +11 位作者 余星莹 李修文 周华波 刘林林 郭嘉宁 郭金凡 曾昊 余良政 韦祖樟 欧阳康 黄伟坚 陈樱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了解猫冠状病毒(FCoV)在猫体内感染导致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临床特征和病变情况。本研究通过猫腹腔攻毒感染试验,验证两株来自患病猫腹水样品的FCoV阳性毒株能否导致猫出现FIP。结果表明,FCoV-GXNN531组攻毒14 d后,猫出现发热(>3... 为了解猫冠状病毒(FCoV)在猫体内感染导致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临床特征和病变情况。本研究通过猫腹腔攻毒感染试验,验证两株来自患病猫腹水样品的FCoV阳性毒株能否导致猫出现FIP。结果表明,FCoV-GXNN531组攻毒14 d后,猫出现发热(>39.5℃),食欲逐渐废绝,体内出现严重的腹水(超过原来体重的25%),SAA值最高达到79.65 mg/L,而FCoV-HNZZ527组攻毒猫在感染32 d后出现发热(>39.5℃),厌食、消瘦、鼻眼分泌物增多、拉稀等临床症状,SAA最高到达105.81 mg/L。两株毒株均对实验猫多个脏器造成损伤,以肺脏、肾脏、肝脏较为严重,病理切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肾小球肾炎、肝细胞变性坏死、脾窦狭窄、白髓萎缩等。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两株病毒在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膀胱、肠管、腹水均有复制。结果证明临床获得的两株毒株均能引起猫出现较为明显FIP症状,其中FCoV-GXNN531毒株可使猫出现严重腹水,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腹膜炎。本研究为今后临床上及早诊断和预防FCoV的感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冠状病毒 猫传染性腹膜炎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